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山歌的艺术魅力赏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兴国山歌的艺术魅力赏析
!董 颖 董 璐
(赣 # 内容提要 $ 兴国山歌属于江西中部山区农村客家山歌, 主要流行在兴国县境内和周边各县 县、 于都、 宁都、 石城、 瑞金 ) , 用客家方言演唱。兴国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涵盖了客家 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本文就此作一赏析以明意蕴。 # 关键词 $ 客家山歌; 兴国山歌; 曲风; 革命战争; 艺术特色 # 作者简介 $ 董 (!%&’ — ) (江西南昌 颖 , 女, 硕士, 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董 (())*( ) (!%&% — ) (黑龙江哈尔滨 璐 , 女, 硕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助教。 !’)))) )
!"!
wenku.baidu.com
$%%"& ’
更使兴国山歌添辉生彩。而使兴国山歌最为光彩夺 “红五月 ” 目、 辉煌灿烂的, 便是 !"(( 年的 , 在扩大百 万铁红军的口号声中, 兴国人民在县城鸡心岭、 筲箕 窝等地, 搭起歌台, 各区、 乡歌手, 轮番登台演唱, 连唱 三天三夜,这是何等如火如荼的动人景象!歌声中, 兴国地方赤卫队、 少先队, 整营整连集体加入红军, 三 天之内, 组建起兴国模范师、 工人师、 少共国际师, 走 上了战斗前线, 受到中央通电嘉奖。兴国山歌, 也就 “一首山歌三个师 ” 留下了 的千古佳话, 在苏区文化史 乃至世界文化史上, 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 红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以来,连战皆捷, 开辟了广大的革命根据地, 兴国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 舞, 他们热情地歌唱: 哎呀嘞—— — 斧头不怕纽丝柴, 红军不怕反动派; 井冈红旗飘天下, 铁桶江山打出来。 一九三零年冬到一九三一年九月中旬,在毛委 员、 朱总司令亲自部署和指挥下, 获得了反第一、 二、 “围剿 ” 三次 的辉煌胜利, 都有山歌记载。 “围剿 ” 反 战争胜利后, 中央红色根据地在瑞金成 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 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主席。兴 国县、 区、 乡、 村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 发扬党的好 作风和优良的传统, 积极地工作, 认真地解决问题, 群 众热情洋溢地赞扬他们: 哎呀嘞—— — 苏区干部好作风, 自带干粮去办公; 日着草鞋干革命, 夜走山路打灯笼。 革命战争在激烈发展, 兴国人民遵照毛主席指示, 积极发展扩红运动, 动员妇女参加生产, 兴国山歌成为 有力的武器, 使运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 为了巩固革命 根据地, 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和自由幸福的生活, 动员 青年和自己的亲人参加红军, 是当时普遍风行的大喜 “扩红” 事, 家家以参军为荣, 也就成为当时兴国山歌的 “扩红 ” 一个重要内容。 在 运动中, 涌现出许多父送子、 妻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 兴国县的妇女在欢送亲人上 前线时, 送上自己新编的草鞋和新编的山歌。 《十送红军 》 具有代表意义的 更是兴国山歌的经 典之作。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 北上 《十送红军 》 抗日。 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 并借叙事来
兴国历代文人对上洛山木客唱山歌的事常有记 “哎呀嘞— ” 述。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 就是伐木 工人在劳动中或劳动后伸腰舒气的感叹声。伐木歌 起, 山鸣谷应。引起上山的樵夫, 放排的工人, 耕耘的 农民感情上的共鸣, 于是互相唱和, 成为劳动群众表 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代代相传, 蔚然成风。 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后, 其民谣渗透其内, 与之融 合, 不断改造演化, 在兴国山区扎根开花。兴国山歌 “唐时起, 故有 宋时兴, 唐宋流传到至今 ” 的说法。兴 《园中芥菜起了芯 》 《绣香包 》 《行 国山歌代表曲目有 、 、 《赞八仙 》 行都出状元郎 》 、 等。 兴国山歌虽然久负盛名, 然而, 真正使兴国山歌 赋予新的生命, 并使它登上时代大舞台的, 却是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在那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里, 哪里 有战斗, 哪里就有嘹亮的山歌, 兴国山歌伴随着红军 一次次战斗胜利, 唱遍了赣南闽西根据地。革命战争 的熊熊烈火, 锻铸着一批批英雄模范, 也锤炼出一批 批红色歌手。长岗乡乡苏主席谢昌宝、 县苏维埃委员 曾子贞, 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的山歌, 唱到了 中华全苏代表大会, 毛泽东、 陈毅等同志曾亲口称誉 “山歌大王 ” 他们是 , 堪称是兴国山歌的旗帜和楷模。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亲自创作山歌,
