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测常见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影响凝血检测的常见因素
影响凝血检测的常见因素凝血检测和其他血液检查相比,从样本采集到试剂的制备,其好坏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检测结果,而检测误差会导致误诊和错误的临床判读,可能对患者带来极大的危险,因此我们需要在检测时进行严格的质控管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一、病人差异因素1.饮食:富含维生素K对华法林有反作用(INR下降);2.月经、妊娠、绝经:不同的状态凝血功能不一样;3.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影响凝血和血小板功能;4.肥胖:促凝因子增加,纤溶功能减弱,AT和PC活性升高;5.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FVII抗原和活性升高;6.酒精:酒精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功能;7.年龄:许多凝血因子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8.性别:女性出血时间更长;9.血型:O型血的vWF和FVIII比非“O”型血活性低。
二、样本影响因素样本的质量最为重要,因此控制好样本的采集程序非常必要;样本采集的方法,抗凝剂的选择(类型和用量),样本的用量,样本储存复溶和稳定性都直接影响我们的检测结果。
1.静脉穿刺:正确:CLSI 推荐采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装置,如果使用注射器,需要使用小容量的注射器(≤20 mL),材质使用塑料或硅化的玻璃;根据采血量、病人的年龄、静脉的大小决定合适规格的针头,如果使用静脉留置管采样,首先吸取5mL血液润洗管道,减少肝素的污染(静脉留样针);错误:止血带压迫时间延长导致组织液渗出和溶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止血带使用时间不超过1分钟;使用注射器/针头会增加溶血和凝血的风险,抽血不顺利会影响结果;特别需要注意避免创伤引起溶血,小的针头会引起血小板的破坏和溶血。
CLSI推荐的采血顺序:凝血样本应该放在第二或第三管,顺序如下:血培养管普通血清玻璃管凝血样本枸橼酸钠抗凝管凝胶血清分离管/普通血清塑料管肝素管EDTA血常规管葡萄糖管2.样本管的混匀:正确:血液进入试管后,轻轻的颠倒混匀3到4次;推荐枸橼酸钠浓度 105 to109 mmol/L, 3.13% -3.2%;错误:不要使用试管摇床,混匀次数用力过猛或次数过多,容易引起溶血和血小板激活,产生气泡;其他浓度(3.8%)和其他抗凝剂(例如:草酸钙,肝素,EDTA)3.血液/抗凝剂比率:9:1抗凝剂量:1.85*10-3*(100-HCT)*血量标本量少于90%时,会影响APTT结果;标本量少于80%时,会影响PT结果;当充盈不足,血液/抗凝剂比例下降,导致结果假性延长,当充盈过度,血液/抗凝剂比例升高,引起结果错误或标本凝固。
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方法:以45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纳入研究,观察血液标本在放置1h、2h、4h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检验结果的变化。
结果:血标本放置时间不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检验结果(P>0.05);标本放置1、2 h 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值无明显改变(P>0.05),放置4h后APTT、Fib值明显低于放置1h(P<0.05);凝血酶时间(TT)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P<0.05)。
结论:血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进行凝血项目检验,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凝血检验项目;影响因素;标本放置时间凝血检验项目值反映机体的凝血机制,是临床用于观察机体凝血功能、抗凝治疗疗效或血栓形成的常用指标【1】。
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生物学技术的进步,高精度凝血分析仪的使用,实验室检测的标准化,质控品的使用和统一的报告形式,扩大了凝血实验的测定项目,检验质量也越来越高。
但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诸多因素会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结果。
为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笔者特选取45例健康志愿者血液检测样本进行观察比对,分析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作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检测样本作为研究标本,纳入前先询问病史,了解研究对象既往身体状况,排除有明确出凝血功能异常、近期服用影响出凝血时间的药物及有血液系统疾病史者。
1.2标本采集与检验方法1.2.1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嘱受检者空腹,到达采血点后休息15-20min后开始采血。
首先核对并确认受检者姓名、性别,将其姓名和编号认真填写在真空采血管的标签处。
影响凝血检验的六大因素
影响凝血检验的六大因素所谓的凝血检验,是检查人们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包括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各纤维蛋白原与各种凝血因子等。
但该反应特殊性和一般酶类检测不同,某个因素激活起动因子,就会引起相关连锁反应,致使检测结果不准确。
因此,做凝血检验时要掌握影响其的六大因素,以提升检验准确性。
一、标本的采集(1)叮嘱患者做凝血检验前保持平静、空腹,勿出现神经紧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不良现象,若做凝血检验的患者刚刚剧烈运动或者情绪过于激动,则需稍作休息,过一度时间再采集血液样本,以免增加血小板数量、纤溶活性、凝血活性。
(2)为患者采集血液样本时,止血带勿扎太长时间或者太紧,因为捆扎时间过久会使组织纤溶酶源激活剂、因子Ⅷ活化与释放。
而捆扎太紧,会让血液注入过于用力,易造成血细胞破碎,进而激活凝血系统。
(3)根据分析测试方式选择装有合适添加剂的真空血液收集管。
于此同时,要保持首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而增加患者不适感,甚至还会引起严重溶血问题。
且保持血液样本干净,勿混入组织液,以免其影响凝血检查结果。
二、选择合适的凝血试剂根据凝血试剂的规格与标准,分析各凝血试剂的有效性、使用性,使用比较广泛的凝血试剂是0.109mol/L浓度柠檬酸钠,其对因子Ⅷ、因子Ⅴ的活化可起到有效的阻止。
凝血试剂与血液需根据1:9比例进行抗凝,待红细胞比容在25%以下或者55%以上时,需根据相关公式(例如:抗凝量(ml)=0.00185×劝学里(ml)×[100-红细胞比容(%)])计算抗凝剂使用量,且注意不宜使用不在保质期内的枸橼酸盐溶液,以免引起APTT、PT试验结果降低。
对于不能马上使用的试剂,需将其放入冰箱内妥善冷藏保存,以延长试剂存储时间。
三、血液样本的储存与运输(1)根据检验项目、采血量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例如做血常规检验用紫色头的采血管、测定凝血时间用浅蓝色盖子的采血管,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内径的采血针,例如采血困难者、婴幼儿、同时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需选择蝶翼采血双向针,以提升采样成功率。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凝血检验和血常规分析是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临床医师和实验室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探讨,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进行检验和解读结果。
