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淋证精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内淋证ppt课件

.
15
淋证的证侯特征: 小便频数、急迫、短涩、
刺痛、淋沥不尽,小腹拘急,痛 引腰腹。
.
16
各种淋证特殊表现:
•热淋:尿时灼热刺痛。 •血淋:溺血而痛 •气淋:少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
尿有余沥。 •石淋: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尿时中断,
尿线变细,或伴肾绞痛征。 •劳淋:病程长,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 •膏淋:小便如米泔水. 或滑腻如脂膏。 17
实证症状:共症+血淋特征+实热症状
小便涩痛,尿色红赤,如洗肉水,或有血块,腰腹 疼痛心烦,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 加减:
•可加车前草、旱莲草、白茅根、珍珠草、玉米须、 荠菜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血多痛甚,加三七粉、琥. 珀粉以化瘀通淋止血 26
11
•与西医相关性疾病关系:
•尿路感染 •尿路结石 •泌尿系肿瘤 • 乳糜尿
.
12
尿路感染:
•膀胱穿刺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导尿细菌定量培养 105 / ml
•清洁中断尿定量培养 105 / ml 。
•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以上中段尿培养, 结果细菌数均 10 5 / ml ,且为同一均种,才
等清热利湿之品。 .
21
症状:共症+石淋特征
•石淋 尿中时夹砂石,排尿艰涩,尿时疼痛, 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线变细。或肾绞 痛。尿中带血,舌质红,苔黄薄,脉弦。 久病气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 阴虚:五心烦热,腰酸隐痛
辨证要点:湿热蕴积,煎熬尿液,炼为砂石,
梗阻尿路
.
22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中医内科
《淋证》中医内科学课件

(2)若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者,可合导赤散,以清心 火、利湿热;
(3)若寒热口苦呕恶者,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4)伤阴者,加白茅根、生地、麦冬、知母等养阴清热 。 (5)热毒炽盛,入营入血,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 )2/6/酌2020加草药:猫须草、中白医内花科学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
•石淋
虚证——脾肾不足 虚实夹杂 *久病,热伤阴,湿遏阳——正虚邪恋 *正虚易感外邪
2/6/2020
中医内科学
病机转化: 虚实转化
虚 正气不足,实邪易客 实
实 湿热未尽,正气已伤 虚
各类型间转化
热淋 热伤血络
血淋
2/6/2020
石淋
并发
中医内科学
血淋、热淋
总归: “肾虚,膀胱热”
2/6/2020
中医内科学
•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以上中段尿培养 ,结果细菌数均 105 / ml ,且为同一均种,
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
• 有明显尿路刺激征妇女,尿中有较多百细胞,
如中段尿含菌数 102 / ml ,亦可确诊
2/6/2020
中医内科学
•鉴别诊断
•尿短频涩,与癃闭鉴别:
癃闭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甚至点滴全无,
中医内科学
各种淋证特殊表现:
•热淋:尿时灼热刺痛。 •血淋:溺血而痛 •气淋:少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
尿有余沥。 •石淋: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尿时中断,
尿线变细,或伴肾绞痛征。 •劳淋:病程长,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 。膏2/6淋/2020 :小便如米泔中水医内科或学 滑腻如脂膏。
辨证候虚实 •实:起病急,有湿、热、砂石、气滞等实邪 •虚:病程长,有脾、肾、气血、阴阳等的不足
(3)若寒热口苦呕恶者,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4)伤阴者,加白茅根、生地、麦冬、知母等养阴清热 。 (5)热毒炽盛,入营入血,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 )2/6/酌2020加草药:猫须草、中白医内花科学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
•石淋
虚证——脾肾不足 虚实夹杂 *久病,热伤阴,湿遏阳——正虚邪恋 *正虚易感外邪
2/6/2020
中医内科学
病机转化: 虚实转化
虚 正气不足,实邪易客 实
实 湿热未尽,正气已伤 虚
各类型间转化
热淋 热伤血络
血淋
2/6/2020
石淋
并发
中医内科学
血淋、热淋
总归: “肾虚,膀胱热”
2/6/2020
中医内科学
•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以上中段尿培养 ,结果细菌数均 105 / ml ,且为同一均种,
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
• 有明显尿路刺激征妇女,尿中有较多百细胞,
如中段尿含菌数 102 / ml ,亦可确诊
2/6/2020
中医内科学
•鉴别诊断
•尿短频涩,与癃闭鉴别:
癃闭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甚至点滴全无,
中医内科学
各种淋证特殊表现:
•热淋:尿时灼热刺痛。 •血淋:溺血而痛 •气淋:少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
尿有余沥。 •石淋: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尿时中断,
尿线变细,或伴肾绞痛征。 •劳淋:病程长,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 。膏2/6淋/2020 :小便如米泔中水医内科或学 滑腻如脂膏。
