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教模式改革 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五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中等职业学校五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1ae17b7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e.png)
理论研究T HEORY69OCCUPATION2014 01每一件事,认真善待学生,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
要努力地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学生,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
9.是正能量的化身作为老师,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正能量的方方面面,例如自信、乐观、包容、积极向上、敢于承担、甘于奉献、思想健康、充满活力、甘于平凡等。
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生才能不断地培养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10.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个人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文明教养以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老师的良好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不断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也不断地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11.良好的协作能力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职业教育老师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核心,如果自己不具备团队精神,又如何教育学生,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12.管理能力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组织之中,如工厂、学校、医院、军队、公司等。
人们依赖组织,组织是人类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形式。
没有组织,仅凭人们个体的力量,无法征服自然,也不可能有所成就;没有组织,也就没有人类社会今天的发展与繁荣。
所以,作为职业教育老师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懂得一定的管理艺术,才能保障日常课堂教学的顺畅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井井有条,才能保障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职业教育老师素质能力提升的意义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职业教育的现状仍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不论是体制、规模,还是质量都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是传统式的职业教育,没有真正实现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化,教育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封闭,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227e292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b.png)
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改革摘要:职业教育中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现了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因此,教师要以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为出发点,从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加强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中心、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加大考核学生的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造就高素质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综合性较强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改革引言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和教师队伍中,应当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事务,保证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1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改革特征1.1系统性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此必须重视这个过程中的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应当形成分明的整体,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维度的指标应当尽可能地形成一定的秩序,并且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各个过程指标之间、指标层与指标层之间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时间上,应当形成背景调研、过程优化和实践验证等过程,在过程中实现关于结构整体的把握,不使各个过程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保证各个指标都能整合有效地进行发展。
1.2现实性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常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是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性所造成的,是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迅速投入职业工作、完成职业发展的一线技术人才,因此,与常规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而言,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别,应当注重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对教学方法想要实现的目的进行良好的认识,从而进行相应的动作,不能够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普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混为一谈,而应充分调研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就业、学生工作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性。
一体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内涵与构建策略
![一体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内涵与构建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aece76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9.png)
一体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内涵与构建策略刘克勇(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研究员)“十四五”开局之年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进一步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李克强总理在作出批示时指出,要“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孙春兰副总理在大会上明确,“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从优化类型定位,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再到一体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其中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与集成性。
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的大背景下,未来体系的现代化应逐步由组织层面的体系化向人才培养内涵的体系化迈进,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
“一体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本质是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与学术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具有其独特之处,如强调操作技能熟练的阶段性、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以及对真实工作情境的体悟和对非良构情境问题的解决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论学习的支撑,更需要以实践教学为纽带,将理论整合进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这一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基于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特征进行顶层设计,切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规划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场景,从而让学生能够沿着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轨道,系统性地积累知识、训练技能,培养适应工作情境的能力和素养。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中职、高职和本科职业教育之间形成一体化的设计思维、传承机制和发展模式,改变过去各层次职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发展现状,或中高本之间停留在组织层面的表面贯通,将一体化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和基础要素之中。