凝血检验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因子检测等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下所述:1.抗凝药物的影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应在检查前告知医生并遵医嘱停药。
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检验结果需要与药物治疗前进行比较,以确定治疗效果。
2.血液采集方式及时间血液采集时,抽血处应消毒彻底,避免微生物感染。
采集时间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之一。
在非紧急情况下,应在早晨空腹采集血液。
而在紧急情况下,如急诊、手术等,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采集血液。
3.疾病状态及治疗疾病状态及治疗可影响凝血功能。
如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血液凝固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需考虑凝血因子的检测。
而化疗、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需先进行血小板计数,确保准确性。
为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应按相应的要求进行检测并记录临床资料,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常规分析是评估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以下是影响血常规分析的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方法:血液采集时,应选取成人正常体温下处于安静状态的患者。
血样应取自患者外周静脉,避免对局部组织产生伤害。
采集时间应在早晨空腹进行。
2.饮食及运动状态在进行血常规检测前,应告知患者避免过度饮食、饮酒、运动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行为。
过度饮食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影响红细胞的数量计算;饮酒会对白细胞计数产生影响;运动会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测。
某些药物会影响血常规的结果,如感染、炎症常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激素类药物等。
在进行血常规检测前,应告知患者停用这些药物一段时间。
凝血检测及质量控制
CLIA规定了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凝血检测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
各国家和地区的行业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还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对凝血检测的质量控制也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
03 凝血检测的实验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
01
仪器准备
确保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试剂和样品针是否清洁,
对于异常结果或疑似异常结果,需要进行复核和确认。可 以采用手动凝血检测方法或其他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结果报告与沟通
将实验结果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或相关医疗人员,以便进 行诊断和治疗决策。同时,与临床医生保持沟通,解答关 于实验结果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建议。
04 凝血检测的影响因素及解 决方案
影响因素分析
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参加凝血检测的室间质评活动,了解自身检 测水平与行业标准的差距,持续改进。
强化室内质量控制
通过定期开展室内质控,监控检测过程的稳 定性和准确性。
加强与临床沟通
与临床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检测结果的 临床意义,共同提高诊疗水平。
05 凝血检测的临床应用与案 例分析
临床应用概述
1 2
关注患者需求
在凝血检测的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和体验,不断优化 检测流程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未来凝血检测的期待与建议
提高检测准确性
期待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提高凝血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
加强质量控制
建议凝血检测实验室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比性。
推动多学科合作
异常指标解析血液凝血功能检测中凝血酶时间的原因分析与处理策略
异常指标解析血液凝血功能检测中凝血酶时间的原因分析与处理策略异常指标解析——血液凝血功能检测中凝血酶时间的原因分析与处理策略血液凝血功能检测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凝血酶时间(PT)作为评估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经常被使用。
然而,正常情况下PT的范围是有限的。
本文将对血液凝血功能检测中PT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处理策略。
1. PT异常指标的原因分析1.1 患者相关因素血液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受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因素影响。
以下是可能导致PT异常的一些常见因素:- 抗凝剂的使用:例如华法林、肝素等抗凝剂的应用会延长PT时间。
- 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因子是凝血过程中必需的物质,如果某些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将导致PT延长。
- 凝血因子异常: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V、凝血因子XIII等缺乏或功能受损,会影响PT的结果。
- 肝脏功能异常:肝脏是产生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肝脏疾病或损伤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从而引起PT异常。
1.2 工作操作因素PT测试的工作操作错误也可能导致异常指标的出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血液采集错误:无菌技术不当或血液采集过程中出现抗凝剂的污染,都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
- 试剂质量问题:使用低质量或过期的试剂,可能影响试验结果。
- 仪器校准问题:凝血功能检测设备的校准不准确,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
1.3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能导致PT异常指标的因素需要注意,包括但不限于:-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导致PT异常。
-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疾病可能引起凝血异常,导致PT延长。
- 年龄和性别:儿童和女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因生理差异而导致PT异常。