辨证候虚实 •实:起病急,有湿、热、砂石、气滞等实邪 •虚:病程长,有脾、肾、气血、阴阳等的不足
中医内科学——淋证已完成PPT课件

复感 湿热 日久 不愈
尿总量正常
癃闭
至无尿
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
• 血淋与尿血 相同点 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 不同点 血淋: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 尿血: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 热痛
• 膏淋与尿浊 相同点:小便混浊 不同点 膏淋: 有疼痛感 尿浊: 排尿时无疼痛涩滞感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淋病侯对淋证
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 虚而膀胱热故也”以肾虚为本,膀胱热 故为标,成为多数医家临床诊治淋证的 主要依据。
文献摘要
4、辩证论治: • 张景岳《景岳全书.淋浊》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 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寒、热、 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 “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 ,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宜温补命门” 的治疗原则 • 清.《金匮翼.诸淋》说:“初则热淋,血淋,久则 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说明各种淋 证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同时提出“开郁行气, 破血滋阴”治疗石淋的原则。
小结
• 虚 劳淋: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及肾及脾,脾肾 受损,正虚邪弱 血淋: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 膏淋:肾虚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脂液 气淋: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权
小结
• 病性:有虚有实、多见虚实夹杂
初期湿热为患 湿 热 伤 正
邪气未尽、正气渐伤 阴虚夹湿热
脾肾两虚 由 实 转 虚 虚实夹杂
肾膀胱病证
淋证
目录
• 临 证 备 要
• 结 语
预 防 调 护
•
辨 证 论 治
•
• 诊 查 要 点
病 因 病 机
•
概 述
一、概念 二、文献 摘要 三、讨论 范围
尿总量正常
癃闭
至无尿
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
• 血淋与尿血 相同点 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 不同点 血淋: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 尿血: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 热痛
• 膏淋与尿浊 相同点:小便混浊 不同点 膏淋: 有疼痛感 尿浊: 排尿时无疼痛涩滞感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淋病侯对淋证
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 虚而膀胱热故也”以肾虚为本,膀胱热 故为标,成为多数医家临床诊治淋证的 主要依据。
文献摘要
4、辩证论治: • 张景岳《景岳全书.淋浊》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 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寒、热、 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 “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 ,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宜温补命门” 的治疗原则 • 清.《金匮翼.诸淋》说:“初则热淋,血淋,久则 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说明各种淋 证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同时提出“开郁行气, 破血滋阴”治疗石淋的原则。
小结
• 虚 劳淋: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及肾及脾,脾肾 受损,正虚邪弱 血淋: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 膏淋:肾虚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脂液 气淋: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权
小结
• 病性:有虚有实、多见虚实夹杂
初期湿热为患 湿 热 伤 正
邪气未尽、正气渐伤 阴虚夹湿热
脾肾两虚 由 实 转 虚 虚实夹杂
肾膀胱病证
淋证
目录
• 临 证 备 要
• 结 语
预 防 调 护
•
辨 证 论 治
•
• 诊 查 要 点
病 因 病 机
•
概 述
一、概念 二、文献 摘要 三、讨论 范围
中医内科学课件 淋证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适度 锻炼以增强体质。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 在的疾病。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 行为,以降低感染风险。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妇科炎症、尿路感染等疾病,应积极治 疗,防止病情恶化。
调护要点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适量食用利尿食物
如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以免加重病 情。
