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观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

合集下载

请谈谈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行动指南的理解

请谈谈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行动指南的理解

请谈谈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
国家安全行动指南的理解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在新形势下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知和指导原则,它强调国家安全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概念,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

它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强调国家安全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长期的概念。

在新形势下,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等趋势带来了新的国家安全挑战,传统的安全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新形势下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综合性和系统性: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传统的军事安全,还涵盖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稳定等多个领域。

这意味着在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采取协同的行动。

2.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底线思维,即要把握国家安全的底线,对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为坚决予以遏制。

同时,要进行系统思维,从整体上谋划国家安全,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实现国家安全的全面保障。

3.创新思维和适应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创新思维,面对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挑战,需要勇于创新、敢于变革,探索符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国家安全战略和措施。

同时,要具备适应性,随时调整国家安全工作的重点和策略,根据形势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

从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分析对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和新兴领域的国家安

从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分析对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和新兴领域的国家安

从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分析对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和新
兴领域的国家安
[目的/意义]
传统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框架相对偏颇、失衡,难以解决新时代国家安全实践困境。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既是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全方位、系统地、科学地回应。

因此,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分析新时代国家安全实践困境和破解对策是当下之要务。

[方法/过程]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采取规范研究方法,围绕新时代国家安全的丰富内涵、结构维度和价值指向进行了剖析;并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主要国家安全领域为对象,分析了新时代国家安全中相关重要领域存在的“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各类“安全陷阱”的挑战及其因由。

[结果/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以及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之需要,提出了国家安全战略、法治体系、风险识别、保障机制、安全能力、教育框架等方面的应对策略。

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作者:郑旭涛来源:《学习与探索》 2020年第1期郑旭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之一。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包括对国家安全的要素、国家安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国家安全工作机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为了防范和治理各类重大风险,巩固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比其他的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外延空前广泛,其涉及领域日益拓展,更加重视执政党内部的政治安全,更加强调国家安全工作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在实践中,党中央通过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统一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互联网管理、推进军队改革等方式加强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工作。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0)01-0044-07基金项目:公安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群体性事件研究:特点、趋势、演变与治理”(2018LLYJZJST005)作者简介:郑旭涛,1986年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国家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36次提到“安全”,4次提到“国家安全”,7次提到“风险”。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概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55次提到“安全”,18次提到“国家安全”,9次提到“风险”,并且专门论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38次提到“安全”,13次提到“国家安全”,10次提到“风险”。

我国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什么

我国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什么

我国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什么
我国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

2002年7月31日,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对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新安全观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

根据该文件,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的实质是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

新安全观的实质是“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

中国新安全观之“新”,首先在于超越冷战思维,摒弃以对抗求安全的思想。

中国主张在互利、互信的基础上,建立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合作关系,以合作的方式谋求共同利益和解决冲突。

这种新观念的提出,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和变化的产物。

2020国家安全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0国家安全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0国家安全观学习⼼得体会精选5篇国家安全观学习⼼得体会怎么写?他的未来⼀定是和谐美好的。

做为青少年的我们当然要努⼒变得更加优秀,为祖国做出贡献。

⼀起来看看2020国家安全观学习⼼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查阅!国家安全观学习⼼得体会1⼈民与国家就像浪花与海,紧紧相连⼜⼼⼼相印。

