第八章植物营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元素类别 C , H, O, N , S 植物主要吸收形式 CO2, HCO3-, H2O, O2, NO3-, NH4+, N2, SO42-, SO2 H2PO4 , HPO42 , - H2BO3
- -
主要生理生化功能 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 组成辅酶或辅基的基本元素
第一类
简单扩散 运输蛋白
易化扩散
或被 电动 化运 学输 势( 梯顺 度浓 )度
离子通道(或转运子) 主动运输(逆浓度 或电化学势梯度)
原生质膜透性示意图
1. 被动吸收(Passive absorption)
定义: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 度(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 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形式:
3. 迁移的离子:氮(硝态氮)、钙、镁、硫
(三)扩散(Diffusion)
1. 定义: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 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 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 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 2. 影响因素:土壤水分含量 养分离子的扩散系数 土壤质地 土壤温度 3. 迁移的离子:磷、钾、氮
(1) 简单扩散:如亲脂性分子(O2、N2)、不带电极性 小分子(H2O、CO2 、甘油 )
(2) 易化扩散:主要形式。机理如下: a. 通道蛋白 (channel protein):认为贯穿双重磷 脂层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开启,成为一定类型离 子的“通道”。
b. 运输蛋白(transport protein):认为运输蛋白 在离子的电化学势作用下,与离子结合并产生构 型变化,从而将离子翻转“倒入”膜内。 离子的运输动力来自膜间的电化学势梯度, 当膜两边的电化学势梯度相等时,离子达到动态 平衡,净吸收停止。
S + E 底物 酶
K1
ES k2 酶-底物
k3
E + P 酶 产物 C + S 载体 离子(内)
S + C ES 离子(外) 载体 k2离子-载体
K1
k3
应用米凯利斯-门滕(Michaelis-Menten)方程 式,求得: Vmax · [S]
v=
Km+[S]
应用米凯利斯-门滕(Michaelis-Menten)方程 式,求得: Vmax · [S]
② 载体转运离子的过程
活化载体
Ic
ATP
P
磷 酸 激 酶
离子 Ic
wenku.baidu.com载体-离子复合物 未活化载体
ADP 线 粒 体
Ic
P
P
磷 酸 脂 酶
Pi
内
外
膜
载体假说图解
③ 爱泼斯坦(Epstein)载体的酶动力学理论
实验证明:离子的吸收有饱和现象(如图)
吸 收 速 率
Vmax 1/2Vmax
Km
K+浓度
大麦根系对K+的吸收曲线 吸收曲线与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底物浓度的关系 曲线非常相似,于是把: 载体-离子比作酶-底物
三、养分进入共质体
养分需要通过原生质膜才能进入共质体 原生质膜的特点:具有选择透性的生物半透膜 原生质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亲脂性分子: O2 , N2 , 苯 不带电极性小分子: H2O,CO2,甘油 不带电极性大分子: 葡萄糖,蔗糖 带 电 离 子 : H+ , Na+, HCO3-, K+, Ca2+, Cl-, Mg2+等
② 离 子 运 输 过 程
K+、Na+ H+ OH- 阴离子
阴离子 载体
外界
膜 ATP酶
细胞质 ATP
H2PO3+ + ADP-
+ H2O H++H3PO4 OH- + ADP
+H2O
离子泵假说图示
可见:阳离子的吸收实质上是 H+的反向运输; 阴离子的吸收实质上是OH-的反向运输
Passive and Active Transport
第二类
P, B K, Mg, Ca, Mn, Cl Fe, Cu, Zn, Mo, Mn, Ni
与植物体内羟基产生酯化作用 作为磷酯键参与能量转移反应 产生渗透势,平衡阴离子,活化酶类 作为反应物的桥梁 控制膜的透性和电化学势 组成辅基 通过化合价变化,进行电子转移
第八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机理)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植物的营养特性(施肥的关键时期)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的三大学说和施肥方法)
第一节
•新鲜植株 烘干
植物的营养成分
一、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75~95%水分 5~25%干物质
2. 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
定义: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需要 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机理
(1) 载体解说
① 载体(carrier)--指生物膜上存在的能携 带离子通过膜的大分子。这些大分子形成载体时需 要能量(ATP)。
载体对一定的离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能有 选择性地携带某种离子通过膜。
例如: 请根据作物的Km值判断植物优先选择吸收哪 种离子 Km(mM) 作物 玉米 水稻 硝态氮 0.110 0.600 铵态氮 0.170 0.020
(2) 离子泵解说
① 离子泵(Ion Pump):是位于植物细胞原生质 膜上的ATP酶,它能逆电化学势将某种离子“泵入” 细胞内,同时将另一种离子“泵出”细胞外。
(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定义)
1. 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 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必要性 2. 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 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 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
3. 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 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直接性
研究:“饥饿”状态的植物根系对某一养分的吸 收
发现:开始时,养分进入根系的速度较快,过一 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稳定在一速度。
