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的规则意识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规范和要求。

下面我将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设立明确的规则和规范,并向学生解释规则的目的和重要性。

学生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被禁止的。

在学校中,规则通常能够帮助维持秩序,确保教学和学习的顺利进行。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规定学生不得打闹、不得接听手机等。

这些规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注力。

在制定规则时,可以邀请学生的参与,让他们了解到规则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并且,教师还应该耐心地解释规则的目的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第二个策略是设立奖惩机制,激励学生遵守规则。

学生往往对奖励和惩罚有较强的敏感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对于遵守规则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奖励小礼品等;而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如扣分、罚站等。

这样一来,学生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后果,从而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第三个策略是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规则对于集体和个人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在扮演中,学生需要按照角色的要求来完成任务,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明白规则的约束力和规范性。

游戏也可以是一种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才能得到胜利。

学生在游戏中的体验会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设立明确的规则和规范,设立奖惩机制以及开展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规范和要求。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人们对于规则的意识越来越重视。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其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要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一、以身作则任何人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示范。

学校老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老师在学校执行的规定和制度应得到严格遵守。

同时,学生也应该参与进来。

让学生参与学校制定的规定和制度,使其更加清晰地了解学校的管理体制,加强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在实际生活中,老师要秉承原则,学生也要互相约束,严格遵守规矩,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学生中也不例外。

通过组织、宣传及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各种规则的重要性,了解这些规则与自己的关系,增强规则意识。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一些有关规则的宣传活动,给学生传授基本法律知识和公民道德,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不合法的行为,什么是该做的、不该做的。

此外,学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从而强化规则意识。

三、制定褒奖制度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规则褒奖制度。

当学生遵守规则、善待他人时,应该受到表扬和奖励。

表扬并不一定是物质奖励,可以是一份认可、一声赞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了解、理解和遵守规则。

同时,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则、不守纪律者,也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强制其纠正错误,推动其完善自己的规则意识。

这样可以强调法治,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避免不良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总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不断提高,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意识逐渐成为了人们必须拥有的素质之一,它涉及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逐渐培养规则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呢?一、了解规则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让他们意识到规则对于自己以及其他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人类有序地生活和工作,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同时,规则也是保障个人权益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危险。

二、严格规则教育其次,对于不懂规则或者无意识违规的学生,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则教育。

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何为规则,应该如何遵守规则,如何理解规则的意义等,让学生从中望而生畏,也可以通过给予一些小惩罚进行教育。

但是需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让他们及时反思、改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遵守规则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规则激励此外,可以通过规则激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我们可以设置各项规则,并通过一定的评定机制来得到学生良好的情况,而在升学和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奖励学生的良好表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规则和与规则的关系,并刺激他们般得更好的结果。

四、教育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最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教育案例去思考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方面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规则的实际意义,让他们对于规则需要的重视和遵守都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这种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规则,更有助于学生真正的明白规则的意义。

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需要全方位的教育,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什么是规则,规则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规则的不可违抗性正在不断强化,我们的社会离不开规则。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良好规则意识的学生。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如今,学生的规则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规则意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养成好的习惯,更能帮助他们成为良好的公民。

以下是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1. 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越来越成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为了强
化学生的规则意识,需要积极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网络安全人员来
进行讲座,教授学生如何识别网络骗局和安全地使用互联网。

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适当
加入相关的案例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 规则训练游戏
规则训练游戏是一种有趣、互动性强的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可将规则训练游戏
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校内比赛、课堂小测验等,以便让学生有
机会积极参与并深入了解校规、院规等相关规定。

这些游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
识和自觉遵守规定的意识,同时也能改善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规则意识培训课
规则意识培训课是学校教育规则意识的一种常见策略。

培训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
握规则,尤其是在生活中常见的规则。

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入具体的案例分析,并引导学
生思考案例中的规则、违规行为的后果以及正确行为的益处。

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性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规则的认识并帮助学生自觉地遵循规则。

总之,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上述策略的综合应用,可
以提高学生对规则的认识和遵守意识,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未来成为优秀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只有学生具备强烈的规则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且在学习和工作中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下面我们介绍三个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规则意识。

树立规则的强制性。

学生需要明白规则的强制力和作用。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明确规则的权威性来树立规则的强制性。