2. 异常指标处理策略针对发现的PT异常指标,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处理策略:2.1 评估患者的临床情况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相关临床指标,以了解PT异常的原因所在。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都是临床检查中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但是,这些检验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本文将介绍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1.1 血液采集方式采用不恰当的采集方式会破坏血小板和红细胞,导致凝血检验结果失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使用适当的采血技术,例如抽血必须用无菌的针头和注射器,使用适当的血管牵引技术,并在采血前正确消毒。
1.2 抗凝剂的干扰抗凝剂可能会干扰凝血测试结果。
因此,在进行凝血检验之前,应该明确患者是否正在服用抗凝药物,例如华法林等药物。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这些药物,尽量避免进行凝血检验,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调整药物剂量等。
1.3 局部创伤局部创伤也可能对凝血检验结果造成干扰。
例如,受伤的组织可能会释放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血液的凝血情况。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应该在进行凝血检验之前,注意避免患者局部创伤。
1.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凝血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室温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血液的凝血时间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在符合要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验。
2.1 样品存储条件2.2 采集针头的大小采集针头的大小也可能会对血常规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如果采用的针头过大,可能会导致破坏血细胞,从而影响分析结果。
因此,应该选择合适大小的采集针头。
2.3 患者饮食患者的饮食也可能会对血常规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患者食用了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血脂和血糖的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分析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在进行分析之前,让患者保持正常饮食。
2.4 分析仪器的检修维护分析仪器的检修维护也可能会对血常规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应该定期对分析仪器进行检修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便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一、引言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项检查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营养因素、药物因素等。
本文将探讨凝血检验和血常规分析中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二、凝血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1. 生理因素凝血检验中常用的指标包括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这些指标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
在进行凝血检验时,要考虑患者的生理状态,做好相应的控制。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凝血因子的含量会逐渐减少,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凝血检验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对结果进行适当修正。
性别因素: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和怀孕期间,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凝血功能会发生改变。
在进行凝血检验时,要注意患者的性别和生理周期,对结果进行适当修正。
疾病状态:某些疾病如肝病、肾病、血液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指标异常。
在进行凝血检验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状态,对结果进行适当解释。
2. 营养因素营养对凝血功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维生素K和蛋白质含量的摄入对凝血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凝血检验前,患者的饮食状况也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
维生素K: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摄入不足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患者在进行凝血检验前,应遵循医嘱合理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3. 药物因素许多药物会影响凝血功能,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在进行凝血检验前,应告知医生患者近期的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好相应的调整。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会延长凝血时间,影响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
在进行凝血检验前,应暂停抗凝药物的应用一段时间,以保证凝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常规检查中常用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这些指标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年龄、性别、海拔等。
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作者:王志伟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入院的511例患者,对其静脉采血后进行凝血四项的测定,找出误差结果重复采血并进行复查。
结果:共有91份(17.8%)血样出现误差,其中27份(29.7%)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其复查结果与原结果比较,PT、APTT、TT均明显减小,FIB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份(49.5%)血样未混匀。
结论:从血样采集、储存、送检、患者用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能提高凝血四项检验的质量,充分发挥凝血检测的诊断作用。
