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

人们常说,美国是一个国家,50种制度,实际上,不仅美国50个州各有不同的治理模式,即使在一个州内甚至在一个城市区内,也存在着不同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至于各个地方政府采取哪种治理模式,基本上是在以自治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由当地居民根据地方政府的地域、人口和经济规模而定,总的来说,地域、人口和经济规模越小的地方政府,其治理模式的自治程度越高,相反,地域、人口和经济规模越大的地方政府,其自治程度越低。以自治程度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美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乡镇会议模式。这种模式是北美大陆最早的治理模式,首先出现在新英格兰乡镇地区,到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时,这种治理模式已逐渐普及于整个北美大陆。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的自治:由全体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一个代表机构,即乡镇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数目根据乡镇的大小而定,一般是3―9人组成,任期一般为1年,但委员会只是乡镇会议的执行机构,并没有对乡镇公共事务的决策权,所有公共事务的决策权都归属由全体乡镇居民自由参加的乡镇会议。除乡镇委员会之外,乡镇会议也选出一定数量的其他官员,由他们承担具体的行政管理职能,包括财产评估员、收税员、治安员、乡镇文书、司库、济贫工作视察员、校董等。

委员会制度。美国地方政府中的委员会会制度肇始于1900年9月一场袭击了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市的灾难性风暴。在解决由于风暴而带来的问题时,该市组建了一个小型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既负责立法工作,也负责行政工作。同时,委员会的每一个成员又对某一项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负责。这种委员会本来是为处理风暴危机而临时组建的,但委员会的高效工作得到了德克萨斯州立法机关的赞许,所以,在州立法机关为该市制定新宪章时,将该市的治理模式设计成了一个由5人组成的委员会制。这个5人委员会是由选民普选产生的,它既是该市的最高议事机关,相当于议会,也是最高的行政机关。在这5人中,其中1人是市长,也是会议的主持者,其他4人分别负责四个具体的行政部门,即警察和消防部门、街道和公共财产部门、供水和排污部门、财政和税收部门。在20世纪的前20年,美国人以极大的热情接受了这种制度,到1920年,已经有500左右的自治市采取了这种治理模式。但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议会——经理制的盛行,委员会制逐渐衰落了。

议会——经理制。议会经理制和委员会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有一个小型的议会。但这种治理模式更明显地借用了私人公司的治理结构,即委员会同时也是议会就相当于由股东选出的董事会,而市政经理就相当于由董事会聘任的经理或称首席执行官(CEO)。而市长就相当于董事会主席。议会——经理制中的议会规模通常都很小,一般由5至7人组成,议员基本上都是通过无党派投票的方式提名并选举产生的,市长通常不承担行政管理职责,只在议会里主持会议并在公开场合代表本市。由市议会聘任的经理对市政

事务负责,并根据议会的意志行使职权;市政经理有权任命下级行政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也要获得议会的通过。议会——经理制在市政改革中颇受欢迎,并在全美中小规模的自治市中被广泛采用。

弱市长制。市长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但市长仅仅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行政官员中比其他人员稍微重要一点的人员,因为,其他行政官员也是选举产生的,而不是由他任命的。市长虽然是行政当局的主持人,但并不拥有对市政事务的控制权,他可以向议会提建议,并代表整个城市发言,但行政管理职能却被分散在很多市政官员手中,这些官员包括司库、估税员、市政法官、警务专员和其他一些经选举产生的官员,由于这些人员也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因而他们是向选民而不是向市长负责。除这些选举产生的官员,弱市长制中还存在大量的理事会和委员会,这些理事会或委员会无论经选举还是任命产生,都将有组织地代表公民在有关公立学校、公共工程、公共安全和其他社区普遍关心的事务中制定公共政策,而他们对公共政策的判断是从他们的支持者那里获取的。所以,市长对整个城市行政管理工作的控制能力是非常弱小的。但这种治理模式为强市长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强市长制。市长通过普选产生,其他行政官员由市长任命并对市长负责,市长独立于市立法机构,可以对立法机构的工作行使否决权,由市长而不是市议会负责市政预算的筹划和市政开支的控制,但市政拨款案是由市议会来制定的。这种模式基本上类似于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制度,市长的权力已非常突出。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中这种随人口和地域规模而逐渐演变的趋势在马萨诸塞州的艾莫斯特镇的治理模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该镇从1759年建镇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人口和经济规模都很小,沿用的一直是乡镇会议制度;到1930年代末,艾莫斯特镇的人口达到了6000人,一年的预算为万美元,所以,从1938年开始,该镇改为委员会制;而到1950年中期,其常住人口达到了8000人,1955年的预算资金达到120万美元,所以,他们又采用了议会——经理制。到2002年,其常住人口又达到了35000人,2003年的年度预算已达到5600万美元,当地政府与选民又在酝酿新的治理模式,准备采用更有效率的市长制。为此,应选民的要求该镇于2002年3月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该委员会于2003年1月向该镇的全体选民,以每户一份的形式提交了要求改革的最终说明,当地报纸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也举行了长达1年的公开讨论,但在2003年4月1日,该镇全体选民对此进行的全民公决中,主张沿用原来模式的选民以13票的微弱优势胜出,新模式的采纳被暂时搁置。