如冬瓜、黄瓜、芹菜等,有助于排尿,缓 解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脾肾两虚
脾肾虚弱,气化无力, 水道不畅,形成淋证。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影响膀胱气 化,水道不畅,形成淋
证。
瘀血阻滞
瘀血阻滞膀胱,影响膀 胱气化,水道不畅,形
成淋证。
淋证的辨证要点
辨明虚实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 表现,辨明虚实,以便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
分清缓急
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采取不 同的治疗措施。
重视整体观念
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整体观 念,兼顾其他脏腑的功能状况 。
强调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3
淋证的治疗
中药治疗
01
02
03
中药汤剂
根据淋证的类型,选用不 同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如八正散、石韦散等。
中成药
选用具有清热利湿、通淋 排石等功效的中成药,如 三金片、尿感宁颗粒等。
其他疗法
推拿疗法
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推拿按摩特定的部位,促进气血 流通、缓解肌肉紧张,对治疗淋证有 一定的辅助作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 在的疾病。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 行为,以降低感染风险。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妇科炎症、尿路感染等疾病,应积极治 疗,防止病情恶化。
调护要点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适量食用利尿食物
如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以免加重病 情。
如冬瓜、黄瓜、芹菜等,有助于排尿,缓 解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脾肾两虚
脾肾虚弱,气化无力, 水道不畅,形成淋证。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影响膀胱气 化,水道不畅,形成淋
证。
瘀血阻滞
瘀血阻滞膀胱,影响膀 胱气化,水道不畅,形
成淋证。
淋证的辨证要点
辨明虚实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 表现,辨明虚实,以便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
分清缓急
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采取不 同的治疗措施。
重视整体观念
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整体观 念,兼顾其他脏腑的功能状况 。
强调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3
淋证的治疗
中药治疗
01
02
03
中药汤剂
根据淋证的类型,选用不 同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如八正散、石韦散等。
中成药
选用具有清热利湿、通淋 排石等功效的中成药,如 三金片、尿感宁颗粒等。
其他疗法
推拿疗法
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推拿按摩特定的部位,促进气血 流通、缓解肌肉紧张,对治疗淋证有 一定的辅助作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中医内科学淋证PPT课件

2020/12/29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9
泌尿系解剖图
2020/12/29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10
目录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结语 ❖ 临证备要
2020/12/29
一、病因 二、 病
机 三、小结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11
病因
1外感湿热:下阴不洁 2饮食不节:多食辛热肥甘之品
4、辩证论治:
❖ 张景岳《景岳全书.淋浊》提出淋证初起, 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 异,又可转为寒、热、虚等不同证型, 从而倡导 “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 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宜温 补命门”的治疗原则
❖ 清.《金匮翼.诸淋》说:“初则热淋,
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
如石也。”说明各种淋证可相互转化,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5
3、病机 ❖《金匮要略.五脏风塞积聚病脉证并治》 将病机归为“热在下焦”。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淋病侯对淋证 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 虚而膀胱热故也”以肾虚为本,膀胱热 故为标,成为多数医家临床诊治淋证的 主要依据。
2020/12/29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6
文献摘要
2020/12/29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淋 证
14
小结
❖ 成因:有内因外因之分
❖ 基本病理变化: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 气化不利
❖ 病位:膀胱与肾,还与肝脾相关联
❖ 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
❖ 分类:六淋,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各种淋证的 病理机制?