【关键词】凝血四项;分析前标本;影响因素;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0043-03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mergency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Before Analysis/WANG Zhi-w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2):43-45【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mergency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before analysis.Method:511 patients admitted to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July 2014 were selected,the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were measured after venous blood collection,found the error results for repeated blood sampling and reviewed.Result:A total of 91 samples(17.8%) of blood appeared error,in which 27 samples(29.7%) of blood with anticoagulant ratio appeared error,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results,the PT,APTT,TT in the results of review reduced significantly,the FIB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45 samples(49.5%) of blood without mixing.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before analysis from the blood collection,storage,inspection,med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can improve the test quality of the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blood coagulation detection diagnosis.【Key words】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Sample before analysis; Influencing factors; Quality controlFirst-auth or’s address:Zhe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0,Chinadoi:10.14033/ki.cfmr.2015.02.021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是主要用于血栓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检查,也是术前必查项目和急诊常用的检查项目[1]。
凝血试验影响因素分析高春彪
凝血试验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213003)高春彪凝血试验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各种凝血因子的抗原与活性检测等。
凝血试验对于手术以及抗凝、溶栓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反应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酶类检测,当其启动因子被某个因素激活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检测结果的极大误差[1],故加强凝血试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工作体会,就凝血试验中的一些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标本的采集采集血液标本前要让患者处于平静状态,情绪激动、剧烈运动会引起一些血浆成分的变化(如血小板增多、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等)。
采血时止血带捆扎后应尽量在1min内完成消毒、穿刺。
静脉显露不明显时,切忌用手拍打,反复穿刺可造成血管损伤,使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导致溶血PT缩短[2]。
对于患者有多个检验项目需同时采样时,凝血试验样本应采集第一管[3]。
应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采血时应考虑到抗凝剂的半衰期,在服用抗凝药物治疗后应固定采血时间[4]。
2抗凝剂的使用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及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CTH)推荐,使用3.2%枸橼酸钠作为凝血系列检查的抗凝剂。
凝血检查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应为1∶9。
若标本太少或者抗凝剂量太多,则过度抗凝,会造成PT、APTT延长;若标本太多或抗凝剂量太少,则抗凝不足,会使PT时间缩短。
当红细胞压积(HCT)>55%或<25%时,应按照公式重新计算抗凝剂的用量,即抗凝剂的量(mL)=0.00185×全血量(mL)×[100-HCT(%)][5]。
3标本的处理及保存凝血检测中,对标本的离心时间与速度,大部分教材要求是3000r/min,而离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血小板血浆。
依照PT、APTT、Fib的检测原理来分析,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对APTT的影响应该是最明显的。
影响凝血功能测定的因素分析
影响凝血功能测定的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的标本采集因素、标本状态及技术因素、药物因素。
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患者的标本检测血凝功能,对标本不合格者重新抽血复查。
结果:标本不合格与合格标本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标本的采集、离心、标本状态不合格、标本处理不当都对凝血功能测定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凝血功能血样采集比例溶血离心凝块凝血功能检查在出血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术前检查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反应机体凝血机制的筛选试验,血栓前状态检查,同时又作为凝血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
资料与方法选择无凝血史的普通手术患者52例,血栓患者10例,肝病患者10例,门诊患者20例进行分析。
仪器和试剂:使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德灵试剂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血凝功能标本采集因素:①采集标本时不宜长时间扎压脉带,避免在血管中来回穿刺造成溶血或组织因子混入血液启动的凝血机制。
应在平静放松和空腹状态下采血,避免剧烈运动后采血,从而使Ⅷ因子活性快速上升影响APTT,抽完标本后避免剧烈振荡,立即送检。
②采血比例:选用真空负压采血管(抗凝剂109mmol/L、枸橼酸钠0.2ml加入1.8ml静脉血。
抗凝剂与全血比例1∶9)轻轻混匀,如比例不準与正常抽血量的结果有统计误差(P<0.05),见表1。
标本测定中的技术因素及标本状态因素:试剂:测定所用的试剂必须提供国际敏感度指数(ISI),且每批试剂开启时都要修改成对应的ISI指数,如试剂需溶解时必须用新鲜的不被生物化学污染的去离子水复溶试剂,用蒸馏注射用水。
稀释倍数要严格按试剂盒指定倍数稀释。
现用现配,且控制试剂的最佳预热时间30分钟。
离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离心速度应以3000转/分的速度离心10分钟为宜,有些工作人员为加快速度把离心时间缩短为5分钟,这样对凝血功能测定有很大影响,和10分钟离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血凝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凝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医学检验对于临床各科室诊疗工作的开展有积极意义,是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健康保健等的基础。
其中凝血试验是检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及血栓风险。
