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介绍
1.1 研究背景
城市空间是高度耐用的固定资产和空间的组合,它像是一个时间囊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1]。
从历史上看,由于大部分的城市空间扮演着农产品交易中心的角色,导致中国城市的发展转型速度缓慢。
在社会主义前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中国城市发展尤为缓慢。
自1979年经济改革开始,中国城市的城市空间已发生根本性的重组。
在城市空间转换的同时,中国城市社会空间也正在重组。
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淮安市的城市社会空间重组进程以及从街道层面分析新型社会结构的发展。
本文重点分析社会人口的分布与社会空间分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探讨社会空间分异的现状。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关于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基于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大多数研究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中展开并将问题原因归结于如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2]。
此外,一些研究将问题归咎于住房方面例如各种社会经济群体获得住房的不同途径和房龄。
Grigsby指出在费城,老龄化使房屋质量下降导致了房屋的贬值[3]。
在高速公路时代建造的房屋与当下缺乏停车位等各种设施的房屋相比,面积要小得多。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总之,陈旧的老房子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空缺链条理论表明老房子随着房龄的增长居住的居民都是社会经济水平较低的人群[4]。
在欧洲已经研究出的理论结构,如住房类和住房供给结构,突出住房在社会空间分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5,6]。
居住空间中的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分离表现了社会分层和社会阶层的形成。
近年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金融等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较高地位的服务行业的增长,要求城市中心区人口要有较高的收入[1]。
房地产开发商抓住这些新的机遇,对在市区中选定的住房进行翻新或重建,创造新的财富。
Smith指出,为了充分利用破败的居民区和中心区宝贵的土地的租金差距,使两地得到最大的利用,两地已经重新建设恢复到原来的最佳状态[7]。
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城市中的社区已通过高档化见证了“新的资产阶级”的大幅涌入,这一问题受到英国和美国学者的广泛关注[1]。
不过,先进资本主义社会之外进行的研究较少。
建筑环境与社会人口结构的分异已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即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期产生, [2,8,9]。
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城市建设中(1949 -1979),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社会空间被重塑,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空间隔离几乎消失。
这一时期,政府保障城市居民享有住房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权利[2]。
从共产党政府的角度来看,城市中国的住房供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成就,对于区分老的“封建社会”和新的“平等”的社会有重要意义[2]。
随着中央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开放的过渡,以市场为导向的住房供应的现状改变了中国城市的社会环境。
国有单位的改革和私营部门的发展使得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不仅扩大了先前存在的差距而且产生了许多新的不平[2]。
目前,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在经济改革后的经济过度时期社会空间分异的发展。
通过对如经济转型,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人口学等一些典型的属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1,2]。
1.2 研究的作用
由于数据限制,目前只有少数的研究能够从微观尺度开展,如街区或街道研究[2]。
此外,相关研究大多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进行,这些城市的城市建设受经济改革影响大,社会差距和不平等现象严重。
很少有对中型城市的研究,因为这些城市经济改革影响较弱,社会人口和房屋的属性没有明显的分异。
此次研究旨在介绍淮安社会空间分异的进程和特点。
分析淮安市市委、市政府对本市的人口和住房状况抽样调查的最新结果。
通过在社区中的抽样调查和对不同类别的基于二次数据照片和表格的分析,研究淮安市邻里变化过程。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微观尺度上揭示了中等城市的邻里关系受到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这一事实。
1.3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如下:
ⅰ. 为了研究2010年为止淮安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发展进程;
ⅱ. 为了识别城市邻里变化的主要特点;
ⅲ. 为了编译社会人口分布和住房目前差距的二次数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研究将如下安排。
1.4 研究框架
在第二章,对关于这个课题现有的一些文献进行了综述。
对不同的经济体社会空间分异进行简单介绍,其中论述了对于中国城市的一些典型观点。
研究目标的确立综合考虑文献资料、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利益三方面。
在这一章的开头,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的经济体中,接着深入到讨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和与市场,家庭、工作相关的城市空间的转型进程。
第三章制定了方法论框架,详细介绍各种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在第四章,对淮安市城市空间转型的历史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
对市区中的历史住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异过程进行了总结。
第五章的分析部分包括文献分析和对问卷调查的分析。
在文献分析中通过对样本街区社会人口统计和抽样住房状况的二次数据进行分析,增强对淮安市当前的社会空间分异的认识。
然后,问卷调查的分析可以作为对文献分析的补充。
第六章综合研究结果,提出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对淮安市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Li, S.M, Hou, Q., Chen, S., and Zhou, C. (2010), Work, Home and market: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housing space in Guangzhou, China. Urban Geography, Vol.31(4),: 434–452.