2020/12/29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课件—淋证

病因病机:
•湿热蕴结下焦,清浊不分 •脾虚中气下陷,肾虚固摄无权,精微脂液下流 辨证治疗:
湿热蕴结—清热化湿—程氏萆解分清饮
2021/9/8
18
(三)虚实转化过程中,辨标本虚实之主次及六淋 相互兼见
在淋证虚实转化过程中,每多虚实夹杂,故 必须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如由实转虚的初期多为 实多虚少,以后渐为虚多实少;虚证兼感新邪,一 般多为本虚标实证,但亦可暂时出现以标实为主者。 各种淋证除自身的虚实转化外,六淋往往互见。如: 石、膏、血淋可兼见热淋症状;热、石、膏淋可伴 血淋,劳淋因复感、疲劳、情志而发作时,可见血 淋、热淋、气淋(实)证候;诸淋日久皆可见劳淋、 气淋特征。
2牛021/膝9/8 ,以益气养血,脾肾双补
27
•血淋:
实证症状:共症+血淋特征+实热症状
小便涩痛,尿色红赤,如洗肉水,或有血块,腰腹 疼痛心烦,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 加减:
•可加车前草、旱莲草、白茅根、珍珠草、玉米须、 荠菜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2•0血21/9多/8 痛甚,加三七粉、琥珀粉以化瘀通淋止血 28
虚症症状:共症+血淋特征+阴虚症状
尿血,尿道涩痛不明显,腰膝酸软,心烦 失眠,口干咽燥,舌红干脉细数
辨证要点:病延日久,耗伤肾阴,阴虚火旺,
灼伤络脉 治法: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 加减:
•可加阿胶、旱莲草、女贞子、生地、西洋参
2021/9/8
1
目的要求:
1、掌握淋证的定义、临床特征、诊断要
2、点及鉴别诊断、各型证治
熟悉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中医内科学淋证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中医内科学——淋证
4
2、临床分型: 《中藏经》根据淋证临床体现不同, 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 虚、实共八种,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 形 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将淋 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
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 膏、劳淋五种
中医内科学——淋证
5
3、病机 《金匮要略.五脏风塞积聚病脉证并治》 将病机归为“热在下焦”。
血,用于湿热壅盛,损伤血络而致的血淋
中医内科学——淋证
36
辩证论治
惯用药 瞿麦、萹蓄、通草、滑石,清热利湿通淋 小蓟、生地黄、白茅根、旱莲草,凉血止血 木通、生草梢、山栀、滑石,清热泻火通淋 当归、蒲黄、土大黄、三七、马鞭草,通络止血 加减 有淤血征象,加三七、牛膝、桃仁,化瘀止血 出血不止,加仙鹤草,琥珀粉,收敛止血
❖ 湿热者,依热淋治疗,八正散 ❖ 绞痛缓和,多无明显自觉症状,金钱草煎汤代茶,结石
过大,阻塞尿路,肾盂严重积水者,宜手术治疗
中医内科学——淋证
35
辩证论治
3、血淋: ❖ 主症: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
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 ❖ 舌脉: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 治法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本方清热通淋,凉血止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淋病侯对淋证病 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虚 而膀胱热故也”以肾虚为本,膀胱热故 为标,成为多数医家临床诊治淋证的重 要根据。
中医内科学——淋证
6
文献摘要
4、辩证论治: 张景岳《景岳全书.淋浊》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
寒、热、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 “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 阳气不固宜温补命门”的治疗原则 清.《金匮翼.诸淋》说:“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 阐明多个淋证可互相转化,或同时存在。同时提出“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治疗石淋的原 则。
中医内科学课件淋证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舌象、脉象等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可以对淋 证进行诊断。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癃闭、尿失禁等。
02
中医对淋证的认识
古代医籍对淋证的认识
《黄帝内经》
最早提出淋证的概念,认为与膀胱和肾有关,病因多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 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金匮要略》
详细描述了淋证的症状和分类,如石淋、气淋、膏淋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 法。
病因与病机
病因
淋证的病因主要包括肾虚、膀胱湿热 、气滞、血瘀等。其中,肾虚导致膀 胱气化不利,湿热内蕴,是引起淋证 的主要原因。
病机
淋证的病机主要与肾虚、膀胱湿热有 关。肾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内 蕴,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从而出现 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临床表现
