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共37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及护理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的心声,了 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A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 动,增强社交能力
C
B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 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D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 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生活护理
01
饮食护理:注意营养均 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及护理
x
目录
01. 治疗方案 02. 护理措施 03. 治疗效果评估 04. 治疗注意事项
治疗方案
化疗
01 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阿霉素、 长春新碱等
0 2 化疗周期:通常为21天,分为诱 导化疗、巩固化疗和维持化疗
03 化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 发、骨髓抑制等
04 化疗注意事项:如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定期复查等
坚果等
3
保持饮食清淡, 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
4
减少高脂肪、高 糖食物摄入:如 油炸食品、甜品
等
5
保持水分平衡, 适当增加饮水量
谢谢
02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 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
0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 洁,预防感染
04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 生,预防口腔疾病
05
运动护理:鼓励患者适 当运动,增强体质
康复护理
01
心理护理:关注 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心理支持和
安慰
02
饮食护理:指导 患者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
03
运动护理:鼓励 患者进行适当的 运动,增强体质
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针对特定基 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
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指南2016年版(全文翻译完毕)淋巴瘤之家
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指南2016年版(全文翻译完毕)淋巴瘤之家皇帝的新装V.3福娃弥漫大B患者指南2016版--要点本翻译由昆明总医院(原43医院)血液科的医生集体完成,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昆明总医院血液科”。
一、什么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瘤是淋巴细胞的肿瘤,淋巴细胞是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
淋巴系统将组织液带回血液,并杀灭致病菌。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英文简称DLBCL)起源于淋巴器官的生发中心的B淋巴细胞,或起源于被生发中心释放出来的B淋巴细胞。
二、我是否患DLBCL?部分或完整切除肿块,以获取肿瘤组织,医生将检测这些组织中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模式,如果符合弥漫大B的模式,则诊断为弥漫大B。
三、在开始治疗前我要做哪些检查或准备?1. 向医生说明发病过程及不适的感觉2. 检查身体以寻找疾病的征象,并评估你的体力状况3. 血液检验,以了解血细胞数目和生化指标,并检测是否有某些病毒感染4. PET/CT±诊断性CT以了解肿瘤所侵犯的范围5. 取骨髓标本以了解肿瘤有无侵犯骨髓,必要时还要取脑脊液检查。
6. 预测治疗效果,以制定合适的方案7. 检查心脏功能,以评估对化疗的耐受性8. 如果在化疗后还想生育,则应咨询生殖专家9. 育龄期女性要做妊娠试验,因为即将开始的化疗对胎儿有害四、NCCN专家推荐的治疗有哪些?(一)I期和II期1. 通常采用6个疗程的化疗+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英文简称R),继之以放疗。
如果一般情况良好,R-CHOP是首选方案。
如果不能选择R-CHOP方案,可选择的方案还有:R-COPP, R-CDOP,R-DA-EPOCH, R-CEOP, R-GCVP, R-mini-CHOP。
2. 第二个选择是只使用化疗+利妥昔单抗,而不用放疗。
3. 肿块较小时,给予3个疗程的化疗+利妥昔单抗治疗,继之以放疗,可能足以治疗本病。
(二)III期和IV期1. 常使用6个疗程的化疗+利妥昔单抗治疗,如果一般情况良好,R-CHOP是首选方案。
2022诊断和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全文)
2022诊断和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全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亚型,占所有NHL的30%~40%。
DLBCL真高高度异质性,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遗传学改变及治疗反应。
R”CHOP(利妥音单抗+环磷酷肢+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泼尼松)是目前治疗DLBCL的标准方案,然而仍有30%~40%的患者存在耐药和复发等问题。
DLBCL是一种潜在可治愈性肿瘤,||笛床上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以治愈为目标,在此,我们将结合几例典型病例,对DLBCL异质性分层下的当代治疗策略进行探讨,供临床医师借鉴。
-、典型病例例1,女,51岁。
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物2个月”就诊,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提示DLBCL。
免疫组化示(020、(019、BCL6阳性,C”MYC 约40%阳性,(010、BCL2、MUM1均阴性,Ki-6790%,原位杂交EBER (斗。
FI S H检测巳MYC、BCL2、BCL6重排均阴性。
治疗前PET-CT可见左侧腹股沟淋巴结代谢增高,SUV max= 15.5,未见真他部位高代谢,骨髓检查宋提示淋巴瘤累及。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 ECOG)体能状态评分0分,乳酸脱氢酶(LOH ) 165 U/L,国际预后评分(I P) 0分。
