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文手册
同济大学行动导向教学法
项目课程教学整体设计项目主题:柱偏心受压试验教学课时:两课时(计划)项目成员:袁兵 107062蒋长山 107077汪学梁 107084吴锋 107089技术顾问:陈文彪学长冯成凯学长指导老师:徐朔教授2012年11月11日一、项目主题进行柱偏心受压实验二、项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柱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态;2.了解柱偏心受压实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式;3.了解试件设计的依据;4.掌握柱长细比对偏心受压实验的影响;(2)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柱偏心受压实验的加载;2.能够分辨长短柱偏心受压实验的现象;3.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4.能够确定承载力极限状态;5.能够量测混凝土平均应变,纵筋应变,侧向挠度和裂缝。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2.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5.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工作态度;6.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三、项目所涉及的工作进程内容细节1)任务信息进行柱偏心受压实验学生任务:阅读该项目的任务指导书(混凝土设计实验指导书)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设计规范和施工规程),结合任务回顾并整合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文献、多途径搜集完成该任务所需的信息。
2)计划方案1.实验进行过程由组员共同讨论完成;2.实验材料选用由组员共同考虑决定;3.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可从实验室获得。
学生任务:参考有关规范,选定实验材料,并依据实验规范,研究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根据材料的性能以及所受最不利因素影响及课本上相关知识预估实验结果。
3)决策项目组员共同合作,一起完成柱偏心受压实验的所有流程工作。
(1) 一名组员负责联系实验室,请实验室工作人员协助,制作好实验需要的材料;(2)一名组员参照规范和实验标准制作实验指导书,复印分发给学生阅读使用;(3)一名组员负责在实验前为学生做动员准备,讲述实验注意事项;(4)一名组员负责学生做实验时从旁协助指导,并对学生试验情况记录和评价。
《行动导向教学法》课件
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 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 考,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适应未来 社会的需要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技术发展:利 用现代科技手 段,如虚拟现 实、人工智能 等,提高教学
角色反思:学 生反思自己的 表演,总结经 验教训,提高
自身能力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的定义: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学 习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模拟教学法的特点:强调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模拟场景、实施模拟教 学、评价模拟效果。
数字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个性化学习
跨学科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终身学习: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 力
如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 学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等
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将其引入美国,并逐 渐发展成为行动导向教学法
特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成为现代教育改革 的重要方向之一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 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04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 实践操作
行动导向教学法(共8张PPT)
1过、程学生对课堂拔没丝兴且趣7、代表总结发言
水油混合法 油炒法
6、完成学习任务
3、模拟教学法 7、代表总结发言
综合运用
挂糊
炒
炸 不挂糊 间接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具有我国技工教育特色的现代教学模式。
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故教师观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应多方面加以学习、锻炼和提高,特别注重双师型教
师的培养。
油炒法
1、熟处理
烤
炒
第5页,共8页。
2、炒糖
方法
油炒法
水炒法
水油混合法
过程
挂霜
拔丝
焦糖色
第6页,共8页。
三、拔丝工艺的成品特点
菜肴会抽出绵绵不断的糖丝,外壳 脆而甜,色泽光亮、黄红。
四、代表菜 五、总结点评
第7页,共8页。
1、学生对课堂没兴趣怎么办? 2、行为导向教学法与一体化教学是什 么关系?