凝血实验的检测需要乏血小板血浆,所以影响因素较多:患者准备、标本提取、抗凝剂的选择及实验室设备等都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检验人员需明确血凝试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管控,减少其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血凝试验;影响因素凝血试验是临床上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对人体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通过血凝试验了解人体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是否存在异常,用于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指导临床治疗。
其中最常用的检测项目有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及D-二聚体。
任何一项影响凝血因子活性及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临床诊断及治疗。
对此,文章针对这项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可行的处理措施。
一.血液标本的准备1、患者的准备:患者在采血前应处于静息状态或抽血前有15-30分钟的休息,剧烈活动可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2、采血过程的影响:采血不顺畅,血量过少或过多,抗凝剂比例不当或混匀不彻底,都会致凝血过程激活和凝血因子的消耗,应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压脉带不宜过久,时间超过一分钟,即可引起因子VⅢ和组织型纤溶酶源激活剂(t-PA)释放和活化;3、采血的部位:标本采集严禁在输液管中采血,特别是输入肝素时; 4、抗凝管的使用:要使用浓度为0.109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管,血:抗凝剂的比例为9:1。
枸橼酸钠能有效地阻止因子V和VIIl的活化。
如果患者的Hct大于55%或低于20%应使用下述公式校正枸橼酸钠的用量:抗凝剂量(ml)=0.00185×血量(ml)×(100-患者红细胞比容)。
5、标本分离,参数设置为3000rpm,15min,收集上层乏血小板血浆。
凝血试验对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凝血试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凝血试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分析标本采集、处理、检验中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结果以上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结论分析凝血检验结果要结合患者病情因素综合考虑。
【关键词】凝血试验;检验;影响因素凝血试验临床主要应用于术前常规检测、筛查出血性疾病、监测抗凝和溶栓治疗等[1]。
但临床一些因素的干扰,常常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凝血试验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1.1患者知情在样本采集前医护人员要和患者耐心沟通,让患者明白凝血试验的目的、样本采集的方法、收费标准等,确保每位患者都对项目知情并同意。
这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还有利于提高检验质量。
1.2样本的采集临床样本的采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2],样本采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要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床号、样本编号、采集时间等,同时平静患者情绪,紧张的情绪会激活凝血因子、血小板等,干扰检测结果。
患者应空腹采集血液,进餐后血液中的乳糜微粒会干扰凝血试验结果。
另外桔子中的枸橼酸盐、海带中的藻酸双酯钠、茶叶中的茶多酚等会使凝血时间延长。
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pt、aptt明显延长。
告诫患者,该禁食一定要禁食,服药作好记录,如实向医师陈述,确保采集的样本合格,例如口服避孕药会使凝血时间缩短等。
静脉血采集前不应拍打采血部位,以免发生溶血或组织液混入,外源性凝血途径被激活,加速消耗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造成试验结果偏低。
建议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采血速度便于控制,避免采集速度过快产生气泡。
对于输液患者,不要在输液侧采集血液标本,也不能在套管针处采血,以避免肝素抗凝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对于输脂肪乳的患者,血液样本采集应在输完8h后进行。
采集时压脉带易松紧适度,压迫时间适中,长时间压力过大会造成局部血液浓缩,导致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引起纤溶活性增强,干扰凝血试验结果。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是常用的检验项目,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但是,这些检验
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因此正确掌握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可
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1. 食物和药物影响
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影响凝血功能,如含水果酸的水果、维生素K等。
控制方法包括:
饭后进行检测,以及在检测前隔离特定食品和药物的摄入。
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而不能停药,应告诉医生并注意监测凝血指标。
2. 卧床时间
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影响凝血系统。
如果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应该减少移动量的同时使用抗血栓药物控制凝血功能。
3. 脱水和贫血
由于凝血是需要依靠血液的流动,所以脱水或贫血会直接影响到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
因此,饮水、输液等措施可以帮助纠正凝血指标的异常。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如血糖、尿酸、胆固醇等。
建议患者在检
测前空腹或少吃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并且在饮食上保持平衡和多样化。
2. 放松状态
情绪激动、紧张和疲劳等情况会影响血液成分的分布,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应建议患
者在检测前放松心情,减少精神上的压力,并且确保有足够的休息。
3. 体力活动
过度的体力活动会影响血液成分的分布,从而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
建议在检测前停
止繁重体力活动,尽量保持安静状态。
血凝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血凝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目的对血凝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血凝试验的145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血凝检测结果,探讨影响血凝检测的因素与防控对策。
结果影响血凝检测结果的因素主要为药物因素、操作因素、患者生理变化因素等,可通过几点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降低影响因素的发生率,保证血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血凝试验时检测结果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检验人员需提高重视,利用各种防范措施规避影响因素,尽可能保证血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标签:血凝检测;影响因素;对策血凝试验主要是指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方式,包括间接血凝试验与直接血凝试验两种,治疗前进行血凝试验是指导正确、合理治疗的保障。