!#$
兴国山歌的艺术魅力赏析 兴国山歌随口搭, 但为了歌唱时顺口, 也讲究平 “平起仄收式, 仄, 有 平起平收式, 仄起平收式, 仄起仄 收式 ” 。 如: 山歌唔唱唔风流, 猪肉唔煎唔出油。梧桐落 叶心唔死, 无同妹料心唔休。 #$ 唱腔悠长 各地方言歌谣均有自己的特点, 陕北信天游音调 高昂, 江南民歌柔美婉转, 而兴国山歌则刚柔悠长。 如: 哥是白糖妹是水, 若是有情结缘来。月光弯 弯在半天, 船子弯弯在河边; 船要下滩赶大水, 妹要恋 郎赶少年。 调性多样, 音乐个性鲜明 %$ 调式、 由于客家山歌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历史、 地理、 人 文等因素, 这就决定了客家山歌的复杂性、 多样性。 除语言、 音调上的差异外, 更为本质艺术特点是调式、 调性上的特色。 (! ) 调式调性朴实无华。客家山歌的调式及其音 乐内涵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从现在大量的客家民 歌来看, 无论是赣南、 闽西、 粤西北还是更远一点的西 南、 台湾等地的客家山歌, 其音乐基因是相同的, 都是 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土著音乐文化的交融。它的 旋律走向、 旋法大同小异, 多以宫、 徵、 羽调式为主, 这 三大调式构架了客家山歌的主题结构。 (& ) 曲式结构清晰明了。由于低水平的耕作方 式, 流落四方的生活, 长期的与自然的斗争, 决定了兴 国山歌的淳朴、简单、易学易唱,不可能含有丝毫奢 “掘 ” “奢 ” “侈 ” 华。 客家一直崇简 ” 亲 , 贬 抑 。 在数量宏 大的各类客家民歌中无论是曲调还是语言, 都是质朴 无华的。大量的兴国山歌正是通过简单易唱的旋律, 琅琅上口的歌词, 反映客家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兴国山歌继承了传统的赋、 比、 兴创作手法, 并在 长期的演唱实践中, 不断丰富和发展。兴国山歌之所 以能经久不衰、 广为流传, 就因为有乡土情、 泥巴味, 唱的都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信手拈来, 出口成歌。 兴国山歌是劳动的号子, 在田野山林中飘着, 在 压弯的扁担上颤着, 在飞转的纺车上缠着, 既激发干 劲, 又消除疲劳。兴国山歌是生活的镜子, 折射生活 的多姿多彩, 情人传情、 斟茶待客、 祈吉禳灾、 红白好 事祝赞都囊括其中。尤其是情歌, 运用比兴、 暗喻、 双 关等手法, 情趣盎然。 兴国山歌所唱的内容十分广泛, 旧时除唱男女爱 情和劳动生活外, 还常唱历史故事、 传说新闻等内容, 有时即兴编唱, 有时长篇叙事, 形式多样。解放后, 许 多以井冈山、 赣南根据地革命历史为题材的音乐作品 《红军根据地大合唱 》 中常以它为素材进行创他, 如 、 《井冈山大合唱 》 等。 三、 兴国山歌的文化传承 兴国山歌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 运用自如, 灵活多 变。因而, 千百年来, 历久不衰, 深受群众喜爱。兴国 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涵盖了客家人生 活的方方面面, 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从某种 意义上说, 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一幅历史画 卷。保护、 研究、 解读兴国山歌, 发掘其精华, 无疑是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 年 ) 月 &’ 日,兴国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着改革开放的激越鼓点, 兴国山歌释放出从未 有过的光彩。 在兴国县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 兴国山 歌得到了进一步保护、 继承和发展。 近几年, 兴国山歌 《 客家民歌 》 《 同一首歌 》 《 乡村 先后唱响在 的舞台上, 大世界 》 等大型栏目中。 兴国山歌也与松口山歌、 五华 山歌、 大埔西河山歌、 连平山歌、 丰顺山歌、 兴宁石马 山歌一起走进了广东梅州嘉应学院的音乐学院, 成为 “振兴兴国山歌, 高等院校的研习对象。 兴国县把 建设 山歌之乡 ” 当作文化建设的龙头来抓, 当作人们不可 缺少的精神食粮来抓, 使兴国山歌空前繁荣。 在演唱 形式上由独唱、 对唱, 发展到联唱、 合唱、 小演唱, 而且 还创造出兴国山歌剧这一新剧种。 兴国县创建了全国 《 山歌 第一家专业的山歌剧团, 其创作的大型山歌剧 “ 五个 情》 在京演出产生轰动效应, 一举获得中宣部 一” 工程奖, 第四届文华大奖, 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 充满泥土芳香的兴国山歌, 登上了艺术最高殿堂。 四、 结语 本文通过探析兴国山歌与其生存环境的共融关 系, 让我们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了兴国山歌及其文化底 蕴和艺术特色。 那就是兴国人民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乐 观。 今天,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主题下, 结合时代的 需要, 兴国山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光彩再次展现, 它 正以独有的艺术特性和风格, 传达人们在新时代的心 声, 从而充分体现出它作为草根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 年创刊