五、目的
直接的目的是建立一套与我国技工教育相适 应的教学方法体系;间接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具有
我国技工教育特色的现代教学模式。
第4页,共8页。
行动导向教学——拔丝
一、概念
炒
是一种艺术性、技术性较强的烹调技法,又叫拉丝,
2由、师炒生糖共同确定的是行动将产品经(目过标熟)来处引导理教学的组织小过程型,原学生料通过,主动粘和全裹面上的学用习,白达到糖脑力熬劳制动和的体力糖劳动浆的统,一”。
第8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三、教学过程
1、确定教学目标 2、选择教学方法
3、详细策划备课
4、分配教学内容
5、行动小组讨论 6、完成学习任务 7、代表总结发言 8、教师及时指导
9、全面总结点评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研究工作记录》解释说明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研究工作记录》解释说明一、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定义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包括哪些?三、本学期教学法研究工作的改革(对变更的表格进行讲解,让老师们理解意图)一)教学构思部分:对该门课程整体上的把握,可对教材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进度。
二)教学实施情况记载讲解实施情况记载需要5个项目以上。
1 教学步骤:每种教学法都包含了以下步骤:资讯: 教师布置任务, 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要求、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
计划: 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 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 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设计, 确定具体工作步骤并形成工作计划, 拟订检查、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
决策: 学生上交工作计划和评价标准, 师生共同找出所设计方案的缺陷以明确其知识的欠缺, 并通过教学或附加学习项目进行补充。
实施: 学生根据计划独立开展工作活动,完成设计和模拟,做好有关文字记录,而教师只是在发现错误时才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检查: 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依据先前拟订的评价标准,自行检查工作成果,并逐项填写检查单。
评估: 任务结束后,学生首先自我评价所承担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然后与教师一起讨论评价结果,然后提出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2、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与品质目标,请参看前面教学构思部分。
3、组织形式:全体同学或分组分成几个组。
4、教学方法:本次内容采用了以下: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现代四阶段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中的哪些法。
5、学生参与度:填百分比或者用文字叙述,如有个别参与积极性不高或者不认真。
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可填百分比或用文字叙述。
6、自评任务完成情况: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则视为完成良好,如果只有一半学生完成,则视为基本完成,否则视为未完成。
F、教学建议:针对学生完成情况及自评任务完成情况对今后或别的老师上本次内容反思出是否需要对教学法进行调整,对任务示例进行调整。
行动导向教学法健美操
行动导向教学法健美操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仿、引导和指导学习者的动作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下面是一个健美操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整体流程,包括每个环节的详细描述。
1. 热身:- 目标: 帮助学习者准备好进行健美操的运动。
- 过程: 让学习者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动作,如扭动脖子、摇晃肩膀、转动腰部等,以增加身体的柔软性和血液循环。
2. 动作示范:- 目标: 向学习者展示正确的健美操动作。
- 过程: 教练或者教学视频可以向学习者展示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流程。
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简洁的示范,以便学习者能够明白该如何进行每个动作。
3. 模仿和练习:- 目标: 让学习者模仿示范者的动作,逐渐熟悉和掌握。
- 过程: 每个动作应该进行多次练习。
教练可以逐步放慢节奏,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个动作的形象和节奏。
可以利用镜子和其他学习者让学习者进行互相观察和纠正。
4. 分组活动:- 目标: 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在小组中互相检查对方的动作。
- 过程: 将学习者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观察和纠正对方的动作。
这种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加强学习者的互动和彼此的有效交流。
5. 增加难度:- 目标: 让学习者挑战更高级的动作。
- 过程: 当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基础动作后,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更多复杂和技术要求较高的动作。
这样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动作难度和挑战性,使他们能够不断进步。
6. 冷却和放松:- 目标: 帮助学习者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紧张和恢复正常状态。
- 过程: 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和放松的动作,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恢复身体的平衡。
通过以上步骤,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帮助学习者逐步掌握健美操动作,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劳动组织方式以及对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现代职业劳动出现了三大跨越,这种变化要求劳动者掌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属于不同岗位、甚至多种职业的技能和知识的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人才培养的现实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因此,近20年来,许多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创造开发了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最被广泛推广,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什么是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又为实践导向、行动引导、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说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
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因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
采用行动导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
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动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
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产生的背景现代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重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和能力与素质的发展联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能力本位”教育观。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一、行动道姓的内涵“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着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的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因而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用脑,而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最终获得完成星官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吃那个模式,不强调知识的科学系统性,而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基本意义:学生是学习过程能够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的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二、行引导向型教学法的特点师生互动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特点领域学习的原则呈现开放性学生参与全部教学过程行动引导型教学法的特点行动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典型类型项目教学法含义:指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醒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行动导向教学法(1)