R”CHOP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中期PET-CT提示完全缓解(CR ) ( Deauville 1分),后继续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4个疗程,末期PET-CT亦提示CR( Deauville 1分),治疗结束随i}J 至今持续缓解。
例2,男,29岁。
因”发现右侧胸骨旁肿物1个月j舌检病理提示DLBCL。
免疫组化示CD20、BCL6阳性,MUM120%, C-MYC 10% ,BCL2 60% , CD10阴性,Ki-6770%,原{立杂交EBER (-)。
FI S H检测BCL6重排阳性,C-MYC、BCL2重排均阴性。
治疗前PET-CT见全身多处骨质破坏,颈部双侧、双侧肺门、纵隔、双侧腋窝、膜腺、后腹膜、双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膜腺多发局部高代谢,均考虑肿瘤浸润,SUVmax=19.3.,骨髓检查提示2.19%淋巴瘤累及,ECO G1分,LDH326 U/L ,I P I3分,军龄调整的IPI( a a I P I) 2分。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10-14分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34%,在亚洲国家一般大于40%。
我国2011 年一项由24 个中心联合进行、共收集10 002 例病例样本的分析报告指出,在中国DLBCL占所有NHL的45.8%,占所有淋巴瘤的40.1%。
作为一种侵袭性NHL,DLBCL的自然病程相对较短,但一定比例的患者可以在接受恰当治疗后得到治愈。
既往,DLBCL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患者在接受包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后,约1/3 患者生存期在5 年以上。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方案的出现进一步将DLBC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而PET-CT引入疾病评估体系后,能更精确地指导临床的治疗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现参照《ESMO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临床推荐》以及《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本指南。
一、定义DLBCL 是肿瘤性大B淋巴细胞呈弥漫性生长,肿瘤细胞的核与正常组织细胞的核大小相近或大于组织细胞的核,通常大于正常淋巴细胞的2 倍。
在WHO 的2008 年分类中,根据组织形态学改变将DLBCL分为中心母细胞型、免疫母细胞型以及间变型,特殊的少见亚型如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和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等。
二、诊断、分期及预后1.诊断:DLBCL依靠活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明确诊断。
需要针对CD20、CD3、CD5、CD10、BCL-2、BCL-6、GCET1、FOXP1、IRF4/MUM1、Ki-67 及CD21 进行检测。
某些病例可选做cyclin D1、κ/λ、CD138、EBV、ALK、HTLV1等。
疑有病变的淋巴结应尽量完整切除行病理检查,细针穿刺或粗针穿刺活检一般不适用于初发淋巴瘤的诊断。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亚型,国内数据显示中位诊断年龄约57岁,近30%的患者诊断时年龄超过70岁,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根据中国社会保障协会公布的《中国老龄化研究报告2022》,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3.5%,预计2057年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例32.9%~37.6%。
据此估计,我国老年DLBCL 患者未来占比将会逐渐增加,亟需重点关注。
尽管20多年来以利妥昔单抗(R)为基石的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显著改善DLBCL 患者的预后,但该方案对于老年患者的疗效仍不尽如人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回顾2006至2012年349例接受治疗的老年DLBCL患者的生存状况,5年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率分别为45.8%和51.9%。
而同期另一项回顾研究显示,年龄<60岁患者5年PFS和OS率分别为65.4%和74.8%,显著优于老年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项回顾研究也同样证实,即使初诊接受标准免疫化疗患者,PFS和OS率随着年龄增长也呈下降趋势,年龄<60岁患者3年PFS和OS率分别为72.1%和83.2%,而>60岁患者分别为60.8%和71.0%;75岁以上患者则为51.2%和57.6%。
此外,因年龄、合并症等因素,临床研究通常将这部分患者排除在外,故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
为规范我国临床医师对老年DLBCL患者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相关专家根据国际上相关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讨论并制定本共识。
由于DLBCL各亚型的预后及诊疗存在差异,本共识所指疾病亚型为DLBCL非特指型。
一、老年患者的定义因不同地区人均寿命差异,目前"老年"的年龄界限尚无统一。
弥漫大B淋巴瘤全
男,64岁
来源:CT imaging of malignant retroperitoneal tumors, DOI: 10.1594/ecr2018/C-2682
4. 鉴别诊断
2. 神经鞘瘤 腹膜后神经鞘瘤起源于腹膜后神经组织,多为良性,偶有恶性,2040岁多见 肿瘤好发部位多见脊柱两侧盆腔骶前等神经组织丰富部位 囊变多见,可见出血 强化较多样,均匀或不均匀中等强化,也可出现不均匀的间隔样强化, 实性成分进行性延迟强化 靶征,中心较边缘强化显著,具有特征性
在某些患者进行放疗;
初始大肿块(>7.5 cm) 部位放疗
R-CHOP 方案 6 个疗程 ± 受累野放疗
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 巴瘤
R-CHOP 方案或 RDA-EPOCH 方案
初始大肿块(>7.5cm) 部位放疗
5. 治疗
对于高龄或不适合标准化疗的患者 R-GemOx、 RminiCHOP、 RCDOP、 R-CEPP、 R-GCVP 等 或靶向治疗为主的方案
感谢观看
汇报 : XXX
02. 病理学检查
肿瘤细胞为大的转化淋巴细胞,体积在不同的病例或同一病例中可有很大不同, 核大于反应性组织细胞的核。但在一些病例中,核中等大小,造成与Burkitt(伯基 特)样淋巴瘤鉴别困难。核呈圆形、锯齿状或不规则折叠,染色质空泡状或粗颗粒 状,常有核仁,大小不等、嗜碱或嗜酸性、一个或多个。胞浆中等量或丰富,可 透明、淡染或嗜双色。 一些病例中的瘤细胞呈浆细胞样:嗜碱性、嗜派洛宁,伴有淡染的核周高尔基空晕。 可有嗜碱性胞浆碎片,与炎症反应中的"浆细胞小体"不易区分。可见类似于R-S细 胞的多叶核细胞或奇异细胞。核分裂像易见。