但在实际的血凝试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作因而影响检测结果。
笔者就通过实践资料分析,论述血凝试验时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几点对策,现具体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2月~5月在本院进行血凝试验的患者资料145份,均来自门诊采血,其中男81例,女64例;年龄22~73岁,平均(36±5.27)岁;145例患者均进行血凝试验,血液样本在检验之前均经过认真校正,针对不合格样本必须重新取样。
1.2 方法选择全自动血凝仪(产地: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型号:ACL-TOP),试剂选择均为该公司所提供的配套合格试剂,进行血凝试验前,先确保所用血凝仪的质量与试剂合格,以便能从源头上保证本次血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于检测结束后,将血凝检测结果中出现的可疑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并对采血人员、检验人员、主管医生等相对人员进行针对性回访,总结影响血凝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严格防范与控制,重新取样再次进行血凝试验,直至确定血凝检测结果准确为止[1]。
2 结果2.1 血凝檢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145例患者血凝检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在初次凝血试验中,仅有117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合格,合格率为80.69%(117/145);有28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不合格,不合格率占19.31%(28/145)。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是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它们可以反映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和血液的生理状态。
在进行这些检验时,有一些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控制。
本文将讨论凝血检验和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1. 抗凝剂的影响:抗凝剂的添加可以延缓血液凝固的速度,因此会对凝血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可以在样本采集前与患者确认是否服用了抗凝剂,并相应地调整实验方法。
2. 血细胞比例的改变: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红细胞对于凝血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血小板数量较少或红细胞比例异常,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或凝块强度减弱。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及时发现血细胞比例异常,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温度的影响:温度对血液凝块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温度下的凝血时间有所不同。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需要使用标准温度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标准化。
4. 样本采集和保存的方法:样本的采集和保存方法对凝血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样本采集时应避免气泡的产生,同时保持血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并尽快进行检验。
在保存样本时,需要避免血液凝固和降解,例如加入抗凝剂或采用低温保存的方法。
1. 体位的影响:体位的改变会导致血液的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血常规的结果。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应在采集血液样本前确认患者的体位,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2. 采样时间的影响:血液成分在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例如白细胞计数在早晨较高。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应在相同的时间段进行血样采集,以减少这种波动对结果的影响。
4. 操作技术的影响:血常规的分析需要技术操作,操作技术的不熟练或不规范会导致结果的误差。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抗凝剂的影响、血细胞比例的改变、温度的影响和样本采集保存的方法。
在进行这些检验时,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临床分析中的血液凝血功能异常与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分析中的血液凝血功能异常与危险因素分析血液凝血功能是维持人体血液凝结与止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进行准确分析与评估,对临床判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血液凝血功能异常是指血液凝血系统中某一或多个环节出现了异常,导致凝血功能的失调。
凝血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依赖一系列凝血因子、细胞、酶等参与。
然而,当这些参与凝血的物质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血液凝血功能出现异常。
凝血因子的异常是导致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凝血因子的异常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因素引起的。
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往往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如血友病就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病。
后天因素引起的凝血因子异常则可能与炎症、感染、药物等因素有关。
此外,凝血细胞的异常也是导致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
如血小板数量异常、功能异常等都会导致血液凝血功能的改变。
典型的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容易出现出血现象。
最后,凝血酶和抗凝血机制的失调也是引起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
体内正常的凝血酶与抗凝机制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当二者之一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凝血功能的失调,进而引发血液凝血异常。
二、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 年龄因素年龄是影响血液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凝血过程中的凝血因子合成和活化逐渐减少,凝血功能也会相应下降。
此外,老年人常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疾病本身也会对血液凝血功能产生影响。
2. 遗传因素有些血液凝血功能异常是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
如前述的血友病就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病。