海是千千万万朵浪花,浪花离了海便会⼲涸消逝。

国家是⼈民的集合体,⼈民的思想就会在国家的⾏为⽅式或处事准则上表现出来。

⼀百多年前,⼈民是⽊讷迟钝的,像晚年的祥⼦或阿Q⼀样暮⽓沉沉,⼤多没有思量能⼒也⽆条件去培养。

有照⽚记载,⼋国联军侵华时,是中国⽼百姓指挥着联军从下⽔道侵⼊,⼜看戏⼀般看着他们砍杀中国官兵。

被这样的百姓⽀撑着的封建王朝穷途末路,⽴即⾛向灭亡。

时光流逝,⼀百多年后,社会安定,国家迅速发展,给⼈们带来⼴阔的视野与开阔的展⽰空间,培养出了⼀⽚具有新思想,⾃主能⼒的中华⼈。

这些⼈长⼤就会⽐上⼀代⼈的思想更深邃,理念更全⾯。

贫瘠的⼟地经过从邓稼先,钱伟长开始的⼀代⼜⼀代⼈的耕种,慢慢变得肥沃⽽健康。

国家被带领着⾛向更光明更完善的未来,被世界所赞叹与羡慕。

国家的发展也会为⼈民带来优质的⽣活条件和反哺。

晚清时,民不聊⽣,⽆论是征收的重税苛税还是官府不完善管理下的⾃然灾害或两者齐下,都⾜以摧毁⼀个脆弱的个体家庭。

具体事例如太平天国,说明⼈民的⽆望汇聚与互和会带来新的社会⽭盾。

对于政府来说,外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内部的⽭盾多重叠加,顾不得攘外安内,腐朽的封建制度就在⼀⽚⽕海中⾛向了终结。

虽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规律,但与其内部的问题⽆不关联。

⽽此刻不同,⼈民拥有了更良好的⽣活环境,能够丰⾐⾜⾷⾃我完善,就不考虑在⾷不饱⼒不⾜的年代殚精竭虑分配的粮⾷问题,或不被是否要起义造反折磨困扰。

所以从这个⾓度看,⼈民安定齐⼼向前,国家⼜会得到发展,⽽与第⼀段所说的构成良性循环。

国家发展变得强盛,就会在国际上拥有⼀席之地,进⽽提升⼈民的国际地位,使得他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或是“华⼈与狗不得进⼊”⼤牌所针对的对象,⽽是被尊敬与平视的中国乃⾄世界公民。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总结(通用3篇)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总结(通用3篇)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总结(通用3篇)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总结篇1为深入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及其决议,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好地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根据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方案》(法宣组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状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先将开展状况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领导小组,同时结合我院实际状况,对此次活动作了细化分工,制定了实施方案。

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促实效,为这次系列宣传日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形式多样,全面促进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宪法、劳动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透过采取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对宪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传教育。

1、是深入宣传《宪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好处,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是组织举办了法律法规讲座。

围绕和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侵权职责法》、《安全生产法》、《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宣传,在学习中,领导带头讲学法、普法、用法制服务于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体会。

透过学习宣传,进一步在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依法治国,依法维权的观念。

三、工作扎实有力,取得良好成效。

在今年的法制系列宣传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扎实工作,使这次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次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但在干部职工中掀起学法、守法的法制宣传热潮,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的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为进一步建立平安和谐医院创造了有利条件。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总结篇2__年,县法制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政府法制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新依法行政机制,当好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很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认识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

认识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

认识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认识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和根本利益,国家安全始终是各国政府最为重视和关注的领域之一。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安全面临着新的威胁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安全,我国提出了国家安全观,并将其确立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和指导思想。

在深入了解和学习国家安全观的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了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体会,对国家安全观进行认识和思考,探讨我国在保卫国家安全中应当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一、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重要性国家安全观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它在2014年的全国国防动员工作会议上首次被提出并确立为我国的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

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形成海陆空天一体的安全格局,是建设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的安全体系,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稳定、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是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战略和时代任务。

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确立,标志着我国国家安全理念的转变和国家安全观念的创新。

一方面,国家安全观从传统的单纯军事安全观念转变为全面安全观念,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领域;另一方面,国家安全观注重综合斗争,以抓住国家安全的矛盾性、复杂性和危险性,提出了打击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金融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任务。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有效地保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仅会威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定、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各项事业的重要条件。

因此,充分认识和保卫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二、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保卫国家安全,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对国家安全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和行动指导。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探究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探究

国家安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保障主权的完整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

青年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但个别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客观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对国内和国际安全局势形成客观、全面的认知,所以高校必须发挥育人功能,破除大学生的认识迷障,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大学生逐步成长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长治久安的坚实力量。

本文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出发,积极探索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可行路径。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概述2014年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

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的提出,是建立在我国对国内国际安全形势充分认识并精准预判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深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的安全[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深刻思考当今世界形势的结果,当前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发展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安全隐患有时相互交叠错杂。

面对这样的现状,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国家安全观各具特色,在具体内容上有鲜明的差别,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传统国家安全观为基础,并对传统国家安全观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发展。

其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注重维护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做到国民安全与国土安全并重,始终以人民的安全和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其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紧跟时代发展,在维护传统安全领域的基础上,高度关注诸如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