(注:以上资料摘自《学习时报》)

心得体会:美国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特点及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美国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特点及启示(最新) 基础研究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中央政府承担主要投资职能,但美国仍有一些州政府支持基础研究。在支持基础研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支持的重点和方式与中央政府并不相同,主要是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明显差异在于地方政府可以对需求导向研究给予更大支持,甚至超过兴趣导向研究。少数地方采取设立专门的基础研究计划的方式,多数地方将基础研究作为项目研发活动的一部分,对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资助。 我国地方政府资助基础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严格来讲,地方资助的“基础研究”更接近应用研究。但在北京和广东等发达省市,一些纯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仍然获得了支持。总体上,地方基础研究经费规模小,在地方科技经费中的比重也很低。近几年,北京等发达省市对基础研究的需求有所增加,经费投入有所增长。但以论文为主要成果的地方基础研究投入效果仍然受到质疑,让基础研究更直接地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呼声更加强烈。

实际上,关于地方支持基础研究的问题始终存在一些疑问。一是地方政府是否应该支持基础研究;二是如果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与中央政府支持基础研究有何区别;三是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本报告分析了美国地方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情况,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与否并无一定之规,主要取决于当地科技资源条件和科技战略。在支持基础研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支持的重点和方式与中央政府并不相同,不能简单复制国家科学基金的做法。 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特点 (一)基础研究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中央政府承担主要投资职能 基础研究的成果包括论文和数据等,这些成果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即所谓“搭便车”),因此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私人投资者从基础研究中享受的收益远低于社会收益,导致私人投资基础研究的意愿低。正因如此,基础研究被视为公共品,资助基础研究、弥补市场失灵被视为政府职能。

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向

“整 体 政 府” 论 ———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向 曾 维 和 提 要|“整体政府”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国家第二轮政府改革实践的新趋势。文章系统分析了“整体政府”产生的背景与动因,解析其内涵与目标,介绍其基本内容和实践模式,以期对我国政府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整体政府 政府改革 中图分类号|D52 作者信息|男,1974年生,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07级博士生,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讲师,530001。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以“政府再 造”为内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了一系列 富有战略意义的改革,其主要做法是提倡将 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 将传统行政管理那种刻板、僵化的等级官僚 体制形式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 的“企业家政府”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改革 为西方国家摆脱财政、管理和社会等方面的 危机与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提高了政府 行政效率,强化了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 提升了国家竞争力。但随着政府改革向深层 推进,新公共管理也暴露出不少缺陷,如部门 之间缺乏协调与公共服务“碎片化”、责任问题与民主社会价值观缺失等。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新公共管理改革先锋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率先进行了第二轮政府改革运动。其改革的重点是从结构性分权、机构裁减和设立单一职能的机构转向“整体政府”(whole of g overnment ,W OG )。此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类似的政府改革探索。“整体政府”已成为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向。一、背景与动因1997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在政府管理方式上虽然继承了保守党的不少优秀做法,如管理主义和用户至上主义,但政府管理主题发生了一个突出的变化,即“利用‘联合政 府’或‘整体政府’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从此,“整体政府”成为英国政府改革的一个目标模式。1999年,英国政府发表了《现代化政府》白皮书,该书在对前两年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制订出一个推行“整体政府”的政府改革10年规划。白皮书从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技术运用和公务员管 6 01政治学