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 成功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的手 法, 使人感到情真意切、 难舍难分。如: “一送红军下了山, 秋风细雨缠绵绵, 山上野鹿声声哀叫, 树树梧桐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人马再回山。 ” …… 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 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 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 然而从整体上, 它依然给人以 抽噎的感觉, 在情绪上难脱压抑、 沉重的印象。统观 全歌, 其音乐情感是留恋、 期盼、 祝福、 深情等多种情 绪融为一体的。 《十送红军 》 每当我们聆听这首 时, 总会感觉到眼 前呈现出一面面鲜红鲜红的党旗, 隐迭着一组一组酷 似群雕的红军战斗画面, 在镰刀铁锤的指引下, 战士 《十送红军 》 们前仆后继, 直向前冲……。伴随着 那如 咽如泣、 如倾如诉, 悲壮而委婉; 凄楚而浑厚、 呼亮而 《长征 》 隐约、 缠绵而铿锵的音乐, 又会展现在我们的 眼前, 一股热流会在全身涌动……。朗朗乾坤气象万 千, 茫茫宇宙斗转星移, 音律之间, 抑扬顿挫, 余韵无 穷……; 此时的歌声, 已不仅仅是一阵音乐, 冥冥之中 已成了一种感觉、 一种激情、 一种物化的冲动, 一种内 心难以抑制的呼唤……。 解放后, 兴国山歌, 老树再发新枝。 !")# 年著名 歌手刘承达把山歌唱到了北京城, 唱进了中南海, 受 到了毛主席、 周总理、 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 “四害 ” 切接见, 使兴国山歌再次掀起红歌热潮!但在 横行的日子里, 兴国山歌跟全国的民歌一样, 遭到扼 “四人帮 ” 杀。 的倒台, 带来了兴国山歌的新生。 二、 兴国山歌的艺术特色 兴国山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地域特色, 主要 体现在语言、 调式调性、 唱腔等方面。语言丰富, 讲究 修饰, 文学艺术性强。 !& 注重押韵 在声韵方面, 客家山歌很讲究语言流畅, 歌曲多 以七言四句为基本句式, 且都十分押韵, 在演唱时, 按 客家语言押韵。 如: 劝妹积肥莫偷懒, 有心积肥堆成山。增产全 靠肥粪足, 劝妹积肥莫偷懒。 $& 对仗工整
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用客家 “客家山歌 ” 方言演唱, 故称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 源 远流长, 它的曲调抒情奔放、 细腻缠绵、 风格独特, 是 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素被称为有《诗经 》遗风的 天籁之音。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 它富有客 家人的语言特色, 形成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曲调丰 富、委婉动听,不仅是客家人的口头音乐文学,还是 中国民歌中最为浓情、 最为放达、 也是最为动听的歌 种之一。 一 + 兴国山歌的渊源 兴国县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 将军县, 被毛泽东 “模范兴国 ” 亲自授予 的光荣称号。 被文化部 !%%* 年, “兴国山歌 ”被列 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 ” , 入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即伐木工人 ) 《诗经 》 《小雅 相传山歌始于木客 , “伐木丁丁, ・伐木 》 中曰: 鸟鸣嘤嘤; ……嘤其鸣关, 求其友声 ” 。说明自古伐木者善歌, 山歌始于劳动。 哎呀嘞—— — 打酒也莫食钭恚 市上唔当山上好, 月光下面把歌对。 这是有资料可参考的最早的一首兴国山歌。 壶底一空你就归;
兴国山歌的艺术魅力赏析
!董 颖 董 璐
(赣 # 内容提要 $ 兴国山歌属于江西中部山区农村客家山歌, 主要流行在兴国县境内和周边各县 县、 于都、 宁都、 石城、 瑞金 ) , 用客家方言演唱。兴国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涵盖了客家 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本文就此作一赏析以明意蕴。 # 关键词 $ 客家山歌; 兴国山歌; 曲风; 革命战争; 艺术特色 # 作者简介 $ 董 (!%&’ — ) (江西南昌 颖 , 女, 硕士, 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董 (())*( ) (!%&% — ) (黑龙江哈尔滨 璐 , 女, 硕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助教。 !’)))) )
!"!