其三,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并重,面对发展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

其四,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考虑我国自身的安全,更是积极承担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责任,努力维护国际间共同安全。

国家安全教育心得5篇

国家安全教育心得5篇

国家安全教育心得5篇_国家安全教育心得1_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各地国家安全教育活动正广泛展开.本次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值此之际我也观看了由公共安全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教授主讲《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疫情防控》高校公开课.这种全社会对国家安全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响应有力证明,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家安全始终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稳〞最〝实〞的基石.维护国家安全须臾不可放松,更需汇聚全民力量.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历史一再启示我们,没有意识到风险本身就是的风险,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当前,在疫情在国内外蔓延的情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所覆盖的领域比历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任何一个领域出现安全问题,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乃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就是为了提醒人们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念._国家安全教育心得2_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根本的任务就是全方位保障人民安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各项权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生产生活环境.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既要把人民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也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力量.要切实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感,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把制度安全.政权安全放在首位,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国家利益反映的是国家作为整体的需求,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使命和最高目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是要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牢固树立捍卫国家利益的机遇意识,强化捍卫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创新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方法,更坚决更有效地维护好国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只有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不停步.维护安全不懈怠.贫瘠的土地上长不出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善于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善于应对突发情况,消除危及国家安全的现实因素和潜在因素,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发展是安全的基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安全问题,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础.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新问题.新矛盾会不断出现,一些潜在风险也会显现.不能因噎废食,因惧怕面对新的安全问题而停滞改革.放弃发展.要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式和思想障碍,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消除危及安全的风险,在持续发展中保障国家的持久安全.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树立合作共赢安全理念,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绝对的,没有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就没有一国的安全稳定.当今世界,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要坚持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统一,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推动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把握国家安全问题,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善于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当今世界,时空联系更加紧密.耦合效应更加明显,要全面.发展.系统.普遍联系地定位和把握国家安全问题,通盘考虑国家安全体系内各要素间的关系,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以系统思维推进安全治理,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当前,我国已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矛盾和问题也会不断出现.我们要敢于直面矛盾,有效应对各种矛盾,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保障国家安全,在自觉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将国家安全不断提升至更高水平._国家安全教育心得3_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校园安全工作,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_市_第二中学开展了以〝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此次宣传活动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队会和教师答题等活动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普及《宪法》.《国家安全法》.《反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从而切实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社会共识.一,德育处主任进行了校园小广播的宣传教育.在此次的校园小广播宣传中,李主任从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由来,全民安全教育日的重大意义以及对全民安全教育的认识等几方面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全民安全宣传教育.二,各班主任分别在本班进行了〝全民安全教育日〞的主题班队会.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全民安全教育日的相关情况以及加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七年级各班主任在班级开展了〝全民安全教育日〞的主题队会,_年级则展了相关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各个班的同学都积极踊跃发言,不仅提出了自己对全民安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也在全知识方面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视野.三,全校教师进行了全民安全教育的法律答题.为了加强学校教师的安全和法律意识,20_年4月15日下午,全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自治区《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法律知识答题.此次法律试卷涉及到了《宪法》.《国家安全法》.《反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通过此次答题,不仅让教师学到了一些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还让老师们更加明了自己肩负的教育使命和责任.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础,也才能有坚实的制度保障. _国家安全教育心得4_《同上一堂课国家安全教育课》电视课堂,该节目将同步在长江云.湖北日报网(荆楚网).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进行网络直播.次活动的主题是能〝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活动采取收看网络直播的方式,其目的在于教育引导学生们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营造一个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浓厚氛围.国家希望以此种方式来对全国学生们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在《国家安全法》宣传教育中,中学生中进行国家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旨在使广大中学生从小树立〝国家安全〞.〝国家荣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国家安全是中学生必备的知识.必备的素质.青少年是_世纪的主人,将在新世纪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要求同学们从现在起就要树立国家观念.国防观念,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培养起来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贯穿到我们的思想意识中,贯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美好,为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学习我深有体会,要使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_国家安全教育心得5_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法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公众传播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了解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懂得如何依法履行自身的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进而更好的保护自己同时维护好国家安全.现如今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举行,让这种教育更好的渗透到人民的生活!国家安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自己的岗位上,要按章办事.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不能让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国家安全教育心得。