养分进 入质外 养分正 在进入 吸 收 量
体为主
共质体
阳离子
阴离子
时间
二、养分进入质外体
由于质外体与外界相通,养分离子能以质流、 扩散或静电吸引的方式自由进入
质外体也被称作自由空间
NO3
-
NO3
-
Ca2+ NH4
+
K+
NH4
+
Pi
Ca2+
K+
Pi
一、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
(一)截获(Interception)
1. 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 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2. 实质:接触交换 3. 数量:约占1%,远小于植物的需要
(二)质流(Mass flow)
1. 定义: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 迁移的过程 2. 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离子在土壤溶液中溶解度呈正相关
•植物吸收的养分形式:
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 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
•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
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以 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以 根部吸收 叶部吸收
I、植物根系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
包括三个过程:
1. 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 2. 养分进入质外体(膜外) 3. 养分进入共质体 (膜内)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16+1 种
(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17 种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
C、H、O --非矿质元素(天然营养元素)
大量元素 来自空气和水
(0.1%以上) 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 或肥料三要素 Ca、Mg、S --中量元素 微量元素 (0.1%以下) Fe、Mn、Zn、Cu、 B、Mo、Cl、Ni 矿质元素 来自土壤
自由空间--是指根部某些组织或细胞能允许外部溶液 通过自由扩散而进入的那些区域,包括细胞间隙、细胞 壁到原生质膜之间的空隙
习惯上可分为水分自由空间(WFS)和杜南自由空间(DFS)
水分自由空间--是指被水分占据并能和外部介质溶液达到物理 化学平衡的那部分质外体区域(小部分)
杜南自由空间--是指质外体中因受电荷影响,养分离子不能自 由移动和扩散的那部分区域(大部分)
I、植物根系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
蒸腾
包括三个过程:
1. 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
2. 养分进入质外体(膜外)
3. 养分进入共质体 (膜内)
K+
K+
-
K+
NO3
-
Ca2+ NH4
+
K+
NO3 NO3
-
K+
Pi
NH4
+
Pi
K+
Ca2+
Ca2+
Ca2+
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
对于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而言,植物体可 以分为两部分: 1. 质外体(Apoplast)--指细胞原生质 膜以外的空间, 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 2. 共质体(Symplast)--指原生质膜以 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 及胞间连丝等。 胞间连丝--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 是细胞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
营养元素缺乏症
-N
元素毒害症
---锰毒害
-P
-K
-Fe
CK
5 µ mol
50 µ mol
200 µ mol
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 吸收的含义:
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 泛义的吸收--指养分从外部介质进入植物体中的任何部分 确切的吸收--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四)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1. 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 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 2.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 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功能
表 1-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功能概述(Mengel and Kirkby, 2001 )
第三类
K+, Mg2+, Ca2+, Mn2+, ClFe2+, Cu2+, Zn2+, Mn2+, MoO42-或络合 形式;
第四类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外部 形态表现出来。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 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植 物营养失调症”。 包括“营养元素缺乏症”和“元素毒害症”。
煅烧
95%以气体挥发 5%灰分(成分复杂)
•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因素
1. 遗传因素--如:禾本科植物需Si、淀粉植物块茎含K多、 豆科植物含N较多等 2. 环境条件(生长环境)--如:盐渍土上生长的植物含Na 和Cl较多、沿海的植物含I较多、酸性红壤上的植物含Al和Fe 较多
二、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
v=
Km+[S]
式中:v--吸收速率(μ mol · g-1 · h-1)
Vmax--最大吸收速率(μ mol · g-1 · h-1)
[S]--介质离子浓度(mM) k2 + k3 Km--吸收速率常数(mM),Km= 当 v=1/2Vmax时,得 Km=[S]
k1
