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投标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合集下载

串标处罚的法律规定(3篇)

串标处罚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串标,又称围标、串通投标,是指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以不正当手段损害公平竞争的行为。

在我国,串标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招标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法律法规对串标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串标处罚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串标行为的认定1. 串标行为的定义串标行为,是指投标人之间相互勾结,以损害其他投标人合法权益或者损害招标人利益为目的,通过协商、约定等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影响招标投标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2. 串标行为的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可认定为串标行为:(1)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同一招标项目中同时投标,并约定中标后按约定比例分配中标金额的;(2)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同一招标项目中同时投标,并约定中标后按约定比例承担投标风险的;(3)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同一招标项目中同时投标,并约定中标后按约定比例分摊投标费用的;(4)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同一招标项目中同时投标,并约定中标后按约定比例分享中标利润的;(5)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同一招标项目中同时投标,并约定中标后按约定比例提供虚假投标文件或者虚假证明材料的;(6)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同一招标项目中同时投标,并约定中标后按约定比例提供低于成本价的投标报价的;(7)其他串通投标的行为。

三、串标处罚的法律规定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招标投标违法行为,由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对于串标行为,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行政处罚措施:(1)警告;(2)罚款;(3)取消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4)取消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资格;(5)取消其在一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6)取消其在一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资格;(7)依法吊销营业执照;(8)其他行政处罚。

串标认定法律规定(3篇)

串标认定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串标,即串通投标,是指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通过不正当手段,相互串通,以损害公平竞争、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行为。

我国法律对串标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本文将对串标认定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串标的法律概念串标,是指投标人之间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为了达到损害公平竞争、公共利益的目的,通过不正当手段相互勾结,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为。

三、串标的认定标准1. 行为表现(1)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

投标人之间通过协商、约定、口头或书面方式达成一致,共同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或者约定在投标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损害其他投标人的利益。

(2)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

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勾结,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投标人谋取利益,损害公共利益。

2. 结果表现(1)损害公平竞争。

串标行为导致其他投标人无法公平参与投标,影响招标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

(2)损害公共利益。

串标行为可能导致招标项目质量不达标,增加社会成本,损害公共利益。

3. 证据表现(1)证人证言。

相关证人可以提供投标人之间或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证言。

(2)书证。

包括投标文件、合同、会议记录、短信、邮件等书面证据。

(3)物证。

包括录音、录像、电脑数据等。

四、串标的法律责任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五、串标的预防措施1. 建立健全招标投标制度。

招标人应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招标投标制度,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2. 加强招标投标过程监管。

211275792_“视为串通投标”的立法、案例及治理

211275792_“视为串通投标”的立法、案例及治理

串通投标,又被称为“围标”“串标”,是政府采购及招标投标领域中一种比较典型的违法行为,亦因其对招标投标制度的破坏,以及对公共利益尤其是其他投标人合法权益的侵害,还是诸多类招标投标违法行为中唯一一个被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确定为犯罪的违法行为。

串通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关于串通投标行为的禁止,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均有相应的规定。

《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不得相互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串通投标行为本身,则面临着刑事、行政及民事三重的法律责任:刑事方面,《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了“串通投标罪”,即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行政方面,《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及《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七条对串通投标行为设定了罚款(含对直接责任人员的双罚)、没收违法所得、取消一定年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之项目的投标资格或在一定年限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吊销营业执照等多种行政处罚措施。

民事方面,《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及《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实施包括串通投标在内的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相关民事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视为串通投标的相关规定虽然无论是《招标投标法》还是《政府采购法》对串通投标行为都明令禁止,但在实践中,参与实施串通投标的主体尤其是不同投标人之间并不会对此主动承认。

串标围标行为法律后果(3篇)

串标围标行为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串标围标行为是指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以不正当手段排挤其他投标人,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串标围标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对违法行为者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串标围标行为的法律后果。

二、串标围标行为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民事责任串标围标行为侵犯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其他投标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 招标投标资格限制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同时,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除上述规定外,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损害信誉串标围标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还会给违法行为人的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之间相互信任至关重要。