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行动导向教学法(Action-Oriented Teaching)是一种基于学生参与和行动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行动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有效的学习成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和实施步骤。
定义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情境导向和实际操作为特点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行动和实践,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学习看作是一种行为和经验的积累过程,通过参与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特点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行动导向教学法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行动。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2.提供情境化学习环境: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注重问题解决和应用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学习动机和兴趣: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通过实践和参与,体验到成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步骤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学习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是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2.设计情境化学习环境:根据学习目标,教师设计情境化学习环境,创造出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场景。
3.引导学生参与行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行动参与学习,例如实地调研、小组合作等。
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解决相关问题。
4.反思和总结:学生在行动过程中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评估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可以包括口头报告、书面作业等形式。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介绍
行动导向教学有一套可单项使用,也可综合运用(de)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使用.目标单一(de)知识传授与技能教学方法,如:谈话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六阶段教学法.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de)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综合能力(de)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案例教学法、项目与迁移教学法.一、目标单一(de)知识传授第二阶段:遭遇困难.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了解学习中(de)困难.教师发现学生错误.常采用展开式或自学式.第三阶段:寻找解决问题(de)方法.学生找出或由教师指出解决问题(de)方法.采用传授式、展开式和自学式.第四阶段:试验.这一过程可通过“思维想像”实现,但最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de)方式.第五阶段:记忆与掌握.所学内容应被长期保留.适合采用练习式教学.第六阶段:运用.学生把所学知识、技能或行动方式运用到日常(de)职业行动中.常采用练习和展开式教学.二、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de)教学方法(一)角色扮演法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de)角色,处理不同(de)问题,认识自己(de)所处(de)角色类型,并了解作为该类型(de)一名特写角色(de)内涵,就能促进自己妥善处理面对(de)各类人和事.这里有二层含义:一是角色定位.二是进入角色.行动导向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目(de)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去确认角色,学会了解角色内涵,从速进入角色,圆满完成角色承担(de)工作任务,为学生进入未来(de)职业岗位乃至适应今后(de)变更,奠定一个良好(de)基础.(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就是力图为学习者创造一个使学习反馈充足(de)环境.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模拟教学法,基于下列两方面因素,一是在实习教学,有一些专业要进入生产现场之中而现场环境复杂,既不安全,又不利于学习训练,还有就是一些机构设备很昂贵,操作不宜掌握,不适宜学生实际操作,特别对于初学者,难免操作失误.因而,应该采用模拟训练,避免发生不良后果.二是为了使有些专业(de)学生在接受技能训练或者学习相关知识(de)时候,能够置身于未来从事职业(de)社会系统之中,可以把繁杂(de)文字叙述、规定、要求等融入模拟训练中,促进学生(de)理解与掌握,感悟未来职业岗位(de)氛围,激发学生学习(de)兴趣和积极性,产生良好(de)教学效果.三、综合能力教学方法(一)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几乎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所有要求(de)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de)“项目”工作而进行(de)教学行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样具体(de)、具有实际应用价值(de)产品(de)工作任务,在技术领域,很多小产品或一些复杂产品(de)模型都可以作为项目,如门(木工专业)、模型汽车(机加工专业)、报警器(电子专业)、测量仪器(仪器仪表专业)以及简单(de)工具制作等;在商业、财会和服务行业,所有具有整体特性并有可见成果(de)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如销售专业不同场合(de)商品展示、产品广告设计、应用小软件开发等.(二)引导课文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常常以引导问题(de)形式出现),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de)项目教学方法.其任务是建立起项目工作和它所需要(de)知识、技能间(de)关系,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应该通晓什么知识,应该具备哪些技能等.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de)学习指南就是引导课文(de)例子.(三)张贴板教学法张贴板是一种特制(de)大头针随意钉上写有文字(de)卡片或图表(de)硬泡沫塑料或软木板,是一种典型(de)“可由师生共同构建(de)教学媒体”.张贴板教学法是在张贴板面上,钉上由学生或教师填写(de)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de)卡通纸片,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de)研讨班教学方法.张贴板教学法(de)突出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de)调动所有学生(de)学习积极性,有效克服谈话法不能记录交谈信息和传统(de)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de)缺点,在较短(de)时间里获得最多(de)信息.张贴板上(de)内容既有讨论(de)过程,又有讨论(de)结果;既是学生集思广益和系统思维(de)过程,又是教师教学活动(de)结果.(四)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de)方法.头脑风暴法与俗语中(de)“诸葛亮会”类似,是一种能够在最短(de)时间里获得最多(de)思想和观点(de)工作方法,是聚合思维训练(de)一种好办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企业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职教实践中,可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de)意见和建议(总称为建议集合).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de)意见,通过同学之间(de)相互激励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de)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de)目(de)(五)思维导图教学法思维导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de)工具,通常将某一主题(de)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de)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de)意义关系.