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规则的由来和作用,让学生明白规则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保障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增强学生对规则的接受度。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规则执行制度和相应的奖惩机制,使学生认识到违反规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后果,进一步提高规则的约束力。

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遵守规则。

学生需要明确规则的具体内容,只有正确理解规则并且按照规则行事,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解说规则的具体要求,提供实际案例来说明规则的实施细节,确保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准确无误。

教师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小组讨论作业或开展规则宣传活动,培养学生针对特定情境对规则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营造浓厚的规则氛围。

学校需要营造浓厚的规则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规则的存在和影响。

学校可以设置规划牌、校规校纪等宣传栏,展示各种规定和规则执行情况,让学生了解到学校对规则的重视程度。

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规则教育和宣传活动,如法治教育讲座、规则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学校的努力,家长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长可以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通过与学生及时沟通、讨论规则的含义和适用性,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规则的认同和遵守。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需要树立规则的强制性、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遵守规则以及营造浓厚的规则氛围。

只有通过多种策略的结合运用,才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行为对规则的影响,从而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指对社会规则、制度和法律的认识和尊重,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在校园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他们自觉遵守规则、注重细节、遵纪守法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一、学校教育中的细节培养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也是规则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1. 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每个班级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和生活中的规则,如准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友爱等。

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需要全体师生一起商讨确定,让学生们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增强对规则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 规则宣传教育学校需要定期举办关于规则宣传教育的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们通过参与互动的方式了解和学习规则。

学校还可以邀请警察、法官等专业人士来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法律的魅力和规则的必要性。

3. 规则执行的严格性学校对规则的执行要做到严格,不能有例外。

只有规则执行得严格,才能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规则的约束力和必要性,从而养成观念。

学校还要及时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处罚,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1. 家庭规矩的制订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规矩,如晚上几点睡觉、起床后要做什么、用餐时的行为规范等。

通过明确的规定和督促执行,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而培养起规则意识。

2. 家庭作息的规律性家庭作息的规律性和有序性对于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示范规律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在有序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3. 家长的示范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近年来,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教育局、学校和家长也纷纷在寻找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本文将介绍三个有效的策略,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第一、建立明确的规则制度明确的规则制度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基础,学校和家庭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规则制度。

规则制度应当明确、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并告诉学生制度的缘由和作用。

此外,建议规则制度可以有奖励和惩罚机制,鼓励学生在规则制度的范围内行事,同时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

例如,在学校中,学校应当制定各个班级的规则制度,明确学生在教室、操场、图书馆等不同场所的行为准则;家长也可以制定家庭规则,用以规范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

制度一旦建立,学校和家长都要对规则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识别和纠正学生在执行规则时的偏差和错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制度。

第二、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建立明确的规则制度同样十分重要,学生的情绪和受众意识对于规则的了解和遵守也至关重要。

为了形成良好的氛围,建议学校和家长一方面重视和宽容学生的感情,同时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也要理性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机并提供适当的引导。

例如,如果学生制度中规定,不得在教室内食用零食,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感到饥饿,可以给他(她)一些水果或者饼干,给予一些积极鼓励和之后的引导,避免过度的压力使得学生想方设法去违反规定。

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对其他人、职业、家庭和社交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意味着学生不可以任意地违反规则。

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学校和家长可以一起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例如学生管理、家庭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例如,在学校中可以开设学生自治委员会,让学生承担起一定的管理责任,从而形成自我约束的意识。

另外,家庭中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例如帮助家务、照顾年长者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同时使孩子更加愿意尊重规则制度。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规则意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还能让他们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从而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规则意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策略:一、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模拟情境来让学生体验规则意识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家长、学生、老师、警察等,让他们在模拟中感受到不同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可以设计一个家庭会议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家长和孩子,家长提出一些家规,孩子们需要学会尊重和遵守这些规则,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角色扮演法还可以结合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模拟案例来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

可以选取一些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比如违反交通规则、偷窃行为等,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到违反规则的后果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二、亲身体验法亲身体验法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一些实际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法庭、警察局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法律和规则的约束力,从而深刻理解规则对社会的重要性。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遵守规则和义务,从而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在亲身体验法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角色扮演式的游戏或者活动,在游戏中,学生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和约定,从而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游戏,要求他们在游戏中严格遵守约定,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正面引导法正面引导法是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激励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生动的案例或者故事来向学生传递规则的道德和意义,激发他们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在正面引导法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奖惩机制,对学生的遵守规则行为进行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对违反规则行为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惩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规则观念和行为习惯。

