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一中央集权的强化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1.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01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3.监察体制

(1)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2)元代:人命重案由监察御史复按。

[问题探究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

提示: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构图解史] 北宋君主专制的加强

[问题探究2] 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

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

主题1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宋元中枢权力的演变

二(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漫画反映了丞相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坐到站再到跪拜体现出君权和相权的此消彼长。抓住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三师、三公不常置”“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可知,宋代采取虚置三公和增设新机构的方式,对宰相权力形成有效制约。

[史料运用] (1)史料一君权和相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权不断被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2)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特别是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分割,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历史解释

唐朝和宋朝加强君权的异同

(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

②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2)不同点

①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

②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主题2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宋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历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图解

二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元)脱脱等《宋史》

[教你读史] 图①为西周分封制;图②为秦朝郡县制,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图③为汉朝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图④为元朝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袭。史料二为史学专著。说明知府和通判的职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知府总理州郡的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通判具有监督知府的职能。

[史料运用] (1)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吗?为什么说行省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史料二,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其发展趋势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原因:行省是中央政府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中央通过行省对全国实行分区统治。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地方区划从山川形便到犬牙交错。

(2)地位和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

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

(3)地方权力逐渐被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历史解释

汉、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1.(2018·全国卷Ⅲ)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