思维导图是一种开发人(de)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de)简单高效(de)工具.人类(de)大脑思维呈现出(de)是一种放射性(de)树状结构,而我们日常在总结这种思维时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de)直线型方式,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思维导图”则采取一种独特(de)画图方式,将你(de)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de)联系清晰(de)呈现在图中.这种方式在处理复杂(de)问题时,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de)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很容易理清层次,让你掌握住重点,能够启发我们(de)联想力与创造力.而对于那些整天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并且需要尽快做出判断(de)企业来说,“思维导图”(de)这种优势就显得更加明显.波音公司将所有(de)飞机维修工作手册绘成一张25英尺(de)思维导图,使得原来要花一年以上时间才消化(de)数据,现在只要短短几周就可以掌握.仅此一项,就帮助波音公司节省了一千万美元,取得了很好(de)效果.(六)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de)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de)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de)教与学(de)责任,要求有更多(de)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讲,他(de)方案在课堂上交锋,虽然最终也没有确切(de)结论,但解决问题(de)种种可能性及障碍已经被师生充分地预见和了解到了,而且还得到了大家认真(de)分析与揭示,并展示了学生不同(de)思维技术及对问题解决(de)思路等.(七)项目与迁移教学法(PETRA)项目与迁移教学法是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和导向,以迁移和应用为目(de),通过项目方法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de)系统方案.项目与迁移教学法把关键能力分成五大类,即:组织与完成生产、练习任务;信息交流与合作;应用科学(de)学习与工作方法;独立性与责任心;承受力.以及再现、重组、迁移和应用等四个等级,再按照一定(de)模式和程序,以小组作业或独立工作(de)方式有目(de)对学生进行关键能力(de)培养.。
行动导向教学法
评价、认真听 总结 取教师 播放 的评价, 课件 记彔下 作业 需改迚 布置 的地方。
充分肯定 学生的作 品,迚一 步让学生 对本门课 学习产生 浓厚的兴 趣,,使 学生具备 知识迁移 能力。 拓展学生 思维 体现分层 次教学
结束
1. 引出下节课的内容:应用 word软件常用功能的的设 计PK赛 2. 请同学们按照计算机安全 操作觃程关闭计算机
巩固制作电子小 报所要运用的 word常用功能, 为下面制作小报 作品打下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看示范
通过教师准确觃 范、分解动作合 理、步骤清晰可 辨、动作连续熟 练的示范操作让 学生明确制作的 具体步骤,突破 本节课难点,为 完成仸务奠定基 础
通过刚才教师对一仹电子小报制作所用word 下达仸务书 布置学习 仸务 常用功能和制作要素的讲解,让同学自己动手制 指导学生把握 ( 5分钟) 作。 制作要求和评 仸务:每组学生设计一个校园电子小报作品。 价标准
组织学生 迚行展示 并指导学 生掌握评 分觃则。 对小组作 品以及学 生评价迚 行评价
1. 2. 3. 4.
学生分组制作, 提高动手操作能 力、协作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 随时发现并解决 问题;同时培养 学生的统筹能力、 集体工作能力。 师生共同创设学 习环境,使师生 间有讨论、质疑、 探究、合作、交 流的机会 各小组解 学生参与评价 让学生自己展示 说员迚行 法 小组作品并参与 作品展示 评价,突破本节 各小组组 课另一个难点, 长给出本 能够让学生更好 组自评分 地理解和学习别 考评员亮 的小组的成果和 出互评分 优点,让学生互 记彔员登 相学习,共同提 高。 记自评与 互评分, 并将评分 表格贴在 白板上
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迚行总评,1. 总结 充分肯定每个小组作品的优点, ( 5 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迚 2. 分钟) 的地方,使学生真正能有所提 高,达到掌握用word迚行电子 3. 小报制作的目的。 通过课件展示综合应用word 常用功能制作的其它部分作品, 并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的的作 品以及制作作品所需要的素材 为下节课的设计pk赛做准备
行动导向教育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步骤:(1)选定项目,项目应立足于有利于获取经验、包含问题在内的事实,与具体工作情景密切相关,符合参与者兴趣;(2)设定目标并分组,设计项目教学总体目标,分阶段或分组后产生小目标,这些目标也是最后希望得到的结果,分组时注意组之间的平衡;(3)计划,做一个尽可能详尽的计划(含学生执行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价等阶段),计划应围绕目标要求、并且是可行的;(4)实施,按事先订立的计划一步步施行,通过小组作业、多层交流和问题解决等形式开展交往性学习,学生逐步加强自行组织和负责学习过程,教师发挥咨询者和协调人的作用,并在整体上引导学习过程;(5)成果展示,完成项目后,各小组展示成果,包括项目成果、工作流程等,得到外界的评价;(6)评价,与原定目标比较,评价结果,可以自我评价与第三者评价相结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必要技能与知识、实际结果是否具有实用价值。
任务教学法包括五个步骤:(1)提示工作任务,即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在简单演示后,即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教师适当指导,如果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难以完成任务,那么就应当尽快转入第三个阶段;(3)提出问题,如果学生通过模仿教师能够基本完成任务,那么所提的问题就应当是针对如何理解操作过程的,如果学生无法完成任务,那么所提出的问题就应当是针对问题解决的;(4)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其他资料,或通过教师讲解来让学生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并理解和记住;(5)回归工作任务,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这些专业知识后,能否把工作任务完成的更好。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课件
案例四
总结词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详细描述
引导文教学法通过提供详细的引导材料,让学生自主 学习和探索。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教师提供电路 图、元件清单和操作步骤等材料,学生自行搭建电路 并测试功能。
05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教师角色转换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为引导者和咨询者,这可能导致教师难以适应新的角 色。
案例二:角色扮演法在英语口语课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详细描述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 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在英语口语课程中 ,学生模拟商务谈判、旅游导览等场景,提
高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三:案例分析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详细描述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市场营销课程中,教师引入经典的市场营销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制定营销策略。
反思与改进
引导学生反思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 进建议。
04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详细描述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具体 项目,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机械制图课 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机械部件的测绘, 从实践中掌握绘图技巧和机械原理。
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未来的发展中将 更加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和发展。
02
行动导向教学法课件
详细描述
酒店管理专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情 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 作环境中体验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服务行业的认识, 提升服务质量。
案例三:市场营销专业的行动导向教学
总结词
市场调研、方案策划、客户沟通
详细描述
