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PPT课件书后探究积累13.唐诗五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唐诗五首/
13 唐诗五首
思考探究
13 唐诗五首/
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 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画面:《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 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 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 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对仗方面,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或四联,一般是颔联、 颈联对仗。比如《野望》《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使至 塞上》均为颔联和颈联对仗。每一对仗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 同,平仄相对。
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 常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如《黄鹤楼》,二、四、六、八句 “楼”“悠”“洲”“愁”押韵;而《使至塞上》则 “边”“延”“天”“圆”“然”押韵。
13 唐诗五首/
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 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 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 感慨; 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 歌的内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 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鬼斧天工。颔联先写黄 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 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 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13 唐诗五首/
四、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 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 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 境的变化。
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 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 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 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 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物 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 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
二(游)、四(流)、六(楼)、八(舟)句押韵。
七彩课堂 伴你成长
积累拓展
13 唐诗五首/
五、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
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
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
说说你的理由。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盂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 房》) 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13 唐诗五首/
【参考答案】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一句,
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 地的秋景图。
百度文库
13 唐诗五首/
六、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
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
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 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点。
13 唐诗五首/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 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苏幕遮:词牌名。
体会下列句子的诗意,并赏析景物特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13 唐诗五首/
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 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 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 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 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 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 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 酒。
1.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 雾);
2.仲春(春雨初降,绿意正浓,桃花盛开); 3.暮春 (杨柳已成荫,残花已落尽,群莺已乱飞); 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
13 唐诗五首/ 方法拓展
如何把握诗意体会景物特点
一、读懂原诗 初读诗词,讲解重点字词,大体把握诗意。
二、精读原诗 读熟诗歌之后,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景物特
13 唐诗五首/
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福图画。 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人水中, 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 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 幻多姿。
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 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表现出作者送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 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人思乡之 情的抒发。
三、考查形式
13 唐诗五首/
①诗词中 ②诗词中 ③诗词中 由。
词用得妙,妙在何处?
词用得好,分析其表达效果。
词用
代替好不好?请说明你的理
四、答题模式
13 唐诗五首/
字词在诗词中的意思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情感。
13 唐诗五首/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13 唐诗五首/
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 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直”“圆”二字的“锤炼” 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
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 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 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 “落日”即将没人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 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 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 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 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 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 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13 唐诗五首/
【参考答案】
“城春草木深”写作者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 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渲染了残破凄凉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 极富表现力。
13 唐诗五首/ 命题点 抓关键词赏析句子
一、什么是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就是古诗词中那些用得精妙的字词, 极具表现力的字词,最生动传神的字词。
二、关键词的种类
13 唐诗五首/
1.情感词。表明或暗示情感的词。 2.修饰词。指冷暖色调的形容词。 3.表示人、事、物、景等特点的词语。 4.关注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 词、数量词。
13 唐诗五首/
《渡荆门送别》中,颔联和颈联都是对仗。 1.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对“江”,“平野”对“大荒”,都是物对物, 名词对名词;“随”对“入”,“尽”对“流”,都是动 词对动词。 2.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对“云”,“天镜”对“海楼”,都是名词对 名词;“下”对“生”,“飞”对“结”,都是动词对动 词。 3.本诗只有一个韵,韵母为“ou”,是平声的。
13 唐诗五首/
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 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 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 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 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