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单元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单元解读

P2本单元聚焦儿童的生活,其教育主题是归属、自治、群体。

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第5条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第6条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第7条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聚焦儿童的学校生活,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针对低年级的儿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学生适应并喜欢学校,而升入中高年级之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一主题板块的教学内容则围绕着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学校、加深与同学和老师的感情、学会参与集体生活和遵守活动规则等内容,多角度地展开。

P3我们首先看一看这一主题在不同年段的内容衔接。

我们可以看到,在学校生活领域,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各有侧重点。二年级更关注班级生活中具体的生活细节,通过参与班级的生活培养对同学、老师和班级友爱的情感。四年级更侧重于让儿童感受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感受班级自

治的集体生活,同时也指向了五年级侧重于从班级事务出发培育儿童过班级民主生活的意识和方法。

P4教育目标

有班级集体生活意识,有班级归属感。有班级生活规则意识,形成班级自治。克服小团体主义,能够与其他班级和谐相处。

P5设计逻辑

本单元属于集体教育主题,三课之间的逻辑结构是从“集体意识”到“班级规则”,再到“群体间相处”。

第1课:回顾班级的集体生活,了解自己的班。

第2课:班级自治——班规民主制定、坚决遵守与合理改进。

第3课:处理好与其他班的关系:由了解开始,过渡到合作与正当竞争、尊重与欣赏。

P6教学实施要点:

第一课《我们班四岁了》

核心词:回忆

通过回忆,唤醒班级之间温暖的人和事,感受班级成长的足迹;通过回忆,发现自己班级的优点、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班级的赞美与热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寻找自己所在班级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关心和爱护自己所在的班级,为班级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并付诸行动。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一些具体的事例中发现班级的特点,注意设计一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活动,引导他们关心班级建设。

P7第二个核心词:班级目标和精神风貌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设计班徽,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的奋斗目标,本班追求的精神风貌。因此,本课时的重点就要引导儿童思考和讨论本班所要追求的目标和班级精神风貌。

班徽设计,教材给出了三个范例,每个范例都包含着对班级目标的期待。例如,其中一个班徽是“小螺号”,它象征着我们班吹响前进的号角,向着彩虹,向着阳光,扬帆远航。可以先借助教材提供的范例,感受一下这几个班徽体现出班级怎样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班级的特点,用关键词、色彩,或者是小动物或植物来定义,将抽象的班级精神具体化,再以此设计出本班的班徽。

P8 第二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第一个核心词:班规的意义

要想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就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聚焦学生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四年级的学生对班规了解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一线的老师走近了学生,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班规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贴在墙上的制度”;班规的制定者主要是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多数是找老师解决;对于制订和修订班规的程序尤为陌生。

P9基于这样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对策是积极面对,给予有效指导。

教材设计的线索:一是联系具体的班级生活。比如课堂上、课间发生的事例,还有班级的卫生、上学与放学、就餐、排队等等的真实状况。通过这些具体的班级生活场景,引导孩子理解班规对于班级生活的意义。

二是联系班规中的具体内容。例如,班规中的“室内室外不追跑”,要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制定这样一条班规,这条班规对同学们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怎样的保障。

我们教学的角度则可以从唤醒学生对班规的积极情感入手。我们可以把班规定义为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能够让我们的班级生活健康、有序,充满快乐。

我们先出示班级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间文明游戏等秩序井然的活动画面,让学生夸夸画面中的“我们班”,带着这样积极的情绪,老师再告知这美好的后面,离不开神奇魔术师——班规的功劳!用这样的方式开启学生对班规的认识,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认可班规,向往班规。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上,再引导学生认识班规的内容,参与班规的制定、学习班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终落实到自觉执行班规。

P10第二个核心词:程序思维

第四框题“班规可改进”,如何改进班规呢?

教材线索一:引导大家讨论,看一看班规有哪些不够合理的地方,怎么去改进?

教材线索二:不合理班规可以改,以小组为单位写下修订建议。

教材线索三:引导儿童思考遵守班规与改进班规之间的关系。教材设计了一个讨论话题:班规还没有修改的时候,我们要不要遵守班规?这里其实也是“程序思维”的法治教育点。在班规还没有经过一定的程序进行修改之前,班规即便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仍然需要认真遵守班规,直到班规重新修订并颁布之后。

P11第三课我们班他们班

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新话题,在以往教材中很少涉及。

第一个核心词是“走进”。

那我们怎么引导孩子们“走进”其他班呢?教材设计的第一条线索是,儿童学校生活中对其他班的好奇。孩子们往往对其他班是不够了解的,但是儿童有一种心理:对其他班好奇。所以,教材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张小文的疑惑”。第二条线索是了解其他班的方式。教材采用了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其他班的特点和优点。在小贴士中,介绍了具体的调查方式:问其他班同学、教师,查阅其他班资料,观察其他班生活。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拍摄不同班级教室里的场景照片,邀请任课老师介绍班级学生特点,课堂上老师呈现自己调查的成果,一方面为学生了解别人班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调查活动的一个积极的示范和指引。

P12第二个核心词是“良性竞争”

本课主要是关注学校中不同班级之间的和谐相处问题。在这一单元,教材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仅仅停留于集体主义精神,还关注到群体之间的相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