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奥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不是纯奥数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课本到奥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不是纯奥数-练习题
————————————————————————————————作者:————————————————————————————————日期: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高考试题与教材的五种关系
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与高中历史教材(旧课程人教版)的关系,根据其设问和答案来看,可以用“紧扣、概括、拓展、升华、游离”这五个词十个字概括。

下以2006-2008三年全国卷I为例说明。

表一:2006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考查知识与教材的关系简单说明
12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变化拓展(干扰项较强)“线索”拓展
13临时约法紧扣照搬
14武汉国民政府紧扣照搬
15新政协的职能紧扣照搬小字
16巴黎公社概括(干扰项特弱)“直接”概括
17十月革命的结果紧扣照搬
18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

紧扣(干扰项一般)“比较”式照搬
19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拓展(干扰项紧扣教材)新语词表达
20普法战争(识图)紧扣将图为文
21法德和解的最早标志拓展、紧扣拓展题干、照搬小字221994年的欧盟拓展“评价”拓展
23《堂吉诃德》和《水浒传》
相同处
紧扣、拓展
“干扰项”拓展
37春秋到宋元时期中华文明
的发展
紧扣、概括、拓展、升华、
游离
第2问的答案中有“游离”、第4问的答案
中有“升华”
39
近代通商口岸的分布特点
及影响
紧扣、概括、拓展、升华
答案最后一个要点是“升华”
统计:“紧扣”教材12道题次,占题量的85.7%;“概括”教材3道题次,占题量的21.4%;“拓
展”教材7道题次,占题量的50%;“升华”教材2道题次,占题量的14.3%;“游离”教材1道题次,占题量的7.1%。

表二:2007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考查知识与教材的关系简单说明

12帝王谥号拓展“常识”拓展
13“武周之代李唐”为“社会之革命”升华(干扰项较强)“扶植庶族”具有“社会革命”
的价值
14八旗制度早期特点紧扣(干扰项弱)照搬
15清末湘军的主要特点拓展(干扰项弱)“评价”拓展
16清末新军的主要特点拓展(干扰项较强)对“新政”的认识拓展
17国民革命军的特点拓展“线索”拓展
18近代民教冲突表明什么升华(干扰项一般)从现象到本质
从中外关系到日常生活
19HUEHART路牌设立时间升华(2个干扰项特
弱)
20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最高权力紧扣(干扰项弱)照搬
拓展农业与工业的比较211956—1965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图表)
22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主要目的拓展(干扰项较强)“认识”拓展
23工业革命的影响升华(干扰项一般)贵族与资产阶级日常生活变化38二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紧扣、拓展、升华第2问答案中有“升华”
40金迁都北京紧扣、拓展、升华第2问“影响”的答案中有“升
华”
统计:“紧扣”教材4道题次,占题量的28.8%;“拓展”教材6道题次,占题量的42.9%;“升华”教材6道题次,占题量的42.9%。

表三:2008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题号考查知识与教材的关系简单说明
12阴阳的含义拓展“常识”拓展
13徐继畲的观点紧扣、拓展(干扰项强)“题干”拓展的认识
14洋务企业的管理方式拓展“史料”拓展
15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游离(干扰项一般)“知识”游离
16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拓展(干扰项较弱)“史料”拓展
17抗战期间治外法权的废除升华(干扰项一般)“评价”升华
18“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拓展(干扰项特弱)“理解”拓展
19古希腊人回到1750年升华(干扰项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201878年日本儿童拍球游戏升华(干扰项强)从现象到本质
211932年张伯伦评论的历史背景拓展(干扰项特弱)“史料”拓展
221961.8和1989.11柏林墙图拓展(干扰项较强)“认识”拓展
2320世纪50—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拓展(干扰项弱)“概括”拓展
37科举制与欧洲的文官制度的比较拓展、升华、游离第3问答案“游离”
39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拓展、升华第4问“升华”
统计:“紧扣”教材1题次,占题量7.1%;“拓展”教材10题次,占题量69.4%;“升华”教材5题次,占题量35.7%;“游离”教材2题次,占题量14.3%。

表四:2006-2008全国高考卷I历史试题与教材的关系
项目
考年
紧扣概括拓展升华游离题次% 题

% 题

% 题

% 题次%
20061285.7 321.4 750 214.3 17.1
2007428.8 642.9 642.9
200817.1 10 69.4 535.7 2 14.3 合计17 40.5 3 7.1 22 52.4 13 31.0 4 9.5
“紧扣”教材的试题,就是试题的题干、题枝和答案,都是直接出自教材,即“照搬”教材的试题。

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或者说学生的“背书”能力。

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紧扣”教材的试题是逐年减少,且减少的速率较快,从2006年的12个题次锐减到2008年的1个题次。

由此,可以说,现今的高考复习仅仅让学生背书是不够的。

“概括”教材的试题,即答案存在于教材之中但必须通过概括才能完成的试题。

这一答案,一不能集中地直接地“照搬”教材上的文字表述,二不能直接摘抄试题材料(这类试题的材料,其本身是对教材所述史实的“还原”)。

如2006年全国卷I的第16题,“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就不是教材上的直接文字表述,而是对教材上关于“巴黎公社”革命措施表述的直接概括。

2006年全国卷I的第37题的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要求的是直接概括材料,而这段材料本身则是对教材所述这段“从分散到整合”历史的“还原”;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直接要求的就是概括教材,但不可能集中地直接地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其答案之中有“游离”的问题,下面将谈到)。

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
括能力,或者说把书读“薄”的能力。

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较少,07、08两年单纯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没有。

从命题人“反猜题”的角度说,这类试题在09年的高考中也许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对这类试题的复习与训练。

“拓展”教材的试题,即试题知识,或者设问要求,在教材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或认识范围的试题。