Km与结合常数(k1)成反比, Km值越小, k1值越大, 载体对离子的亲和力越大。 所以Km值的倒数被称为:载体对离子的亲和力
- -
主要生理生化功能 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 组成辅酶或辅基的基本元素
第一类
简单扩散 运输蛋白
易化扩散
或被 电动 化运 学输 势( 梯顺 度浓 )度
离子通道(或转运子) 主动运输(逆浓度 或电化学势梯度)
原生质膜透性示意图
1. 被动吸收(Passive absorption)
定义: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 度(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 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形式:
3. 迁移的离子:氮(硝态氮)、钙、镁、硫
(三)扩散(Diffusion)
1. 定义: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 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 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 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 2. 影响因素:土壤水分含量 养分离子的扩散系数 土壤质地 土壤温度 3. 迁移的离子:磷、钾、氮
(1) 简单扩散:如亲脂性分子(O2、N2)、不带电极性 小分子(H2O、CO2 、甘油 )
(2) 易化扩散:主要形式。机理如下: a. 通道蛋白 (channel protein):认为贯穿双重磷 脂层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开启,成为一定类型离 子的“通道”。
b. 运输蛋白(transport protein):认为运输蛋白 在离子的电化学势作用下,与离子结合并产生构 型变化,从而将离子翻转“倒入”膜内。 离子的运输动力来自膜间的电化学势梯度, 当膜两边的电化学势梯度相等时,离子达到动态 平衡,净吸收停止。
S + E 底物 酶
K1
ES k2 酶-底物
k3
E + P 酶 产物 C + S 载体 离子(内)
S + C ES 离子(外) 载体 k2离子-载体
K1
k3
应用米凯利斯-门滕(Michaelis-Menten)方程 式,求得: Vmax · [S]
v=
Km+[S]
应用米凯利斯-门滕(Michaelis-Menten)方程 式,求得: Vmax · [S]
② 载体转运离子的过程
活化载体
Ic
ATP
P
磷 酸 激 酶
离子 Ic
wenku.baidu.com载体-离子复合物 未活化载体
ADP 线 粒 体
Ic
P
P
磷 酸 脂 酶
Pi
内
外
膜
载体假说图解
③ 爱泼斯坦(Epstein)载体的酶动力学理论
实验证明:离子的吸收有饱和现象(如图)
吸 收 速 率
Vmax 1/2Vmax
Km
K+浓度
大麦根系对K+的吸收曲线 吸收曲线与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底物浓度的关系 曲线非常相似,于是把: 载体-离子比作酶-底物
三、养分进入共质体
养分需要通过原生质膜才能进入共质体 原生质膜的特点:具有选择透性的生物半透膜 原生质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亲脂性分子: O2 , N2 , 苯 不带电极性小分子: H2O,CO2,甘油 不带电极性大分子: 葡萄糖,蔗糖 带 电 离 子 : H+ , Na+, HCO3-, K+, Ca2+, Cl-, Mg2+等
② 离 子 运 输 过 程
K+、Na+ H+ OH- 阴离子
阴离子 载体
外界
膜 ATP酶
细胞质 ATP
H2PO3+ + ADP-
+ H2O H++H3PO4 OH- + ADP
+H2O
离子泵假说图示
可见:阳离子的吸收实质上是 H+的反向运输; 阴离子的吸收实质上是OH-的反向运输
Passive and Active Transport
第二类
P, B K, Mg, Ca, Mn, Cl Fe, Cu, Zn, Mo, Mn, Ni
与植物体内羟基产生酯化作用 作为磷酯键参与能量转移反应 产生渗透势,平衡阴离子,活化酶类 作为反应物的桥梁 控制膜的透性和电化学势 组成辅基 通过化合价变化,进行电子转移
第八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机理)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植物的营养特性(施肥的关键时期)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的三大学说和施肥方法)
第一节
•新鲜植株 烘干
植物的营养成分
一、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75~95%水分 5~25%干物质
2. 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
定义: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需要 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机理
(1) 载体解说
① 载体(carrier)--指生物膜上存在的能携 带离子通过膜的大分子。这些大分子形成载体时需 要能量(ATP)。
载体对一定的离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能有 选择性地携带某种离子通过膜。
例如: 请根据作物的Km值判断植物优先选择吸收哪 种离子 Km(mM) 作物 玉米 水稻 硝态氮 0.110 0.600 铵态氮 0.170 0.020
(2) 离子泵解说
① 离子泵(Ion Pump):是位于植物细胞原生质 膜上的ATP酶,它能逆电化学势将某种离子“泵入” 细胞内,同时将另一种离子“泵出”细胞外。
(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定义)
1. 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 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必要性 2. 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 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 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
3. 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 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直接性
研究:“饥饿”状态的植物根系对某一养分的吸 收
发现:开始时,养分进入根系的速度较快,过一 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稳定在一速度。
养分进 入质外 养分正 在进入 吸 收 量
体为主
共质体
阳离子
阴离子
时间
二、养分进入质外体
由于质外体与外界相通,养分离子能以质流、 扩散或静电吸引的方式自由进入