一旦发生串标围标行为,违法行为人的信誉将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合作机会。

串通投标法律解析案例(3篇)

串通投标法律解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一批市政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

在招标过程中,A、B、C、D四家施工单位相互串通投标,通过协商降低投标报价,排挤其他潜在投标人,最终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中标。

其他未中标的施工单位发现后,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了A、B、C、D四家施工单位的串通投标行为。

二、法律解析1. 串通投标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本案例中,A、B、C、D四家施工单位相互串通投标,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行为。

2. 串通投标的法律责任(1)中标无效本案例中,A、B、C、D四家施工单位串通投标,中标无效。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

(2)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A、B、C、D四家施工单位处以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3)取消投标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A、B、C、D四家施工单位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

(4)没收违法所得如果A、B、C、D四家施工单位有违法所得,应予以没收。

三、案例分析1. 串通投标的认定本案例中,A、B、C、D四家施工单位相互串通投标,通过协商降低投标报价,排挤其他潜在投标人。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发现投标人有串通投标行为的,应当取消其中标资格。

2. 串通投标的法律后果本案例中,A、B、C、D四家施工单位串通投标,中标无效,处以罚款,并取消其投标资格。

发现串标的法律后果(3篇)

发现串标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串标,即串通投标,是指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相互勾结,通过协商、承诺、行贿等手段,达成某种协议,以排除其他投标人,实现中标目的的行为。

串标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对串标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制,对发现串标的行为主体,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串标的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明确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串标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了刑事责任,对串标者进行刑事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若发现串标行为,法院将依法对串标者进行刑事追究,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

2. 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串标行为,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了行政责任,对串标者进行行政处罚。

具体包括:(1)中标无效:串标行为导致中标无效,招标人有权重新组织招标。

(2)罚款:对串标者处以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对串标者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4)取消投标资格:取消串标者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

(5)吊销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串标者的营业执照。

3. 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对于串标行为,我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责任,对串标者进行民事追究。

投标舞弊法律后果(3篇)

投标舞弊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投标制度已成为我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舞弊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本文旨在分析投标舞弊的法律后果,以警示相关主体依法合规参与招投标活动。

二、投标舞弊的法律定义投标舞弊是指投标人在招投标过程中,通过虚假陈述、伪造文件、串通投标、行贿等手段,以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投标舞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虚假陈述:投标人故意隐瞒或虚构事实,以欺骗招标人。

2. 伪造文件:投标人伪造或篡改投标文件、证明材料等,以欺骗招标人。

3. 串通投标:投标人之间相互勾结,共同投标,以排斥其他投标人。

4. 行贿:投标人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以谋取中标。

三、投标舞弊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规定,投标舞弊的法律后果包括:(1)中标无效:投标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中标,其投标无效。

(2)罚款:招标人应当对投标舞弊的投标人处以罚款,罚款金额一般为中标金额的5%以上10%以下。

(3)取消投标资格:招标人可以根据情况,取消投标人在一定期限内的投标资格。

(4)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投标舞弊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投标舞弊行为侵犯了招标人的合法权益,投标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投标人因投标舞弊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 行政责任对于投标舞弊行为,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行政处罚,包括:(1)通报批评:对投标舞弊的投标人进行通报批评。

(2)责令改正:要求投标人在规定期限内改正违法行为。

(3)吊销许可证:对于情节严重的投标舞弊行为,可以吊销其相关许可证。

四、案例剖析以下是一起投标舞弊的案例: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一项市政工程项目。

投标人甲公司为了获取中标,与评标委员会成员乙某串通,虚报了公司业绩,伪造了相关证明材料。

串通投标法律解析案例(3篇)

串通投标法律解析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串通投标,是指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相互串通,以非法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在我国,串通投标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是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

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对串通投标的法律解析进行分析。

二、案例背景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9年5月发布了一项市政工程项目招标公告,项目总投资1亿元。