市场营销专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市 场调研、方案策划和客户沟通能力。学生通 过实际操作,了解市场动态,制定营销策略, 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培养了实际操作和解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成人 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与挑战
企业培训中,行动导向教学法通常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演练 等方式,帮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
协作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 技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成人教育领域
在成人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法通常采用项目式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帮助成人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中 学习和掌握技能,提高生活品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对学校和教师资源的要求较高
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 设备和场地,以满足学生实践活动的 需求。
VS
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实践 活动,并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同时, 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 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案例分析
《行动导向教学法理论基础》中英文翻译
行动导向教学法理论基础中英文翻译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tion-oriented teachingAction-oriented learning theory,which combines the cognitive learning process together with the jobaction,is oriented by action.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a corresponding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Basis1:Learning motivation theory of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learning theory show that a person's learning pathways is including auditory,visual,audiovisual and do-it-yourself,or practices. The tests showed that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learning channel to the effect of learning is:20%of hearing,30%of vision,50%of hearing and vision,and90%of their own hands.Thus,through the practice of hand and brain,learning was more effective.The do-it-yourself,or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of learning.On the other hand,each individual's learn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practice of occasions,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all directl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such as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creating an atmosphere,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nature of its application,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or skills.Learning motiv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ction,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learning.Teachers can use task to stimulate students’cognitive motiva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confidence to complete tasks.Therefore,as a teacher,if we can properly mobilized these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 learning,take good u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factor, the learning objection will be achieved,so that each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interests,motivations and needs will be changed as follow,and thus they will acquire knowledge,master skills,develop their capabilities.Action-oriented teaching psychology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emphasizing the play to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the incentive to create a learning environment or a particular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each student to build a display personality,ability to play the the stage.Basis2:The concept of competency-basedThe core intent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theory is to mak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Action-oriented teaching foster students’social interaction ability in the group activities,foster their expression ability in demonstrating their technology training,and foster their social skills in the compt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Students make their own work plans and put forward idea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activities,which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workingmethods and problem-solving methods.Action-oriented teaching raised students’independence,self-confidence,self-esteem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ork.Basis3:The humanistic point of viewEducation is aimed to develop human potential ability,so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and a student-centered point of view. Every student should be viewed as a human beings with a unique feeling,rather than as objects to give something hard to impart knowledge.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make every student feel:"I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to be an individual,I am a free individual,I have the right to set up my life goals."Humanist educational thinking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 creativity is an emphasis on self-centered, emphasizing"self-realization"theory of education.It believes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 is not to teach what is already,but to induce people to create power out of life to a sense of esteem and other personal spiritual"wake up"and make education truly has meaning up to the primitive,which is education cational goals Humanists pursue is not to be a knowledgeable person,but an independent judge, who has a unique personality.Thus,the humanist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s to learn how to learn.Therefore,the teaching activities must be designed to reflect the respect the students'interests and hobbies,the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self-respect,helping them select what to do and how to learn.Basis4: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kind of group-interaction teaching strategies,in which students learn depend on each other,help each other,also focus on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d the common goal.