如2007年高考卷I第12题,教材上有“汉武帝”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刘彻的谥号;也有“唐太宗”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李世民的庙号;等等。

但本试题则要求考生对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什么是年号有准确的了解。

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拓展、推理能力,或者说把书读“厚”的能力。

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高考考查拓展能力的试题是最多的。

所以,对这一能力的教学,应该成为我们高考复习中的重点目标。

“升华”教材的试题,即对教材上的某一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新情景,让考生得出有别于教材的新结论;或者通过试题所下的新结论,要求考生通过“升华”能与教材上的这一知识联系起来。

如2007年高考卷I第13题,陈寅恪说“武周代李唐”是“社会革命”的结论,与教材所述武周之时“扶植庶族,抑制士族”的措施联系起来所出之题,就属于后者;第17题关于“民教冲突”在三个年份最多,则反映了“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则是属于前者。

这类试题,是“拓展”试题的进一步发展,较之于“拓展”型试题,对教材本身知识的依赖较少,教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着背景作用。

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升华”教材的试题比例都很大。

因为这类试题对教材知识依赖少,学生解答的难度大、失分多,抓住这类试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应该说是我们第二轮复习中嬴得高考,比对手多得分的关键。

“游离”教材的试题,即脱离教材、脱离材料的试题。

这类试题,主要反映在它的答案上。

这类试题的答案,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材料,都不能作答。

这类试题,实际上失败之题。

如2006年高考卷I第37题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答案中的“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这一答案,一是在教材上没有这一知识,就设问而言,也无法从教材中“拓展”出这一结论;二是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也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所以,这是个学生无法做出来的答案。

这种既脱离教材,又脱离材料,学生无法做出来的试题,我姑望称之为“游离”型试题。

这一答案,不仅使本题成了“游离”之题,且这一答案本身也难以符合历史真实。

这一答案告诉我们:原中原的汉文化中没有“刚劲、豪爽、活泼”的色彩,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真实。

2007年高考卷I第15题,梁启超关于“科学万能说”的评价与“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相联系的答案、第37题第3问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都属于“游离”类型的试题。

这类试题,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但确实不应该出现。

作为应试,对这类试题,考生只有依靠解题技巧和运气了。

下以2007年高考卷I第15题为例,简略谈谈解答这类试题的技巧问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此题题干告诉我们的信息有:1920年、梁启超“欧游”、梁启超本人对“科学万能说”的否定态度。

此题题枝A项说的是中国、B项说的是科技水平高、C项说的是科技成为世界大战工具、D项说的是科技发展速度减缓。

因为题干的这些信息与选项的作答确实都难以在逻辑上对应起来,很难准确判断梁启超针对“科学万能说”为什么能得出“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了的结论,所以此题按正常的逻辑关系,无法作答,只能靠“猜”。

如何“猜”?因为科技“从前”也没有在中国“猖獗”过,所以A项要排除;再因为科技“不能”“猖獗”了,与科技“发展水平高”自相矛盾,所以B项也要排除;三是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速度在1920年前后并没有减缓而是加速,所以D项也要被排除;如此,只好选C项了。

选C项的确又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在一战之中,也无法证明科学是万能的。

最有可能“联系”的是“猖獗”一词的贬义性质,这一“联系”当然不是逻辑联系,所以是不可靠的联系。

虽然是不可靠的联系,也得“联系”,不然,就没得选了。

所以,此题要想得分,只能依靠“排除法”这一解题技巧的运用。

反复比对各干扰项,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可能就是试题所谓的正确答案。

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各个具体的试题,分别与教材所构成的上述五种关系,不一定准确,但近三年全国高考卷I的历史试题,与教材之间的这五种关系,确实是存在的。

既然如此,从中我们能够获得哪些备考启示呢?
1.教材是基础
除开“游离”型试题,上述四种与教材关系的试题,不言而喻,其共同的基础都是教材。

所以,即使是第二轮复习,教材本身是不能丢的,不能只见**金榜、**按钮、**宝典等等备考资料,而独不见教材;只见**月考、**联考、**模考等等考试,独不见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学习。

2.“拓展”、“升华”是重点
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是在第二轮复习中,对所确定的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尽可能找到新材料,编拟出新情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和背景,对学生进行拓展历史知识、拓展历史结论,升华教材认识、升华史
料认识的训练。

这一部分的教学,一是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重点,二是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难点。

前者说明它将在第二轮复习中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以增加相应的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后者说明它将在第二轮复习中占用教师的主要精力,以寻找新材料、编拟新情景。

3.用技巧、异变应答“游离”试题
“游离”教材之题,是考生无法按正常思路和教材知识作答的试题。

既然如此,又不能白白放弃,只能一靠“技巧”、二靠“异变”来应对。

前者主要应答选择题。

选择题是四者“必居其一”,所以,依靠“技巧”,就能排除较为有把握的非选项以便“碰上”得分选项。

如上述“科学万能题”。

后者主要应答材料问答题。

在材料问答题中,根据近三年全国高考卷I看,出现“游离”者,一般是在求答的原因、意义或评价部分。

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的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的“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的答案就是“意义或评价”;2008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的第3问“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其中的“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就是“原因”。

这些“原因”、“意义或评价”都是教材没有提供的知识或知识背景,也是试题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所以,只有在其基本答案的基础上“变异”,顺着其基本意思或正(上述答案都是“正写”)或反地“多多益善”,以“碰碰运气”。

作者简介:男,1955年5月生,现工作于湖北省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湖北省特级教师,宜昌市首批正高职教师(“正教授”级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会员、学术委员,湖北省历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宜昌市教研中心教研员。

曾先后撰写、主编了近10部专著,发表了近100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