在过去若干年里,我们曾尝试通过学制层面的贯通构建贯通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设计,如各省市试点开展的中高贯通、中本贯通等贯通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浅析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
![浅析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06ff5355727a5e9856a612b.png)
浅析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在同一地点交替进行来完成“训练项目”,突出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训练任务为目标。
实现教学体系从“知识中心”向“任务中心”的转变,从而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共识,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模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大课题。
高职教育应该而且完全能够创新出一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而“一体化”教学就是指以“能力本位”为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开放式办学思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由一位专业教师担任该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教学,从而使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融于一体,形成连贯、系统、全面和完整的教学体系,保证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衔接,从而有效增强理论教学的时效性和实习教学的针对性,有效地避免旧教学模式带来的理论、实习脱节。
“一体化”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统筹安排,使内容编排更合理,从而减少复重内容和环节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达到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意义的构建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需要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作重大改革,主要是整合课程体系,摒弃传统的以传授为主的课程体系,增加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新知识和技能,以便适应就业岗位技能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
这样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所走的道路,选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改革近年来,我国职教界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亦称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等。
1.项目课程。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49262ff804d2b160a4ec05e.png)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多采取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分开教学的模式,但该种教育方式对于知识学习的连续性不足。
在新一轮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体化教学模式广受各院校关注,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职教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0-0170-02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王丽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201602)一、引言十九大报告指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型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扮演着比较尴尬的角色,因为很多初中毕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被迫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这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稍差,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传统职业教育中虽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适当削减理论课程,但始终没有摆脱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离的困境。
从教学反馈可见,学生在理论学习时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在后期实训课程学习时,由于理论掌握不扎实导致实训效率降低,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职业教育效果,解决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衔接不当的问题,目前职业教育采用创新式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二、一体化教学概述(一)一体化教学概念一体化教学是指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授课方式。
在一体化课堂中,多以教师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为主要授课形式。
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仅起到指引的作用,而将课堂内外的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多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一些一体化课程甚至将课堂教学场所放置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以完全现实的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以最真实的方式收获知识。
关于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构想
![关于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299c7c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4.png)
关于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构想发布时间:2021-06-01T15:33:35.45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5期作者:陈培军[导读] 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是一个发展陈培军仙桃职业学院湖北仙桃 433000摘要: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是一个发展、经营职业院校的系统性工作,从管理到教育再到学生就业,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本文在分析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问题基础上,提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全面建立,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质量保证一、引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强化中高职沟通与衔接,落实好中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人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
“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因而,构建一体化培育培养模式,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纵向贯通的标准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数字化共享教学资源平台、育人体系等多维度着力来解决衔接之困,融通之难,是中职与高职之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要求。
二、目前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现状与问题(一)现状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教育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466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346所,职业高中3617所,技工学校2490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218所。
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e3195e3bb68a98270fefab2.png)
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根据《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和《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十三五”以来,职业教育坚持内涵发展和改革创新,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在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国家予以激励支持的省份中名列第一,高职“双高建设”入围学校比例全国第一,中职教育发展基础稳固。
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态势向纵深进展,高中段职普融通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的成长通道顺利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实现愿学尽学。
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基础能力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助推器”作用初步显现。
2020年职业院校输送毕业生33.77万人,培训120万人次,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军的重要供给力量。
虽然城市省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领先,但与城市产业需求、人民期盼、自身可持续发展要求存在明显不适应,主要表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跟不上产业升级需求,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匹配度还不够高,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得高等级职业技能证书比例偏低,少数职业院校存在技术技能培养弱化倾向。