疑难病例讨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2024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2024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2024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之一,占据成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最大比例。
为了统一中国DLBC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制定了中国DLBCL诊治指南。
该指南内容包括病理诊断、分期和预后分层、治疗策略以及常见并发症管理等方面,以下为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1.病理诊断:DLBCL的病理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化和基因表达剖析,同时也需要注意与其他淋巴瘤亚型的鉴别。
2. 分期与预后分层:根据Ann Arbor分期系统和国际预后指数(IPI)进行分期和预后分层,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
3. 治疗策略:DLBCL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
对于年轻、具有良好身体状况的患者,推荐采用R-CHOP方案进行化疗,即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和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的组合治疗。
对于60岁以上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推荐采用R-mini-CHOP方案进行化疗。
放疗可在化疗后用于相关淋巴结区域的局部治疗。
免疫治疗包括干扰素和单克隆抗体等,可以用于高危患者的维持治疗。
4.常见并发症管理:对于DLBCL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DLBCL诊治指南的制定为DLBCL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指南可能需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概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
本病常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化疗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同时可配合放疗、干细胞移植等方式。
英文名称: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
主要病因:病因未明,多数为原发性DLBCL,少数DLBCL是由其他类型淋巴瘤转化而来。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CT检查、PET-CT检查、MRI检查、胃肠内镜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该病是恶性肿瘤,一经发现应早期积极治疗。
临床分类:2016年版WHO分型根据细胞起源,把DLBCL分为生发中心型与活化细胞型。
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特点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为原发性DLBCL,少数DLBCL是由其他类型淋巴瘤转化而来,包括滤泡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及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
DLBCL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包括染色体易位、异常体细胞高频突变、基因扩增、缺失和突变等各个方面。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1、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或者免疫系统以其他方式被削弱,则患病的机会也会增加。
2、曾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患病的风险也会更高。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症状症状总述: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为原发性DLBCL,少数DLBCL是由其他类型淋巴瘤转化而来,包括滤泡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及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
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DLBCL的分期
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I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 (I)
侵犯单个结外部位 (IE)
II期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的同侧
(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犯 (IIE)
III期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 (III),可伴有结外器官
侵犯(IIIE)或脾侵犯 (IIIS)或两者均侵犯 (IIIES)
IV期
在淋巴结、脾脏和咽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个器官或
组织广受侵犯,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等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诊治指南
简介
近 年 来 , 弥 漫 大 B 细 胞 淋 巴 瘤 ( DLBCL ) 的基础研究、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 大进展。
为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DLBCL诊断、鉴 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 分会和中国抗癌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参考 ESMO DLBCL指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 了此指南。
Lister TA et al. J of Clin Onc 1989;7(11): 1630-6
DLBCL的体能状态评分
ECOG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
0
正常生活
1
有症状,但不需要卧床,生活能自理
2
50%以上时间不需要卧床,偶尔需要照顾
3
50%以上时间需要卧床,需要特殊照顾
4
卧床不起
DLBCL的预后判断
目录