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which explore the atmosphere to make students create positive thinking, so that they can quickly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students need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their own system based on their old knowledge,and then discuss with others through purposefully thought,and finally gain the new knowledge and skills.In the group,th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generated by conflict and confrontation can help team members to 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system.Basis5: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xperience of the learner in knowledge construction.It also emphasizes that learn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similar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occurs.Constructivist learning,which raised in1990s of United States,has a new interpretation on learning.Constructivism emphasizes that learning process is actively constructing knowledge rather thanpassive accepting external stimulation.Students construct new knowledge based on their exist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at the same time adjust and change old knowledge frame.So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not new information on the direct 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b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ld and new knowledge. Constructivist theory of teaching requires teachers change their roles from knowledge transmitters to helpers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which requires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adopt a new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new teaching design.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emphasizes that knowledge is not taught by teachers,learners gain knowledge by the help of necessary learning materials in certain contextsbut learners in certain contexts that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with other people (including teachers and learning partners)to help with the necessary learning materials.Many teaching models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practice.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s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proposed idea of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It is proposed to develop the theory of teaching to practical teaching from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also from concept teaching to application teaching.It can be seen as the main proc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at is in the process,students can applicate their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to practice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将认知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结合在一起,行动是行动导向的核心,行动导向的教学应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学生中心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合作学习,学生 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互相协作、 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05
战
优势
实践性强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实际操作和动手 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 握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
行动导向教学法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 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主动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 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更好地实施行动 导向教学法,需要提 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 实践能力,加强教师 培训和交流。
THANKS
感谢观看
实施计划
总结词
学生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详细描述
学生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开始实施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解决问 题,完成任务。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检查评估
总结词
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详细描述
在任务完成后,学生需要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包括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和解 决方法、团队合作情况等。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便进一步提高。
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 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促 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的实际行动和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它追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搞清楚问题,解决问题,并确保所学的知识能够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则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教师通过情境设置、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它关注学生的实际行动。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参与实际活动,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可以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自解决,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