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方案

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方案

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方案【前言】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律自强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提出一套针对中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第一部分:生活规则的引入】1.了解规则的意义与作用:首先,我们应该向学生明确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规则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是人类共同进步的基础。

通过深入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规则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2.培养遵守生活规则的习惯: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各种生活规则,如准时上课、保持环境整洁、拒绝校园暴力等,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同时,应加强规则执行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纪律处分,以建立起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第二部分:学习规则的培养】3.明确学习规则的重要性:学生应该了解规则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规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规则,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

4.制定学习规则并强化执行:学校可以制定学习规则,如带齐课本、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纠正和辅导。

【第三部分:行为规范的建立】5.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交习惯。

如教导学生注重礼貌、谦虚、友善等。

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社交场合下的适度行为。

6.建立道德行为准则: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道德底线。

学校可以通过讨论道德典范和行为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反思不良行为的后果。

【第四部分:规则意识的日常实践】7.师生共同制定校规校纪:学校可以利用师生座谈的方式,共同制定校规校纪。

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可以增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认同,提高他们主动遵守规则的意愿。

8.规则意识贯穿教育全过程:规则意识应该贯穿教育全过程。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在现代社会中,规则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个人素质。

本文将介绍三个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标准。

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社会的约束。

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制度,如迟到早退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等,并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老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和执行这些规则和标准,成为学生学习遵循规则的榜样。

通过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违反规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

规则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核心环节。

学校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如道德与法律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

这些教育活动可以通过讲述案例、讨论问题、播放影视材料等方式进行,使学生深入了解和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校内外的体验活动,如参观法庭、模拟法庭辩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规则的力量和社会的运行机制。

通过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及时纠正学生的违规行为。

当学生有违规行为时,学校和家长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要进行合理的规则解释和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以及相应的纠正措施,如罚站、写检查等。

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违规行为,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及时纠正学生的违规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及早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提高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以及及时纠正学生的违规行为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个人素质。

希望以上策略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培养初中生订规则

培养初中生订规则

培养初中生订规则
培养初中生订立规则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未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培养初中生订立规则:
1. 设定明确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订立规则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他们认识到规则对于个人、团队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自主讨论: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共同制定出符合班级或团队实际情况的规则。

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建议,确保规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强调公平和尊重:引导学生理解规则的公平性和对每个人的尊重。

让他们明白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个人喜好或偏见而违背规则。

4. 实践与反馈:在实施规则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体验规则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违反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此外,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对规则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 培养责任感:鼓励学生自觉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提醒和纠正。

6. 树立榜样:教师和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学生展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7. 教育多元化:除了制定规则,还应该教育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规则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8. 持续关注与评估:在规则实施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规则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则进行调整,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以上方法,初中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规则,还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七大方法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七大方法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七大方法教育孩子规则意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律、积极、负责任地行为。

下面是七种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方法。

1.建立清晰的家庭规则建立清晰的家庭规则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基础。

家长应该和孩子明确约定家庭规则,例如起床时间、作业时间、用餐时间等,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规则应该简洁明了,不要太复杂,以便孩子能够理解和记忆。

2.明确规则的原因和意义孩子需要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听从家长的安排。

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规则的原因,例如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健康,完成作业有助于学习进步等。

通过让孩子了解规则的背后意义,能够增加他们遵守规则的动力。

3.给予孩子合理的自主权适当地给予孩子自主权可以培养他们对规则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制定一些规则,如如何分配家务劳动、制定周末活动安排等,从而增加孩子的参与感。

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在规则的框架内进行选择,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4.积极强化和奖励合规行为孩子从小就应该被教育积极遵守规则。

当孩子遵守规则时,家长可以及时给予积极的奖励和反馈,如表扬、鼓励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确知道合规行为是受到认可和赞赏的。

5.建立适当的惩罚机制当孩子违反规定时,家长应该合理使用惩罚机制。

首先要和孩子进行明确的沟通和解释,让他们了解违反规则的后果。

惩罚应该合理,既不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宽容。

家长可以想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特点的惩罚方式,例如限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减少外出活动的机会等。