症状
淋证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不同类型的淋证症状略 有不同,如热淋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石淋伴有腰痛、尿血等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展望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精确诊断的优势,提高治疗 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相互补充,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的优势与挑战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 未来淋证的治疗效果将更加显著。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 的理念和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淋证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舌象、脉象等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可以对淋 证进行诊断。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癃闭、尿失禁等。
02
中医对淋证的认识
古代医籍对淋证的认识
《黄帝内经》
最早提出淋证的概念,认为与膀胱和肾有关,病因多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 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金匮要略》
详细描述了淋证的症状和分类,如石淋、气淋、膏淋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 法。
病因与病机
病因
淋证的病因主要包括肾虚、膀胱湿热 、气滞、血瘀等。其中,肾虚导致膀 胱气化不利,湿热内蕴,是引起淋证 的主要原因。
病机
淋证的病机主要与肾虚、膀胱湿热有 关。肾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内 蕴,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从而出现 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临床表现
症状
淋证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不同类型的淋证症状略 有不同,如热淋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石淋伴有腰痛、尿血等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展望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精确诊断的优势,提高治疗 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相互补充,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的优势与挑战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 未来淋证的治疗效果将更加显著。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淋证 的理念和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淋证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淋证幻灯片PPT课件

《金匮玉函经二注》说:“淋者,膀胱与肾病热 也,肾属于阴,阴血已不足,若更发汗,则动其 营,营动则血泄矣。”
二、沿革
(三)汉代华佗《中藏经》提出了淋有冷、 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乃 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
➢ 冷淋者,小便数,色白如泔也。 ➢ 热淋者,小便涩而色赤如血也。 ➢ 气淋者,脐腹满闷,小便不通利而痛也。 ➢ 劳淋者,小便淋沥不绝,如水之滴漏而不断绝也。 ➢ 膏淋者,小便中出物如脂膏也。 ➢ 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 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有大者如皂子,或赤或白,色泽不 定……,虚伤真气,邪热渐强,结聚而成砂;又如以水煮 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之类。 ➢ 虚者,谓肾与膀胱俱虚,而精滑梦泄,小便不禁者也。 ➢ 实则谓经络闭涩,水道不利,而茎痛腿酸者也。
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 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成癃闭。
(二)血淋与尿血的鉴别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 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 要点是有无尿痛。
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 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 滴沥而疼痛难忍。
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 尿血。
(三)膏淋与尿浊的鉴别
➢ 清·《金匮翼·诸淋》提出各种淋证可 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
➢疗同石或时淋淋因提的症醇出原所酒“感浓则不味开。一。郁,房行或劳气因者,房,破劳阴血,虚或火滋因动阴忿也”怒。治,忿