DLBCL简要介绍 DLBC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
中国DLBCL诊疗指南涵盖了DLBCL的各个方面,包括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分子分型、预后评估、治疗策略等。
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诊断要点,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DLBCL。
根据指南,DLBCL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肝脾肿大等。
病理诊断方面,指南提出了对切片和免疫组化的要求,以确定DLBCL的确切类型。
分子分型则是根据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将DLBCL分为不同的亚型,这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和制订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在DLBCL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指南提供了多种预后评估指标,包括国际预后指标(IPI)、高表达的Bcl-2蛋白、发生中心神经系统受累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预后,并为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针对DLBCL的治疗策略是指南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患者的预后评估结果,治疗可以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
指南对不同亚型DLBCL的治疗策略进行了详细讨论,给出了推荐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表达Bcl-2蛋白的患者,指南建议加用抗Bcl-2靶向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指南还对治疗后的监测和随访进行了详细说明。
治疗后的监测包括复查病理、影像学检查等,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复发风险。
随访则是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后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总之,中国DLBCL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可靠的诊疗指导,有助于提高DLBCL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这一指南的制定是中国血液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DLBCL患者的诊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详细[专家指导]
初次诊断推荐切除或部分切除活检 针刺活检仅限于无法进行切除活检时
需联合免疫组化、流式、PCR技术等 免疫组化病理分型对临床预后的指导意义仍有争议
专业资料
6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DLBCL的分期
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 (I) 侵犯单个结外部位 (IE)
年轻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预后良好的年轻患者 (aaIPI=0, 无大包块)
预后欠佳的年轻患者 (aaIPI=1和/或有大包块)
年轻高危患者 (aaIPI≥2)
6-8R+4-6CHOP 8R+6-8CHOP21/CHOP(E)14 8R+6-8CHOPE
专业资料
13
支持的临床研究数据
8R+CHOP21— GELA LNH98-5研究 8R+CHOP14—RICOVER-60研究 8R+CHOP14 vs. 8R+CHOP21—NCRI UK研究
专业资料
8
DLBCL的预后判断
国际预后指数(IPI)
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
适用于年龄<60岁的患者
年龄:
体能状态评分:
LDH: 结外受累部位:
疾病分期:
>60岁
2-4 >正常值
>1个 III或IV期
体能状态评分: 2-4
结外受累部位: >1个
疾病分期:
III或IV期
风险分组 低危
低-中危 高-中危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的同侧 (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犯 (IIE)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 (III),可伴有结外器官 侵犯(IIIE)或脾侵犯 (IIIS)或两者均侵犯 (IIIES)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
此分型对新靶点药物的疗效具有预测价值:雷利度胺 治疗复发难治性DCLBL,硼替佐米联合EPOCH-R治疗 复发DLBCL时,ABC的疗效及预后均明显优于GCB。但 基因表达谱尚无法普遍临床使用的情况下,免疫组化 法测得的分类指导临床是否合适仍有争议。
病理分型
2008年的WHO分类将DLBCL分为非特指型 DLBCL(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DLBCL-NOS),特殊型 DLBCL两大类,包括: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CB/ABC,形态学变形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中枢神经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皮肤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
不论期别,睾丸淋巴瘤化疗后应给予阴囊放疗 (25~30Gy)。
治疗原则—Ⅲ、IV期
年轻(≤60岁)低危(aaIPI0~1分): 6~8周期R-CHOP
年轻高危(aaIPI≥2分):目前尚无标准 方案,推荐 6周期R-CHOP或利妥昔联合 强化方案化疗;CR患者可行ASCR巩固治 疗。(2B类推荐)
胞淋巴瘤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
分子诊断
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myc和bcl-2基因异常十分 重要,myc重排提示R-CHOP疗效不佳,CNS复 发风险大;bcl-2基因异常,即t(14;18)易 位提示常规化疗预后不佳,但加用利妥昔单抗 能消除bcl-2的不良影响;同时发现myc重排和 bcl-2异常称为“双重打击DLBCL”,往往侵袭性 更强,预后极差,R-CHOP及干细胞移植也无 法改善预后,应寻求其他方案治疗,但尚无标 准。推荐:R-CODOX/IVAC交替方案。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FL t(14,18) bcl-2/IgH MCL t(11,14) cyclin-D1 ALCL t(2,5) ALK
