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经选读》·藏象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气、血、津、液、脉六气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 活动的物质基础,分属于五脏,即精属于肾,气属于 肺,津液属于脾,血属于肝,脉属于心。然六气合而 为一,六气的生成都是以胃之水谷精气为化源的,这 一思想提示在临证时,既要看到六气为病与五脏的密 切关系,同时又要看到六气之间相互影响、同源于脾 胃的一面,六气不足从补益脾胃,资其化源入手治疗,
故长夏多湿困脾。脾不主时,侧重于“土长养万物”的属性, 实为不独主一时,四时皆有脾气。二者并不矛盾。从文化渊 源论,与古代的农本思想有关;就《内经》理论而言,是重 视脾胃的学术观点,故后世论脾胃为后天之本。
第一节


[复习思考]
1.“阳道实,阴道虚”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2.如何理解《内经》“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的不同说法? 3.太阴脾与阳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含 义?
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 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
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 ,形乃大伤, 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原文导读
原文导读
第二章 藏

前言:早期医学对脏腑的认识 一、藏象与解剖 二、形脏与神脏
三、五脏与六腑
原文导读
第二章 藏
一、藏象与解剖

藏象:“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素问· 五脏生成篇》 )
解剖:“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灵枢· 经水》)
原文导读
第二章 藏
二、形脏与神脏

形脏四:头角 、耳目、口齿、胸中 胃、大肠、小肠、膀胱 神脏五: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第一节


第五部分 2112 心开窍的问题 肾开窍的问题
脏腑与官窍
第一节


第五部分
脏腑与官窍
2113
五轮说 五轮说将瞳子称为水轮,黑眼称为风轮,血络称为血 轮,白眼称为气轮,约束称为肉轮,分别与肾肝心肺脾相联 系,是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临床从五 脏治疗视觉异常提供了立法依据。
第一节 脏

[复习思考]
1.五脏阴阳属性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说心为“生之本”? 3.如何理解“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的含义? 4.如何理解“肝者,罢极之本”的含义? 5.藏象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节 脏

第二部分

象(原文2103)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 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 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 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 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 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原文导读
第二章 藏
三、五脏与六腑 以 藏泻划分:五脏:藏而不泻 六腑:泻而不藏 以阴阳划分: 五脏:为阴 六腑:为阳

原文导读
第二章 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脏 腑 精气神 体 质

第二章


第一节


学习要点: 1、掌握脏腑藏泻的含义、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的 功能特点、脏腑藏泻相反相成的关系以及“魄门亦为五脏使”的整体观。 (2101) 2、掌握藏象概念、以及五脏为核心,从五脏功能所主、内属经脉组 织、外应四时干日等论述藏象的内容。(2102~2104) 3、掌握以封建官职制度为喻,从心为主导、脏腑分工合作以及从气 机输布运行两种方式论述藏象的内容。(2105~2107) 4、理解脏腑相合、六腑名义及“肾将两脏”的含义,理解脾胃相合 理论中两者“生病而异”的道理,掌握“阳道实,阴道虚”及“脾不主时” 的含义。(2108~2109) 5、掌握目与五脏的关系及视觉形成的原理,深入理解五脏开窍的理 论。(2111~2114)
白术、厚朴、陈皮、半夏、大腹皮等。
第一节 脏

பைடு நூலகம்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姚止庵注解:“治湿之法,燥之以苦。盖苦先入心而补火, 火能生土,于是土得火而燥,脾得苦而湿去矣。” 如苍术、
白术、厚朴、陈皮、半夏、大腹皮等。
第一节 脏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由于苦味性降,故降肺气之上逆需用苦味之品。如杏仁、 黄芩、桔梗、紫菀、枳壳、贝母等微苦之品为临床常用等。同
第一节 脏

第二部分
一、五脏之象

象(原文2102)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 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 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第一节 脏

第一部分
一、奇恒之府
脏腑的分类(原文2101)
脑与髓

骨与脉
女子胞
第一节 脏

第一部分
二、传化之府
脏腑的分类(原文2101)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魄门亦为五脏使
疑点:传化之府 + 魄门 = 六腑 ?
第一节 脏

第一部分
三、魄门亦为五脏使
脏腑的分类(原文2101)
第一节 脏

第一部分
四、脏腑藏泻
脏腑的分类(原文2101)
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
多虚证
多实证
后世运用: 六腑以通为用
第一节 脏

第一部分
四、脏腑藏泻
脏腑的分类(原文2101)
第一节 脏

第一部分
[复习思考]
脏腑的分类(原文2101)
1.据《素问·五脏别论》谈谈脏腑的分类及意义。
2.传化之府的含义是什么?包括哪些脏器? 3.如何理解“魄门亦为五脏使”?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第一节 脏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苦缓”,指心气苦于驰缓。心主血脉又藏神,心 气驰缓可致心悸、脉结代、失眠、气短、自汗等。所以治
疗上不但要益气助阳,也要敛神收气,以免阳气虚脱之变。
酸味药有收敛作用,故“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常用药 如酸枣仁,五味子,乌梅等。
第一节 脏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姚止庵注解:“治湿之法,燥之以苦。盖苦先入心而补火, 火能生土,于是土得火而燥,脾得苦而湿去矣。” 如苍术、
时,由于肺合大肠,所以,肺气上逆之病可通过苦味泻下大肠
得到治疗,如宣白承气汤等。
第一节 脏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燥的发生,有源自阴津不足者,有源自阳气虚衰者,如肾阳、 肾气虚,在引起膀胱气化无力的同时,常出现气虚、阳虚不能
布散津液所导致的口渴、皮肤干燥之证。辛味发散,属阳,一
方面助肾阳肾气,行使能化气行津的功能,且入肺,能通调水 道,下输膀胱而补充肾水,故《金匮要略》用五苓散、金匮肾 气丸、栝楼瞿麦散等治疗口渴诸证。
包夫地,地在内主包于天。人身六阳气,犹天气也,主运于
外;人身六阴气,犹地气也,主运于内。阳运于外者为实, 阴运于内者为虚。”
第一节
第四部分 关于脾与时令的关系