国外地方政府如何举债

国外地方政府如何举债 赵慧予斋文 编者按: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通行做法。今年,我国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这在我国尚属全新的尝试。在财政部预算司的协助下,本报今日编发了对各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及发展动态的比较研究资料,从中可以窥寻到制定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制度和政策、防范财政风险的有益经验。 适度举债具有积极意义 财政分权体制的实施,为地方政府举债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财政分权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尤其是基层政府为本地区居民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的支出责任。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跨期融资的特征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举债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财政分权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收入规模,提高了地方政府统筹安排即期和远期收入的自主性,相应增强了地方政府的承债能力,从而使地方政府举债成为可能。 地方政府通过举债为公共资本性项目融资,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改善居民福利。同时,地方政府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必须充分披露信息,得到投资人的认可才能顺利筹集到所需资金,市场成为政府不断提高透明度和治理水平的监督者和催化剂。 各国地方政府均不同程度地举借债务,如2007财年末,美国市政债券余额2.7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9%,同期国债余额的28%,当年州及地方财政收入的120%。目前,日本、德国、英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分别约为2万亿美元、1.02万亿美元和909亿美元。 地方政府举债的两大途径 尽管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在财政收入的筹集方式和偏好上也有差异,但总体来说,举债不仅是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的融资手段,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这些国家中,多数规定地方政府只能举借内债,只有个别国家规定,在中央政府授权的情况下,一定级别的地方政府可以举借外债。 各国地方政府举债通常有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两种方式。两者各有优劣。发行债券的定价完全取决于市场竞争,优点是发债成本低,但由于受市场监督约束,信息公开透明要求高,这种举债方式比较适合经济规模大、基础较好的地方政府;银行借款程序相对简单,地方政府仅需要向借款银行提供必要信息,比较适合规模较小的地方政府,但这种举债方式成本较高,同时由于银行对地方政府约束和监督有限,管理上可能会存在一些漏洞。分国别看,美国和印度以发行市政债券为主,英国以银行借款为主,德国和日本二者兼而有之。 美国州及州以下地方政府融资几乎全部采用发行市政债券方式。其市政债券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益债券两类。其中,一般责任债券是以发行机构的全部声誉和信用为担保并以政府财政税收为支持的债券。而收益债券则是与特定的项目或是特定的税收相联系,其还本付息来自于特定项目的收入。美国市政债券具有税收减免、风险较低和税后收益率较高等特点。市政债券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和私募两种,投资主体则主要有个人投资者、货币市场基金、

美国政府机构设置

美国政府机构设置 美国政府的机构设置框架,源于美国联邦宪法。政府三个部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各自行使特定的职责,同时相互制约。 一、立法机关(美国国会) 联邦政府的所有立法权力被赋予由两院(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的国会。参议院由每州出两名参议员组成,共100人。参议员任期六年,每逢双数年便举行选举,改选参议员的三分之一。参议院主席由副总统担任,但除了在表决相持不下时,副总统并是没有表决权。众议院由各州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众议员。美国国会设置的其他重要机构,还包括总审计署和国会预算办公室。 二、司法机关 美国的司法机关主要由最高法院、11个上诉法院、91个地方法院、以及三个有特别裁判权的法院以及联邦司法中心等机构组成。 最高法院和联邦法院的院长和法官由总统提名,由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一级法院,也是联邦宪法特别设立的唯一法院。最高法院由一位首席大法官和8位大法官组成。 每个上诉法院有3-15名上诉法官。 地区法院是联邦法院系统的基层法院,每一地区法院有1-

27 个法官。 三、行政部门机构设置 美国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分为两部分:总统的办事机构和联邦政府的各部。 (一)总统和白宫 1、总统 2、总统内阁 内阁成员由处理具体的国家及国际事务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官员组成。除副总统和国务卿外,还包括13个部的部长 3、白宫“政研室” 1)国家安全委员会 主席由总统担任,其他法定成员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帮助总统制定有关国家安全的国内外军事、情报和经济政策。 2)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 委员会由主席1人和委员2人组成。委员会主席也称为总统首席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三名成员都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同意。委员会有专业工作人员19名,任期1-2年。其任务是:为总统分析全国经济情况,为制定国内外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协助总统准备提交国会的年度经济报告,为总统收集经济发展和动向的情报,评价联邦政府的各项经济政

美国地方政府

第7讲美国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7 美国地方政府 本节框架 ←一、美国地方政府的制度背景 ?联邦制 ?地方自治 ←二、地方政府的类型 ?县政府 ?市政府 ?乡镇 ?学校区和特别区 一、美国地方政府的制度背景 ←(一)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 1.联邦与州的权力与地位。 ←属于联邦政府的权力包括:州际贸易、国防、造币、移民及入籍、以及与外国签定条约等。←除此之外,“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或人民行使。”←2、当二者权力发生争端,发生相互侵权时,由联邦法院审理,裁定联邦或州是否违法。←3、联邦与州都无法单独修改宪法,宪法的修改需要国会两院2/3以上议员或2/3以上州以后提议,并经3/4州的议会或制宪会议批准。 ← 4.各州地位平等,有限制定各自的宪法,选择自己的政府形式以及地方制度。 (二)地方自治的传统 ←新英格兰地区市镇自治,是居民通过市镇大会,直接制定本地政策,进行自我管理的直接民主形式。 ←根据法国人托克维尔的观察: ←在美国,“乡镇成立于县之前,县又成立于州之前,而州又成立于联邦之前。” ←奥斯特罗姆认为: ←美国具有“天然的地方自治权学说”。 ←南北战争后,州政府开始加强对市镇的控制,对地方管理的许多细节进行了规定,甚至废除某些地区的自治制度。各地居民为争取自治权力开展了“家乡自治”( home rule)运动,该运动限制了州政府的权力,同时许多地区获得了制定自治宪章的权力。至今,美国已有四十多个州授权予地方以制定自治宪章的权力。自治宪章是美国地方自治制度的重要的法律基础。 (二)地方自治的传统 ←在经历20世纪上半叶的改革运动之后,美国除新英格兰地区以及南部一些州之外, ←大约有4/5的州、2/3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地方自治。地方自治让城市“行使不被法律与城市宪章禁止的所有有法可依的权力。” ←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指出,地方自治已经由禁止城市做没有得到特别授权的任何事情,演变为允许城市做没有明令禁止的任何事情。 二、美国州以下地方政府的类型