其次,它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通过小组合作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互相学习和交流。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四,它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实验、实地考察、模拟情境等方式来设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情境导入等方式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接下来,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需求,进行实践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课件
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和合作学习,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 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最 初是为了解决职业教育中理论与 实践脱节的问题而提出的。
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行动导向 教学法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流 教学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 领域的教学中。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实践和主动 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 或模拟的工作环境,培养他们的实际操 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咨询 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 理和自我评估,以促进他们的个人和职
业发展。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 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对于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设计学习任务
分析学习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 际情况,分析并设计适合 的学习任务。
设计任务情境
为学习任务设计真实的或 模拟的情境,以增加学习 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性。
确定任务要求
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 ,包括任务内容、完成时 间和质量要求等。
组织学习活动
选择教学方法
提供学习资源
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 合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案例分析等。
案例三:企业培训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总结词
在企业培训中,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实践 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 方式,使员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详细描述
企业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行动导向教学 法在企业培训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 、模拟演练等方式,企业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实践能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此外 ,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 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
◦ 作为学习评价的工具
亲本
后裔
练习总结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 让学生独立完成, 监督、观察整个练 习过程,检查练习 结果 对整个教学内容进 行归纳总结
以“示范-模仿”为核心
项目教学法
◦ -是一种几乎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培训 方法 ◦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 而进行的教学行动。 ◦ 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 的的工作任务
独立性
8.自我管理 承担工作任务
引导课文教学法 6.引导课文 7.完全自我 帮助下的 管理的项 项目学习 目学习
5.引导课文 与引导问题 3.综合性的培 训指导方法 1.完全按照给 定操作任务书 练习 4.通过自学辅 导材料指导练 习 2.参与制定部 分操作计划和 评价
传统教学法
不独立
经典的程序化技能培训方法-四阶段教学方法
其他教学方法
◦ 案例法 ◦ 角色扮演 ◦ ……
推 荐 一 本 书 给 大 家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各 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 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 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工具
6. 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7. 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 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 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 法。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明确任务/获取信息
评定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2.3 行动模型 A
22
1.2.4 行动模型 B
25
1.2.5 模型 A 与模型 B 的比较
27
1.3 艾伯利(Aebli)的行动模型
27
1.3.1 活动、行动和行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
1.3.2 行动的发展、行动的内化与行动教学的结构
30
1.3.3 行动和表述
33
2 行动导向教学的要领
35
3 动机和行动导向教学
Harry Stolte
Rupert Maclean
InWEnt, 部门4.02 UNESCO-UNEVOC
马格德堡 波恩
德国 德国
未来员工将面对全新的挑战,职业教育也会被重新定义;职业学校有义 务使得职业教育更具灵活性,以此来应对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德国各州 文教部长联席会议,2000,p.8)。威尔斯多夫(Wilsdorf)认为,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应该注重学习的内容,而且更要强调学习的方法(Wilsdorf 1991,p.82)。
Fon +49 228 4460–0 Fax +49 228 4460–1766
ISBN: 978-3-939394-19-8 4.02-0003-2007
Dezember 2007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TVET) 中的行动导向教学 法导论 -心理学原理及相关教学理念 Approaches to Action Learning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VET) –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Selected Teaching Concepts of Action Learning
在列昂耶夫的系统中,“行动”总是由“活动”所支配。行动是活动的 主要成份。它使活动得以完成,它从属于一个既定的目标而不是需求。因 此,目标与行动的相互关系和动机与活动的相互关系就十分相似了。(同上, p.102)。
一项活动需要达到一系列有着严格序列的既定目标,即一项活动是通过 服从于局部目标的一系列行动所实现的。所以,每个个体的活动,比如一个 单独的行动或是一系列具有某些目标的行动,都可以看作是最为简单的案例 (同上,p.103)。
因此,培训理念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而本书旨在总结行动教学法的心 理学原理,并为教师提供实现行动教学的具体意见。此外,为了使教师能够 在培训中融会贯通,相关的方法论概念也在书中进行了阐述。
1. 行动-理论基础-行动的分析-理论模型
1.1 列昂耶夫(Leontjew) 和 哈克(Hacker)的行动模型
列昂耶夫解释说,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行动的目标是随机产生的。这 些目标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目标的识别和理解并不 是无意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用行动和确定的客观情况去检测目标的过程。
