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公共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公共决策
一、决策的含义
(一)决策的含义
理查德施耐德将决策界定为:决策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决策者为达到想想中的未来事物的状态,从社会所限制的各种途径中,选择一个行动计划的过程。
(二)决策的特征
预见性、主观性、选择性
(三)决策的内容
决策的内容包括目标选择与方案选择
1、目标选择:(1)目标的选择要具体,不能含混不清,一般
来说,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求明确具体,元气目标则允许带有一定的模糊性。(2目标的确定要力求恰当,防止目标偏高或偏低。(3)目标的确定应有可检验性。为实现总目标,应建立分段目标,并规定相应的具体指标,通过不断的检验,一步步想总目标迈进。
2、方案选择:在确定目标之后,就要为实现目标寻求有效的
途径,即提出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但只提出一种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做法。
二、决策类型
(一)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前者亦称例行决策、常规决策、定型化决策或重复性决策。他是为了解决那些经常重复出现、性质非常相近的例行性问题,可按固定的步骤和常规的方法处理。后者通常处理的是那些偶然发生的、无先例可循的、非常规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难以照章行事,需要有创造性思维。
(二)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决策可以分为但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决策目标唯一即但目标决策;决策目标多样即多目标决策。一般而言,重大问题的决策都是涉及因素较多,内容结构复杂,目标较为分散,求解过程艰难的多目标决策。
(三)根据决策条件(或称自然状态)的可控程度,决策可以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
1、确定性决策面临的是一种比较确定的自然状态,可选方案的预期结果是相对明确的,因而方案之间的比较和择优是不难做到的。
2、风险型决策面临的是多种可能的自然状态,可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不同,未来会出现那一种自然状态,事前虽难以肯定,但却可以预测其出现的概率。决策虽然带有一定风险,但决策者对风险程度有一定的预知。
3、非确定性决策与风险决策条件基本相似,不同的只是不能预测未来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因而不确定因素更多,决策风险更大。
(五)根据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可以分为原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原始决策是指根据决策目标对行动方案进行初始选择的决策。而追踪决策则是指当原始决策的实施结果严重威胁决策目标的实现时,对原始决策目标及其执行方案进行根本性修正的二次决策。
三、决策的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
(一)决策中的价值与事实因素
事实因素是决策中所依据的客观实施,价值因素是指决策者的个人好恶。
(二)决策的价值前提
决策的价值前提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诸多价值因素构成的价值系统决定的。在价值系统内部,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不一致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方面。
价值判断既贯穿于整个决策过程,重新确立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前提是决策活动中常有的现象。价值判断经常表现为价值目标的选择。价值目标与决策目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决策目标包含价值目标,但又不等同于价值目标。
(三)决策的事实前提
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可检验性和变动性三个方面。
具有客观性的事实前提是人们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和科学实验加
以认识的。它具备量化的依据,是能够被检验的。事实前提是决策的客观依据,他只是客观事实对决策发生作用的部分。决策的选择性特点必然会导致事实前提的变动性。
(四)决策的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的区别
1、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价值前提是从不需要的值不值得做出决策的角度提出问题,主要侧重于决策主体的要求;事实前提是从能不能和可不可以的角度提出问题,主要侧重于客观实际的条件。因此,常有具备了价值前提却缺少事实前提或与之相反的情况出现,使决策活动难以进行。
2、认识形成的依据不同,事实前提的判断依赖于明显的客观标准,所以往往容易达成共识,价值前提的判断则依赖于人们的价值体系,所以常常引起冲突和矛盾。
3、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价值前提对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决策目标的确定上;事实前提对决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行动方案的选择上。
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
(一)行政决策的定义
行政决策是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他是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作的决定。
(二)行政决策的特点
1、决策主体的特定性
2、决策内容的广泛性
3、决策的权威性
二、行政决策系统
行政决策系统是由参与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组成的一种组织体系,从政府组织体制上说,决策系统可分为纵横两个方向划分为若干系统。纵向上可分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权机关和决策分系统,横向上任何一级政权机关可大致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决策分系统、政党决策分系统和政府(狭义)决策分系统。每一个决策系统内部又可划分为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和监控子系统。
(一)信息子系统
信息子系统是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职人员、设备及有关工作程序组成的,专门从事决策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贮存等工作。决策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及时、适用。
信息子系统的作用:(1)收集信息(2)加工处理信息(3)传递信息
(二)参谋子系统
参谋子系统中参谋咨询人员的集体智慧,运用现代化的决策技术和方法,为决断子系统提供决策方案和其他的咨询服务,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参谋子系统的组织形式有官方的、半官方的、民间的和跨国的四种。参谋子系统具有集体性、科学性
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
参谋子系统的作用:1、协助决断子系统界定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2、为决断子系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和方法3、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进行跟踪反馈分析
(3)决断子系统
决断子系统是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领导者集体所组成的中枢机构,是政策制定活动的组织者,领导政策制定的全过程。
决断子系统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的特点。
决断子系统的特点:1、界定政策问题2、确立政策目标3、设计政策方案4、选择政策方案
(四)监控子系统
监控子系统是指决断子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行政决策行为以及对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情况依法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监控子系统的作用:1、防止决策者滥用决策权2、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3、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
三、行政决策体制
行政决策体制是指行政决策的机构和人员等要素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体制主要有独裁制、议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三种类型。
(一)独裁制北京下的行政决策体制
1、宗教领袖型
2、君主亲政型
3、军人独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