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知与行

合集下载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关于陶行知思想为基础的幼师职业发展道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关于陶行知思想为基础的幼师职业发展道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关于陶行知思想为基础的幼师职业发展道路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加重视行动的力量,我们是处在外在动态的环境中不断成长的,唯一的不变就是改变,学会行动,学会正确行动,学会理清自己后再出发!关键词:幼师;陶行知思想;职业发展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体现了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治学态度。

他批评传统教育历来把读书、听讲当成“知之始”,并以之为知识的唯一来源,习之既久,学生就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无所知”。

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

他形象比喻:“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在这个基础上,作为幼师,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何启发呢?行动又具体分为哪几个板块呢?一、学会观察当看到观察二字,老师会很差异,我们每天不都是在观察班级当中的孩子吗?甚至时时刻刻在观察,但是我认为“学会观察”首先,我们作为教师应当先学会观察自己。

我们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当跟孩子互动的时候,你清楚的知道自己当时表现的状态吗?当和同时交流的时候,你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吗?当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你的回应有问过自己合适吗?类似的问题数不过来,这是在提醒我们,我们虽然都在提倡做孩子身边的“观察者”,可是我们真正观察自己的时候又有多少呢?心理学中经常会提到一句话:成为真实的自己。

这可能是我们一生的目标,但如果我们身为教师连“真实的自己”都没有观察过,都不了解的话,又谈何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

所以当听到“行是知之始”,我们应当开始观察自己,了解当下的自己,展望未来的自己。

二、学会不平衡作为行动者,观察完自己是开始埋头苦干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正确的是开始理清自己的职业。

最近李诞的《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很畅销,我也找机会阅读了一番,前半部分给我冲击最大的便是“脱口秀是工作”,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而不是按部就班或是敷衍了事。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赣榆金山小学成昌艳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民主战士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也是伟大的人民诗人。

他的一生都是在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都在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而斗争。

虽然陶行知先生已经去世半个多世纪,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批判,在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他对教育的探索,也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一、教学做合一(一)教学合一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

害“软手软脚病”的,便是读书人,他们只会启动自己的头脑,而无法驾驭自己的手脚;害“笨头笨脑病”的则是工人农民,他们干的都是出力的活,这也就使得他们只会出蛮力,不擅长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

设想一下,一个不能“自理”的学霸和一个不能思考的“蛮力之人”与你同住,会发生多少滑稽可笑的事情?由此,我们可以说,如要想成长为真正的“人”,就必须既是读书人又要是工人农民;也就是说,一定要成为一个手与脚缔结大同盟的人。

只有当脑袋和手联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正式的启动,才可以产生力量。

按照这同样的思路,我们来讨论教师与学生。

教师、学生,顾名思义,教师就是负责教,学生就是负责学,但如果我们按照这表面的意思来理解的话,就又犯了“脑与手”的错误了,也就是说教与学应该像脑与手一般联络起来,而不是独立分开存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具体的以教师这个主体来说:首先,毋庸置疑,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其次,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绣花枕头都是摆设,实打实干才是硬道理;最后,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扩充汲取新的知识,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只有达到“脑手合一”才能成人;只有达到“教学合一”才能成才!(二)教、学、做合一从大的方面来讲,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的目的就是知道做些什么,知道如何做,知道如何运用;从小的方面来看,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最直接的目的是完成基本的课程作业。

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学原则

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学原则

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学原则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教育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知识和行动的紧密关联,认为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下面将从陶行知的教育哲学、知行合一的内涵以及如何贯彻知行合一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哲学是以人为本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提倡教育应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知行合一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知行合一要求在教育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即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思考,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效果。

其二,知行合一要求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时注重知识与行动的结合。

学校教育应该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具体来说,如何贯彻知行合一原则呢?一是丰富学校教育形式。

学校应该加强实践环节,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课程。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进行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服务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二是改变教育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育评价只着眼于知识的获取和成绩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评价的方式,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可以通过综合评价、实践考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估。