中职学生高质量深造的通道还不够宽,家长学生主动就读意愿不强。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参与职业培训的能力不足、机制不顺,技术服务能力弱。
“十四五”期间,城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作为与经济发展和就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但同时应看到,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全省数字化改革带来全方位变化,人口变动趋势和产业向高端提升,这些都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挑战新要求,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的深入互动和融合模式倒逼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11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 解读
![11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 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1bb29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9.png)
11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解读【实用版】目录1.解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性2.介绍 11 项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3.分析每一项任务的实施方法和预期效果4.总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义和前景正文一、解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旨在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为此,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了 11 项重点任务,以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二、介绍 11 项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1.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2.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各地要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一批产教深度融合、服务高效对接、支撑行业发展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各地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4.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鼓励企业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6.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7.加强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关于构建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构建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196f1d7a58da0116c1749c3.png)
江西科技 师范 大学职 业教 育研 究院 涂春 花 毛 建频
[ 摘 要] 推 行“ 教学做” 一体化 , 是解决理 实脱节 、 教学分 离, 优化职业教 育教学过程 的有效方式 , 是职 业教育教 学改革的 目 标之 一。 职 业院校应积极探 索职业教 育特 色的课程体 系, 优化教 学环境 , 改进教 学方法 , 完善教 学评价 , 合理 建构“ 教 学做” 一体化 的职 业教 育 教 学新模 式 , 以提高育人质量 , 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 关键 词] 职业院校 教育教学模 式 “ 教学做 ” 一体化 建构策略 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认为 “ 教 学做是一件 事 , 不是 三件 为普遍 的教学模 式还 是先理论 后实 践 、 先教后 学、 先学后做 的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其课 程结构基本上采用 “ 基础 文化课一 专业基础课 一 专业课 ” 的学科式课程 体系 , 即以学科 为 中心 , 强 调课程的科学性 、 系统性 和完整性。如理论与实践学时 比例合理 , 内容 体系衔接得 当 , 教 与学配合默契 , 学习理论后的实践操作及 时 、 有效 , 特 别是实 践教学训 练得法 , 则其 人才培养 的实际效果才值 得肯定 。随着 职业教育 的不断发展 , 传统 的职教模式 的问题 已凸显 。 1 、 教 学模 式缺乏创 新 。受 高职生 源数量 与质量 的影 响, 不少 学校 存 在“ 破罐子破 摔 、 随遇而安” 的育人 观念 。部分 教师仍然 习惯 于 以课 堂理论 教学为主 , 实践教学为辅 的育人模式 。教学方式老套 , 教学手段 落后, 校 本教 材研发 能力较 差 , 人才 培养难 以适应 职业 ( 专业 ) 岗位需 求, 难以与企业形成人才对接 。教学 考评方法单一 , 偏重于课堂理论 教 学效果 的评 价 , 而 忽视对实验 、 实习 、 实训等 实践教学环 节和教学过 程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19e2a3fcc7931b764ce1510.png)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生源数量逐渐减少,质量逐年下滑的现状,为了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笔者所在学院从2005年起就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板书―讲解”的教学模式,开始试行“理论―实践―创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009年又参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一体化课程改革”项目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初现成果。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把转变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进程之中,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推动课程改革。
职业学校要根据行业需求进行大胆改革,摒弃过去以学科为导向的旧理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与实践为主要课程形式,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决定了专业课教学必须强调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下的能力不仅指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包含了学习、思考、交往、合作、知识使用等技能。
“一体化教学”是集“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的全程参与,实施“做中学、做中教”,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学习与训练。
“一体化教学”是“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劳动使人聪明。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这样意思的话。
给学生更多自己做的机会,学生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
让学生切实动起来是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转变的关键。
“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原来的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各自精彩的“填鸭式”课堂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了起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大实践的力度,讲解理论时多和实际相联系,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从而逐渐改变了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
高职院校助力职教“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助力职教“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a041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6.png)
高职院校助力职教“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研究作者:林夕宝余景波周鹏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04期摘要:“一体两翼”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落实职业教育“一体两翼”发展策略具有现实逻辑内涵和重要实践价值。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虽然高职院校助力职教“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效,然而,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助力职教“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因此,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助力职教“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效能,应该立足省域发展,开展针对性专业人才培养;多维度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创设高职教育发展新平台;多方协同发力,全方位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现实逻辑;挑战;对策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4)04-0001-09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门制定和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此文件强调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效结合[1],提出以“一体两翼”模式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鼓励积极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逐步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体”;以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构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两翼”。