6.树立家庭模范行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并遵守家庭规则,做出良好的榜样。

在孩子违反规定时,家长也要自觉检讨自己是否存在不良行为的影响。

7.与孩子进行实践操作和反思孩子在行动中学习规则更为有效。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完成各种任务并要求他们按照规定的步骤去完成。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必须尊重学校规则,并且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校中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有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公民。

学校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下面将讨论三个策略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第一个策略是以身作则。

学校的管理人员和老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们必须遵守学校规则,并向学生展示规则的重要性。

如果学生看到老师和管理人员不遵守规则,他们就会认为规则是可以灵活解释和忽略的。

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行为,还有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

第二个策略是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和课程来教育学生什么是规则,为什么需要规则以及如何遵守规则。

这些活动和课程可以包括规则宣讲、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如何遵守规则。

学校也可以通过规则考核等方式来监测学生的规则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三个策略是加强与家庭的合作。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规则和政策,并让他们成为学校规则的强力支持者。

学校还可以组织家校合作的活动,如家长会、家访等,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规则,并让他们参与学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这样能够让家长更好地引导和监督孩子,从而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规则是维护学校秩序和学生权益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不仅可以有效预防不良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为进一步发展素养奠定基础。

以下是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一、规则知识宣传教育“知法而愈严,为治而愈明”,宣传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确校园的规则和要求,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可采用以下措施:1、开展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专题班会、教育活动等形式介绍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对规章制度有更清晰的认识。

2、借助大型活动的机会展示规则意义:学校可以在大型的文化活动、体育比赛中展示校园规则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

3、制作形式多样的规则宣传资料:比如一些生动的宣传画、口号、壁纸等物品制作,宣传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学生随时得到接触。

二、规则家校联动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与学校的联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可采用以下措施:1、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大家互帮互助,家长们可以结对子女,引导子女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2、家长端学生随身维护:在学生端中添加部分规则说明或者详细落实学生的规则操作,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这种操作会更有效地维护学生的行为规范。

3、建立规则实施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学校与家长间应建立规则实施管理情况的交流平台,家长可随时关注孩子是否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也可及时通报学生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

使规则教育变得可捉摸,可实时化。

三、规则执法强化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执法措施,对于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必须下定决心处理。

可采用以下措施:1、建立违反规则的处理制度: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校园秩序的行为,学校要建立强有力的处理制度,并及时宣传执行力度的强弱。

2、组建规则执法的力量:规则执法者的组建可以让他们在学校监管的时候有更强的可行性,加强学生对规则施行的信心。

3、实施情景教育:学校要注重情景化教育,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况进行教育提醒,增强学生对于规则细节和执行效果的教育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自律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下面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树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向学生灌输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规则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如讲座、规则宣传展览等。

家庭可以通过与孩子讨论规则的作用和意义,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第二个策略是制定明确的规则并加以执行。

明确的规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规则。

学校和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设定明确的规则,并且及时告知学生。

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的惩戒,以起到警示作用。

制定明确的规则并加以执行,有助于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并愿意主动遵守规则。

第三个策略是建立规则意识的激励机制。

学生应该能够从规则遵守中获得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学校可以设立规则遵守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主动遵守规则,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遵守规则的价值和意义。

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遵守规则,并且要坚持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和家庭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育他们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充分发挥教育家庭的作用。

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学生规则意识是指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同和遵守程度。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策略一:规则教育与引导第一,建立明确的规则体系。

学校应制定明确、具体的校规校纪,明确规定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准则和违纪后的处理措施,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第二,加强规则的宣传和解释。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规则讲座、班会、集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和解释校规校纪,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规则对于校园秩序和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

建立奖惩机制。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遵守规则情况,设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学生主动遵守规则,以及增强学生对于规则的重视和意识。

策略二:榜样示范与引导第一,树立榜样。

学校可以选拔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树立起学生们可以学习和追随的榜样形象。

这些榜样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遵守校规等方面做出了好的表现,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引领,能够激励其他学生的行为改变,并树立起正确的规则意识。

第二,开展班级规范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班级规范活动,引导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让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规则,并通过榜样学生来检验和评价规则的执行情况。

注重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力量。

学校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家校规章制度,促使家校形成统一的规范要求,并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形成一致的行为习惯和规范意识。

