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庖丁解牛》 (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释义: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
算计他。 屠龙之技
出处:《庄子·列御寇》 原文:“朱平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 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释义: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捉襟见肘 出处:《庄子·让王》 原文:“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
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 尚奚微之有哉!”
释义:原指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后演变为善于抓住要 点。 螳臂当车
出处:《庄子·人间世》 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 不胜任也。” 释义: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处:《庄子·山木》 原文:“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 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 ––中国人的名利思想极重,但在某种情形下应学会看淡名利。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 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 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 整个河流?)–––––––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 是农业社会的反映。
决。” 释义: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庄子》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亦是一本智慧的大书。
运斤成风 出处:《庄子·徐无鬼》 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
风,听而斫之,尽垩万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释义: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小论文:有人说,庄子的思想“过 时”了吗,你怎么看?
庄子的著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
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 是著名的经典著作。
《养生主》选自内篇,养生主: 指养生的主
要关键。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 《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 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 能“保身” “全生”。这种思想较为消极。
精彩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 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 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 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肯綮:肯, 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现在指关键。
欣赏“解牛之 美”
•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
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 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 道。
庖丁解牛从“技”到“道”经历了怎样的阶
段?
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 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 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健康,可以保全性命, 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庄子是大谋略家,精于谋 生处世。这种生存的思想是庄子所在环境现实的积累。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赞誉也不感到 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现在能像庄子这样的独 立特行的人还有几人许?
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 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 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 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 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第三、庄子有很高 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 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 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奇譬诡喻对后代影响较大。总 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 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中国的先秦 是一个属于 思想家的年代。 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 庄子是耀眼的星座之一。 “天道自然,养生全身”
八个字, 向wk.baidu.com们传播 自己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 被后人称之为
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庄子·养生主》
生平 思想 著作 风格
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 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 庄学派”。生活贫苦,学 识渊博,善于辩论。其著 作《庄子》现存33篇,多 寓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 辩证法思想。
庄子的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 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 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 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 “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 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入仕(做官) 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 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涅槃。这大概是的悲观主义吧? 苏 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自题金山画像》
《庄子》成语:
朝三暮四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释义: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后指变化无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三年之后、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终成 正果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 焉”–––––––我们需要追求真理,“正气”“公平”是在某种环境 前提下来说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用具体事例分析)
• 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 以无厚入有间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 每至于族……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不莽撞,谨慎行事
• 善刀而藏之 ——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寓言含义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 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 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
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 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为
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 神上的绝对自由,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 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 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 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翻译下列几个句子: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 盖顶的地方。(所字结构)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 大骨头呢? (句式)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 是有余地。 (成语)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 (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成语)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 杂的矛盾,要“不谴是非,以与世俗 处”,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 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牛 虽多不以伤刃,物虽杂不以累心”,以 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 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异曲同工“三境界”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 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 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 养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 来比喻人。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 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 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 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薪火相传 出处:《庄子·养生主》 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喻师父传业于弟子,
一代代地传下去。 越俎代庖
出处:《庄子·逍遥游》 原文:“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释义: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探骊得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 原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
解牛的三个阶段
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 视”
“依乎天理”“因其固
然目”无全牛 切中肯綮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 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 “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 —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 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 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感悟事理
•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顺其自然,不强求
算计他。 屠龙之技
出处:《庄子·列御寇》 原文:“朱平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 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释义: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捉襟见肘 出处:《庄子·让王》 原文:“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
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 尚奚微之有哉!”
释义:原指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后演变为善于抓住要 点。 螳臂当车
出处:《庄子·人间世》 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 不胜任也。” 释义: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处:《庄子·山木》 原文:“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 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 ––中国人的名利思想极重,但在某种情形下应学会看淡名利。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 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 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 整个河流?)–––––––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 是农业社会的反映。
决。” 释义: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庄子》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亦是一本智慧的大书。
运斤成风 出处:《庄子·徐无鬼》 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
风,听而斫之,尽垩万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释义: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小论文:有人说,庄子的思想“过 时”了吗,你怎么看?
庄子的著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
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 是著名的经典著作。
《养生主》选自内篇,养生主: 指养生的主
要关键。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 《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 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 能“保身” “全生”。这种思想较为消极。
精彩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 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 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 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肯綮:肯, 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现在指关键。
欣赏“解牛之 美”
•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
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 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 道。
庖丁解牛从“技”到“道”经历了怎样的阶
段?
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 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 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健康,可以保全性命, 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庄子是大谋略家,精于谋 生处世。这种生存的思想是庄子所在环境现实的积累。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赞誉也不感到 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现在能像庄子这样的独 立特行的人还有几人许?
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 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 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 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 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第三、庄子有很高 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 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 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奇譬诡喻对后代影响较大。总 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 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中国的先秦 是一个属于 思想家的年代。 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 庄子是耀眼的星座之一。 “天道自然,养生全身”
八个字, 向wk.baidu.com们传播 自己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 被后人称之为
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庄子·养生主》
生平 思想 著作 风格
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 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 庄学派”。生活贫苦,学 识渊博,善于辩论。其著 作《庄子》现存33篇,多 寓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 辩证法思想。
庄子的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 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 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 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 “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 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入仕(做官) 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 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涅槃。这大概是的悲观主义吧? 苏 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自题金山画像》
《庄子》成语:
朝三暮四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释义: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后指变化无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三年之后、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终成 正果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 焉”–––––––我们需要追求真理,“正气”“公平”是在某种环境 前提下来说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用具体事例分析)
• 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 以无厚入有间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 每至于族……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不莽撞,谨慎行事
• 善刀而藏之 ——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寓言含义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 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 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
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 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为
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 神上的绝对自由,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 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 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 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翻译下列几个句子: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 盖顶的地方。(所字结构)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 大骨头呢? (句式)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 是有余地。 (成语)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 (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成语)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 杂的矛盾,要“不谴是非,以与世俗 处”,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 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牛 虽多不以伤刃,物虽杂不以累心”,以 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 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异曲同工“三境界”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 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 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 养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 来比喻人。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 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 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 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薪火相传 出处:《庄子·养生主》 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喻师父传业于弟子,
一代代地传下去。 越俎代庖
出处:《庄子·逍遥游》 原文:“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释义: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探骊得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 原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
解牛的三个阶段
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 视”
“依乎天理”“因其固
然目”无全牛 切中肯綮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 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 “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 —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 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 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感悟事理
•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顺其自然,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