国家实施“一体两翼”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目的是按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打破和重构职业教育体系的边界和主体结构框架[2],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水平高校、职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作用,优化职业教育内部资源配置效能,使职业学校与校外社会联系得到进一步强化[3]。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体两翼”职教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院校助力职教“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融合的实践路径。
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回顾与路径探索
![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回顾与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8db4e1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8.png)
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大好机遇与重大挑战,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建党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一体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急需厘清中高职一体化的相关理论问题,梳理中高职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寻找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类型特色的中高职一体化发展路径。
一、中高职一体化的理论剖析(一)中高职一体化的内涵解读“一体化”的概念在经济学领域中较早地出现和使用,通常被理解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元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合力促进整体的协调发展。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
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它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
[1]此概念随后在管理学、生态学等领域逐渐流行和广泛运用,常见于“城乡一体化”“种群一体化”等。
在这些领域中,不同国家、地区、种群等元素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并列的。
中高职一体化有着职业教育的特殊内涵,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方面,中职与高职在培养目标、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是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中职与高职同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具有鲜明的类型特色,都要求为经济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中职与高职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递进关系——中职是高职的基础,高职是中职的继续与延伸,二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在许多研究中,“中高职一体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回顾与路径探索◎俞冬伟摘 要:中高职一体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回应人民教育需求、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关于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教研调研报告
![关于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教研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df5b0dd15abe23492f4d31.png)
无人机教研室关于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教研调研报告孙晓飞为落实阜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和改进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的措施,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我校组织了部分教师对市区中职学校进行了一次集中学习和教学调研和讨论活动。
经过调研和讨论,我们发现尽管各中职学校都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整体教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及在大环境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相比还是相对迟缓和薄弱,具体表现在事业的发展与内涵体现的矛盾,多年来传统的职教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也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创新和深化。
问题一:在如何解决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上,学校和教师的办法不多,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
过多的抱怨学生入学质量越来越差,行为和养成习惯不好,难以管理,难以有效的组织和开展教学,是我们此次调研在学校各个层面上听到最多的声音。
部分学校尤其是在职中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显得尤为突出,学生听不进,不爱学,教师少有办法,学校也少有对策,虽说多方面的因素都有,但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的更新还是重要因素。
多年来我市在职业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还不能很好的得到重视,这里面既有能力和力量的有限,也有主管部门、学校和教研部门在课改问题上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
纵观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推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拥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多种形态的教学手段,在最大限度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方面所做的工作,让我们感到了无论是在教育教学理念,还是在针对性、实用性的运用方面还存在的差距。
建议: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职业学校服务的是学生,学校要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服务。
面对职业学校生源的实际,学校和老师还是要积极改进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想方设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处理好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处理好技能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阶段性学习与终身发展的关系。
高职教育“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fd765272af90242a895e5e1.png)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案中所蕴涵 的革命性变化的本质概括 。 内容上保证 从 “ 四位 一 体 ” 实 践 教 学模 式 的实 施 。 的 3 突 破 了传 统 教 学 方 法 、 学 手 段 的束 缚 , 分 利 用 实 训 设 备 、 器 , . 教 充 仪 采取 了模拟教学法 、 问题 探究教学法 、 小组合作教学法 , 从方法上保证“四 位 一 体 ” 实 践 教 学 模式 的 实施 。 的 四、 四位一体 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成效 1 优 化 人才 知 识结 构 。通 过 课 程 综 合 化 , 证 了 必 备 的理 论 基 础 、 . 保 强 化 了专业骨架 , 免了一些知识点在许 多课程 中重复, 避 省去 了部分不须掌 握的冗余知识 , 出大 量的教学时间 , 实践性 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提供 腾 为 了时 间 , 为 专业 知 识 的拓 展 提 供 了 可 能 。 也 2 .职业 素质更加全面 。 职业素质是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 在强调 团结协 作 和 爱 岗 敬业 的今 天 显 得 尤 其 重要 。 代 企业 对 人 才 的要 求 除 了要 具 备 宽 现 泛专业知识以适应 岗位群的需要外, 还要求具有较 高的职业素养 。在强调
综 合效 应 。 3 .实 训 场 地 职 业 化 。 照 现 代 职 业 教育 观 的理 念 和 职 业 能 力 的 需 求 , 按
构建与企业生产 实际要求相符的职场化 实践教学体系 。 内实训装置的建设采取以真 校 实生产装置 为主 , 关仿真软件系 统为辅的组合形式 , 实训中心建成小 相 将 型化 的车间 , 营造生产环境 , 将学生 的技能训练置于准生产实 际的环境 中, 实现校 内实训装置的职业化和工厂生产场景的再现。 4 .素质培养全程 化。 就是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起来, 面推进 全
谈职业教育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谈职业教育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df9ff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7.png)
谈职业教育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摘要:“理实结合”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能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的乐趣。
本文拟就如何运用“理实合一”理念。