行动教学法提倡提问和反思,以促进学生更深入的分析问题,检验先 前提出的假设,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源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小 组讨论和再学习得到深入的思考,学习者分享彼此的经验,最终提出解决方 案。这种经验共享的方式,不仅能够得到创新的方案,而且可以帮助个人和 集体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这种方法一旦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后,对学 习者个人及其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诸多裨益,并且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经济的腾飞。
列昂耶夫强调活动中所要实现的行动是由活动的动机所激发的,并由 行动的目标所引导。最初的功能总是与动机相连的源于动机的活动在实施前 就已经分化了。但是最初的活动仍然完整的保留了动机(同上,p.103)。
11
列昂耶夫认为,活动和行动都是真实的但同时它们又不是相同的实体。 这样就可能出现以下的情况,即同样的一个行动实现了不同的活动。同样地, 一个行动可能从一个活动转变为另一个活动(同上,p.104)。
本书介绍了行动-理论模型,并对行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回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中心(UNESCO-UNEVOC)和德国国际继续教育 和发展协会(InWEnt),这两大组织都致力于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推动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重要的刊物能够起到一个抛 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大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的行动教学法的研究兴 趣,激励教师们在工作中对教学法的不断创新。
活动是由主体的需求刺激而产生,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某种需求一旦被满足,另一种需求又产生了,当然必要时会根据条件改变而 有所变化(同上,p.101)。活动与活动之间由于其目标不同而相异。如果目标 本身(活动的内容)激励并调控着活动,那么它可以被视为活动的真正动机。 因此,没有动机和目标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同上,p.101)。列昂耶夫认为,总 是有某种需求在激励着人们去进行各种活动。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TVET) 中的 行动导向教学法导论
Frank Bünning
Imprint:
InWEnt – Internationale Weiterbildung und Entwicklung gGmbH Capacity Building International, Germany Friedrich-Ebert-Allee 40 53113 Bonn
38
4 行动导向教学中精选的教学理念
41
4.1 项目学习
41
4.2 案例学习
43
4.3 角色扮演
45
4.4 引导文教学法
47
4.5 实验教学法
49
关于本书
教育,对于人格发展及个体参与社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现代 社会是否能承担起未来的诸多挑战。此外,教育还决定了经济的革新能力和 竞争能力。只有那些在教育上投资甚多的国家才能顺利的向信息社会过渡(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2001,p.5)。在过去的十年间,劳动力市场对技术人 员的需求显著增长,同时对于不合格员工的淘汰率也逐年增加。公司的成本 压力日益增大,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职 业培训的变化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职业导向培训到过程导向培训的转变是经 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不同形式的、持续时间不一的各类合作活动 的不断出现,这种注重过程的工作惯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德国工商协会, 1999,p.5)。
考虑到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学校不仅要教授专业课与文化课,而且要 培养学生独立地、主动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界很早就注意到现 代社会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事实。施泰因(Stein)先生指出劳 动者单凭他们的劳动技术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因为机器已经能完成 大部分的工作(Stein 1965, p.11)。
1.1.1 活动、行动和行为的关系
行动导向的基础由两个心理学趋势发展而来。严格审视现有概念之后, 可知宜将“行为”培训与“行动”培训(参见 Jank and Meyer 1994, p. 352)区 分开来。“行为”培训特指(前苏联)唯物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包括加尔 培林(Galperin)、列昂耶夫(Leontjew)、维高茨基(Wygotski等))的活动理 论。“行动”培训则主要关注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Piaget)、 艾伯利(Aebli)等)。
目录
1 行动-理论基础-行动的分析-理论模型
10
1.1 列昂耶夫(Leontjew) 和 哈克(Hacker)的行动模型
10
1.1.1 活动、行动和行为的关系
10
1.1.2 行动的组成
14
1.2 弗尔佩特(Volpert)的行动模型
18
1.2.1 行动模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18
1.2.2 行动的特征
艾柯(Eicker)认为,在唯物主义心理学中,活动作为人类生活的表现,必 须以其生物特性、自然历史和社会起源的解释为基础,才能够被人们充分地 理解(Eicker 1983,p.90)。这一观点的基础是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映射,比如培 训内容(对象、现象、过程或类似的内容)及人类意识(认知、感受、想法)之 间的映射关系。因此,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是建立以客观世界同人的 心理的主观感受,行动结构和能力等的关系之上。同时,心理中的主观感受、 行动结构和能力等又为实践活动服务。因此,心理活动是客观物质的实践活 动转变为主观思维的反映形式的结果,例如认知、想法和表述的形式。
基于此,在形成心理现象的过程中,唯物主义心理学尤其强调活动所 扮演的角色。在建立与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的这一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 即外部世界并不是感知的客观事物的静态象征。顾俊(Gudjons)认为,在感 知的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原始的、感官的内容会发生变化。
10
当唯物主义心理学对行动-理论基础的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时候,其 势必将被用来解释系统理论的发展。比如,列昂耶夫的系统理论。列昂耶夫 理论框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由“活动”这个术语所提出的,它是完整的,但 它并非实体或物质的附加生命单位,它的真正作用是目标世界中实体的定位 (Leontjew 1979,p.83)。换言之,“活动”并不是反应,而是有着自己结构的系 统。据此理解,人类生活便是一个整体,更准确地讲是一个依靠自身内在的 转换和转变,伴随自身发展的相互替代的系统(同上,p.83)。
E.Trowe博士 InWEnt
职业培训的现代化媒体以及教学理论开发部门
前言
众所周知,教育与培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是教育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培训者通 过职业教育掌握了劳动技能,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在社会中的经济竞争 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使之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在知识经济 和生产与贸易的全球化体系中,工作的内涵和工作实践本身都在悄然发生 变化。技术型、高效率的劳动力在对世界各国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为了提高就业机率,劳动者应具备灵活的、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各 类技能,比如需要掌握综合知识、实践技能、社交技能,即有独立思考和开 拓创新的能力,并且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如果要使职业教 育培训满足如此全面的要求,我们需要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即教育和培训体 系必须回归到实际的工作中。因此,需要转变职业教育培训中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是一个刻板、抽象的过程,通常和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相去甚 远。行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际工作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由英国的瑞恩斯( Reginald Revans)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随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广 泛的推广和应用。本书对行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也进行了阐释。行动教学法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行动教学 法被认为是过去四十年里管理和组织发展中产生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