国家安全新时代安全观观后感

国家安全新时代安全观观后感

国家安全新时代安全观观后感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利益,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在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的安全理念和行动指南。

学习国家安全新时代安全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我不禁为祖国的发展和安全感到无比自豪。

国家安全新时代安全观明确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这是对过去发展观的延续和深化,体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在安全观中,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安全至上的原则。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只有实现人民的安全和福祉,才能真正达到国家安全的目标。

这一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的密切联系,国家安全只有与人民的幸福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国家安全新时代安全观还强调了人民安全和全球安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观点。

在当今世界,国家安全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各国的安全利益紧密相连。

只有通过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安全挑战。

国家安全新时代安全观中对于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这对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发展也需要借助国际环境的和平稳定,同时也应当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深刻地提醒我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有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和胸怀,为国家的发展和全球的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国家安全新时代安全观还特别强调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领域,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

因此,加强国家的网络安全建设,保护国家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国家安全观提出了构建网络安全的中国方案,要求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国家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确保国家的网络安全。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紧密联系,也对我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词:国家安全观新型安全观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国家安全观的含义及其分类,扼要说明了当前主要的三种新型安全观的含义以及特点。

最后分析了一下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说明了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即新型安全观,总结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战略任务和目标。

引言和平年代,当谈到国家战略基本上都是谈国家发展战略,而发展离不开安全。

安全问题历来就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发展的大事。

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国家就谈不上发展。

历史实践表明,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

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作为一个国家对自己所处安全环境的认知,必将对国家具体安全政策发挥着理论和思想上指导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金额国际安全环境的不断改变,我们国家的安全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二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即改革开放初期到冷战结束这一阶段的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战略;三是自从冷战结束以后至今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兴国家安全战略。

二、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的安全,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所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趋于发达,安全的概念已经不是一个只仅仅限于军事层面的概念了。

处在历史发展新阶段的中国,我们不得不用发展和现实的眼光看待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积极地探索认识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权衡利弊,方能永远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

(一)国家安全观的含义什么是安全?安全最基本的意义是没有危险,不受到外界的威胁;那么什么又是国家安全观呢?顾名思义,观即观念的意思。

国家安全观就是对于国家安全所持有的一种观点,看法,或者是认知。

概括起来,国家安全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自己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和别国或民族对本国的安全威胁的判断;二是对与自己国家安全性质的认识,比如是防御性质的安全观,还是扩张性质安全观等等,以及对于自己应该有那些安全利益的认识,比如领空,领海等等;三是自己国家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寻求安全途径的做法选择。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作者:朱锋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20期【摘要】百年变局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向纵深演化,动荡变革的转型期特征更加突出。

当前我国正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安全与发展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

新安全格局和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党和国家进入历史新阶段的时代产物,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为我国发展打破国际围堵、打压、遏制开拓一条更为安全的道路。

我们可以从安全领域、安全视野、安全思维三个方面来把握新安全格局的科学内涵,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新安全格局新发展格局国家安全【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3.20.001安全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之根基。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安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和风险。

在国际层面,中国越是发展,招致的外部阻力和风险越多,特别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加大了遏制中国的力度,使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

就国内形势而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大量社会矛盾在短期内释放,各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叠加传导,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大大增加。

面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改革发展任务复杂严峻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创新理论,对于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下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1]这是党在新时代作出的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理念指引,也为推动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安全保障。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和新发展格局,从而更为科学合理地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传统国家安全问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传统国家安全问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一、概述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国家安全理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在这一视野下,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等方面。

这些问题历来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对于维护国家统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应对这些传统安全问题,不仅要关注其表面的军事冲突和领土争端,更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因素。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挑战。

例如,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野下,我们需要不断拓展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体系。

本文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传统国家安全问题的内涵、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国家安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简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及其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

在当今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对其所处安全环境及其发展趋势的全面认知,它不仅仅关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还涵盖了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

这种全面、系统的安全观念,旨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安全挑战。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

论中国新安全观与构筑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论中国新安全观与构筑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论中国和谐周边安全环境的构建摘要:对于中国来说,周边稳定是实现和平崛起最为基本的外部条件。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面临不同的安全困境。

面对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正确认识、判断我国的安全环境问题,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安全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字:和谐缓和新安全观,基本走向(一)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进人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尽管世界形势动荡不安,有些地区的局势还相当紧张,但在我国周边却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