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具体的论述,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对现代社会中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职教;理实结合;教学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文化素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开始出现,而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一种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它不仅需要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逐步地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消化和掌握。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情景再现的手段,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形象,这对于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有很大帮助,进而激发出自身学习的兴趣。
一、论理实合一的组织结构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应起到引导的作用。
由于教师被称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就是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对这些理论知识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然而,教师在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时,不仅要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当二者兼而有之时,才能使理实合一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在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建立不同的学习小组。
之后,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演练,为学生们起到示范作用,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要想真正地进行演练,老师在上课前,必须要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首先,就是要制定一份详细而完整的教学方案,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进度。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们先熟悉一下训练的器材,然后再选择训练地点。
最后,在授课的时候,老师要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将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讲清楚,边做边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5ecbd402020740bf1e9b57.png)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机场危险品与爆炸物安全处置》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依据职业工作任务选取课程内容,将理论教学内容同与之配套的实训内容组合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各项目以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并且就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提出了改革方案。
标签:教学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加速发展,民航对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安全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
《机场危险品与爆炸物安全处置》课程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性和专业性都较强。
本文将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系统掌握民航运输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品,包括危险化学品、爆炸物及爆炸装置等对航空安全造成极大危险隐患的物品及其安全处置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今后能够更好地胜任安检工作岗位打下必要的基础。
1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
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欠缺,不喜欢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静不下心来是高职生的显著特点。
高职学生不缺乏学习的热情,但不能制定適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下去,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搁置学习计划。
高职学生能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但不了解知识应用的具体条件与情境,偏向于可视事物,注重情绪背景。
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愿意进行纯理论的学习,而偏重于对可视事物所进行的动手实践与操作训练。
这样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
2课程改革的思路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要“教学做合一”,即要求学习者以实践的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学。
目前,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5692946f7ec4afe04a1dfbd.png)
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以“ 构建 能力本位 ” 为核心, 以就业为导 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 系是 当今 职业教
育界课程改革 的新趋势。 在深入分析现代市场各就业 岗位 工作任务 的基础上, 构建 以职业 活动为 导向 、 以能力 为本 位 的一体 化课 程体系,努 力为社会 培养受企 业欢迎 的人
二、 教学场地一体化
1 室 即 实验 室 、 . 教 实训 基 地
多年来 , 受传统教育 的影 响 , 职业技 术教育 的课 程体
系和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传统 的教育模式 , 理论 和实训 教学相互脱节 , 与职业教育 的要求 相差甚远 , 从而影 响了 教学 目标 的实现 。在职业技术 院校 的传统教学过程 中, 多
力。
3教 室 即 电教 室 .
教师把实践操作过程在教室进行板 书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 学生更觉得
“ 摸不着头脑 ” “ 象空洞” “ 、抽 、枯燥 乏味” 。等理论学完 , 集 中实习时 , 学生 虽较感兴趣 , 但专业技术理论 知识 已遗忘
甚 多 . 往 局 限 于模 仿 性 操 作 训 练 , 无 法 在 正 确 的 理 论 往 而 指 导 下 去 形 成 系统 的综 合 技 能 。 论 教 学 与 实 践教 学 相 分 理 离 , 成 学 生 的专 业 兴 趣 得 不 到 激 发 , 习积 极 性 难 以调 造 学
现代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 出了新 的要求, 职 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和发展功能的内涵得到进一 步的拓展 。 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 , 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 课程,
训。 首先 , 鼓励基础课教 师参加专业实践活动, 学一些 专业 课知识 , 充分 了解专业课对基础课 的知识要求。 其次 , 专业 课教师要进行生产实践锻炼 , 如利用假期 或业余 时间到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e695515c281e53a5802ff44.png)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来源:浙江省教育厅日期:2012-03-06浙教职成〔2012〕26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职高专院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高职衔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将《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教育厅二○一二年三月一日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现就我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加强中高职衔接,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多样化成长,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二、总体目标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进一步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扩大高职教育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到2015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到30%左右,高职专升本比例达到10%左右。
同时,加强中高职课程和教学衔接,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基本思路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树立系统培养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以建立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明确中高职办学定位,加强中高职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衔接,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努力在中高职教育的各自层面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推进职业教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4bcf7986bec0975f565e209.png)
第16卷第1期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V ol.16,No.1 2013年3月Journal of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rch,2013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伍建国易顺明陈在铁(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分析现代职教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提出必须将培养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建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要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根据地方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通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和智力支撑。