怒者,气动生火也。醇酒浓味者,酿成湿 热 痛 浊其方也 。 如夫膏 可。 膏初散、 也积 、则热石 。热如热利、既沙淋小沙久、、便淋。如血,,热石淋只必结也,能须下。久治开焦则热郁,煎淋行所熬、气以水血,淋液淋破沥,而血作稠已滋,阴
❖ 疑前列腺炎,可作肛门指检前列腺及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二、沿革
(三)汉代华佗《中藏经》提出了淋有冷、 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乃 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
➢ 冷淋者,小便数,色白如泔也。 ➢ 热淋者,小便涩而色赤如血也。 ➢ 气淋者,脐腹满闷,小便不通利而痛也。 ➢ 劳淋者,小便淋沥不绝,如水之滴漏而不断绝也。 ➢ 膏淋者,小便中出物如脂膏也。 ➢ 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 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有大者如皂子,或赤或白,色泽不 定……,虚伤真气,邪热渐强,结聚而成砂;又如以水煮 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之类。 ➢ 虚者,谓肾与膀胱俱虚,而精滑梦泄,小便不禁者也。 ➢ 实则谓经络闭涩,水道不利,而茎痛腿酸者也。
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 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成癃闭。
(二)血淋与尿血的鉴别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 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 要点是有无尿痛。
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 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 滴沥而疼痛难忍。
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 尿血。
(三)膏淋与尿浊的鉴别
➢ 清·《金匮翼·诸淋》提出各种淋证可 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
➢疗同石或时淋淋因提的症醇出原所酒“感浓则不味开。一。郁,房行或劳气因者,房,破劳阴血,虚或火滋因动阴忿也”怒。治,忿
怒者,气动生火也。醇酒浓味者,酿成湿 热 痛 浊其方也 。 如夫膏 可。 膏初散、 也积 、则热石 。热如热利、既沙淋小沙久、、便淋。如血,,热石淋只必结也,能须下。久治开焦则热郁,煎淋行所熬、气以水血,淋液淋破沥,而血作稠已滋,阴
❖ 疑前列腺炎,可作肛门指检前列腺及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红、苔黄,脉滑数;虚症表现为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 舌淡红,脉细数。
兼症:或见心烦,虚症或见腰酸膝软,神疲乏力。 病机要点:实证为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虚症为肾
阴不足,虚火扰络,络伤血溢。
治法: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虚症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方药:实证用小蓟饮子;虚症用知柏地黄丸。 加减:
(3)若寒热口苦呕恶者,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4)伤阴者,加白茅根、生地、麦冬、知母等养阴清热。 (5)热毒炽盛,入营入血,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6)若少腹胀痛加川楝子、乌药疏利下焦气机。
2020/12/8
18
•石淋
主症:共症+ 尿中时夹砂石,排尿艰涩,尿
时疼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少腹拘急, 或腰腹绞 痛,尿中带血,舌质红,苔 黄 薄,脉弦。 虚实夹杂:病久砂石不去,但面色少华,少
辨标本缓急 •本——正气、病因、旧病 •标——邪气、症候、新病
2020/12/8
15
(二)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实则清利除邪 虚则补虚扶正 虚实夹杂则补虚泻实兼顾
具体方法: 实:清热利湿、清热凉血、通淋排石、 利气疏导 虚:健脾益气、益肾补虚、益气养阴
治疗注意:
清利勿太过,以防伤阴损气
2020/12补/8 不宜过腻,以防湿热留恋
如中段尿含菌数 102 / ml ,亦可确诊
2020/12/8
11
•鉴别诊断
•淋证与癃闭的鉴别
淋证 癃闭
小便困难 小便量少
伴尿频而痛,每日排尿总量 多正常
无尿频尿痛,每日排尿总量 低于正常,病情较重,预后 较差
2020/12/8
12
•血淋与尿血的鉴别
血淋 尿血
小便出血,尿 色红赤,甚至 溺出纯血
气乏力,神疲,舌淡边有齿印,脉细 弱;或者腰酸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病机要 2020/12/8 点:湿热蕴积,煎熬尿液,炼为砂1石9 。
治法: 实症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虚实夹杂:宜扶正消石,标本兼顾
方药:石苇散 加减:
第一课件网网站
•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排石消坚 •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清热通便。 •腰腹绞痛,加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加伴有淤滞,舌质紫暗,加桃仁、红花、穿 山甲以活血化瘀。
2020/12/8
10
尿路感染:
•膀胱穿刺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导尿细菌定量培养 105 / ml •清洁中断尿定量培养 105 / ml 。 •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以上中段尿培 养,结果细菌数均 5 10 / ml ,且为同一均种, 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