主要表现是: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一直是美苏争霸的重要地区之一。

从50年代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之所以长期紧张不安,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美苏争霸所致,有的则是直接针对我国的。

从我国建国初期,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一直构成对我直接军事威胁。

70年代末,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打开的中美关系新格局,于1979年亲自出访美国,并主持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使我国完全摆脱了美国全面的现实军事威胁。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但其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经济霸主地位已经动摇。

从原来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为债务国。

国内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美国出于经济上力不从心,政治上矛盾重重和国际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在调整其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的部署时,对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也做了较大调整。

尽管中美在人权、贸易、技术交易、台湾问题等方面存在重大分歧,但美政府已认识到合作与对话比对抗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随着中美首脑实现互访,中美将取得较大进展,这将对我国周边安全向好的方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曾经与我发生过战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建国以来,我国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外,还与印度、苏联、越南发生过武装冲突。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心得感悟(精选13篇)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心得感悟(精选13篇)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心得感悟(精选13篇)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心得感悟篇1 通过观看《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片,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加大对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使师生提高法律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习中心各项安全工作。

现总结如下: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学习中心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每年和物业工作人员进行两次安全大检查,认真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研究部署安全教育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确保本次教育活动有落实,更有成效。

同时利用学习中心公众号,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的全文,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在学习中心张贴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标示,让广大师生进一步加强防范意识,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以及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的方法。

二、结合实际,加强管理与教育学习中心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责任到人,同时邀请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普及发生火灾时如何选择正确逃生方法的知识,开展全学习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对教室、机房、办公区域、卫生间等重要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下发安全整改通知单,限期进行整改。

通过此次会议,普及了消防知识,明确了管理责任,强化了安全意识,为进一步做好全学习中心的消防安全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中心将一直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继续加强对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稳定的校园。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心得感悟篇2 以前一直认为国家安全离自己很远,与老百姓无关,这些都是国家干部应该关心的事。

直到四月十四日下午,一个四十几分钟的视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下午上第二节课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关于国家安全的视频,我看得津津有味。

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教师

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安全观念的树立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国家安全观,我对国家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基石。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国家安全。

只有确保国家安全,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为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家安全,将国家安全观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其次,国家安全观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我们要全面理解这一观念,将国家安全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学习国家安全观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1.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国家安全的高度警惕,将国家安全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和纠正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2. 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作为教师,我们要将国家安全观融入课堂,通过讲解国家安全知识、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情感。

3. 强化责任担当。

我们要以身作则,带头维护国家安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抵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4. 加强国际合作。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在教学中,关注国际安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

5.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为培养具有国家安全意识的新一代做好准备。

总之,国家安全观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深入学习国家安全观,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

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

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阐述中国的最新安全观,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战略选择。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性。

接着,本文阐述了中国新安全观的内涵,包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未来安全战略选择的几个方面,包括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加强海外利益保护、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

本文总结了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它们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二、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

把握好“四个重大原则”:即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这四项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宝贵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的行动指南。

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提出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和工作机制。

要完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其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国家安全危机管控机制,提高处理突发重大事件的能力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这些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宁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撑。

三、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各国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日益加剧。

一些地区冲突和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对全球稳定和安全构成威胁。

关于国家安全课心得总结五篇_安全心得体会_

关于国家安全课心得总结五篇_安全心得体会_

关于国家安全课心得总结五篇国家安全意识是指公民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方面所应具备的观念和总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法纪观念、敌情观念、保密观念、安全防范观念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几篇关于国家安全课心得的文章!关于国家安全课心得总结篇一国家安全意识是指公民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方面所应具备的观念和总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法纪观念、敌情观念、保密观念、安全防范观念等。

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的意义,学习国家安全法的意义所在、违反国家安全法的行为以及如何做好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的信息采集工作等知识。

学习后,大家还现场交流了,牛腾所张还向大家说道:“请辖区广大居民在今后我们的市民学校中,积极向各个网格中宣传介绍《国家安全法》,增强社区居民的国家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让他们懂得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社区党员杨帆说:“此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确立了国家安全意识、敌情意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坏人坏事做斗争。

”通过此次学习,国家安全是国民安全的根本保障,维护国家安全是保持一方净土的重要前提,维护国家安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为保障国家安全、构筑人民防线做出自己的努力。