三是建立良好的实践教育支撑体系。

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师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

最后,知行合一是一种教育理念,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贯彻。

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都应该共同参与并关注实践教育的推广与实施。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摘要:“行”与“知”的关系,陶行知先生早有正确的见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并举了相当的例子进行举证: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雪是冷的。

尝过甘草接着吃了黄连,那么甜与苦更能知道明白了;瓦特烧水,看见蒸汽推动壶盖便知道蒸汽也能推动机器。

这一切例子,看来通俗,易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似乎在大家心里也已经是千真万确了。

然而,用该思想去验证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该是怎样的情况呢?关键词:教育问题教学1.在素质教育中,不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只知不行。

所以嘴里讲,耳朵听,而所行所为却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

就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而言,教学生洗刷自己的小物品,例洗鞋子,大多数教师课堂上只是按步骤一步一步演示洗鞋子的过程,意在通过让学生看、听来达到会的目的;更有甚者,真的是纸上谈兵,连演示也省略了。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中,要求初步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具体做法呢,我们上课时过多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让他们顺着老师意思去思考,去“知”,事实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具体独立去动口、动手、动脑这个“行”的过程中习得的。

只有给学生以时间与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才能有助于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行”“知”位置颠倒在教育教学中的弊端。

陶行知先生认为天下最经济的事无过于那种亲知之取得,亲知也即亲身得来的,是从“行”中得来的。

他否认了阳明先生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事实确实如此,一群学生在接到题目《I got it 》后,刷刷动笔后完成了作业。

老师观其题材,无非是I have learned to be a paper worker,learned to draw, learned to sweep thefloor and so on……倒是按要求写出了真实感受,但内容大同小异。

老师就启发他们深入生活,选取生活中的事例。

学生经过引导,苦思冥想后,倒也完成了作文。

结合陶行知改名的案例,思考我国古代“知与行”看法。

结合陶行知改名的案例,思考我国古代“知与行”看法。

结合陶行知改名的案例,思考我国古代“知与行”看法。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民国时期”着名人民教育家。

据说,陶行知的名字,是听从他的一个学生的提议,由“知行”改为“行知”的。

其实,无论“知行”还是“行知”,都可以看出陶先生对阳明心学的信奉和敬仰。

因为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是中国明朝大学问家,被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是我国古代“二圣”之一(另一个都知道是孔子,是有官方尊号的,而王阳明并无官方尊号),其“知行合一”理论体系,被近现代很多东西方学者评价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位“哲学家”之一,特别是得到日本精英阶层的极力推崇,近乎为日本国家崛起的“精神领袖”。

一些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没有像日本一样快速崛起,中日之间就差一个王阳明。

真是“西方不亮东方亮”。

中国从前并不重视王阳明!之所以日本信奉阳明心学,便能够先于中国崛起,是因为阳明心学是推动人们“行动”,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

而中国传统社会信奉“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则是“统治”社会的理论——用谦虚一点的话说,是管理社会的理论;用更谦虚一点的话说,是服务社会的理论。

总之,是使社会和谐稳定的理论,而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

这里,我们就要探讨一下陶先生在“知行”和“行知”之间的“纠结”。

“知行合一”,既然是“合一”,按照阳明先生的意思,就是:“知”是知识,“行”是实践;客体顺应主体,“行”不是蛮干,要有“知”;“知”是“行”,“行”也是“知”;“行”、“知”互相包含,没有先后。

陶先生的“纠结”,就出在这个“没有先后”上。

既然“知行合一”的“知行”没有“先后”,则陶先生先前叫“陶知行”就很自然,没有什么不妥。

可是,在行文上,文字就是奇怪,它是有“先后”的。

这样的先后在他的那个提议的学生看来,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是“有意义”的!因此,这个学生建议老师,现在是需要“行动”的时期,要先“行”,然后再“知”。