重点论述了现代职教体系中中高职的有机衔接。
提出了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措施。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产业结构调整;中高职衔接;技能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429(2013)01-0026-04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red by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Moder n Professional EducationWU Jian-guo,YI Shun-ming,CHEN Zai-tie(Sha 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Z hangjia gang2156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ystem of moder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t proposes the cultivation of more skilled talents and more high-qualified high-skilled talents as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modern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Through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moder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est for the local modernization,the support of the talents and intelligence in the system of the moder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It also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as the core,and advances the several main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ey wor ds:The system of modern professional education;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Combin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Skilled talents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011年7月27日出席“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时强调,要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构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职教模式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
发表时间:2012-06-29T10:25:36.85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刘加增
[导读] 师资的培养是一体化教学的前期工程,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质量。
刘加增(日照市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日照276800)
当前,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是摆在我们技工院校面前的首要任务。
怎样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是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
一体化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根据职业资格教育的培养目标,打破学科体系,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标准,有机整合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即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分成若干个学习领域或模块。
一体化教学计划一定要突出职业能力本位,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准就业能力。
由于传统的教学计划带有较深的学科教育体系的烙印,已经不能统筹指导一体化教学,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必须制订一体化教学计划。
如何制订一体化教学计划?首先要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和任务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如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是各等级的汽车维修工,其职业岗位有五大任务,即整车保养、扳金维修、发动机动力总成维修、汽车底盘维修和汽车电气维修,每项任务又有若干子任务。
其次是对现行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提炼。
如汽车维修专业将专业课程整合提炼为因技能等级的需要而依此推进的9个教学模块。
第三,在模块化课程的基础上编制一体化教学计划。
二是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
一体化教学大纲是在一体化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等因素进行具体分解,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主要依据。
怎样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首先要对本课程所涉及的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进行调研,并整理出系列任务清单;其次是对任务进行归类,设计训练项目;第三是对设计的每一个训练项目所需的知识进行聚合研究,从而列出知识点;第四是以训练项目为基础,设计教学单元,安排课程内容。
三是编著一体化教材。
没有一体化教材,就无法实施一体化教学,因此,编写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一体化教材,各职业学校只能各显神通,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探索性地编著一体化教材。
但不管怎样,编写一体化教材必须遵循三条原则:一是科学性,即讲究“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认知规律;二是实用性,即以职业为本位、以能力为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编写教材内容;三是有效性,即所编教材在教学运用中要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对接、技能和动作的对接,动作和标准的对接,标准和效果的对接。
如何编著一体化教材?其关键点在于把握好相互衔接和递进的教材内容单元。
所以要求每个单元:一是要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二是要明确任务和任务引导;三是要明确规范的工作方法与步骤;四是要明确支撑任务与拓展的相关知识;五是要明确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工作页。
四是培养“双师型”一体化教师。
师资的培养是一体化教学的前期工程,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质量。
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类型界限在不断淡化,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弱化,只会根据课本讲理论的教师已不受学生欢迎,而受学生欢迎的正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训的教师。
因此,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是培养或拥有一批批“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鼓励青年教师到各类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深造,要求教师学完职业教育类课程,还要进行技能训练,达到规定的技能水平;二是学校有计划地培训专业教师,使之通过技能鉴定成为技师或高级技师;三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新媒体、新技能的培训;四是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五是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实行轮岗制;六是从企业引进优秀的人才充实教学一线;七是聘请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人才作为兼职实训指导教师。
五是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场所,所以一体化教学场地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
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需要购置一定的设备,需要拥有一定的场地,总之,要具备适量、适时、适用的实践条件。
目前,虽然政府对职业学校的财力支持有限,但我们要尽可能地整合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实验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形式创造条件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六是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方法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手段,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唯一途径。
何谓一体化教学方法?其基本点就是将“讲”、“训”、“考”融为一体。
具体地说,“讲”要与“训”联结起来,边“讲”边“训”,或边“训”边“讲”,“讲”知识点,“训”知识点中的技能点。
尤其是“训”,要做到“三步曲”——教师教学生怎么做、教师指导学生怎么做、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做。
同时,“讲”、“训”要与“考”结合起来。
“考”是对讲”、“训”客观、综合的评价,是一体化教材的教学要求,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的核准措施。
一体化考核应采用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