美国债务

美国债务 还有一个广泛报道的说法是美国负债多少多少。货币战争里说,美国人从刚出生的小孩到老人,平均每人负债15万美元。是不是挺恐怖?但这个说法似是而非,是忽悠人。 中国人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再贷出去,这叫间接融资。美国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从政府债券,到各种信用等级的企业债。美国银行甚至把房地产贷款也转化成了债券,银行把贷款风险分散出去了,投资人可以获得更高收益,这就是次级债。如果类似问题出在中国,那贷款人违约的风险全是银行的,但美国已经把大量风险转嫁给了别人,就算有危机也已经化解了很多。 由于有发达债券市场,美国人不存款,而是买债券,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当然会有很多负债,但每个人平均还放出多少债呢。如果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起来,再来一次银行存款大搬家,每个中国人头上也会有几万元的债,就像现在平均每个人有几万存款一样。《货币战争》的说法是不是有点耸人听闻? 如果是美国人互相欠钱,那么作为美国总体来说并没有问题。债务总量多只能说明人家债券市场发达,金融业的效率高,是优点不是问题。只有美国总体欠别国的钱太多才成问题。而这也不能简单的以外国人持有多少美国债券计算,反过来美国人还持有外国的股票和债券呢。加减之后的美国的净负债是多少?是正是负?如果是负,那平均每个人是多少?几百美元还是几千美元?以美国人的收入来说,如果平均每人有几百到几千元的负债,还算多吗? 惊天内幕: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总额竟然比美联储高30%以上 转自铁血社区作者:浏星雨 本次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媒体(网络及平面)批评美联储利用世界货币发行权的地位滥发美元稀释财富,掠夺世界人民“铸币税”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事实上,美联储在危机中“救市”一直克己 自律,极力避免额外增发货币。在中国早就宣布2009年货币增量17%的情况下,

美国政府机构

U.S. Institutions 美国行政机构 总统办事机构:(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白宫办公厅 (The White House Office) 副总统办公厅 (Office of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经济顾问委员会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国家安全委员会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s) 政策制定办公室 (Office of Policy Development) 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改善环境质量委员会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国家麻醉品控制政策办公室 (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行政办公室 (Office of Administration) 政府各部:(Cabinet Department) 国务院 (Department of State) 财政部 (Department of Treasury) 国防部 (Department of Defense) 司法部 (Department of Justice) 商务部 (Department of Commerce) 能源部 (Department of Energy) 内政部 (Department of Interior) 农业部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教育部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运输部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劳工部 (Department of Labor)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住房和城市发展部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退伍军人事务部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军事机构:(Military Bodies) 国防部 (Department of Defense) 参谋长联席会议 (Joint Chiefs of Staff) 陆军 (Army) 空军 (Airforce) 海军 (Navy) 海军陆战队 (Marine Corps) 海岸警卫队 (Coast Guard) 后备役部队 (Reserves) 联合作战司令部 (United Combatant Commands)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_一个整体性视角_周雪光