策略三:实施阶梯化管理第一,加强对学生的规则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法治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校规校纪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在现代社会,礼仪规则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视。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一、以身作则,示范规则意识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成为学生规则意识的榜样。

老师应该时刻尊重所有学生,在行为表现方面要做到言传身教,尊重学校、社会的规则。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遵守社会、学校的规则,做到积极向上的表率。

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能做到,孩子自然也会慢慢去模仿。

二、制定合理的规则,并及时反馈
老师和家长应该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则,如时间管理、行为规范等。

接下来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

正反馈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孩子去听从规则,给予奖励,让孩子明确规则的好处。

负反馈也同样不可少,当孩子不听规则、没有遵守规则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处罚,让孩子意识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尽量让孩子在违反规则小的情况下就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以后更大程度的违规行为发生。

三、培养孩子自我感知能力
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自我分辨,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别人和自己的影响。

老师和家长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孩子去思考他们的行为。

为孩子提供某件事情的事实,并引导孩子去思考这个行为究竟对本人和别人的影响。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检测自我认定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自我约束和遵守规则。

综上所述,以上三个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策略都需要重视和具体落实。

借助这些策略,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学生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自律、守纪律的意识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建立良好的规则沟通机制。

学校和班级应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公示在明显的地方,如班级公告栏、学校网站等。

给予学生充分的解释和理解规则的机会,通过班会、主题教育等形式,向学生详细介绍规则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是一种社会责任。

可以建立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规则沟通渠道,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制定规则的背景和原因,提供建议和意见。

加强规则执行和监督。

要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宣讲规则的层面,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学校和班级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规定学生违反规则的处罚措施,例如警告、批评、罚款等。

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要做到及时处理,保证规则执行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可以通过宣传树立典型案例、开展规则意识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加强规则执行和监督,使学生深刻理解违反规则带来的后果,并且形成“违反规则必受惩罚”的观念。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要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经历都不相同,因此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可以通过情境引导、个案辅导等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规则意识培养。

要注重舆论引导,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优秀人物和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规则意识。

也要注重家庭教育对规则意识的培养,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一起共同教育孩子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需要建立良好的规则沟通机制,加强规则执行和监督以及关注个体差异。

通过这三个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和守纪律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规则意识是指学生对学校、班级和社会中各种规则的认知及遵守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有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规范,并学会在各种场合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方法:1.建立积极共同的规则: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制定学生行为规范,以增强学生自己参与其中的意识和责任感。

规则应该简明扼要地说明期望的行为,并通过示例和讨论来解释规则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2.规则的明确化:规则必须具体明确,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遵守。

教师应该对每条规则进行详细解释,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具体的示范。

例如,如果规定不要大声喧哗,教师可以示范一下什么样的音量是合适和什么样的音量是不合适的。

3.规则的正当性: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规则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他们应该清楚地了解规则背后的理由和意义,以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这将使学生更愿意遵守规则,并理解规则对他们以及整个班级和学校的重要性。

4.规则的后果: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如果他们违反规则将会面临哪些后果。

这些后果可以包括惩罚措施,例如批评、罚站等,以及与同学和家长的交流。

学生应该明白不遵守规则的后果是不可取的,并且违反规则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5.规则的强化和奖励:教师可以通过强化学生遵守规则的行为并进行肯定和奖励来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这可以包括口头表扬、奖励早到的学生或者其他积极的行为,以及在教室或学校中设立“规则之星”或类似的称号。

6.规则的实践: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和学校生活中不断为学生提供实践规则的机会。

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7.规则的不同情境:教师要教导学生不同场合下的不同规则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而在体育课上可以大声喊叫。

学生应该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判断何种行为是合适和何种行为是不合适的。

8.规则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和讨论真实的例子,例如新闻报道或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规则意识不仅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基本素养,也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基础。

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一、明确规则和制度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就需要明确校园规则和制度。

学校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校规和纪律,明确规定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和表现要求。

这些规则和制度应该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既能够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又能够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

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这些规则和制度,让他们明白在校园内应该如何行为举止,以及违反规定所带来的后果。

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橱窗展板、班会课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校规,让他们时刻牢记规则并自觉遵守。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应该和学校形成一致的声音,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校规,教育孩子尊重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家长还可以在家中制定一些家规,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而扩展他们的规则意识。

二、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就需要激发他们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传统的约束方式往往只能让学生表面上遵守规则,一旦消除了外部约束,他们就可能会违反规定。