关于国家安全课心得总结篇二开展《国家安全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我有以下的心得体会:一是学校通过教职工大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国家安全法》,学校中层干部完成一篇心得体会;二是学校通过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以“学习国家安全法,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三是学校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对国家安全知识进行了宣传。

整个校园里营造了良好的宣传学习氛围。

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国家安全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融入到了学校普法活动中去,增强了师生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师生懂得了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并勇于同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和犯罪分子作斗争。

国际恐怖主义、新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问题

国际恐怖主义、新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问题

国际恐怖主义、新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问题谢晓娟[摘 要] 国际恐怖主义导致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非理性化和高风险化的特点。

国际恐怖主义也使传统安全观发生变化,形成内涵的综合性、外延的扩大性和主体的多元化的新特点。

由于复杂的民族构成以及敏感的周边环境,中国同样面临着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并制约着中国的主权与统一利益、发展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实现。

要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挑战,就必须在新安全观的基础上,从国际机制、外交途径以及国内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谋略,最大限度地规避和缩小国际恐怖主义带来的风险,保障国家安全利益的实现。

[关键词] 国际恐怖主义 新安全观 中国国家安全 后冷战时代,国际恐怖主义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

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国家都面临着恐怖主义带来的威胁。

国际恐怖主义以其巨大的破坏潜能影响国际社会的稳定、阻碍地区冲突的和平进程,诱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引起国家之间的外交纠纷。

国际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的破坏性决定了中国必须重视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与威胁,在实现安全观转变的基础上,通过国际机制、外交策略以及国内制度建设等方面确保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

一、国际恐怖主义与安全观的转变至今,国际恐怖主义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定义恐怖主义的困难在于,一方面,恐怖主义的动机、目标以及所运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另一方面,各国学者由于各自的立场、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利益不同而对恐怖主义有形形色色的解释。

因此,有人说,“恐怖主义”定义是利益斗争的产物。

①早在1983年,就有学者提供了一百多种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

②然而,概念上的分歧并不影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以下几点是人们对恐怖主义本质特征达成的共识:1.恐怖主义的行为是非法的、非理性的和违反人类社会公认准则的:2.恐怖主义的主要手段是暴力、威胁和其他破坏性手段(包括网络袭击等新型恐怖活动):3.恐怖主义针对的对象是非战斗人员,即指向无辜平民;4.恐怖主义通常带有政治、宗教等特定目的,其政治动机一般是为了影响或改变一国的国内或国际政策;5.除了对目标对象进行物质和肉体上的毁灭外,恐怖行为还着重在公众中制造一种心理震慑效应。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感想5篇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感想5篇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感想5篇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感想5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感想1当今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何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同国际社会形成前所未有密切联系条件下提高驾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已经成为关系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就国家安全战略而言,地方领导干部思虑和谋划工作不仅要胸怀经济发展的全局,还要关注国防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对军队领导干部来说,思虑和谋划工作不仅要胸怀国防和国家安全的全局,还要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

没有经济发展的国家安全是不稳定的安全,没有国家安全的经济发展是不完全的发展。

从实践的效果看,军地干部交叉培训,通过系统学习战略理论与参观考察,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维能力,在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寓军于民的过程中,树立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全局观念,从而形成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和战略前瞻能力的高素质领导队伍。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过去一讲国家安全,就是指边境疆土,现在看,还要围绕国家利益这一更高层次来认识国家安全。

当今世界,国家安全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军事问题。

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国防和国家安全观念,已不能完全满足科学技术含量急剧增加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因此,顺应时代变革、更新国家安全观念成为时代所需。

很多同志有一个共同的感悟:一个人懂得经济管理,可能是一个经济家,掌握了组织领导管理的学问,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但学习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知识,具备了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才可能成为一个战略家。