质外体也被称作自由空间
NO3
-
NO3
-
Ca2+ NH4
+
K+
NH4
+
Pi
Ca2+
K+
Pi
一、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
(一)截获(Interception)
1. 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 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2. 实质:接触交换 3. 数量:约占1%,远小于植物的需要
(二)质流(Mass flow)
1. 定义: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 迁移的过程 2. 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离子在土壤溶液中溶解度呈正相关
•植物吸收的养分形式:
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 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
•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
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以 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以 根部吸收 叶部吸收
I、植物根系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
包括三个过程:
1. 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 2. 养分进入质外体(膜外) 3. 养分进入共质体 (膜内)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16+1 种
(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17 种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
C、H、O --非矿质元素(天然营养元素)
大量元素 来自空气和水
(0.1%以上) 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 或肥料三要素 Ca、Mg、S --中量元素 微量元素 (0.1%以下) Fe、Mn、Zn、Cu、 B、Mo、Cl、Ni 矿质元素 来自土壤
自由空间--是指根部某些组织或细胞能允许外部溶液 通过自由扩散而进入的那些区域,包括细胞间隙、细胞 壁到原生质膜之间的空隙
习惯上可分为水分自由空间(WFS)和杜南自由空间(DFS)
水分自由空间--是指被水分占据并能和外部介质溶液达到物理 化学平衡的那部分质外体区域(小部分)
杜南自由空间--是指质外体中因受电荷影响,养分离子不能自 由移动和扩散的那部分区域(大部分)
I、植物根系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
蒸腾
包括三个过程:
1. 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
2. 养分进入质外体(膜外)
3. 养分进入共质体 (膜内)
K+
K+
-
K+
NO3
-
Ca2+ NH4
+
K+
NO3 NO3
-
K+
Pi
NH4
+
Pi
K+
Ca2+
Ca2+
Ca2+
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
对于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而言,植物体可 以分为两部分: 1. 质外体(Apoplast)--指细胞原生质 膜以外的空间, 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 2. 共质体(Symplast)--指原生质膜以 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 及胞间连丝等。 胞间连丝--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 是细胞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
营养元素缺乏症
-N
元素毒害症
---锰毒害
-P
-K
-Fe
CK
5 µ mol
50 µ mol
200 µ mol
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 吸收的含义:
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 泛义的吸收--指养分从外部介质进入植物体中的任何部分 确切的吸收--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四)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1. 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 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 2.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 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功能
表 1-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功能概述(Mengel and Kirkby, 2001 )
第三类
K+, Mg2+, Ca2+, Mn2+, ClFe2+, Cu2+, Zn2+, Mn2+, MoO42-或络合 形式;
第四类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外部 形态表现出来。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 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植 物营养失调症”。 包括“营养元素缺乏症”和“元素毒害症”。
煅烧
95%以气体挥发 5%灰分(成分复杂)
•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因素
1. 遗传因素--如:禾本科植物需Si、淀粉植物块茎含K多、 豆科植物含N较多等 2. 环境条件(生长环境)--如:盐渍土上生长的植物含Na 和Cl较多、沿海的植物含I较多、酸性红壤上的植物含Al和Fe 较多
二、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
v=
Km+[S]
式中:v--吸收速率(μ mol · g-1 · h-1)
Vmax--最大吸收速率(μ mol · g-1 · h-1)
[S]--介质离子浓度(mM) k2 + k3 Km--吸收速率常数(mM),Km= 当 v=1/2Vmax时,得 Km=[S]
k1
Km与结合常数(k1)成反比, Km值越小, k1值越大, 载体对离子的亲和力越大。 所以Km值的倒数被称为:载体对离子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