wenku.baidu.com
$%%"& ’
更使兴国山歌添辉生彩。而使兴国山歌最为光彩夺 “红五月 ” 目、 辉煌灿烂的, 便是 !"(( 年的 , 在扩大百 万铁红军的口号声中, 兴国人民在县城鸡心岭、 筲箕 窝等地, 搭起歌台, 各区、 乡歌手, 轮番登台演唱, 连唱 三天三夜,这是何等如火如荼的动人景象!歌声中, 兴国地方赤卫队、 少先队, 整营整连集体加入红军, 三 天之内, 组建起兴国模范师、 工人师、 少共国际师, 走 上了战斗前线, 受到中央通电嘉奖。兴国山歌, 也就 “一首山歌三个师 ” 留下了 的千古佳话, 在苏区文化史 乃至世界文化史上, 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 红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以来,连战皆捷, 开辟了广大的革命根据地, 兴国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 舞, 他们热情地歌唱: 哎呀嘞—— — 斧头不怕纽丝柴, 红军不怕反动派; 井冈红旗飘天下, 铁桶江山打出来。 一九三零年冬到一九三一年九月中旬,在毛委 员、 朱总司令亲自部署和指挥下, 获得了反第一、 二、 “围剿 ” 三次 的辉煌胜利, 都有山歌记载。 “围剿 ” 反 战争胜利后, 中央红色根据地在瑞金成 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 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主席。兴 国县、 区、 乡、 村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 发扬党的好 作风和优良的传统, 积极地工作, 认真地解决问题, 群 众热情洋溢地赞扬他们: 哎呀嘞—— — 苏区干部好作风, 自带干粮去办公; 日着草鞋干革命, 夜走山路打灯笼。 革命战争在激烈发展, 兴国人民遵照毛主席指示, 积极发展扩红运动, 动员妇女参加生产, 兴国山歌成为 有力的武器, 使运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 为了巩固革命 根据地, 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和自由幸福的生活, 动员 青年和自己的亲人参加红军, 是当时普遍风行的大喜 “扩红” 事, 家家以参军为荣, 也就成为当时兴国山歌的 “扩红 ” 一个重要内容。 在 运动中, 涌现出许多父送子、 妻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 兴国县的妇女在欢送亲人上 前线时, 送上自己新编的草鞋和新编的山歌。 《十送红军 》 具有代表意义的 更是兴国山歌的经 典之作。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 北上 《十送红军 》 抗日。 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 并借叙事来
兴国历代文人对上洛山木客唱山歌的事常有记 “哎呀嘞— ” 述。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 就是伐木 工人在劳动中或劳动后伸腰舒气的感叹声。伐木歌 起, 山鸣谷应。引起上山的樵夫, 放排的工人, 耕耘的 农民感情上的共鸣, 于是互相唱和, 成为劳动群众表 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代代相传, 蔚然成风。 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后, 其民谣渗透其内, 与之融 合, 不断改造演化, 在兴国山区扎根开花。兴国山歌 “唐时起, 故有 宋时兴, 唐宋流传到至今 ” 的说法。兴 《园中芥菜起了芯 》 《绣香包 》 《行 国山歌代表曲目有 、 、 《赞八仙 》 行都出状元郎 》 、 等。 兴国山歌虽然久负盛名, 然而, 真正使兴国山歌 赋予新的生命, 并使它登上时代大舞台的, 却是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在那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里, 哪里 有战斗, 哪里就有嘹亮的山歌, 兴国山歌伴随着红军 一次次战斗胜利, 唱遍了赣南闽西根据地。革命战争 的熊熊烈火, 锻铸着一批批英雄模范, 也锤炼出一批 批红色歌手。长岗乡乡苏主席谢昌宝、 县苏维埃委员 曾子贞, 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的山歌, 唱到了 中华全苏代表大会, 毛泽东、 陈毅等同志曾亲口称誉 “山歌大王 ” 他们是 , 堪称是兴国山歌的旗帜和楷模。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亲自创作山歌,
!#$