不行动就什么也做不成。

于是,陶先生觉得有理,没办法,就把名字改成“陶行知”了!后来,毛泽东也有个差不多是“知行关系”的具体化的阐述:“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与陶先生更改名字所反映的思想差不多。

“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摘要: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和方法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做是教和学的中心。

“知行合一”与“教学做合一”都强调做,即行,“教学做合一”是“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应用和发展。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对“知行合一”的批判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知行合一陶行知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部主任、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理事长张圣华先生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写序时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1]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行知先生其人,而不知道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显得更容易一些。

而“知行合一”就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钥匙,认识了“知行合一”就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世界。

一、“知行合一”由王阳明首次提出大凡讨论知行关系,想要建立知行观的人必有一个动机,那便是“行”。

“行”是“知”的归宿。

陶行知先生研究“知行合一”,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他是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熹提倡的“知先行后”,其也强调“行”。

只可惜,朱熹所推崇的认知方式——“格物”,禁锢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不能行动。

按照此法去实践的人终日只在书本上遨游,以至于终身不能行动。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能行,终身不知。

“知行”还是“行知”,人到中年忽然被这个问题绊住了

“知行”还是“行知”,人到中年忽然被这个问题绊住了

“知行”还是“行知”,人到中年忽然被这个问题绊住了展开全文最近,一直在琢磨“知行”与“行知”哪个更对。

“知”与“行”是两个概念,它们的换位组合,不仅仅是语言学的事情,更是重要的哲学议题。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陶行知。

他读大学时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自己取名“知行”。

43岁那年,他在《生活教育》杂志撰文《行知行》,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为陶行知。

也就说,人到中年的他转而觉得“先行而后知”才对。

如今,我也被这个问题吸引了。

人到中年,读了一些书,明了一堆理,也积累了方方面面的经验和教训。

按说,“知行”的条件是具备了,但现实中“知”与“行”却总是若即若离的状态。

一阵阵即时的快乐如电火花般闪现,内心的不快乐却是持续连片的黑暗。

我也发现,这是当今很多人的通病:道理都懂,就是缺少行动,尤其是一以贯之的坚持。

从个人的体验和观察来看,“知行”的难度很大,除非我们能像圣人那样修炼出无比强大的道德意志,把“行”按在“知”的轭头下。

现在才意识到,“内圣外王”原来包含了这样的意思。

也就不难理解,很多哲学讨论后来都聚焦在人的意志上。

但是,人的意志从何而来呢?或者说,人会在什么情况下主动规约自己的心思和行动使之更加纯善明正、更加精敏于事?我凭体验觉得,这里如果没有某种信仰或信念的存在,没有它们持续激发的热情,自我规约就找不到稳妥的支点,我们建立的理性就会因为包含太多的压抑转而以非理性的方式走向悖反。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危险——我们秉持的信念以及由此建立的理性,如果没有包含足够的善,如果只是求真,那么很可能会发生病变,导致灾祸。

纳粹意识形态的邪恶基因也正是孕育在这里。

对于一般人来说,“行知”的路子似乎更稳妥一些。

因为在行动、做事的过程中,人的身心会感受到一种惯性,并且逐渐适应它。

在那些劳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农身上,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这一点:无所事事的懒散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可怕的折磨,就连短短三五天也过不下来。

有意思的是,看似木纳的老农,张口说出来的往往是带有哲学意味的话语。

知与行的关系——知与行系列1

知与行的关系——知与行系列1

知与行的关系——知与行系列1不知从何时起,常能听到这句话:听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是,你发现没有?尽管这句话道出了多数人的弱点,但多数人并未因此而长进。

其实,这就是混乱了「知与行的关系」。

坦率地说,作为一个,这也是我常常容易陷入的误区,尽管有时因为一些还过得去的挣扎,不算太难堪。

正好,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就此执笔,写一个小系列,供参考。

1.行是知之始先来看一段维基百科: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本名陶文濬,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