[2]Li, S. M. (2005), China’s changing urban geography: A review of major forces atwork. Issues and Studies, Vol. 41 (4): 67–106.
[3]Grigsby, W. G. (1963), Housing Markets and Public Policy.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4]Lansing, J. B., Clifton, C. W., and Morgan, J. N. (1969), New Homes and Poor
People: A Study of Chains of Moves. Ann Arbor, MI: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5]Rex, J. and Moore, R., (1967), Race, Community and Conflict. London,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Ball, M. (1998), Institutions in British property research: A review. Urban Studies,Vol. 35 (9): 1501–1517.
[7]Smith, N., (1987), Gentrification with the rent gap.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77 (3): 462–465.
[8]Wu F L. Housing provision under globalisation:a case study of
Shanghai[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1, 33:1 741 -1 764.
[9]Logan, J. R., Bian, Y. J., and Bian, F. Q. (1999), Housing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in the 1990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23 (1):7–25.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介绍
社会空间隔离是日益严重的社会分裂和空间隔离的结果,吸引了相当多的研究关注[1,2,3]。
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范围从对空间序列和机构的具体描述到theorizing social and contextual constraint[4]。
具体而言,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例如房屋格局,地点和住宅行为等方面,而后来的研究集中在从地方和全球层面分析分异和经济,文化和社会特性之间的关系[4]。
根据研究背景的不同,可将相关文献分成三类,包括:在先进的市场
经济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对中国城市进行的研究。
2.2不同的经济体下的历史背景
芝加哥学派在先进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初始研究是基于仿照达尔文生存竞争理论产生的经济竞争的理念[4,5]。
按照原来的研究,邻里分化可概括三个结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种族地位[6,7]。
然而,这些方法要在特定的时期以及在先进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得以实施[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的到来,研究重点发生了改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从宏观尺度研究“双重城市”和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社会的两极分化[4]。
根据之前的研究,社会空间分异明显的表现为西方社会极化的现象,即金融,商业和信息服务行业的参与者与制造业的,低层次的服务行业的工人之间存在差异化[8,9]。
后福特主义—全球城市时期的社会生态通过增加社会的复杂性和社区间的差异性体现其特征[10]。
对先进的市场经济这一主题进行的初始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在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与在先进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研究不同的是,在经期转型时期进行的研究主要关注东欧城市中出现的新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在理想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构成和空间分布都在应发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然而有证据表明在经济转型时期城市存在着不平等。
Weclawowicz和Smith曾对苏联一些城市进行他们的研究[11,12]。
然而,根据初步研究,这些地区住宅区在经济转型时期产生的分异与西方城市相比不太明显[13,14]。
社会空间分异是行政划拨、规划部门、不能平等的获得住房等社会主义国家特殊的政治经济产生的结果[15]。
不论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城市还是处在经济转型期的城市都在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典型的特征,如在城市地区出现高密度区和混合用途的地区[4]。
在1199年经济改革后,李和楚认为,改革导致了社会的经济变革,社会经济的变化导致了新型功能型的城市空间结构[16]。
经济改革的
进展证实了他们的猜测,改革强化了城市各部分之间的差异性。
然而,在改革前,因为强大的“农村”特性以及政府部门采取的实际的措施,中国城市的城市空间并没有完全重塑成像前苏联那样。
