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评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生》评课稿

《落花生》这篇课文是许地山先生回忆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种花生,收获花生后与家人一起品花生、议花生,从文中父亲所说的话中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要做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人。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文字朴实易懂,生活气息浓郁。是一篇以物喻理、借物喻人的好文章。听了这节课,我觉得教师的课堂经验丰富,课堂教学热情洋溢,富有感染力。其中不少亮点值得我学习。

一、本课的重难点是议花生这部分中父亲的话所蕴含的道理。在这节课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把学生放在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从课题入手,从搜集资料做起,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质疑交流,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围绕议花生这部分内容展开教学,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去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从而突破重难点。而且教师非常及时的纠正学生在读中出现的加字加词的问题,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最后一个环节还紧扣本课的主题思想拓展说话训练:1、我想做()一样的人,因为()。2、多次朗读父亲的话,学生体会到和苹果、石榴等水果相比较,更应该注重花生的品格。可以说,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环节和手段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精神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我觉得教师很善于引导、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如教师创设的问题有:1、从它们的生长特点来看能不能用一些词来概括?(生:与众不同、形态不一、截然不同)2、像花生这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品质?(默默奉献、不图虚名)3、最后的说话训练(身边还有那些事物也拥有让我们学习的的品质?)更为学生创造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有些学生说要做落花生那样的人,默默奉献,不图虚名;还有的学生要做蜡烛,铅笔,扫帚等等那样的人。对于学生的不同感受,教师都给予充分肯定,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引导一种主流的价值观,这也充分体现了对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最后我提一点建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说要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善于表现自己这没有什么不对的,提倡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的人,也应该提倡学生做一个善于表现自己的人,这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听完这堂课,我的总体感觉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条理清晰,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是一堂优质的语文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