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悲剧意识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老舍悲剧意识的成因

摘要老舍以其丰富的市民世界为读者展现了近代北京市民社会沉沦蜕变的历史变迁,读者在品味其诙谐幽默的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浓郁悲怆的悲剧意识。老舍的悲剧意识中融注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悟和现实感受,这种悲剧意识主要源于作家经历的穷苦生存磨难、悲凉的末世心态及外国悲剧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老舍悲剧意识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意蕴,他所提供给读者的,是民族性格世相众生态的素描,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现代余韵的幽歌,是“含泪的笑”。我们在品味其丰富多彩、诙谐幽默的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浓郁悲怆的悲剧意识,使人久久不能释怀。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知识分子,老舍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所开创的现代悲剧传统,以悲悯的情怀对北京市民社会进行解剖。“悲剧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文化把握,它既有反映现实的一面,又有主动地认识现实、结构现实的一面。”现实中的悲剧虽未必一定会直接产生悲剧意识,然而悲剧意识的产生常源于人们对悲剧现实生活的体悟。老舍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生活不幸,然而他超越个人的不幸和痛苦,去探索人生真理,思考民族与人类的悲剧。“一个人一旦遇到极大的不幸,就不会再以自我为中心,他会去沉思整个人类的

苦难”,老舍的悲剧意识融注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悟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老舍悲剧意识的形成与其穷苦的生存磨难、人们的末世心态及外国文学的影响不无关系。通过对其悲剧意识成因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老舍本人和他的作品。

一穷苦的生存磨难

众所周知,作家的思想和创作总是或多或少受到自身生活经历的制约和影响。老舍的悲剧意识首先源于他对穷苦生活的感悟,“他是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应该成为我们理解和评价他的思想和作品的出发点”,从其身世与成长经历解读老舍成为一种必要途径。老舍出生在一个悲剧四伏的时代,19世纪末的大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1889年,老舍出生于一个下层的满族旗人家庭,虽然父亲只是保卫皇城的一名普通护军,然而他每月三两饷银的收入是全家人生活的主要来源。1900年,八国联军大举侵华,父亲在抵抗侵略军的巷战中不幸战死,这对原本贫穷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父亲的死给老舍的童年、甚至一生都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老舍在其作品中曾数次描写到父亲的死,如:《记懒人》中丧父孤儿的孤苦可怜;《月牙儿》中作者描述“父亲”的死:“我独自在台阶上看着月牙,没人招呼我,没人顾得给我作晚饭。”文中的“我”小小年纪就饱受饥饿、寒冷与孤独之苦,其悲惨的境遇令人唏嘘。老舍将自己幼年失父的痛楚融注于笔端,化成令人感动涕泣的文字,诉说底层贫民人生的悲哀。父亲的死深深地印在老舍的心头,它是老舍苦难的开始,也是老舍悲剧意识的萌芽。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一懂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穷困的家境使老舍更快成长,老舍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家人分担忧愁。父亲的早逝使一家人的生活更为窘迫,只字不识的母亲勇敢坚强地担起家庭重担,靠给别人缝洗衣服来养活一家人,其艰辛可想而知。母亲给了老舍最初的“生命教育”,老舍秉承了母亲的勤劳、坚忍,形成他“外圆内方”的性格,这在他日后的创作和为人处事中表现出来。总之,贫穷使老舍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苦难,另一方面,使他对下层市民产生血肉相融、手足般的深厚感情。综观老舍的作品,其笔下的人物可以说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都有,然而,老舍笔下写得最多、最震撼人心的是底层市民的悲剧人生,这源于老舍本身出身于这个阶层,并与他们手足情深,“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人有很深的同情。”贫穷也成为老舍日后创作的源泉和宝贵精神财富。

贫苦生活的磨难使老舍深切地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尤其是底层人民命运的重要性,并将其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在《小铃儿》中,小铃儿的理想是当个校长,希望继续升学,母亲却想要他早去学艺;《月牙儿》中的“我”的母亲曾靠出卖肉体来供“我”上学,为的是想让女儿通过读书改变人生,不再步自己的后尘。然而,“肚子饿才是最大的真理”,在贫穷逼迫下,女儿最终还是无奈地走上母亲所走的路。老舍本人幼年求学的艰难和成年教育工作的经历,使他看到广大人民,尤其是贫民接受教育的艰难。按马斯洛华的需求层次理论,生存属于最底层生理需要,而在旧社会,广大的穷苦

人民一直处于被压迫、被欺凌的地位,吃饱穿暖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人生理想。穷人一辈子为食能果腹而奔波,贫穷使其变得愚昧无知,愚昧无知又加深其贫穷,贫穷与愚昧在底层市民身上互为因果,演绎着他们轮回宿命式的人生悲剧。老舍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始终关注着广大穷苦人的命运,他曾经想通过文化批判和改造国民精神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以实现国富民安的理想,这与鲁迅“改造国民劣根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悲凉的末世心态

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他用饱含深情的笔调书写对故土无比的热爱和无限的遐想,“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想北京》),“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重庆,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在老舍的笔下,北京是现实而具体的,更是理想的,他不仅熟悉“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甚至他一闭眼,北平就完整地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北京在老舍心中的记忆深刻是不言而喻的,北京还完全融入到老舍的骨子里去了,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我的”(《想北京》)。从诸多类似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与老舍的血脉和心灵相通,它构成老舍作品中特有的形象和意蕴。

“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北京滋养了老舍,但也带给他沉郁的精神压力,其创作中常贯穿着“生于末世运偏消”的末世人悲

凉心态,形成“新时代的旧悲剧”的独特意蕴。他将朋友分两类,其中“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这群朋友几乎没有一位快活的……都生在前清末年……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何容何许也人》)。这类朋友不像第一类朋友那样因经济困难而陷入养家糊口的困苦,更多的是老北京穷途末路般的精神痛苦。这虽然说的是朋友,但很大程度上却是夫子自道。

从民族出身来看,老舍是满族下层旗人,这一特殊的身份使他曾一度卑微。近现代中国在推翻满清王朝统治过程中,曾出现过广泛而持久的反满、排满潮流。在革命者“驱除鞑虏”的号召下,国人将对于清政府的彻骨仇恨直指所有的满人,发泄到所有满人身上,满族人地位一落千丈,沦落成社会上最卑贱的群体。这种盲目的反满、排满情绪在老舍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创伤。身份的屈辱与家庭的贫困,使老舍形成沉郁内敛的个性,造就了他观察社会的独特眼光,其作品呈现出“新时代的旧悲剧”的特色,甚至形成了一种悲观的哲学意蕴。

从文化上来看,老舍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很深的人,作为数朝古都的老北京,无疑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与满族沦落相似,由于整个社会与国家的衰落,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也急剧衰落。老舍跟北京血脉相通,传统文化的凋零使老舍深感失落,尤其是到伦敦接触到西方先进文明后,他以思辨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文化,曾用笔挖掘传统文化的脓疮,批判愚昧落后的国民性。西方列强的欺弱本性与身处异域所受的民族歧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