• 有明显尿路刺激征妇女,尿中有较多白细胞,
•尿血
•加小蓟、白茅根、荠菜、生地黄凉血止血。
•病久气血两虚选用二神散合八珍汤加减;阴
2020/12/8虚者宜六味地黄丸合石苇散加减。
20
•气淋
主症:共症+小便涩滞,淋沥不尽,苔薄白,脉沉弦;
虚症见尿有余沥,舌淡,脉细无力。
兼症:或见少腹满痛;虚症或见少腹坠胀,面色恍白。
病机要点:情志怫郁,肝郁气滞,膀胱气化不利
淋证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12/8
1
目的要求:
1、了解淋证的概念。 2、掌握淋病的病因病理。 3、熟悉淋证的诊断、辨证及治疗要点 。 4、掌握淋证各型的辨证施治。
2020/12/8
2
一、概述
•证名
淋证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肾、膀胱气化失
司,水道不利而致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
涩疼,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16
(三)分证论治
•热淋
主症:共症+灼热刺痛,溺色黄赤,苔黄腻,
脉滑数。
兼症: 腰痛拒按,寒热起伏、口苦、 呕恶,
便秘。
病机要点: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2020/12/8
17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 八正散
加减:
(1)若舌苔厚腻者,可加苍术、黄柏,以加强其清化湿 热的作用。
(2)若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者,可合导赤散,以清心 火、利湿热;
治法:实证宜利气疏导;虚症宜补中益气
方药:实证用沉香散;虚症用补中益气。
加减:
胸胁胀满者,可加柴胡、香附、郁金、青皮、乌
药等,疏通肝气。日久气滞血瘀,加红花、赤勺、牛
膝活血行瘀。 兼肾虚者,可加杜仲、菟丝子、巴戟、
桑螵蛸补益肾气
2020/12/8
21
•血淋:
主症:共症+小便热涩疼痛,尿色深红,或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
6
病机转化: 虚实转化 虚 正气不足,实邪易客 实
实 湿热未尽,正气已伤 虚
各类型间转化
热淋 热伤血络
血淋
2020/12/8
石淋
并发
血淋、热淋
7
总归: “肾虚,膀胱热”
2020/12/8
8
三、诊断
•症状特征: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腰
部酸痛。
•体征 可有发热(感染) 小腹压痛(膀胱炎) 肾区口击痛(肾结石、肾盂炎、肾积液等)
病证。临床可分为热、气、血、石、膏、劳六
淋。
•源流
•范围
2020/12/8
3
二、病因病机
•膀胱湿热 •脾肾亏虚 •肝郁气滞
膀胱气化失司 淋证
水道不利
2020/12/8
4
外感湿热 湿热蕴结 膀胱、气
饮食不节 化不利
热结膀胱 煎熬尿液 清浊相混
热淋 石淋 膏淋
热伤血络
血淋
劳欲体虚
虚火伤络
高年久病 久淋伤正
脾肾两虚
气虚不固
气不摄血 脂液下泄 遇劳即发
中气下陷
郁怒伤肝 气滞或气火郁结膀胱
2020/12/8
劳淋 气淋
5
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病理:肾虚,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
病性:实证——湿热、气滞
虚证——脾肾不足 虚实夹杂
第一课件网网站
*久病,热伤阴,湿遏阳——正虚邪恋
*正虚易感外邪
2020/12/8
伴小便疼痛难忍 排尿多无疼痛
•膏淋与尿浊的鉴别
第一课件网网站
膏淋 尿浊
2020/12/8
小便浑浊 白如米泔
伴小便频数涩痛及堵塞感 小便无频急疼痛滞涩感
13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淋证类别 •辨证候虚实 •辨标本缓急
2020/12/8
14
辨证候虚实 •实:起病急,有湿、热、砂石、气滞等实邪 •虚:病程规、尿培养、腹平片、肾盂造影等。
2020/12/8
9
•六淋特征:
•热淋:起病多急,或伴有发热、小便赤热,溲时灼 痛。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血淋:尿中夹血或血块、血丝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
不尽。 • 膏淋: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如脂膏。 •劳淋:久淋,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或加重。
兼症:或见心烦,虚症或见腰酸膝软,神疲乏力。 病机要点:实证为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虚症为肾
阴不足,虚火扰络,络伤血溢。
治法: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虚症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方药:实证用小蓟饮子;虚症用知柏地黄丸。 加减:
(3)若寒热口苦呕恶者,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4)伤阴者,加白茅根、生地、麦冬、知母等养阴清热。 (5)热毒炽盛,入营入血,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6)若少腹胀痛加川楝子、乌药疏利下焦气机。
2020/12/8
18
•石淋
主症:共症+ 尿中时夹砂石,排尿艰涩,尿
时疼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少腹拘急, 或腰腹绞 痛,尿中带血,舌质红,苔 黄 薄,脉弦。 虚实夹杂:病久砂石不去,但面色少华,少
辨标本缓急 •本——正气、病因、旧病 •标——邪气、症候、新病
2020/12/8
15
(二)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实则清利除邪 虚则补虚扶正 虚实夹杂则补虚泻实兼顾
具体方法: 实:清热利湿、清热凉血、通淋排石、 利气疏导 虚:健脾益气、益肾补虚、益气养阴
治疗注意:
清利勿太过,以防伤阴损气