他是一名中国著名教育家。

道理很简单,也很清楚:认知源于实践。

当然,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有些事可能没有亲身经历,但也通过间接的方式有所感知,比如阅读带来的间接知识。

但即使如此,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仍然由前人的经验总结而来,仍然经过了前人的实践。

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先得有个巨人。

就个人而言,作为认知的源头的「实践」似乎没那么重要,因为我们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间接经验的世界,书籍、新闻、舆论等等。

但是,认知提升也必须经由实践达成,个人认知的起点仍是实践。

比如通过阅读提升认知,首先得去阅读。

不过此处的「实践」不同于源头的「实践」。

用《马哲》的话说:认知从实践开始,通过实践产生感性认识,进一步形成理性认识。

这就是认知的形成过程,起点还是实践。

2.知的正确性必须经由实践检验人们都知道这些朴素的道理: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苹果好不好吃,吃了才知道;两人合不合适,处处才知道。

所以说:经由实践可以检验认知的正确性。

正确的认知是什么?就是与事实相符的认知。

也就是说,知的正确性取决于其与事实的相符程度。

而要寻找事实,就必须实践。

尽管我们常常不能真的看到事实,但确认事实的过程,还是必须实践。

比如确认一个新闻是否正确,比如确认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也得寻找各种证据,也得进行思考,这就需要实践,尽管此「实践」不是创造我们需要确认的事实的实践。

关于陶行知先生的行与知

关于陶行知先生的行与知

关于陶行知先生的行与知1928年1月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陶行知仍然赞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但是又指出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露出了错误的尾巴。

与此针锋相对,他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

当时,已经有人称他“行知先生”,他又萌生了改名的念头。

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思想称为改良主义教育。

改良主义教育主张“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和“做学合一”。

陶行知根据中国是穷国、学校里的东西太少的现实,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

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

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在这样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师生的。

”陶行知从墨子重感性经验的认识观中得到启发。

墨子根据认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墨子特别重视“亲知”,认为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更可靠。

陶行知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把“闻知”当作唯一的知识,忽略了“亲知”,也忽略了“说知”。

他认为:“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

‘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才能发生效力。

”更为重要的是陶行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31年11月陶行知先生在《思想的母亲》中写到:“我拿杜威先生的道理体验了十几年,觉得他所叙述的过程好比是一个单极的电路,通不出电流。

他没有提及那思想的母亲。

这位母亲便是行动。

……所以我要提出的修正是在困难之前加一行动之步骤,于是整个科学的生活之过程便成了: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陶行知的“行动——知识——再行动”这一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再实践”实践观是完全一致的。

1934年7月16日,陶行知先生发表《行知行》一文,继否定“知行”观之后,又否定“知行知”观;将“行知”观发展为“行知行”观。

知行合一中考作文

知行合一中考作文

知行合一中考作文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将名字改了又改,最终定为“行知”二字,意思是说:在在生活中,于是只有先行才能知,要“行”与“知”结合。

在这个花花世界里,有千千万万的奥秘等着我们探索、实践,只有拥有知与行这两只翅膀,才能飞向成功的天堂。

王阳明是我国的著名学者,小时候非常注重“行”和“知”,有一次,他看到朱熹的一句话“格物致知”,便照其行事,坐在家门口的竹林前“格”竹子,三天三夜:思考着竹子中的奥秘,然而三天下来,王阳明非但没能参透其意,反而生了一场大病。

因此王阳明明白了,原来圣人的话也有错的'时候呀!虽然没有成功,而且病垮了身子,但是,他却明白了,只有实践才能判断是非,得到真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书本上的知识终归还是不完善的,我们不能盲目地跟随书本上的知识,要遇事多思考,亲自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推翻它。

在我们的成功的道路上,正是需要这两盏为我们指明前进方向的导航灯。

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倡“知行合一”。

有一次,他要为学校添置二十多张椅子,便和木匠商议,要求木匠教会孩子们做凳子。

孩子们一开始有些不耐烦,有的孩子皱着眉头说道:“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学做凳子的!”许多大人看到孩子们拿着锯子,担心绘划破孩子们的手,也抱怨起来。