该公告吸引了10家施工单位参与投标。

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甲与施工单位乙串通投标,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投标,企图在招标中获胜。

三、案例分析1. 串通投标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施工单位甲与施工单位乙相互串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投标,符合串通投标行为的认定。

2. 串通投标的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在本案中,由于施工单位甲与施工单位乙串通投标,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因此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本案中,由于施工单位甲与施工单位乙串通投标,损害了招标人及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且情节严重,因此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 案例启示(1)加强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招标投标法律法规是规范招标投标行为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有助于提高投标人的法律意识,预防串通投标行为的发生。

(2)强化监管力度,严惩串通投标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串通投标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串通投标-你犯了哪些法

串通投标-你犯了哪些法

串通投标,你犯了哪些法1、串通投标行为的行政责任(1)对于参与串通行为的投标人,其中标无效,并对行为人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另外在政府招标采购中,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对于串通的投标供应商应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对于参与串通行为的招标人,根据不同的行为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

如招标对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或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报送标书内容或泄露标底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招标人与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同时对于在政府招标采购中参与串通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对于参与串通行为的招标代理机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暂停直至取消招标代理资格。

(4)对于参与串通行为的评标委员会成员,给予警告,没收收受的财物,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得再参加任何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

(5)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因串通行为导致其中标无效的,应依照法律规定的中标条件从其余投标人中重新确定中标人或者重新进行招标。

在以上谈到的行政责任中,也提到了没收违法所得,这与民事责任中的收缴非法所得,属于不同的法律责任形式,但应当只承担其中的一种即可。

串标围标认定法律规定(3篇)

串标围标认定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招投标活动中,串标围标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资源。

为了规范招投标市场,保障公平竞争,我国法律对串标围标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将从串标围标的概念、认定标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串标围标的概念1. 串标:串标是指投标人在招投标活动中,与其他投标人或者招标人相互串通,通过协商、报价等方式,以排除其他投标人或者损害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达成中标目的的行为。

2. 围标:围标是指投标人或者招标人通过不正当手段,限制或者排斥其他投标人参与招投标活动,以达到特定投标人中标的目的。

三、串标围标的认定标准1. 串标认定标准(1)投标人之间有串通行为:包括口头或者书面协商、约定、承诺等。

(2)投标人之间有实质性内容:包括投标报价、技术方案、商务条件等。

(3)投标人之间有共同利益:包括提高报价、降低报价、排斥其他投标人等。

2. 围标认定标准(1)限制或者排斥其他投标人:包括设定不合理的投标条件、要求投标人提供与招标文件无关的材料等。

(2)影响公平竞争:包括提高中标门槛、降低中标条件等。

(3)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资源:包括损害公共利益、浪费国家资源等。

四、串标围标的法律责任1. 行政责任(1)对投标人: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对招标人: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 刑事责任(1)对投标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合同一方串标的法律后果(3篇)

合同一方串标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合同串标是指合同双方或其中一方,在招标投标过程中,通过串通、舞弊等手段,以非法手段影响招标投标结果,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合同一方串标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严重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合同一方串标的法律后果。

二、合同一方串标的行为表现1. 串通投标:合同双方或其中一方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相互勾结,达成一致意见,以非法手段影响招标投标结果。

2. 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以低于成本价或者高于正常市场价格的价格进行投标报价。

3. 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串通投标:投标人与招标人相互勾结,以非法手段影响招标投标结果。

4. 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投标: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代理过程中,与投标人、招标人相互勾结,以非法手段影响招标投标结果。

5. 其他串标行为:除上述行为外,还包括泄露标底、泄露评标专家名单、非法干扰评标过程等。

三、合同一方串标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1)泄露标底的;(2)泄露评标专家名单的;(3)非法干扰评标过程的;(4)其他违反招标投标法规定的行为。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招标投标的;(2)以虚假招标、串通投标、泄露标底、非法干扰评标过程等手段,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3)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招标投标文件、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评标专家资格证书的。