在改革前的时代,社会领域主要是根据不同土地用途组织的,而不是社会分层[5]。
叶等人指出,在改革前工人趋向于住房靠近其工作单位,知识分子住房靠近集中学校和大学的地方[17]。
在经济改革的影响下,市场转型确实导致了引发社会不平等的新来源的产生,即产生在计划经济中,通过再分配过程产生的不平等结构的上方[14]。
在中国的市场转型中,叶等人指出了社会空间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人口密度,教育,就业,住房质量和家庭组成[17]。
同时,吴在对在上海和广州案例研究后指出房地产市场创造了悬殊的房价,住房和收入差距的结合造成了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隔离[8]。
2.3 中国的社会空间分异的过程
中国城市空间发展具有历史连续性,城市总是在现有的城市肌理上进行建设[4]。
从这个角度来看,吴和李指出,社会空间的重组在中国的进程可以根据他们对上海的背景研究可分为五个方面,包括:揭示历史遗留问题,住房供给结构碎片化,市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4]。
首先,历史遗留问题是指在前社会主义时代和改革前的时代所产生的社会空间分异,其中指出,在革命前不同品质住宅区用同一种方式测定[4]。
在中国各大港口城市,伴随外国租界的发展城市空间被分为租界,旧城区与外国租界,类似于其他第三世界城市中的土著和外来人群之间的隔离[18]。
116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采取措施取缔了租界,不同居住区之间的分工消失,但居住区内部的环境结构的差异仍然存在[4]。
Logan指出,大部分民居保留一些特点:混合区和纯居住区的土地使用存在差异;以前的特权房和贫困住房的质量存在差异;甚至阶级构成存在差异[18]。
Logan发现在天津市平和区的一个街区,原租
界,保留了一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原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现已被国外公司和机构使用。
同时,它保留了南开区的北端底层居民聚集,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的狭窄的小巷[18]。
在上海,前租界居住区存在和天津相似的情况。
生活质量因住房供应模式和建设时期的不同存在差异。
吴和李指出该建筑年限和居民类型是定义居民区街道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因素[4]。
其次,在改革前的时代,居民们由他们的工作单位提供住房[17]。
结果是产生了一个不平等的独特版本,即为规模越大,效益越高的单位强工作的工人能够拥有更好的住房[2,17]。
为了缓解住房补贴给国家造成的沉重负担,政府倡导房屋改革,鼓励个人购买适合自己的原公租房[4]。
通过对在1208年采取的土地租赁制度的分析,周和Logan指出,为雇主提供住宿服务和住房由工作单位决定,而不是个人决定[19]。
因而,雇员更倾向居住由共组单位分配的位于环境良好的居住区的住房,而其他人不得不生活在日益恶化的居住区或着等待新的住宅区的开展[4]。
Logan指出同一工作单位的雇员之间存在差异,像年长的雇员薪水更高[9]。
例如,党员谁和工作单位领导人有不正规的联系就更有可能被分配更好的住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机会来获得由国有的工作单位提供的公共住房。
原本居住在此的居民如果他们在重新开发后买不起房就不得不离开这片区域[4]。
居民的个人收入是影响居民购买住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工作单位在市场的盈利能力也是影响因素[4]。
第三,社会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共同导致了城市空间的重组[4]。
房地产开发不仅改变了人口分布同时也实现了市区中部分地区的重建[4]。
吴指出,房地产市场在中国有两层含义。
首先,如果房地产的发展已经使我们能够重建旧区,由于房屋商品化所产生的住房价格差异给一些最差的居民区再生造成了困难。
第二,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给庞大的国有工业职工从他们所属机构得到的好
房地产企业选择对有良好的位置条件的旧屋进行重建,这更容易获得高收益[20,21]。
结果,市场经济出台了一个与选择性重建机制有关住宅区的隔离的新机制[4]。
另外,房地产市场提出了一个关于空间分异的新层面,从而导致了对良好的地理位置的地区,不发达的旧工业区,由单位提供的旧住宅区进行选择性重建[4]。
同时,城乡结合部的管理是分散的,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出现了棚户区和穷人聚集的农民聚居[4]。
第四,城市化是推动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范认为,中国城市人口的社会身份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原始城镇居民,永久移民和临时移民[22]。
不同的社会身份定义影响机会结构和人力资本的因素[4]。
它产生了社会-经济阶层,其中永久移民位于顶层,城镇居民次之,临时移民在最底层的[22]。
结果是,因为不同居民社会地位的分离在移民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新层面的社会隔离[4]。
第五,在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空间分异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从历史上看,在中国的一些主要城市中有中国原住民地区和租界[18]。
今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投资不仅为城市发展导入新的资源,而且也开始重新定义城市发展的不同作用[4]。
此外,全球化创造了新的社会结构,例如,外国公司和合资企业的职员谁成为商品住房的主要消费群体[4]。
此外,全
球化对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的和消费方式的改变重要影响[4]。