这时,陶行知笑着对大家说道:“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要实践,大脑要思考。

你们说说,这首诗好听吗?”孩子们欢快地答道“好听!”一旁的大人们也会意地笑了。

三天后,孩子们通过实践,终于坐上了自己做的凳子。

学知识固然是很重要的,但亲自实践,从而证实它,更加重要。

古人说的“知行合一”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踏入成功的大门。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有感唐琴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创立的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研究的是当时的教育问题,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斯人已逝,当再次捧读这位大教育家的教育名篇,在字里行间当中我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从中学到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至理名言,我更体会感受到了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他所具有的伟大人格和教育情怀。

一、生平简介: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陶行知有两句重要的名言,一句是:“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另一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

(60页小故事)1891年10月18日生于徽州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祖籍浙江绍兴。

6岁时,曾在邻居家厅堂玩耍,看见厅堂墙上挂着对联,便坐在地上临摹起来,被邻村方庶咸秀才看见,以为神童,免费为其开蒙。

后入家乡蒙童馆吴尔宽处就读。

14岁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抒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激励自己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而发奋学习。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

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他即愤而退学。

1909年他考入南京汇文书院,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曾回乡投身革命运动。

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914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知与行知与践心得体会8篇

知与行知与践心得体会8篇

知与行知与践心得体会8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知与行知与践心得体会8篇为了能够详细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写心得体会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心得体会是剖析内心世界的最佳载体,它主要记录的是个人感受,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知与行知与践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矢志不渝的,是对这个国家,能“焕一时之新颜,成一派之新学,立一世之新风”的希冀。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7月25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逝世75周年纪念日,斯人已逝,但其思想依然像一盏明灯,对今天的教育思想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想到终于有了前行航向,陶行知兴奋得直接取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深信不疑,把“陶文濬”改为“陶知行”。

坚持“做”才是教育进步的核心。

他积极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信奉“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

”这份以“做”为逻辑起点的初衷,是陶行知一生最可贵的坚持,也是各种创造、生化、淬炼的基础。

可以说,在创新这方面,陶行知甚至比杜威的步子迈得还大。

此时的他,已不再亦步亦趋于杜威,而是看出中国国情下的教育之路,绝非盲从任何权威所能解决,一切得由自己选择。

这样,在人生走到第四十三个年头时,他再一次给自己改名“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唯有实践才能有真认知。

“一道题目,三个名字”。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做”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出发点,亦是归宿地。

陶行知矢志不渝的,是对这个国家,能“焕一时之新颜,成一派之新学,立一世之新风”的希冀。

他走过王阳明,走过杜威,用三个名字,证悟一道“知行难题”;并于此中,见证我国教育在内忧外患中的求索和改革之路;还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完成了一场教育现代化的救赎运动。

这,既给时人带来勇气和智慧,更让后人看到更为宽广和可待的未来。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他重视农村教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并大力推动平民教育的普及;他一生以身立教,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陶行知的知与行

陶行知的知与行

陶行知的知与行陶行知的知与行2021213640陈浩“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是陶行知先生一生践行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教育理念的结晶。

“行知”来源于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是陶行知先生认为知与行不仅要互相结合,行更应该在知之前,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个理论对于现代的教学具有很高价值的借鉴意义。

在说道“知行合一”之前,不得不提及明代了不起的心学家王阳明,阳明先生就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影响了几百年去的哲人智者,甚至名传海外,在东北亚,东南亚都存有一大批仰慕者。

相比于程朱理学,王阳明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

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

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陶行知先生正是受到王阳明的思想深刻,在他的鼓舞下,明确提出了“生活即为教育”“教学搞合一”“社会即为学校”等观点。