3. 民事责任合同一方串标的行为,侵犯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投标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4. 资格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1)以虚假招标、串通投标、泄露标底、非法干扰评标过程等手段,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2)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招标投标文件、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评标专家资格证书的。

招投标中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无删减范文

招投标中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无删减范文

招投标中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招投标中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引言招投标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在采购、工程建设等领域对外公开发布采购需求,并通过竞争的方式选择供应商或承建方的过程。

然而,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法行为,如串通招投标。

串通招投标是指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达成秘密协议,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操控招投标结果,用以牟取私利。

为了规范招投标活动,防止串通招投标行为的发生,法律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规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涉及招投标的法律法规,其中对于串通招投标行为的规定明确而严格。

根据该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串通投标人,串通投标行为一经发现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招标人、采购人在招标和采购过程中,必须遵守招标投标的原则,保障招标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

2. 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串通招投标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2.1 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串通招投标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

该法明确规定,竞争当事人不得达成垄断协议、限定竞争范围、操纵市场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于串通招投标行为,执法机构可以对其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等。

2.2 刑法相关规定根据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涉及招投标的串通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比如,串通招投标行为可能涉及到行贿犯罪、受贿犯罪、职务侵占犯罪等。

对于严重的串通招投标行为,涉案金额较大的,有可能面临刑事追究的处罚。

3. 处罚和监管措施为了保障招投标活动的公正和透明,防止串通招投标行为的发生,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罚和监管措施:3.1 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对于招投标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发现的串通招投标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2 处以罚款当发现有招标人或投标人存在串通招投标行为时,依法可以规定处以相应的罚款。

招投标中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

招投标中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

招投标中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招投标是指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为实施工程、商品或服务采购,通过公开发布招标公告,邀请供应商或承包商提交投标文件,并选定最佳供应商或承包商的过程。

然而,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法行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串通招投标行为。

串通招投标是指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秘密勾结、相互协商,通过其他手段,达成不公平竞争或排除竞争对手的目的。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破坏了市场秩序,荼毒了招投标领域的法治环境。

为了抑制和打击串通招投标行为,我国法律法规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制。

具体而言,以下是招投标中串通行为的法律规定和相应制裁措施的概述:I. 法律规定我国法律法规对串通招投标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证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其中,以下是相关法律条文的概述: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投标法》)第十六条规定:招标文件应当明确规定禁止参与串通投标以及违法使用不正当手段干预评标、招标等行为,并约定相应的测算价格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串通招投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II. 法律制裁措施针对招投标中的串通行为,我国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以保持招投标领域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

1. 违约责任根据《招投标法》的规定,招投标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参与串通投标的违约责任,受益方要求对参与者进行相应的违约赔偿。

2. 惩罚性赔偿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串通招投标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或罚金的相应制裁。

3. 行政处罚招标投标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对串通招投标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吊销招标资格证书等。

4. 民事赔偿受损害方可依据《招投标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赔偿经济损失。

III. 监督执法机构为保证招投标市场正常运行,我国设立了相应的监督执法机构,负责监督招投标活动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恶意串标的法律后果(3篇)

恶意串标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恶意串标是指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或者投标人之间相互勾结,以排斥或者限制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的行为。

在我国,招标投标活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恶意串标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原则。

因此,我国法律法规对恶意串标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恶意串标的法律后果。

二、恶意串标的法律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恶意串标是指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或者投标人之间相互勾结,以排斥或者限制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的行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报价,以便中标;2.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中、低价报价,以便中标;3.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报高价,以便中标;4.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报低价,以便中标;5.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不参加投标,以便其他投标人中标;6.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不参与投标,但收取其他投标人的好处费;7. 招标人明知或者应知投标人之间存在恶意串标行为,而放任其发生。

三、恶意串标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对恶意串标行为,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具体处罚措施如下:(1)警告:对恶意串标行为,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给予警告。

(2)罚款:对恶意串标行为,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招标人和投标人分别处以罚款。