国家安全绝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

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在保卫国家安全上都义不容辞。

对今天中国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越深刻,忧患意识就会越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如国家安全学界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新安全观”倡导者巴瑞·布赞教授所言:“随着冷战结束,军事一政治安全的比重相对下降,与此同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拓展。这样关于安全的研究有两种见解摆在桌面上:一种是传统的以军事和国家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一种是宽泛的新研究路径。”在传统的“军事一政治”安全模式中。安全往往关乎生存。新安全观则强调,安全不过是适用于一切广泛问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政治而已。或者说,“安全”是超越一切政治规则和政治结构的一种途径,实际上就是一种所有政治之上的特殊政治。进而言之,以综合为特征的新安全观在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立场上体现为五大维度:“军事安全关系到国家武装性攻击和防御能力的相互影响以及国家对相互意图的洞察力;政治安全关系到国家、政府系统和意识形态有组织的稳定性和合法性;经济安全涉及通往资源、金融和市场的途径,以保证和维护可接受的福利水平和国家权力;社会安全涉及可持续能力以及可接受的发展条件,语言、文化、宗教、民族认同和习俗的传统模式;环境安全则关系到地方和地球生物圈的维持。”从中可见,这种新安全观已突破既有的局限,开始从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等观念层面上来研究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在国家构成要素上,该学派深刻反思了传统国际法理论中的“国家三要素”说,在新安全观分析框架内提出了以“国家观念”、“领土和居民”、“主权与政治机构”三大要素为核心的“国家构成”理论;将传统中被人们所忽略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国家凝聚力”等国家观念要素作为国家政治和社会安全的研究对象;从政治、民族意识形态的视角出发,强调社会、政治两大要素间和谐一致在国家政治安全中的重要意义。这种新的研究路径为中国法学界从法学理论角度研究国家安全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思路。换言之,国家观念所包含的国家认同、政治意识形态、民族间认同、宗教自由与限制等观念性因素,涉及国家安全中非常重要的“社会”维度。将“国家观念”要素纳入国家安全视野中有助于我们将社会和政治结合起来,综合地看待国家的政治安全问题。
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研究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交叉研究的方法,借鉴国家安全学界、政治学界以及国际人权研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国家观念”作为逻辑主线,深入研究包含社会认同、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意识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在內的国家观念与国家政治安全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开拓国家安全学和人权法研究的视野,为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提供基础理论上的支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国家观念与国家政治安全的辩证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法律和国际政治实践所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具备“领土、居民、享有主权的政府”这三大要素的实体就是国家。也就是说,现代国家是由主权观念所定义的,“主权就是以被确认的领土及其人口为基础的独立政府的排他性权力”。这种国家观念是从国际社会的现实状况出发,针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所做出的,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价值中立性”界定。但是,从一国之内来看。国家观念则远没有这么简单:在主体上,既涉及代表统治阶层的政府(含立法、行政、司法诸机关)以及执政党的国家观念,同时还包括各在野党、各利益集团、被统治阶层的国家观念;在内容上既包含着对国家存在与否的事实判断,又无法摆脱多元主体在国家存在的目的与意义上的价值判断。可以说,“如果不理解该国所演进至今的历史,人们永远将无法真正理解任何特定国家的国家观念”。
在国家视角下,使国民聚合在一起的观念主要是民族意识和政治意识形态。光具备“领土、居民、享有主权的政府”这三大要素的国家实体,并不能充分保障国家安全,尤其是对内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大多数人的认同,国家也同样难以存在,或者说这样的国家也难以长治久安;而这种认同感又与合法的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国家观念塑造了国家这个实体。对国家的认同,也意味着对本国政权的合法性的认同。美国多所民间研究机构从1936年至1970年关于“人们对待包括无政府主义、纳粹主义以及工团主义等激进主义言论的态度”的大规模民意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数美国民众对待当时美国资本主义政权的合法性并不存在强烈的怀疑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种在立场上普遍一致的国家认同意识,成为了当时美国政府在国内实施强硬的国家安全政策的民意基础。
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首次指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应当“彻底摈弃冷战思维,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型安全观”。这种综合安全观强调“多元的安全目标”,在安全主体上将“人、国家和国际”三个层次有机统一,视“人的安全”为重心,而“国家安全是实现人的安全和世界安全的载体和媒介”,世界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保证。见,中国主流国家安全观已开始突破传统的安全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了国家安全观新的内涵,是对国家安全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但这又说明,“新安全观在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民众观念中还刚刚处于萌芽和形成阶段”。