兴国山歌的艺术魅力赏析 兴国山歌随口搭, 但为了歌唱时顺口, 也讲究平 “平起仄收式, 仄, 有 平起平收式, 仄起平收式, 仄起仄 收式 ” 。 如: 山歌唔唱唔风流, 猪肉唔煎唔出油。梧桐落 叶心唔死, 无同妹料心唔休。 #$ 唱腔悠长 各地方言歌谣均有自己的特点, 陕北信天游音调 高昂, 江南民歌柔美婉转, 而兴国山歌则刚柔悠长。 如: 哥是白糖妹是水, 若是有情结缘来。月光弯 弯在半天, 船子弯弯在河边; 船要下滩赶大水, 妹要恋 郎赶少年。 调性多样, 音乐个性鲜明 %$ 调式、 由于客家山歌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历史、 地理、 人 文等因素, 这就决定了客家山歌的复杂性、 多样性。 除语言、 音调上的差异外, 更为本质艺术特点是调式、 调性上的特色。 (! ) 调式调性朴实无华。客家山歌的调式及其音 乐内涵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从现在大量的客家民 歌来看, 无论是赣南、 闽西、 粤西北还是更远一点的西 南、 台湾等地的客家山歌, 其音乐基因是相同的, 都是 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土著音乐文化的交融。它的 旋律走向、 旋法大同小异, 多以宫、 徵、 羽调式为主, 这 三大调式构架了客家山歌的主题结构。 (& ) 曲式结构清晰明了。由于低水平的耕作方 式, 流落四方的生活, 长期的与自然的斗争, 决定了兴 国山歌的淳朴、简单、易学易唱,不可能含有丝毫奢 “掘 ” “奢 ” “侈 ” 华。 客家一直崇简 ” 亲 , 贬 抑 。 在数量宏 大的各类客家民歌中无论是曲调还是语言, 都是质朴 无华的。大量的兴国山歌正是通过简单易唱的旋律, 琅琅上口的歌词, 反映客家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兴国山歌继承了传统的赋、 比、 兴创作手法, 并在 长期的演唱实践中, 不断丰富和发展。兴国山歌之所 以能经久不衰、 广为流传, 就因为有乡土情、 泥巴味, 唱的都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信手拈来, 出口成歌。 兴国山歌是劳动的号子, 在田野山林中飘着, 在 压弯的扁担上颤着, 在飞转的纺车上缠着, 既激发干 劲, 又消除疲劳。兴国山歌是生活的镜子, 折射生活 的多姿多彩, 情人传情、 斟茶待客、 祈吉禳灾、 红白好 事祝赞都囊括其中。尤其是情歌, 运用比兴、 暗喻、 双 关等手法, 情趣盎然。 兴国山歌所唱的内容十分广泛, 旧时除唱男女爱 情和劳动生活外, 还常唱历史故事、 传说新闻等内容, 有时即兴编唱, 有时长篇叙事, 形式多样。解放后, 许 多以井冈山、 赣南根据地革命历史为题材的音乐作品 《红军根据地大合唱 》 中常以它为素材进行创他, 如 、 《井冈山大合唱 》 等。 三、 兴国山歌的文化传承 兴国山歌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 运用自如, 灵活多 变。因而, 千百年来, 历久不衰, 深受群众喜爱。兴国 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涵盖了客家人生 活的方方面面, 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从某种 意义上说, 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一幅历史画 卷。保护、 研究、 解读兴国山歌, 发掘其精华, 无疑是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 年 ) 月 &’ 日,兴国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着改革开放的激越鼓点, 兴国山歌释放出从未 有过的光彩。 在兴国县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 兴国山 歌得到了进一步保护、 继承和发展。 近几年, 兴国山歌 《 客家民歌 》 《 同一首歌 》 《 乡村 先后唱响在 的舞台上, 大世界 》 等大型栏目中。 兴国山歌也与松口山歌、 五华 山歌、 大埔西河山歌、 连平山歌、 丰顺山歌、 兴宁石马 山歌一起走进了广东梅州嘉应学院的音乐学院, 成为 “振兴兴国山歌, 高等院校的研习对象。 兴国县把 建设 山歌之乡 ” 当作文化建设的龙头来抓, 当作人们不可 缺少的精神食粮来抓, 使兴国山歌空前繁荣。 在演唱 形式上由独唱、 对唱, 发展到联唱、 合唱、 小演唱, 而且 还创造出兴国山歌剧这一新剧种。 兴国县创建了全国 《 山歌 第一家专业的山歌剧团, 其创作的大型山歌剧 “ 五个 情》 在京演出产生轰动效应, 一举获得中宣部 一” 工程奖, 第四届文华大奖, 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 充满泥土芳香的兴国山歌, 登上了艺术最高殿堂。 四、 结语 本文通过探析兴国山歌与其生存环境的共融关 系, 让我们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了兴国山歌及其文化底 蕴和艺术特色。 那就是兴国人民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乐 观。 今天,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主题下, 结合时代的 需要, 兴国山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光彩再次展现, 它 正以独有的艺术特性和风格, 传达人们在新时代的心 声, 从而充分体现出它作为草根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 年创刊