编者按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变迁,尤其是政治生态充满弹性变化的今天,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路日益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这需要我们对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刻思辨,以自己的智识、勇气和情怀“给养”这一深具历史意蕴的话题。本专题四篇文章聚焦中国国家治理诸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真切而有深度的思考。 当下中国语境中的国家治理(专题讨论) 内容提要 国家治理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周雪光的《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 一个整体性视角》将中央与地方关系与国家与民众关系这两条主线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从一个整体 性视角审视了国家治理的不同模式及其背后的机制与作用。任剑涛通过《国家的均衡治理:超越举 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反省了举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所导致的国家治理失衡及顾此失 彼的连锁反应,并提出了审慎思考。席伟健的《“建制议程”与请愿权:信访制度宪法化及其链接》 试图从国家治理的实用角度刷新信访制度与宪法秩序的关联,并探索将其导入宪法之请愿权的可能。 刘正强的《人民调解:国家治理语境下的政治重构》基于对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及中共传统执政理 念的政治分析,倡导增进人民调解政治凝聚、道德净化、社会动员的功能,从而使其成为疏通国家 政治与民间生活的优质执政和治理资源。 关键词 整体性视角 均衡治理 超大型项目 建制议程 人民调解 中图分类号 D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4)10-0005-28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一个整体性视角 周雪光 “国家治理”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有庞大精细的官僚运作机制,也伴随着周期性的组织失败和运行困境。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全能国家结构,既有卡理斯玛常规化的内核,亦有运动式治理的持续冲动。今天,中国政治结构一方面不断注入现代价值理念,尤其是技术化的治理愈益凸显;另一方面,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紧张不断衍生出国家治理的复杂生态。理解国家治理及其限度,需要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本文将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民众关系这两条主线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从一个整体性视角来审视国家治理的不同模式及其背后的机制作用。 一、国家治理:一个整体性视角 近年来,“治理”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公共政策界乃至实务部门的讨论中频繁出现,但其含义纷杂不一。本文使用“国家治理”这一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在应对其疆域内民众间或不同领域中各种事务、挑战和危机时稳定重复的举措和过程。古今中外特别是在近代民族国家兴起以来,任何国家的生存都面临着对外保护疆土完整、对内维系民众群体间相安共生的基本使命。但不同国家在制度安排、日常过程运行和处理危 5

美国社会是怎样监督地方政府官员的

美国社会是怎样监督地方政府官员的 高新军 如何建立对政府官员的监督机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及政府成员都是由社会人组成的,并非是完全理性的,而是具有经济人的特点,无不带有现实功利主义的色彩和利益具体化的价值取向。因此,“政府是由带有一切人类弱点的人组成的”(休谟语)。它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代表人民意志行使权力以及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就自然会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就自然形成一种特殊的利益群体,以致在其维护的社会整体利益和自身利益发生矛盾时,就会倾向于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甚至因为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而分割和侵犯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成员的公共权利。部门和地方是这样,政府官员个人亦是如此。这正是我们必须进行监督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利用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实地考察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几个地方政府运作。其中,美国对地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美国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几乎是复制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如果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来理解美国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是最方便不过的事。现年55岁,在美国地方政府工作了30年,并在北卡罗莱那州的杜姆市和马萨诸塞州的艾莫斯特镇两个地方政府中担任了22年半市镇经理的伯瑞?D?卡斯迪欧先生在我对他进行访谈时,交给了我一张他总结出的美国政府组织结构的表格,实录如下: 看了这张表格,相信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关心美国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人们都不难得出结论,市场经济中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政府的组织结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是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由此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在地方政府中,选民、市长或市政经理(行政长官)、市政理事会(立法机构)也是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由此形成合理的政府治理结构。选民们投票选举出市政理事会、市长或镇会议的代表,并由他们去聘用市经理或镇经理,由他们对市政的日常事务行使管理权。有关市镇的重大事项,要由市政理事会或镇会议讨论决定,市经理或镇经理则必须对市政理事会或镇代表会议负责。我感到,美国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基本的经济社会形态,它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组织形式必须与之相适应。而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的地方政府组织形式,则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遗产。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体制改革中需要突 破的地方。 其次,地方政府重要部门的领导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由于地方政府运作的是公共财政,使用的是公共权力,花费的是纳税人的钱,照顾的是公共利益,所以,美国地方政府的组织人事安排,并不完全是照搬以利润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而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考察中,我感到美国地方政府组织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最大的不同,在于地方政府中不仅州长、市长和理事会成员必须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且,政府的重要部门的领导人如财政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的领导人等也必须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而 不是由州长、市长和理事会任命。 在美国期间,我考察了2002年美国的中期地方选举。这次地方选举的初选在2002年的9月17日,最终选举是11月5日。参选的政党除了传统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还有自由党和绿党。此外,也有独立人士参选。原先在我的印象中,中期选举不过是改选马萨诸塞州在国会里的参众议员和州长,看到选票后,我才知道,这不仅仅是改选马萨诸塞州的1名参议员和1名众议员,以及州长,而是要对13个职位的人选进行改选,还要对马萨诸塞州的4个重大问题进行全民公决。这13个职位是:国会参议员1人;州长1人;副州长1人;州级大法官1人;州务卿1人;州财长1人;审计师1人;国会众议员1人;市政议员1人;州法院参议员1人;州法院众议员1人;地区刑事法官1人;地区民事法官1人。 在州一级政府是如此,在地方政府中也是如此。在马萨诸塞州的艾莫斯特镇,我了解到,由于镇政府操持的是公共财产,所以政府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人直接由选民选举产生,如住房管理局、再开发委员会、教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