全球化已成为催化剂促进本地住房供给制度的改革,并推动本市以市场为导向的房地产制度,它加速了商品住房的开发[4]。
然而,它加剧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会对社会边缘群体的住房供给产生负面影响[4]。
因此,全球化加剧了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
2.4与工作,家庭和市场相关的城市空间的改造
到目前为止,许多学者进行了他们对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化的研究。
绝大部分相关研究文章表明新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力量往往与城市空间的重建有关[1]。
在过去的12年里,城市化过程在中国展开,这在速度和规模方面反映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在中国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已经变成巨大的建筑工地。
Gaubatz指出,市中心地区的社区由于严重缺乏高层住宅建筑和表面光滑的写字楼已经四分五裂了[23]。
无论是在郊区还是远郊,共管公寓大楼和独立式住宅组成的门控社区以迅猛的出现。
速度轨道交通系统由于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捆绑一直在高速建设[1]。
自1199年所有这些变化都可以被识别因为他们通过大胆的市场化改革计划进一步稳固了[1]。
此外,在1212-1214年为了转换国有单位实施的企业改革,对中国居民的生存产生了深远影响[1]。
著名公司的总部建筑大多出现在大城市中,这是改革的物理表现,导致了中央商务区的出现和成长。
随着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新的城市中产管理阶级和专业工作者的出现对住房的消费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1]。
随着国有单位因为企业改革而破产,庞大的原国有单位员工下岗,加入外来务工人员的行列,形成一个新的城市底层阶级[1]。
在一系列由共产党政府进行的改革中,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强调要推动房屋所有权改革[1]。
在房改中,工作单位提供优惠的房屋价格给现有租户。
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出现并在住房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1]。
然而,房地产企业建
造的房屋出售给了需要给职工分配住房的工作单位[1]
进入市场,商品住房在中国城市住房资源占主导地位[1]。
李等人指出,13世纪初,在房屋交易链和住宅招式中掀起了将产权授于房主的改革住房,导致了城市街区的隔离程度的加深[4]。
目前,政府仍然占房屋分配的主导地位,传统的住房分配体系将继续影响居住区的位置和周边环境[1]。
城市空间的高度固定性的有利于住宅分布和住房消费的模式的连续性[1]。
然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和全球化都对城市景观的改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相似于其他一些国家的城市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与的住房供应和施工的各个阶段密切相[1]。
2.5结论
上述文献已经说明一些根据不同背景处理社会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以存在,且此类文献已经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4]。
初步研究表明,关于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一直在拥有先进的经济背景的发达国家中进行。
基于早期的研究,全球化和中心城区再生被视为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导致了城市的社会两极分化。
早期的研究在提供基本研究方法上有重要作用。
在东欧城市进行的研究也对这一研究项目重要的作用,因为与目前中国城市的研究背景相似。
Sykora指出了在布拉格收入的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重建和住房制度的转型是社会空间分异的主要方面[25]。
这三个方面也在对中国城市
的初步研究中提及。
在目前的中国城市,有关的社会空间分化的研究总是在对不同的人群类别的分析中进行,例如:不同的户籍状况,工作职业,住房供应,住房的位置和房价等。
除此之外,在目前的中国城市,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大多数城市都在向社区过渡[4]。
吴提出,中国的改革是对具有多种功能旧
制度的过渡和传承,如:快速显著多元化,非均质的趋势[4]。
然而,西方国家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得出差异的程度,但在中国的研究受到缺少从微观层面详细的数据的限制。
在中国最初的
的研究。
中国的大多数大城市已经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的过程。
在本次研究中,从整个市中心的层面上进行选取一些典型街道案例经行研究。
这项研究可能是对最初的研究工作重新制定。
[参考文献]
[1]Hamnett, C. (1998), Social polarizatio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welfare state regimes. In S. Musterd and W. Ostendorf, editors, Urban Segreg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UK: Routledge, 15–27.
[2]Marcuse, P. and Van Kempen, R., editors, (2000), Globalizing Cities: A New Spatial Order? Oxford, UK: Blackwell.