“包括政治、宗教、民族等因素在内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和信仰体系,既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又是重要的社会、政治交往和互动的粘合剂。”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意识形态的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内部凝聚力和社会政治稳定。在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领域存在着诸多混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待“国家”和“政府”之间关系的不同立场而引起的。“政府是国家一般性合法的代言人。但在更为理性的层面上,政府只能在国家受到某种威胁时,方能使用国家安全话语进行辩论。如果政府主张其统治阶层及其意识形态受到了威胁,那么这个威胁只是对国家机构的威胁,而不是对国家的威胁。”不过,话虽如此,但自国家产生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任何国家的政府无不将统治阶层的安全及其意识形态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应有之意。区别只在于冲突的形态、内容和强度不同而已。在实证意义上,包含主流意识形态、统治阶层安全在内的政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三 国家认同意识的“社会整合”与国家政治安全
在本文分析框架内,社会是关于认同、共同体自我观念和个体确定自己作为某共同体一员的概念。也就是说,“社会领域,最基本的概念即认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离”的异化现象。但这种政治国家内部形态上的国家与社会分离并不是绝对的或者完全割裂的。在一国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与国家之间总是保持着和谐程度不一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出发,可以说对社会整体构成威胁就是对国家构成威胁,或者社会安全就等于是国家政治安全。使国家聚合在一起的认同观念主要是现实社会中的民族意识和政治意识形态。人们通过质疑这些观念,就能够进而威胁到政治秩序的稳定性。这样的威胁可能是针对政府的现存结构,也可能是针对国家的领土完整性,或者针对国家自身的存在。因此,一个国家必定会对其主权以及主权乃以建立的政治意识形态予以高度关注。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在冷战时期,西方社会总体说来,并没有对苏联作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主权国家提出质疑,但瞄准的却是它的内部合法性(即国家政体意义上的合法性),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种‘缺乏善治’的流行说法使得西方干涉行为似乎合法化了。”
[关键词]国家观念;新安全观;国家政治安全
全球化进程飞速加快的当今世界,尽管仍然以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并存与交织却使得国家安全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对迫切需要和平环境来实现文明崛起的中国而言,深入思考与理性处理国家安全问题尤显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由与安全(秩序)是法学研究中的永恒主题。本文试图采取交叉学科的研究进路,在借鉴中外国家安全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观念”作为逻辑主线和分析工具,探索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政治安全法理,以期为更好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福祉提供理论上的点滴贡献。
毋庸置疑,政治安全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国家安全事务都属于政治范畴。政治威胁瞄准的是国家的组织稳定性。它们的目标范围可能是给政府施压以产生一个特殊政策,从挑起分裂(或分立)主义进而推翻现行政府,从破坏国家的政治结构进而在军事攻击之前使其先遭到致命削弱。国家的观念,特别是其民族认同与组织化的意识形态,以及表达这些观念的机制,是政治威胁的一般目标。既然国家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实体,那么政治威胁就可能向军事威胁一样恐怖。
可见,复杂多样的国家观念对一国政治安全的状况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一国良好的政治安全状况意味着国家观念在社会中的稳定性、相对同质性和可通约性。反之,一旦国家政治安全出现了严重问题,那么该国在社会认同、民族(或国族)共识、宗教宽容或者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必定出现了重大的裂痕或者激烈的冲突;换言之,这种整体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已然(或者极有可能)成为了国家统一与良性发展的离心力。
一 “新安全观”维度下“国家观念”要素的方法论启示
目前,中外国际政治学界和国家安全学界流行着国家安全因素的“两分法”: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在国家安全新概念和新安全观问世后,许多学者将军事威胁称为传统安全威胁,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称为传统安全观;而把“军事以外的安全威胁”称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将这种观念和学说统称为“新安全观”。可见,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国家政治安全主要指“国家政治体系具有对社会矛盾的变迁演化的调适功能,能在社会内部矛盾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中,维持原有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张力,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止政治动乱,保证政治运作的秩序性、规范性和连续性”。国家政治安全的内容包括主权安全、领土安全、政权和政治制度安全以及意识形态安全。在现代社会,统治阶层的安全主要指的是政党的安全,因为不同的政党所建立的不同的政权和政治制度,对政治稳定具有不同的影响。严格地说,这里所指的政党属于集合性和抽象性范畴,指在根本性质上或基本指导原则上相同或类似的政党,并非指类似于美国的民主党或共和党这样轮流执政的特定政党。正是在此种意义上,我们方可说执政党是政权的直接体现,它属于对政治稳定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