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名词解释陶行知

名词解释陶行知

名词解释陶行知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

他生于1879年,是安徽肥西人。

陶行知的名字中的“行知”二字,代表他的教育理念和追求:行代表实践,知代表理论。

他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为用”的教育改革思想,主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家之一,他把教育视为国家兴旺的基础和根本,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方案和理论。

他主张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启发性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陶行知提出的“启发性教学”是指教师要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达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注重刻板的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陶行知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强调教育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他反对一味追求功利的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他提倡在教育中注重德育、“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在教育改革中还提出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张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他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降低教育的门槛,推行全面、普遍的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贡献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构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观念。

他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了中国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

陶行知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陶行知教育名言大全

陶行知教育名言大全

陶行知教育名言大全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首创性的奉献。

他不仅创建了完全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下面是作者带来的有关陶行知教育名言,期望大家爱好。

陶行知教育名言1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

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

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转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

说知是推断出来的知识。

现在一样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

说知也被忽视,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断出来的罢了。

2、教育是立国之本。

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3、我们坚信健康是生活的动身点,也就是教育的动身点。

我们坚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坚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我们坚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

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感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须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作一个全部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篇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篇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篇以生活教育为核心,追求真理做真人在推进平民教育的不懈奋斗中,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念,这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

他认为: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

他强烈批判以书本、文字为中心的“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

认为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通过生活开展教育,从生活入手进行学习。

他认为,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身教育,学习当然也是终身学习。

学习要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就不是真正的学习。

他由此提出,活到老学到老。

“追求真理做真人”是陶行知的人生目标,也是他治学的终极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

他的一生就是“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的一生。

“教人求真”是他的教育目标,“学做真人”则是他自身的追求。

从青年时代起,陶行知就把“行出一真是一真,谢绝一伪是一伪”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准则。

后来,他又把自己的人生目标概括为一句话:“追求一切真善美和真善美的一切”。

1940年夏天,在写给二儿子陶晓光的信中,陶行知提出7个字“追求真理做真人”。

他勉励儿子:“努力朝着这一目标修养,决不向虚伪妥协,这才是真学问。

”他希望儿子牢牢记住“追求真理做真人”,记住了“必将终生受用无穷”。

陶行知的一生,就是“追求真理做真人”的一生。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1:细读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2:从中我学到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我更体会到了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他所具有的伟大人格和教育情怀。

关于陶行知的“行”与“知”思想分析

关于陶行知的“行”与“知”思想分析

行以求知知更行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甚至他的名字也蕴涵有渊博的字句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知行”是陶行知先生早年的名字,其意思是说“知道了没有用,还要付诸自己的行动”。

现实中有些人在学习上很认真,也知道了其中的道理,但他缺少行动力。

这就说明:“知道没有用,还要付诸自己的行动力才能到到学习的目的。

”从陶行知当年的名字“知行”可以分析出,他当年的学习热情,这其中与他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联,年龄不同,学习的东西也不同,要有针对性的学习。

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认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是陶行知先生从早期思想家王阳明的理论中演变而来的“行知”,是陶行知先生在自己事业有成后用的一个名字,其中的意思含有他做事做人的一个原则。

“行知”二字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人要学会总结,做任何事情要先行后行,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力才能感悟到其中的道理。

在当今社会里,有些人想得多又嫌少,缺少的就是自己的行动力。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陶行知的“一知一行”。

知行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来源于行动,“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二是深刻阐明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之间的关系。

指出直接知识是一切间接知识的根本。

陶行知提出的“行是知之始”并不是要否定知识的其他来源,他强调的是亲知,即直接知识是一切知识的根本。

三是“行”与“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行是行动,知是理论。

行动是理论的源泉,理论又用来指导行动。

所以,为了争取生活之满尊与存在,这行动必须是有理论,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学生的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行和知的关联性。

学习知识要能熟练运用掌握,变成自己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完成,而实践必须在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无前途的。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去积极实践,这样不仅自己验证理论还更充分理解了学到的理论知识。