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 成功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的手 法, 使人感到情真意切、 难舍难分。如: “一送红军下了山, 秋风细雨缠绵绵, 山上野鹿声声哀叫, 树树梧桐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人马再回山。 ” …… 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 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 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 然而从整体上, 它依然给人以 抽噎的感觉, 在情绪上难脱压抑、 沉重的印象。统观 全歌, 其音乐情感是留恋、 期盼、 祝福、 深情等多种情 绪融为一体的。 《十送红军 》 每当我们聆听这首 时, 总会感觉到眼 前呈现出一面面鲜红鲜红的党旗, 隐迭着一组一组酷 似群雕的红军战斗画面, 在镰刀铁锤的指引下, 战士 《十送红军 》 们前仆后继, 直向前冲……。伴随着 那如 咽如泣、 如倾如诉, 悲壮而委婉; 凄楚而浑厚、 呼亮而 《长征 》 隐约、 缠绵而铿锵的音乐, 又会展现在我们的 眼前, 一股热流会在全身涌动……。朗朗乾坤气象万 千, 茫茫宇宙斗转星移, 音律之间, 抑扬顿挫, 余韵无 穷……; 此时的歌声, 已不仅仅是一阵音乐, 冥冥之中 已成了一种感觉、 一种激情、 一种物化的冲动, 一种内 心难以抑制的呼唤……。 解放后, 兴国山歌, 老树再发新枝。 !")# 年著名 歌手刘承达把山歌唱到了北京城, 唱进了中南海, 受 到了毛主席、 周总理、 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 “四害 ” 切接见, 使兴国山歌再次掀起红歌热潮!但在 横行的日子里, 兴国山歌跟全国的民歌一样, 遭到扼 “四人帮 ” 杀。 的倒台, 带来了兴国山歌的新生。 二、 兴国山歌的艺术特色 兴国山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地域特色, 主要 体现在语言、 调式调性、 唱腔等方面。语言丰富, 讲究 修饰, 文学艺术性强。 !& 注重押韵 在声韵方面, 客家山歌很讲究语言流畅, 歌曲多 以七言四句为基本句式, 且都十分押韵, 在演唱时, 按 客家语言押韵。 如: 劝妹积肥莫偷懒, 有心积肥堆成山。增产全 靠肥粪足, 劝妹积肥莫偷懒。 $& 对仗工整
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用客家 “客家山歌 ” 方言演唱, 故称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 源 远流长, 它的曲调抒情奔放、 细腻缠绵、 风格独特, 是 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素被称为有《诗经 》遗风的 天籁之音。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 它富有客 家人的语言特色, 形成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曲调丰 富、委婉动听,不仅是客家人的口头音乐文学,还是 中国民歌中最为浓情、 最为放达、 也是最为动听的歌 种之一。 一 + 兴国山歌的渊源 兴国县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 将军县, 被毛泽东 “模范兴国 ” 亲自授予 的光荣称号。 被文化部 !%%* 年, “兴国山歌 ”被列 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 ” , 入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即伐木工人 ) 《诗经 》 《小雅 相传山歌始于木客 , “伐木丁丁, ・伐木 》 中曰: 鸟鸣嘤嘤; ……嘤其鸣关, 求其友声 ” 。说明自古伐木者善歌, 山歌始于劳动。 哎呀嘞—— — 打酒也莫食钭恚 市上唔当山上好, 月光下面把歌对。 这是有资料可参考的最早的一首兴国山歌。 壶底一空你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