美国地方债发行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摘要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国家,美国《宪法》明确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与责任,地方债券的发行是州政府集资的重要工具,不但缓解了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美国在地方债务发行上经验丰富,在管理方法和风险防范方面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我国地方债发行起步较晚,还处于实验阶段,缺乏相关的经验,从而可以借鉴美国的地方债发行和管理的方法,从中规避一些教训并吸取经验。本文通过对美国的地方债发行的管理方法和防范风险措施进行分析,并且依照我国地方债务发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债;风险防范;债务监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一般分析 2.1地方政府债务的概念 2.2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类型 2.3 美国市政债券的特点 第三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与管理 3.1 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 3.2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第四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4.1 美国市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 4.1.1信用评级制度 4.1.2 债券保险制度

4.1.3 信息披露制度 4.1.4 社会监督 4.2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危机与化解 4.2.1 建立偿债准备金 4.2.2 政府债务担保 第五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5.1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特点 5.2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的问题 5.2.1 美国地方债务出现的表面原因 5.2.2 美国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第六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给我国的启示 6.1 我国政府的债务现状 6.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的问题 6.2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思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美国政府机构组织名称翻译词汇

美国政府机构组织名称翻译词汇 U.S. Institutions 美国行政机构 总统办事机构:(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白宫办公厅(The White House Office) 副总统办公厅(Office of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s) 政策制定办公室(Office of Policy Development) 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改善环境质量委员会(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国家麻醉品控制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行政办公室(Office of Administr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8f6186458.html, 政府各部:(Cabinet Department) 国务院(Department of State) 财政部(Department of Treasury) 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 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 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 内政部(Department of Interior) 农业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运输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住房和城市发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退伍军人事务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军事机构:(Military Bodies) 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 Chiefs of Staff) 陆军(Army) 空军(Airforce) 海军(Navy) 海军陆战队(Marine Corps) 海岸警卫队(Coast Guard) 后备役部队(Reserves) 联合作战司令部(United Combatant Commands)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县级政权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科学强县。()(2.0分) 正确 错误 2、增强社会自治力量,把威权式的治理方式转变为社会自治式的治理方式,关键在于增加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自主性。()(2.0分) 正确 错误 3、对北洋政府社会治理方式的评价是:这段时期社会治理比较成功,北洋政府的社会治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优越性和先进性。()(2.0分) 得分: 正确 错误 4、现在我们在政治政权治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不包括:县长掌握着法院、检察院的经济大权,从而控制了这些法律的执行部门。()(2.0分) 正确 错误 5、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废除,保证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包括党的最高职务在内的更迭轮替制度化、有序化。()(2.0分) 正确

错误 6、录音机、网络、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公民参与治理的重要手段。()(2.0分) 正确 错误 7、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民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结构的主体。()(2.0分) 正确 错误 8、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全面控制状况有所改变,由公民制度性参与方式向运动式的动员的方向发展。()(2.0分) 正确 错误 9、中国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同时也允许民主党派参政议政。()(2.0分) 正确 错误 10、虽然有军阀势力和派系的存在,但北洋政府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很强。()(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有所改变,职务终身制被废除,确立了()制度。(2.0分) 审核 公务员 轮换 民主 2、现代中国社会在治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2.0分) 县级政权 市级政权 省级政权 中央政权 3、县级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中应起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原因在于()(2.0分) 人大代表没有担负责任的勇气 人大代表权力不够 人大代表的兼职化严重 人大代表人数过多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的20个要点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的20个要点 (本文摘自《美国地方政府治理》,西北大学出版社)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册子,是笔者自1997年至2006年从事美国地方政府治理研究的阶段性结果。研究是以案例调查的形式展开的,目的一是为人们具体了解美国地方政府治理和运作提供不同的范本;二是因为理论是灰色的,实践则是常青的。 从1997年到2006年,笔者先后8次赴美国进行美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时间长达近2年。在此期间,我先后对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马萨诸塞州的艾莫斯特镇(Town of Amherst)、塞勒姆市(City of Salem)、布鲁克林镇(Town of Brookline);西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和金县(City of Seattle and King County)、南部德克萨斯州的库帕斯克里斯蒂市和纽艾塞斯县(City of Corpus Christi and Nueces County)、东中部北卡罗莱那州的杜姆市和杜姆县(City of Durham and Durham County)、马里兰州的豪伍德县(Howard County)和哥伦比亚镇(Columbia)、俄克拉荷马州的彭卡市(Ponca City)等10多个地方政府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研究,掌握了美国地方政府运作的基本情况和一般规律,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其合理成分提供了样本。现摘其要点简要介绍如下,为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案例研究之前,提供一个关于美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大致轮廓。 一、自治体制