脏腑相合 (2110)
《内经》有两说:一是脾主长夏,二是脾不主时。二者皆
从脾属土的五行配属出发, 脾主长夏,侧重于“土主化”的特性,
以五脏五行分主五时五化生、长、化、收、藏,脾主长夏化,
第一节 脏

第二部分
四、十一脏取决于胆说 古人多肯定

象(原文2102)
元·李东垣曰:“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 余脏安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今人多否定
郭霭春教授之《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中说:“后人符合十二官之说,窜 入‘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一句”,认为本句纯系后人所增加。
第一节 脏

第三部分
脏腑的分工与功能 (原文2105)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
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
重点经文:2201 2203 2205 2206 2209 2210 2212 2213 2214
第二节
精气神
一(胚胎形成与发育)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血气已和 荣卫已通 五脏已成 神气舍心 魂魄毕具
乃成为人
第二节
精气神
一(胚胎形成与发育)
《内经》所言之神,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狭义之神,即精神意识、思维意志,此神在血 气营卫、五脏充实完备之后方可形成,并且藏舍于心, 体现着先有形,后有神,神以精、形为基础,不能脱离 形精而存在的形神观。 二指生命活动的综合表现,系广义之神,即“得 神者生,失神者死”,亦即“乃成为人”中人的概念, 又体现了形神关系的另一层面,神对精形有主宰功能。 由于生命体具有形神一体的特点,说明生命体健康的概 念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身心健康。
第一节 脏

第二部分
二、脏腑阴阳属性

象(原文2102)
第一节 脏

第二部分
三、至阴的争论 脾为至阴

象(原文2102)
《灵枢·阴阳系日月》云:“脾为阴中之至阴。”
肾为至阴
《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肾者牝脏也, 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
至阴之类
《素问·六节藏象论》 脾 + 传化之府 = 至阴之类
第二章


第一节


前言:早期医学对脏腑的认识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 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素问·五脏别论》)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名有次舍, 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 (《灵枢·胀论》)
原文导读
第二节
精气神
第二节
精气神
本节要点: 本节论精气神的概念、生成、功能活动特点及其与 脏腑的关系。理论要点有: 1、精是构成人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来源于父母, 又受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精化气,推动脏腑功能活动; 气生神,神是生命的主宰。 2、精气神是脏腑功能的体现;五脏藏精、舍神、 主气化,是精气神活动的场所。
第一节 脏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苦急”而用甘药,妙在一味三用: ①缓肝之急迫; ②甘入脾,脾实不受肝乘,即合“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 意; ③脾实则肺金得养而能制肝木。 肝急多因用阳有余或体阴不足所致,所以用甘药不宜偏温, 应以性平性凉为妥,常用药如甘草、饴糖、浮小麦、沙参、玉 竹等甘平甘润之品。
第一节 脏

第三部分
脏腑的分工与功能 (原文2106、2107)
2106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 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
2107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 使,胃为之市。
第一节


[复习思考] 1.五脏所苦的用药法度是什么? 2.如何理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主明则下安” 的含义? 3.五脏之气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第一节 脏

第三部分
脏腑的分工与功能 (原文2105)
心在十二脏中的主宰作用
《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以君主至 高无上之位,主宰人的生命活动。这里的神明,除了指精神意识、聪明智
慧外,还包括心用以协调各脏腑组织活动而发出的神气。正是通过“使
道”,即心所连通的血脉,将神气输达各脏腑,使脏腑既分工又合作,维 持生命的健康状态。因而《灵兰秘典论》又强调: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 十二官危。为此,文中申明养生必以养心为要务,而心神失常则会危及生 命,故该篇从病理的角度阐明了心主的功能活动失常,对其它脏腑的影响 作用,如神窍被蒙的神昏谵语,多伴有二便的失常等。
第一节
第四部分


脏腑相合 (2108)
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 。
第一节
第四部分


脏腑相合 (2109)
阳道实,阴道虚 张介宾从外感内伤解,注:“阳刚阴柔也。又外邪多有 余,故阳道实;内伤多不足,故阴道虚。” 马莳从经脉之气解,曰:“人与天地相参,故天在外主
第二节
精气神
二(精气生成与输布) 食气沿经脉分布的过程
水饮代谢的过程
第二节
精气神
三(六气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决气”即是指将水谷精微之气根据其性质、运行、 部位以及功能的不同,而分为数种的含义。 精、气、津、液、血、脉
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 谷与胃为大海
第二节
精气神
“六气者,各有部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之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