[3]Lima, J. J. (2001), Socio-spatial segregation and urban reform: Belem at the end of the 1990s. Geoforum, Vol. 32: 493–507.
[4]Li, S. M. (2005), China’s changing urban geography: A review of major forces atwork. Issues and Studies, Vol. 41 (4): 67–106.
[5]Timms, D. W. G., (1978), Social bases to social areas. In D. T. Herbert, and R. J. Johnston, editors, Social Areas in Cities: Processes, Patterns and Problems.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6]Shevky, E. and Bell, W., (1955), Social Area Analysi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Marcuse, P. and Van Kempen, R., editors, (2000), Globalizing Cities: A New Spatial Order? Oxford, UK: Blackwell.
[8]Sassen, S., (1991), The Global C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9]Taylor, P. J., (1995), World cities and territorial stat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ir mutuality. In P. L. Knox and P. J. Taylor, editors, 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20.
[10]Walker, A. R., (2001), The social ecology of the post-Fordist/global cit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ocio-spatial polarisation in the Toronto urban region. Urban Studies, Vol. 38 (3): 407–447.
[11]Weclawowicz, G., (1979), The structure of socioeconomic space in Warsaw, 1931 and 1970: A study in factorial ecology. In R. A. French and F. E. I. Hamilton, editors,The Socialist City: Spatial Structure and Urban Policy.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387–423.
[12]Smith, D. M., (1996), The socialist city. In G. M. Andrusz, M. Harloe, and
I. Szelenyi, editors, Cities after Socialism: Urban and Regional Change and Conflict in Post-Socialist City. Oxford, UK: Blackwell, 70–99.
[13]French, R. A. (1987), Changing spatial patterns in Soviet Cities—Planning or pragmatism? Urban Geography, Vol. (8): 309–319.
[14]Szelenyi, I., (1996), Cities under socialism—and after. In G. M. Andrusz, M. Harloe, and I. Szelenyi, editors, Cities after Socialism: Urban and Regional Change and Conflict in Post-socialist Societies. Oxford, UK: Blackwell, 286–317.
[15]Szelenyi, I., (1983), Urban Inequality under State Socialism.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Li, S. M. and Chu, D. K. Y. (1987), The implications of system reforms for urban land uses and city landscape. In J. C. H. Chai and C. K. Leung, editors,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48–256.
[17]Yeh, A. G. O. and Wu, F., (1995),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 in the midst of economic reform. Urban Geography, Vol. 16 (6), 521–554.
[18]Dick, H. W. and Rimmer, P. J. (1998), Beyond the Third World City: The new urban geography of South-east Asia. Urban Studies, Vol. 35 (12): 2303–2321.
[19]Logan, J. R. (2001), Housing Reform, Neighborhoods, and the Work Units System in Urban China. Unpublish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ing Housing and Social Chang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April 16–18.
[20]Zhou, M. and Logan, J. R., (1996),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housing in urba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20 (3), 400–421.
[21]Dowall, D. E. (1994), Urban residential redevelopm 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rban Studies, Vol. 31 (9): 1497–1516.
[22]顾朝林, 王法辉, 刘贵利. 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 地理学报,2003,58.
[23]Fan, C. C. (2002), The Elite, the Natives, and the Outsiders: Migration and labor market segregation in Urban China. 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92 (1): 103–124.
[24]Gaubatz, P. (2005),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s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In L. J. C. Ma and F. Wu, editors, 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 London, UK and New York, NY: Routledge, 98–121.
[25]Sykora, L., (1999), Processes of 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post-communist Prague. Housing Studies, Vol. 14 (5): 679–701.
第三章、方法论
3.1介绍
在分析这项研究前,考虑如何进行这个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Blaxter等人
指出:“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产生不同种类的知识所研究的现象”[1] 。
从这点来说,在研究进行详细分析之前,形成对不同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认识形成了,那么就能选择研究中使用的理论方法,并且它也将引导方法论和指导本研究中使用的分析和调查的方法。
本章将介绍选择的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和目标。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包括一些因素,如研究假设和研究目标。
第二部分是对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的分析。
在本节中,将对研究方法进行审查和引入关于收集到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的详细信息。
然后,再分析和调查介绍详细的研究方法。
最后,合乎道德的考虑和研究的限制会加以说明。
3.2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