与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任命制“金字塔”结构不同,美国各级政府实行的是自下而上的自治体制。在那里,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自治就是在宪法的范围内,一切都是由选民说了算,他们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这里的选民不仅可以直接选举领导人,不仅可以决定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决定什么时候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决定预算如何使用,而且可以对在一个州范围内经过全民公决已通过的议案,由于本地区多数选民不同意,而向州政府提出给予特殊照顾和区别对待,不然就要与州政府对簿公堂,等等。 既然是自治,各州和各地方政府就都有自己的法律。美国的大多数法律是州制定的。地方政府在运作中主要是依据州的法律,来制定自己的《城市章程》。 在美国的联邦政体中,州政府的权力一般大于联邦政府,这是由美国的历史所造就的。民众相信宪法和法律,但是对政府的信任度就比较低。一般来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从地方政府到联邦政府,逐步递减。在美国,民众最不容易信任的是联邦政府,其次是州政府,处于民众直接监督下的地方政府是美国民众最信得过的政府。 1787年美国宪法通过和1789年华盛顿就任第一届美国总统时,美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联邦政府,而只有简单的“邦联”,权力都在各个州政府手里。10年后,由于“谢斯起义”引发的对联邦政府的需求,才正式产生了联邦政府。 二、三级政府架构

政府改革、治理模式探索及趋势

政府改革治理模式探索及趋势 一、西方政府的改革——新公共管理改革 英国模式: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美国模式:以信奉管理为特征,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和新泰勒主义倾向。 新西兰、澳大利亚模式:更多、更明确采取了管理主义模式,在公共部门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及市场机制。一是政府已使许多由公共组织履行的功能商业化;二是只要可能就将商业活动与非商业活动分开,并将教育活动转移到公共公司;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变化,引入合同制、绩效工资和新的责任机制。 欧洲各国:带有明显管理主义色彩,或多或少以新公共管理为取向。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 1、政府职能的优化 2、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 3、分权 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5、人力资源改革 6、机构的重组 发展趋势 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是各国政府改革遵循的基本轨

迹,并随着政府治理变革运动的深入,为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及管理方法、技术与手段的创新,越来越多国家采用合约这一治理工具,期望构建一种理想的政府治理模式,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为社会和公众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缓解政府合法性危机。以契约为核心的治理与实践兴起,其特点是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契约化、治理结构扁平化,他摒弃了新公共管理一条腿走路,将市场、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看做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与互动,强调国家与社会化组织间的契约关系,它对建设契约性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改革,完善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的改革的探索 1、1952年底,第一次机构改革 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国务院部门增加,机构数量到1956年达到81个,形成建国以来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2、1956年下半年,第二次机构改革 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精简和调整,国务院机构数达到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3、1960—1965年,第三次机构改革 受大跃进和左的干扰,重新强调集权,原来撤销的机构又恢复,增设新的部门,到1965年,国务院部门达到79个,形成建国后第二次高峰。 4、1982年,第四次机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撤并机构,裁减人员,以解决干部副

美国政府结构

Structure of U.S Government—美国政府的结构 The United States is a republic which operates under federalist system.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s specific, enumerated powers, and the fifty sovereign states retain substantial autonomy and authority over their respective citizens and residents. Both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each state government are divided into executiv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branches. Written constitutions, both federal and state, form a system of separated powers, checksand balances among the branches. 美国是一个在联邦体系运转下的共和国。联邦政府有列举的、具体的权利,而五十个自治州保留了对自己公民和居民的实质主权和职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被划分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无论联邦抑或州,成文宪法形成了这些机构间相互制衡的分权体系。 National-Subnational Relations 国家与州的关系 Any powers not delegated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the U.S. Constitution, nor prohibited by it to the states, are reserved to the states or to the people. (U.S. Const. amend. X. )Nonetheless, the power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re extensive.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authority to regulate interstate commerce (U.S. Const. art. I, sec. 8, cl. 3)makes it the predominant force i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e states, under their general police powers to protect the public health, safety and welfare, also retain substantial independent authority to iss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applicable to their citizens and residents. 任何既没有在美国宪法中授权给联邦政府、也没有被宪法禁止授权给各州的权力,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尽管如此,联邦政府的权力仍是广泛的。规范州际贸易的职权使得联邦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有着突出的影响力。各州在他们的普通警力之下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利,同时也保留了发布适用于本州公民和居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方向的独立的、实质上的职权。 Potential conflicts between state and federal regulation in all area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governed by the Supremacy Claus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U.S. Const. art. VI.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federal laws, and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re supreme to state or local law; state and local laws that contradict federal laws or treaties are thus preempted and can be declared unconstitutional by a federal court.