2020/12补/8 不宜过腻,以防湿热留恋
如中段尿含菌数 102 / ml ,亦可确诊
2020/12/8
11
•鉴别诊断
•淋证与癃闭的鉴别
淋证 癃闭
小便困难 小便量少
伴尿频而痛,每日排尿总量 多正常
无尿频尿痛,每日排尿总量 低于正常,病情较重,预后 较差
2020/12/8
12
•血淋与尿血的鉴别
血淋 尿血
小便出血,尿 色红赤,甚至 溺出纯血
气乏力,神疲,舌淡边有齿印,脉细 弱;或者腰酸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病机要 2020/12/8 点:湿热蕴积,煎熬尿液,炼为砂1石9 。
治法: 实症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虚实夹杂:宜扶正消石,标本兼顾
方药:石苇散 加减:
第一课件网网站
•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排石消坚 •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清热通便。 •腰腹绞痛,加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加伴有淤滞,舌质紫暗,加桃仁、红花、穿 山甲以活血化瘀。
2020/12/8
10
尿路感染:
•膀胱穿刺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导尿细菌定量培养 105 / ml •清洁中断尿定量培养 105 / ml 。 •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以上中段尿培 养,结果细菌数均 5 10 / ml ,且为同一均种, 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
• 有明显尿路刺激征妇女,尿中有较多白细胞,
•尿血
•加小蓟、白茅根、荠菜、生地黄凉血止血。
•病久气血两虚选用二神散合八珍汤加减;阴
2020/12/8虚者宜六味地黄丸合石苇散加减。
20
•气淋
主症:共症+小便涩滞,淋沥不尽,苔薄白,脉沉弦;
虚症见尿有余沥,舌淡,脉细无力。
兼症:或见少腹满痛;虚症或见少腹坠胀,面色恍白。
病机要点:情志怫郁,肝郁气滞,膀胱气化不利
淋证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12/8
1
目的要求:
1、了解淋证的概念。 2、掌握淋病的病因病理。 3、熟悉淋证的诊断、辨证及治疗要点 。 4、掌握淋证各型的辨证施治。
2020/12/8
2
一、概述
•证名
淋证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肾、膀胱气化失
司,水道不利而致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
涩疼,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16
(三)分证论治
•热淋
主症:共症+灼热刺痛,溺色黄赤,苔黄腻,
脉滑数。
兼症: 腰痛拒按,寒热起伏、口苦、 呕恶,
便秘。
病机要点: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2020/12/8
17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 八正散
加减:
(1)若舌苔厚腻者,可加苍术、黄柏,以加强其清化湿 热的作用。
(2)若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者,可合导赤散,以清心 火、利湿热;
治法:实证宜利气疏导;虚症宜补中益气
方药:实证用沉香散;虚症用补中益气。
加减:
胸胁胀满者,可加柴胡、香附、郁金、青皮、乌
药等,疏通肝气。日久气滞血瘀,加红花、赤勺、牛
膝活血行瘀。 兼肾虚者,可加杜仲、菟丝子、巴戟、
桑螵蛸补益肾气
2020/12/8
21
•血淋:
主症:共症+小便热涩疼痛,尿色深红,或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
6
病机转化: 虚实转化 虚 正气不足,实邪易客 实
实 湿热未尽,正气已伤 虚
各类型间转化
热淋 热伤血络
血淋
2020/12/8
石淋
并发
血淋、热淋
7
总归: “肾虚,膀胱热”
2020/12/8
8
三、诊断
•症状特征: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腰
部酸痛。
•体征 可有发热(感染) 小腹压痛(膀胱炎) 肾区口击痛(肾结石、肾盂炎、肾积液等)
病证。临床可分为热、气、血、石、膏、劳六
淋。
•源流
•范围
2020/12/8
3
二、病因病机
•膀胱湿热 •脾肾亏虚 •肝郁气滞
膀胱气化失司 淋证
水道不利
2020/12/8
4
外感湿热 湿热蕴结 膀胱、气
饮食不节 化不利
热结膀胱 煎熬尿液 清浊相混
热淋 石淋 膏淋
热伤血络
血淋
劳欲体虚
虚火伤络
高年久病 久淋伤正
脾肾两虚
气虚不固
气不摄血 脂液下泄 遇劳即发
中气下陷
郁怒伤肝 气滞或气火郁结膀胱
2020/12/8
劳淋 气淋
5
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病理:肾虚,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
病性:实证——湿热、气滞
虚证——脾肾不足 虚实夹杂
第一课件网网站
*久病,热伤阴,湿遏阳——正虚邪恋
*正虚易感外邪
2020/12/8
伴小便疼痛难忍 排尿多无疼痛
•膏淋与尿浊的鉴别
第一课件网网站
膏淋 尿浊
2020/12/8
小便浑浊 白如米泔
伴小便频数涩痛及堵塞感 小便无频急疼痛滞涩感
13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淋证类别 •辨证候虚实 •辨标本缓急
2020/12/8
14
辨证候虚实 •实:起病急,有湿、热、砂石、气滞等实邪 •虚:病程规、尿培养、腹平片、肾盂造影等。
2020/12/8
9
•六淋特征:
•热淋:起病多急,或伴有发热、小便赤热,溲时灼 痛。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血淋:尿中夹血或血块、血丝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
不尽。 • 膏淋: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如脂膏。 •劳淋:久淋,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