学校和家长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让他们真正明白遵守规则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内在的行为约束力。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明礼仪月活动、道德模范评选等方式,弘扬尊重规则、遵纪守法的正能量,提高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规则教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制定有趣、富有创意的规则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主动遵守规则的愿望。

家长也需要在家庭教育中激发孩子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可以通过家庭故事、亲身示范等方式,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好处,从而自觉遵守家规、学校规则。

三、建立规则约束和激励机制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还需要建立规则约束和激励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没在规矩,不成方圆。

”近几年来,“按规则办事”已成为人们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准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则意识也就成为文明的标志,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的素质就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一、从孩子的“游戏规则”说起如果有人问现在谁最讲游戏规则,我认为就是孩子。

几个小孩子在“打王牌”,谁先打、怎么打、能怎么打不能怎么打,他们有约定的规则。

在玩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违犯规则。

最有意思的是在学生中有一咱打乒乓球的游戏规则,有一位同学先当擂主,后面的同学要想打先得进行“考”,就是与这位擂主先打一个球,如果赢了“擂主”,才有资格再打三球,如果输了,那对不起只能下台,再排队。

我观察了很长时间,发现没有一个同学不遵守的,那怕是比“擂主”身材高大的或者高年级的同学也不例外。

这么懂“游戏规则”的孩子,却为什么在校不遵守校规,在家“行为霸道,做事任性?”为什么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伤亡的悲剧时常发生?为什么总在学校的楼道里打闹,致使意外伤害的事频频发生?如果我们再从孩子的“游戏规则”中所体现出的良好的规则意识进行分析,或许能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培养孩子良好规则意识的途径。

第一、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孩子。

孩子的“游戏规则”是孩子制定的,这些规则不是任何教科书或者成人告诉的,不是别人规定的,也不是成年人代替孩子制定的。

由于孩子是自己“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他们明白自己的规则,体现了孩子的成就感与参与感,从本质上体现了规则的公平与平等性。

基于此,孩子有遵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

第二、不遵守规则会怎么样——惩罚。

既然是规则,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规则的约束力表现在其具有一定的惩罚性。

孩子们肯定清楚,如果不按规则玩游戏,就会被淘汰出局,多次被淘汰出局,最后就再没有跟他玩了。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没有跟我玩”这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惩罚。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从规则的制定者来看,只有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才能为孩子遵守规则,从而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提供前提,这也正好体现了“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这一普遍原则;从违反规则的后果来看,违反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二、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反思我们学校的许多规章制度,有多少是孩子们参与制定的?大都是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和成人思维的角度,给孩子们制定了诸如“不能在楼道里追赶打闹”、“上课不能大声说话”、“不能践踏草坪”等许多禁止性的规定,而学生只是一个执行者,这种被动的执行带来的后果只能是一种潜在的逆反。

如果我们能以下的思维去尝试,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

因为“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

1、让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

哈马斯认为:没有主体间的有效性就没有规则。

规则或规范不像事件那样发生,而是根据一种主体间承认的意义面有效的。

这种联系的成分在于行为的意向性取决于“意义的统一性”,而意义的统一性则依赖于规则主体间的有效性。

我校有一位教师在上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交友中要注意的原则”时,他运用了这一种方法:不是先告诉学生交友的原则有哪些,要求学生怎样按照此原则去做的过去授课方法,而是先发给每人一个小纸条,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好的朋友”,然后在全班进行统计,结果是有几位学生成为多人“最好的朋友”,接着教师让大家找一找这些同学为什么能够成为这么多同学的好朋友。

通过大家的分析,在这些同学身上找出了许多的优点,教师将学生找出的优点进行归类,就形成了“交友中要注意的原则”。

虽然学生找的这些原则,可能不是十分科学,但却非常有效,凡就是因为这是学生自己找出,而且有活生生的现实例子,学生容易接受,那当然就容易做到了。

如果我们将此方法进行迁移,可以用在学校许多规则的制定上。

如班规的制定,也可以让学生每人写几条“仍然认为我们班同学应该做什么?”(鼓励性规则),“你认为我们班的同学不应该做什么?”(禁止性规则),经过讨论、筛选、归纳确立到最后的执行。

这样,以规则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又通过主体间有效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认识到规则、体验规则。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也是规则平等性的重要体现。