国家治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皮亚杰术语。发展阶段又指儿童自出生至青春期的智慧发展一般可以划分为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 治理: 治理是政府的治理工具,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是一份周刊,该刊为我国首家以治理为主题的主流期刊。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对地方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实效的调查评价为主要内容,以民智市场调查公司和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为依托,突出调查、评价、服务三大特色,突破传统纸媒的概念和内涵,成为具有全新办刊理念、全新商业模式的智库型现代全媒体。 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形成和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不断求解现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 详细内容: 现代化:从“四化”到“第五化”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趋势,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认识横跨了半个多世纪。在20世纪中期前后,中国共产党逐步

地形成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的认识。毛泽东从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开始提出工业、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到1959年末至1960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四化”。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地把“四化”表述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更加重视“四化”建设问题,“四化”也更为深入人心,成为奋斗目标。 在“四化”提出50多年之后,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其《决定》中明确地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理论界有学者认为,“可以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我们党继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 “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的“第五化”,这是具有创新性的提法。它表明,中国共产党遵循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达到了现代化的最高层次。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形态解构为经济基础(与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密切联系)、上层建筑(离不开相应的意识形态)这两个主要方面,“四化”主要从生产力和物质基础的层面探索现代化,这是硬实力;“第五化”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主要从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层面探索现代化,这是软实

信息化时代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信息化时代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内容摘要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深度扩张,无疑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要想抓住机遇,摆脱困境,惟一的出路就在于创新。只有通过变革政府治理模式,广泛开展创新行动,我们才能在信息化的竞争与发展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和位置,才有可能赢得后来居上的竞争利益和发展前景。本文首先从信息化对我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在信息化时代政府治理变革的必要性,然后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提出了信息社会政府治理的变革方向。 关键词:信息社会;政府治理:治理变革

目录 一、信息化对我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意义 (1) (一)加快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化转变 (1) (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1) (三)促进了政府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1) (四)行政公开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1) (五)提高了公民参与决策的热情 (2) 二、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 (一)传统政府路径依赖所导致的障碍 (2) (二)政府信息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2) (三)政府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 (2) (四)信息化建设的法规制度不健全 (3) 三、信息社会政府治理的变革方向 (3) (一)形成“以民为本”的政府服务理念 (3) (二)政府组织结构向扁平化、虚拟化方向转变 (3) (三)政府向信息公开化、管理开放式转变 (3) (四)加快信息法制建设,完善行政法制体系 (3) 四、结语 (4) 参考文献 (6)

信息化时代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普遍应用,标志着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社会和信息时代。信息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和变革;这反过来又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结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摇并改变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引起了社会发展结构的深刻变革。信息社会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的科层制政府治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亟需加以全面的审视与反思。 一、信息化对我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化转变 信息网络能使大量的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递和处理,政府各部门通过信息网络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部门分割运行的状况,实现了相互关系的重新组合,使行政活动具有了跨部门、跨功能的一体化特征,由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变。同时,政务信息的全方位扩散性,也弱化了传统政府的信息特权,增强了非政府组织和市场的力量,使行政权力的分散和转移成为一种趋势。政府可以把一部分管理和服务职能下放、委托给社会中介组织以及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实现其与政府一道共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因此,传统的行政管理职能已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社会越来越要求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群众也越来越渴望获得更快捷、便利、自主的服务。政府只有适应这种趋势,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尽快地从管制型职能向管理服务型职能转变,并不断扩大政府服务的范围和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公众的需求。 (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信息网络的建立,能极大地改变以往政府管理中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而造成的人、财、物严重浪费的现象。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以及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使政府能够把一定区域、全国乃至世界的信息、人力和知识等各种资源连接起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并使政府各部门在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时更经济、更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另外,信息网络的运用,也减少了政府管理中行政人员的重复劳动和手工作业,减少了行政系统的中间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简化了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这样,最终既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又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 (三)促进了政府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我国传统的政府机构是一个典型的科层组织机构,管理幅度小、管理的中间层次多、机构庞大臃肿,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在信息社会,可以用网络再造政府的组织结构。网络在形式上是一种网状形的、全方位的、多元化的沟通与联系方式,政府的组织结构可以由单一的、封闭的结构转为一种多元的、可以对各方面进行回应和交流的网状结构,从而使政府的组织结构更具有弹性和适应力,更有生命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减少中间管理层,增宽管理幅度,使组织结构扁平化。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高层决策者和行政执行层的直接联系和沟通,从而使中间管理层失去存在的必要。另外,中间层次的减少,意味着决策部门管理的幅度较以前大为拓宽,能够经常同基层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社会的动态和意图,有利于决策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治理过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性。 (四)行政公开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