此外,一些遗传疾病也可能导致血液凝血功能异常,如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3. 炎症与感染炎症和感染状态下的机体常常伴随有血液凝血功能异常。
血标本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制定流程
血标本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制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血标本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制定流程如下:一、原因分析1. 采血操作不当:采血时,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穿刺针刺入血管深度不够,导致血液与组织液混合,或者采血时间过长,使得血液过度接触空气,从而引起凝血。
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
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摘要:血凝试验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旨在提高血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改进策略包括标本采集的培训、规范操作程序、质量控制和标本处理条件的优化。
这些改进策略有望为临床实验室提供更可靠的检验结果,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凝血障碍。
关键词:血凝试验;因素分析;改进策略引言血凝试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关注血液标本处理因素,这是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可能导致偏差,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为此,我们将分析血液标本处理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改进策略,以提高血凝试验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1.血凝试验的检验方法血凝试验是一项关键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旨在评估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
这个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血液的凝固性能,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各种血液凝血障碍,如出血病、血栓病和血液稀释等。
血液的凝固功能对于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在出血时能够迅速止血,同时也防止了不必要的凝血事件。
血凝试验的基本原理是观察血液在外部刺激下形成凝块的时间。
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常是从患者的静脉中抽取。
采血时需要使用无菌的采血针和试管,以防止任何外部污染影响检验结果。
目前,血凝试验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血凝试验的检验方法。
一种常用的血凝试验是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检查。
在这个试验中,首先向血浆中加入一种活化剂,通常是磷脂质和激酶。
这个活化剂会模拟体内的凝血过程,促使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相互作用。
然后,加入一种钙离子激活剂,启动凝血反应。
此时,计时开始,观察血浆凝固的时间。
通常,APTT的测定结果以秒为单位表示,用于评估体内凝血因子的功能以及检测出血倾向。
探讨各因素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具体对策
探讨各因素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具体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各因素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提高凝血检验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凝血检验的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实施凝血检验质量控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患者使用全自动凝血仪进行凝血检验。
观察组患者针对可能会对凝血检验项目产生影响的因素,给予针对性应对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
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检验项目准确率为90.0%,对照组仅为70.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误诊因素主要包括仪器因素、样品保存不当、内源性因素及其他因素导致。
结论:在凝血检验过程中,积极分析个影响因素,并积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可有效地提高凝血检验项目的准确性。
【关键词】凝血检验项目;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66-02凝血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方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目前的凝血检验已经由传统的手动检测逐渐发展为全自动检测[1]。
但是在凝血检验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凝血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分析各因素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作用,并进行积极应对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就对各因素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具体对策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行凝血检验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为(28.9±2.7)岁。
将患者按照是否实施凝血检验质量控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对象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作为检验样本,使用全自动凝血仪进行检验。
观察组患者针对可能会对凝血检验项目产生影响的因素,给予针对性应对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①全自动凝血仪没有进行定期调试和校正;②全自动凝血仪参数设置不合理;③试剂的选择、保存方式及溶解溶液选择不当;④内源性因素,及患者在进行进行采血前应用过抗凝药物、抗纤溶药物或避孕药等;⑤血液样本采集不当[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 杨瑞芳 , 刘文 虎. 血栓 性血小 板减 少性 紫癜/ 溶 血 尿 毒 综
合 征 的诊 断 和 治 疗 [ J ] . 中 国全科 医学 , 2 0 0 6 , 9 ( 2 ) : 9 9 —
1 O 2.
[ 6 ] 张之 南 , 沈梯. 血 液 病诊 断 及 疗 效 标 准 [ M] . 3版 . 北京 : 科
担 。对 于 出 现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者 术 前 应 输 冰 冻 血 浆 、 新 鲜血 液 、 血小板 等 , 纠正 凝 血 功 能 。患 者 经 产 科 积 极 处 理 和综 合 治 疗 , 若病情 仍继续发 展 , 并 发多 脏器 功能 衰竭 , 可行 血浆 置 换_ 4 j 。 何 长民等_ 8 将 血 浆 置 换 治 疗 指 征 定 为 四条 : ( 1 ) P I T减 少< 5 o ×1 O 。 / L; ( 2 ) 微 血管病性溶 血性 贫血伴 高 L D H( 乳酸 脱氢 酶)
Wa l e s , 1 J ] . G u t , 2 0 0 2 , 5 1 ( 6 ) : 8 7 6 8 8 0 .