陶行知知行合一

陶行知知行合一

陶行知知行合一陶行知知行合一:实践中的教育理念引言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对于教育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陶行知提倡“知行合一”作为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应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一理念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内涵,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一部分:陶行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陶行知的“知行合一”强调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通过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一理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知行合一强调学习和实践的相互关联。

陶行知认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应用才能得到有效的体验和巩固。

他主张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而是应该融入实践活动中去。

其次,知行合一强调通过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有效性。

陶行知认为,知识的价值在于其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通过实践应用才能大规模地检验和验证所学的知识是否真实可行。

实践是知识检验的场所,也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知行合一强调将实践与反思相结合。

陶行知认为,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并体验问题,然后通过反思来总结经验和教训。

这种反思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效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部分:知行合一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首先,知行合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将学习与实践结合,学生对学科中的理论知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这种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

其次,知行合一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这种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知行合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能够面对各种新问题和挑战,并通过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行是知之始

行是知之始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意思是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须途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阐述了实践和认知的关系,知行合一,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而认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

出自陶行知先43岁时在《生活教育》上发表的《行知行》一文,他认为认知可以来源于实践,但是认知绝不可以代替实践。

体现了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治学态度,也蕴含着其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行”的意思是:行动、实践、行为。

“始”的意思是:源头,开始。

“成”的意思是:完成,成功。

“知”的意思是:知识。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历来把读书、听讲当成“知之始”,并以之为知识的唯一来源,习之既久,学生就“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

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

他形象地比喻:“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念品”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教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于学都以做为中”。

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他有启发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的知与行
2011213640 陈浩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是陶行知先生一生践行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教育理念的结晶。

“行知”来源于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是陶行知先生认为知与行不仅要互相结合,行更应该在知之前,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个理论对于现代的教学具有很高价值的借鉴意义。

在说“知行合一”之前,不得不提到明代伟大的心学家王阳明,阳明先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影响了几百年来的哲人智者,甚至名传海外,在东北亚,东南亚都有一大批仰慕者。

相比于程朱理学,王阳明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

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

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陶行知先生正是受王阳明的思想深远,在他的启发下,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观点。

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

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

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

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
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

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园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

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

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幼儿的实际需要,适合幼儿实际发展的,是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否定一切资源。

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幼儿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

追求教育幸福的人是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有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有攻坚克难的精神。

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发挥潜能,承担角色的责任,体验着角色的快乐。

与天真烂漫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每一位教职员工心中都会充盈着一种教育的幸福感,让这种幸福与快乐洒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其最高境界就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职业,在教育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创造幸福,共同享受幸福。

我们说,追求教育幸福的人是高尚的、富有智慧的,同时也是善于学习、乐于交流、尽职尽责的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员工全心全意的奉献,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已经走上了追求职业幸福的道路!“学生成才,自己成长”便成了本校全体教职员工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追求的方向!
我们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向着理想中的境界不断地靠近,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我们的未来,去创造吧,让我们用远大的教育理想来拥抱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吧!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

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

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尊
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从我们当代的教学中来看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上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却忽略另一面,就是学生的“做”。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

所以本文就是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做”,以达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做”,实际是一种行为的强化,先学后做,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温习,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先做后学,这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通过实际的动手寻找到真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充分地锻炼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做”的范围很广,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用笔写、用笔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等;也即从学生最基础层面的动笔开始,再慢慢到能自行设计实验,最后能进行实验操作。

对于我们中学的学生,因为学习主动性差,在课堂、课后,连动笔都不愿意。

生物学习,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多图、表都是要通过动手画才能巩固的,学生恰恰没有重视这一方面,导致知识得不到扎实的巩固,容易遗忘。

对于这样的学生,“做”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引导学生通过“做”巩固知识,并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有着深远的启发。

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学教师,在闲暇之余研究这些教育名家的思想对今后的教学管理有很大的作用,也为提升自我修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