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关农民法律意识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有关农民法律意识的几点思考
[摘要]依法治国的车轮正随着农村改革的步伐,一同向前进。
在目前的农村,行政——政策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法律在广大农村受重视的程度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农村法律意识现状仍不容乐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法治建设,而法治建设的内在动因是农民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分析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相关原因。
并选择有效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路径。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原因解析;路径选择
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在农村的深入发展,现时农民法律意识的状况较之以前确实有可喜的一面,但是其离人们的期望和社会发展要求尚有一段距离。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对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赶超先进国家法治发展的步伐。
一、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虽然农民的法律意识在近几年获得较大发展,但由于农村人数众多,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等原因,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总体上仍不容乐观。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法律知识欠缺,实践中很多农民对与其联系还算紧密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几乎一无所知。
(2)农民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不强,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农村农民忽视法律所赋予自己的权利,而且由于知识、经济能力限制,农民维权能力不强;二是现阶段农民关注的权利仅仅停留在婚姻家庭、经济权利的层面上,尚未认识到政治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的意义,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现象大量出现就是例证。
(3)农民尚未把诉讼作为主要救济途径,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时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或者由村干部调解,甚至是现实中比诉讼难度还要大的上访,由于文化、心理、经济条件等原因,农民很少直接提起诉讼。
(4)农民对法律的作用和价值评价不高,对司法途径缺乏信任感。
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解析
(一)农民法律知识欠缺的原因
农民法律知识欠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关于农民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或其大多立法层次较低或者立法超前,不符合现实,这导致农民缺乏主动了解法律的内在动力。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普法宣传力度不够、方式不当,不少地区的普法宣传仅是粗笔一描,宣传方式单调且宣传不够深入。
(二)农民维权意识和p
(一)从立法方面努力,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创造前提条件
提高农民法律意识,首先应该有与农民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这样才能把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主要应加强减轻农民负担、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土地承包经营、产品交易等方面的立法,提高农民所信赖所期望的法律的立法层次;其次要注意立法不能过于超前,要贴近农村实际,如果法律仅仅是一纸空文,与农民利益毫不相关,那么势必会降低农民了解法律的热情。
(二)从司法方面努力,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增强农民维权能力
由于经济能力较弱,要想让农民增强通过司法途径的维权能力,首先要完善相关减交、免交诉讼费的规定,以降低农民维权成本。
其次,司法机关要力求司法公正,在农民心中树立司法可信赖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巡回法庭”等形式,以实际审判影响农民,从而在客观上增强农民对司法的认同感。
另外,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把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及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组织起来,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从农民自身出发,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从农民自身出发,提高农民法律意识,首先是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与农民法律意识在通静情况下是正相关的,因此政府应从教育体制方面努力,减免农民子女受教育费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其次是从宣传着手,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法制电影宣传、图片宣传、文艺演出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寓教于乐;还要利用好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通信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宣传效果。
另外要注意的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给学生上好法制教育课程,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权利——权力”意识。
而不是“权力——权利”意识。
中国大约80%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就意味着整个国家法律意识的提高。
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道路上必然会有各种困境,我们要面对困境,扭转封建社会以来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局面,从立法、司法各个方面努力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必能使农民法律意识得到提高,迎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