[ 3 ] 曹 泽 毅. 中 华 妇 产科 学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05: 54 6 — 5 47 .
能衰竭 , 需 要 给 予 连 续 肾 脏 替 代 治 疗 。本 例 患 者 因及 时 有 效 的 给予血浆置换 治疗 , 故 没 有 对 肾 脏 造 成 不 可 逆 的 损 伤 。 有 报
道, 美 国血 液 分 离 学 会 ( A me r i c a n S o c i e t y f o r Ap h e r e s i s )将 血
1 - 4 ] 常青 . 妊娠期急性脂 肪肝 的诊 断 和治疗 [ J ] . 实 用 妇 产 科
杂志 , 2 0 1 0, 2 6( 4 ) : 2 5 2 2 5 3 .
学 出 版社 , 2 0 0 7 . 1 7 6 — 1 8 1 .
血 浆 置 换 可 补 充 大剂 量 的新 鲜 血 浆 , 不 但 能 迅 速 提 高患 者 机 体
AD AMT s 1 3活 性 , 还能移除 抗 A DA MTS 1 3抗 体 和 一 些 导 致
[ 7 ] 苏雪 松 , 顾鹤君 , 王岚峰. 妊 娠急性脂 肪肝 1 O例 分 析 [ J ] . 中 国 急救 医 学 , 2 0 0 4 , 2 4( 2 ): 3 1 2 — 3 1 3 .
得及早诊 治 , 必 须 在 思 想 上保 持 高 度 警 惕 。
参 考 文 献
[ 1 ] 张 良运 , 胡维 维 , 李轶 男. 妊娠 期 急性 脂肪 肝病 理诊 断 1
例并文献 复 习 [ J ] . 现代医药卫生, 2 0 1 3 , 2 9 ( 1 9 ) : 2 9 5 9 —
血 管 内皮 损 伤 、 刺激产生超大分子 v W F的 因 子 _ 1 。血 浆 置 换 是本病例两种疾病首选 的共同的治疗方式 , 且 血 浆 置换 对单 独 的 典 型 的妊 娠 期 急性 脂 肪 肝 或 者 血 栓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均
是 有 效 的治 疗 手 段 。 故 该 患 者 处 理 及 时 , 抢救成 功 , 病 情 得 到
[ 8 ] 何长 民 , 张训. 肾脏 病 替 代 治 疗 学 [ M] . 2版 . 上海 : 上 海 科
技教 育出版社 , 2 0 0 5 . 2 3 0 — 2 4 3 . E 9 ] K a p l a n AA. T h e r a p e u t i c a p h e r e s i s f o r r e n a l d i s o r d e r E J ]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O l 5年 第 1 2卷 增 刊 Ⅱ I a b Me d Cl i n , 2 0 1 5 , Vo 1 . 1 2 S u p p l Ⅱ
・
2O 7 ・
宫 产 时 间短 , 可减少待产过程 中的体力消耗 , 减轻肝脏 、 肾脏 负
29 6 0.
血症; ( 3 ) 器官功能衰竭终末 期 ; ( 4 ) 已证 实 血 浆 置 换 比 单 独 血
浆 输 注 更 有 效 。但 将 “ 器 官功能 衰竭 终末期 ” 理 解 为 血 浆 置 换 的必要条件 , 可 能会 丧 失 最 佳 的 血 浆 置 换 治 疗 时 机 。一 旦 器 官
功能衰竭终末期发生 , 抢 救难度加大 , 医疗 成 本 剧 增 , 严 重 肾 功
[ 2 ] C h i n g C L, Mo r g a n M, Ha i n s wo r t h I , e t a 1 . P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d y of l i v e r dy s f un c t i on i n pr e gn a nc y i n 列 为 第 一 类 _ 9 ] , 早期血浆置换治疗 , 还
可 减 少 血 浆 置 换 的量 。 同 时 , 少数专家 建议¨ 1 , 应 每 天 做 血 浆 置换治疗 , 连续 1 0 d或 更 长 时 间 。 目前 认 为 , T TP的发 病 与 血 管 内皮 细 胞 损 伤 、 v WF 、 v WF 一 裂 解 蛋 白酶 ( A DAMTS 1 3 ) 有关 。
The r a pe u t i c Ap he r e s i s, 1 9 99, 3: 2 5 — 3 0.
控制并好转 出院。
3 . 4 AF L P并 发 T TP的 其 他 治 疗 临 床 症 状 、 血小 板计数 、
[ 1 O ]王吉耀. 内科 学 [ M] . 2版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