罚款金额由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确定。

2. 民事责任恶意串标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其他投标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恶意串标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具体责任形式如下:(1)赔偿损失:恶意串标行为给其他投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停止侵害:恶意串标行为人应当停止侵害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串通投标,你犯了哪些法

串通投标,你犯了哪些法

串通投标,你犯了哪些法招标投标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大宗商品买卖等通常采用的市场交易方式。

为了维护招标人的利益或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权利,市场竞争的秩序等,一直奉行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然而在实际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的行为并不鲜见。

该行为本是典型的违法行为,那么其法律责任涉及哪些方面,具体分述如下:1、串通投标行为的行政责任(1)、对于参与串通行为的投标人,其中标无效,并对行为人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另外在政府招标采购中,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对于串通的投标供应商应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对于参与串通行为的招标人,根据不同的行为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

如招标对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或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报送标书内容或泄露标底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招标人与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同时对于在政府招标采购中参与串通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对于参与串通行为的招标代理机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暂停直至取消招标代理资格。

串标及其法律责任

串标及其法律责任

串标及其法律责任取中标的行为。

串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构成串标的,将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并由此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虽然,我国法律对串标违法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制裁措施,但是串标仍然屡禁不止,已成为业内路人皆知的行业潜规则,甚至常态。

与黑白合同、行贿一起成了招投标市场的三大顽症。

串标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招投标秩序,妨碍了竞争机制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破坏了建设市场的正常管理和诚信环境,严重影响到招标投标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伤害了大多数投标人的利益。

(一)串标行为的表现形式1.投标者之间串标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某一投标人给予其他投标人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后,这些投标人的投标均由其组织,不论谁中标,均由其承包。

2.投标者与招标者串标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或者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招标人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者额外补偿.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招标者为某一特定的投标者量身定做招标文件,排斥其他投标者。

在实践中,上述两种形式可能会出现多种隐蔽的形式。

比如,招投标市场中所常说的围标和陪标就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

围标和陪标称谓本身也形象地揭示了串标的本质和特点。

关于串标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见本期的《招投标过程中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若干情形解读》中的二(三)。

(二)串标行为的法律责任1.刑事法律责任(1)具体规定《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同时,《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上述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串通投标的法律后果(3篇)

串通投标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招投标是采购、工程承包、服务采购等领域中常见的交易方式。

然而,随着招投标活动的增多,一些企业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采取串通投标的手段,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串通投标不仅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串通投标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二、串通投标的定义及表现形式1. 定义串通投标,是指投标人之间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相互串通,达成某种协议,共同损害其他投标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 表现形式(1)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投标过程中不竞争、不报价或者报价一致,共同排斥其他投标人。

(2)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招标人与投标人相互勾结,故意压低或者抬高投标价格,排斥其他投标人。

(3)投标人与评标委员会串通投标:投标人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使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给予其不公正待遇。

