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西方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问候语
• 朋友们间通常会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英语 常常用的问候语 “Hi/Hello!”(你好!) How are you?(你好吗?) Good morning!(早上好!) Good evening(晚上好!)等。
• 但以上的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却很少用,我们中 国人在打招呼时常用的是:“你吃过饭了吗?” 这是中国人问候的常见方式。其实并非真想知道 对方是否吃过了饭。然而在英语中,这种问候语 就不是在打招呼了,而表示邀请对方一块进餐的 意思。
中式思维模式呈间接的。即把大量的笔墨用 在铺垫和陈述上。最后才摆出自己的观点;而西 方的思维模式是直接的,英语的分句或从句都必 须与主句紧密相关,要保持意义的连贯性。所以。 汉语句子呈线形,没有明显的主句从句之分。个 分句往往呈并列形式彼此相连;英语句子呈树形, 总有一个主句作为主干,次要部分作为支干挂在 主干上,句子后部可以增加许多从句起限制或修 饰作用。所以,汉语是前开放,后封闭,而英语 则相反。
例如: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 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 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b. 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 in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3.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反应
• 在与中国人进行交往中,外国人总是很吃 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和恭维中国人的时 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 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外国人对 于赞扬和恭维时,则坦然的用语言表示感 谢。
表现在语言上,汉语常用人称作主语,当人 称不言自明时,就使用泛指人称或省略主语的无 主句,所以这种主谓结构其实是“话题一说明” 的关系结构框架;而英语物称倾向比较普遍,常 使用不主动发出动作的词或无生命名词充当主语, 主语在句子中占有重要地位,起支配作用。
例如:If you are not satisfied, you can get a refund. 不满意就退货。
然而在日常交际、谈话中,中西方 语言的差异也颇为明显。以下是较 为主要的5点:
1.称呼
•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 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 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 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 于社交。
• 但英语中,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 称“Uncle Smith” “Auntie Brown”,对方听 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 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 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 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
• 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 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
• 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 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 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 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来自百度文库
For instance
(1)He is a teacher. (2)He was a teacher. (3)He has been a teacher since graduation. (4)He will be a teacher after graduation.
在以上四句英文中,谓语动词均为to be,但表示的却 分别是现在、过去、完成、将来四个不同时态,句中并没 有出现表示相关时间范畴的词,而是靠动词本身的形态变 化加助动词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先进行中英思维转 换。才能理解这四个句子的差别。
Before them lay miles and miles of beautiful plain with lots of wild animals among the grass.
他们眼前是一片绵延数英里的美丽草原,绿 草茵茵,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2.汉语重主题,英语重主语
中式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形成了以人为 中心来思考事物的思维模式,而西方的思维注重 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对主体与客体 有着严格的区分。
3.汉语重心在后,英语重心在前
中式“由多归一”的思维方式影响汉语将句 子语义重心放在句末,论述问题常由具体的现象 谈起,最后点题给出结论以示强调,即先讲事实、 原因,后讲态度、结果;而西方“由一到多”的 思维方式使得英语将句子语义重心放在句首,习 惯把重要信息首先提出,然后再给事实、原因加 以分析说明,即先讲态度、观点、结论,后叙述 原因、条件、事实等。
例如:The volume of given weight of gas
varies directly as the absolute temperature,
provided that the pressure does not change. 压力不变,一定重量的气体的体积就与绝对
温度成正比。
4.汉语句子呈线形,英语句子呈树形
(1)他是老师。 (2)他过去是老师。 (3)他毕业后一直任教。 (4)毕业后他将成为老师。
二、句法方面
1.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
意合和形合的出现是由于中国人偏重形象思维, 而西方人偏重逻辑思维。意合和形合是语言表现 法。意合是指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 系实现连接,注重意义上的连贯;形合是指借助 语言形式手段(关系词)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形合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 例如:
一、词语方面
• 语言学家把汉语划分为“分析型”语言, 英语划分为“综合型”语言。
•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通常是通过词的叠加 来清楚地表达某个意思。而英语通过附加 成分(前缀、后缀)或词根的语音变化来改变 词义,因此英语中代词的性、数、格,以 及动词的时态、语态等,变化很多。这是 由于中式思维形象、直观,对于这些变化, 汉语要么是空缺,要么是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