同样,我们还可以将这样的方法,运用到对学校的课间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

那当然,作为学生不可能一次就能制定出比较规范完整的规则来,但问题是至少这是一种可执行的规则,是被执行者本身认可的规则,即使是不规范、不完整、不全面,也可能通过实践以后再让学生去补充、修正,这个过程又是一次教育的升华与提高,,最终一定会有一个比较满意的规则。

2、让学生了解规则,逐渐提高对规则的认同度。

让规则的遵守者了解规则,这是规则意识的首要内容。

但是规则是带有普遍性的,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就不可能理解规则的意义。

在学校有些规则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规则的形成和制定,但有些规则不可能由学生直接参与制定,如《交通规则》、《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对此,我们仍然可以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了解规则,提高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

对于学校教育者来说,我们必须循序渐进从普遍性程度较低的规则着手,逐渐提高到普遍性程度较高的规则;从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与实践经验为基础所认识的规则,逐渐提高到比较抽象的规则。

如幼儿园里的孩子虽然不能理解,但基本上都知道“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规则,由此,可以在小学就进行基本交通规则的教育,在初中进行安全教育。

3、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强化规则意识。

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认知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规则,对于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针对交通安全与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可开展“我当一天小交警”主题活动;对于初中学生可开展“交通事故调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去感受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再如,我们要求学生“不要践踏草坪要爱护小树”等,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参加种草、植树,各班承包认领并给小树命名等一系列活动,将学生自己的劳动融于其中,这样让其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生命的可贵,才能更好的树立起“爱护花草树木”的规则意识。

三、不遵守规则,比没有规则更可怕了解了规则,明白了规则,并一定就意味着有了规则意识,因为规则意识除此之外,重要的是要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愿望。

一方面,学习规则的最终目的是要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具有规则知识的人并一定就遵守规则,而可能相反,越能违反规则的人可能就是非常了解规则的人。

比如,罪犯中的惯犯,大部分是特别熟悉法律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遵守规则,比没有规则更可怕”。

所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规则知识,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相应惩罚或者付出代价的。

1、适当采取“自然惩罚法”。

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处罚的,当然这种惩罚有的是必然产生的,如“用手直接去触高压线”;有的是潜在可能的,如“横穿马路”。

不遵守规则同样会产生危害性,这种危害既是对自己的,也是对社会的,即社会危害性。

而规则意识的形成往往是在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减少这种危害的产生,降低维护规则的社会成本。

教育虽然是以表扬、鼓励为主,但是一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会很脆弱,所以适当运用惩罚的方法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会有好处的,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如对于不按规定打扫卫生的学生,可以在认识到错误的前提下,适当的增加打扫卫生的工作量;对于不爱护花草树木的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使其负责看护校园花草树木;对于不遵守公共卫生的,可以让其清理和保护公共卫生等。

2、教育校正“侥幸心理”。

由于大多数违反规则的后果是潜在的、隐性的,所以学生会常常对自己违反规则找出理由或借口。

如我今天在马路上靠右行,并没有发生事故;某同学在楼道内打闹并没有造成伤害等,所以我出去可以这样去做,不一定会受到“惩罚”。

这是我们要教育学生,使其明白,一次不发生并不是不会发生,一旦发生就会付出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侥幸心理是培养规则意识的最大敌人。

还有,学生有时不明白一次与多次、一人与多人、量变与质变的的关系。

如不让踩草坪,我怎么踩了一下,草并没有死;不让摇树,某同学摇了一下树怎么没有死等。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如果多人踩草,多人摇树,从都这样结果会怎么样?后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3、注意防范“第一次真好”。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一定要注意对“第一次的”防范与教育。

显然,许多不遵守规则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

如每一次迟到、第一次闯红灯,第一次……一个人规则意识的缺失,最终可能会轻视人间的一切规则,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

对此,作为学校在制定一系列规则的同时,还要有相应的监督措施,不能仅仅只将规则写在纸上,挂在墙上。

规则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话题,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视角。

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去营造一个处处遵守规则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整个社会就能有序的运转;当学生的规则意识由他律转为自律时,人的素质就会大大提高;当外在约束规则转化为他人内在时时必须遵守行为规则的准则后,社会就会真正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注:2011年5月获安岳县教育局一等奖2011年4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