三、串通投标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串通投标的行为将受到以下行政处罚:(1)投标人以串通投标方式取得中标资格的,中标无效;(2)投标人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取消其中标资格;(3)招标人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的,取消其中标资格;(4)投标人以串通投标方式取得的合同,依法予以解除。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串通投标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包括:(1)投标人之间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评标委员会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串通投标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民事责任串通投标行为给其他投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具体包括:(1)返还中标所得款项;(2)赔偿其他投标人因此遭受的损失;(3)承担因串通投标行为给他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认定串通投标罪时,涉及“直接经济损失”的概念。有人认为:投标人在递交标书之前已经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资金。公正投标人能够承受的报价就是先期准备的资金数额,如果形成竞争,公正投标人事必以准备的资金数报价。因此直接经济损失应为公正投标人准备的报价与实际中标报价之间的差额。但是在招标投标中,中标与否是由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来确定的,所以中标标准是一个综合标准,投标报价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有时还涉及投标人的经营状况、经营期限、社会评价等诸多方面。因此单纯以准备资金方面来认定直接经济损失是不可取的。直接经济损失应综合考虑给国家、社会、招标人、公正投标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例如无效招标的损失、重新招标的损失、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串通投标行为人的非法所得等。
同时公正投标人有权要求重新确定中标人或重新招标、请求赔偿相关侵权行为的调查费用。
(3)、在串通投标行为的概念中并不涉及招标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作为招标人的代理人,如果他们接受招标人的授意进行串通行为,则与招标人共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即串通行为导致的中标无效,非法所得予以没收,对于公正投标人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如果串通行为不是招标人授意,而是其自行与投标人进行的,则根据其行为对中标情况的影响程度而定,如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其对招标人承担违反委托合同的违约责任,对公正投标人承担共同侵权的赔偿责任,并收缴非法所得。
串通投标人对于招标人、公正投标人因调查行为人串通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也应赔行为,串通投标行为人因中标、串通行为等取得的额外收入为非法所得,应予以收缴。
(2)串通投标行为人是招标人与投标人时,受损害方为公正投标人。串通投标行为人应承担合同无效、恶意串通、共同侵权的民事责任。
3、串通投标行为的刑事责任
在上文案例二中,法院以串通投标罪予以判决处罚,其依据的是刑法第223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认定本罪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串通投标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串通投标行为人应承担的合同无效责任有:串通投标行为人因中标而取得的招标人的财产,应予以返还,不能返还的应予以折价补偿;同时赔偿招标人的损失,包括无效招标的费用(如编制招标文件的费用、组织评标的费用等)、重新招标多支出的费用、招标延误所造成的损失等。
对于公正投标人,串通投标行为人应承担共同侵权责任。串通投标行为人的串通行为,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串通行为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有损害事实;损害与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串通投标行为人应承担的侵权责任为:赔偿公正投标人参与投标的费用(如编制投标文件的费用,交通费用等);重新参与投标而多支出的费用;其他实际损失。对于间接损失,有人认为串通投标人也应赔偿。但招投标是一种要约承诺行为,投标人并不必然会成为中标人;即使存在其他投标人有串通投标的行为,导致的结果是中标无效,应重新确定中标人或重新招标,所以公正投标人仍不会必然成为中标人。因此不存在所谓的间接损失。
(2)、串通投标罪的主观特征表现为直接故意。因为串通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明确的意思联络,以排挤他人为目的,并积极追求这一目的,所以这种主观状态只可能为直接故意。
(3)、串通投标罪的客体特征表现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集体或个人的利益,也侵犯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4)串通投标罪的客观特征表现为上文中所提到的串通投标行为的种种形式,具体情况不一而足。
对于涉及串通投标行为的招标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其与参与串通行为的招标人、投标人构成共同犯罪,也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对于在具体案件中是确定自然人犯罪主体,还是单位犯罪主体,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处理: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首先,因串通投标而中标的,其中标无效,即因中标而在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产生的合同关系无效。
其次,由于这种串通行为属于恶意串通,因此串通投标的招标人、投标人因串通行为而取得的财产,包括有关价款、商品、原材料、设备等应予以收缴。
另外,串通投标的招标人、投标人对于公正投标人应承担共同侵权的责任,即对于公正投标人因参与投标而支出的费用、重新参与投标而多支出的费用、其他实际损失等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串通投标罪的主体特征表现为特殊主体,即限于招标人和投标人;同时也是多数主体,因为二人以上方可构成串通;另外招标人、投标人一般情况下为法人单位,但也可以是个人(《招标投标法》第25条规定: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招标的科研项目允许个人参加投标的,投标的个人适用本法有关投标人的规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串通投标罪为情节犯,即达到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如何认定情节严重,在实践中可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处理,即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对其他投标人、招标人等投标招标活动的参加人采取威胁、欺骗等非法手段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
在实施串通投标行为的过程中,行为人可能会采取贿赂等手段,如贿赂等行为也达到犯罪的标准,则此时构成牵连犯。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它罪名的情况,可分为方法牵连犯与结果牵连犯两种形式。对于串通投标罪的牵连犯情形,刑法未明确规定如何处罚。依照“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按行为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而不是实行数罪并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