2023年WHO分类修订-DLBCL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性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DLBCL 原发性皮肤DLBCL(“腿型”) 老年人EBV阳性DLBCL DLBCL伴慢性炎症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起自HHV8有关多中心性Castleman病旳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0
54%
62%
Probability
Months
CHOP (n=197)
CHOEP (n=180)
p = 0.031
0
81%
79%
Probability
Months
R-CHOP (n=199)
R-CHOEP (n=181)
p = 0.520
R-CHOP vs. R-CHOEP
CHOP vs. CHOEP
MegaCHOEP N=16
CHOEP-14 ×8 N=15
CHOEP-14 ×8 + 6R N=91
MegaCHOEP + 6 x R N=94
病人特征
中位年龄48 岁, LDH > N: 97 %, III~IV 96%, ECOG > 1 :35%
疗效
3y EFS 3y PFS 3y OS
初治侵袭性淋巴瘤 18~60岁 aaIPI:2~3
CHOEP-14 ×8 + 6R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DLBCL的定义
2、 DLBC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3、 DLBCL的治疗推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侵袭性大B淋巴 细胞肿瘤,呈弥漫性生长。肿瘤细胞核与正常 组织细胞核相近或大于组织细胞核,细胞体积 不小于正常淋巴细胞的两倍。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50-70岁,男性 稍多见于女性 淋巴结肿大 40%的患者病变位于结外,包括胃肠道、皮肤、 中枢神经系统、软组织和各种脏器 多为临床III-IV期
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并且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具有 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约占NHL的31%——34%,在亚洲国 家一般大于40%。我国2011年一项由24个中 心联合进行、共收集10002例病例样本的分 析报告指出,在中国DLBCL占所有NHL的 45.8%,占所有淋巴瘤的40.1%。
骨髓* 正常 不确定 正常或 不确定
正常
部分缓解 正常 肝脾缩小 复发或 进展 肝/脾增大, 新病灶
正常
缩小50% 以上
正常
缩小50% 以上
阳性
无关 无关 复发
缩小50% 以上
新发或增大
缩小50% 以上
新发或增大
*骨髓穿刺及活检仅在治疗前阳性患者需要确定CR疗效或治疗随访中有异常血象 等临床指征时才需要进行。
SPD,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
Cheson BD et al. J Clin Oncol 2007;25(5):579-86
疗效
疾病稳定
定义
未达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或进展
结内肿块
1. 治疗前FDG高亲和性或 PET阳性;治疗后原病灶仍为 PET阳性;CT或PET显示没 有新病灶; 2. FDG亲和性不定或PET阴 性;CT显示原病灶大小没有 改变
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行为状态评分、全身浅表淋巴结、韦氏环、心 肺、肝脾、腹部肿块、全身皮肤 体能状态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CG、LDH、β2-微球蛋白 骨髓活检或穿刺,以明确是否存在骨髓受侵 乙肝相关检查,丙肝检查只需在高危患者中检测 影像学检查
初次诊断推荐切除或部分切除活检 粗针或细针穿刺活检仅限于无法进行切除活检时,且需要联合 其他辅助技术,如免疫组化、流式细胞计数、PCR技术等
应用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分型对临床预后的指导意义逐渐被重视
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 (I) 侵犯单个结外部位 (IE)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的同侧 (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犯 (IIE)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 (III),可伴有结外器官 侵犯(IIIE)或脾侵犯 (IIIS)或两者均侵犯 (IIIES) 在淋巴结、脾脏和咽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个器官或 组织广受侵犯,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等
WHO的2008年分类中,根据组织形态学改 变将DLBCL分为: 中心母细胞型 免疫母细胞型 间变型
特殊的少见亚型如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 内大B细胞淋巴瘤和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等。
DLBCL ,NOS
常见形态学变型 免疫母细胞性 中心母细胞性 变异性 罕见形态变异型 分子学亚群 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 活化B细胞样(ABC) 免疫组化亚群 CD5+ DLBCL 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 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
拟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DHAP ±美罗华 ESHAP ±美罗华 GDP ±美罗华 ORR53%; CR22% Gem OX ±美罗华 ORR78%; CR50% ICE ±美罗华 MINE ±美罗华 不计划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临床试验 来那度胺 美罗华+苯达莫司汀 CEPP +美罗华 EPOCH +美罗华
体能状态评分: 2-4 LDH: >正常值 疾病分期: III或IV期
The International Non-Hodgkin's Lymphoma Prognostic Factors Project. N Engl J Med. 1993; 29:987 –94
DLBCL简要介绍
DLBC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DLBCL的治疗推荐
两种交界性(灰区)淋巴瘤:
–有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中间特点的B细胞淋巴瘤 –有DLB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中间特点的B细胞淋巴瘤
不同类型的DLBCL在细胞起源、遗传学及临床上均有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能被病理医生识别,而且与临床预后相关。
分子学或免疫组化亚型与预后相关:GCB亚型的预后好于非GCB。
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 R-剂量调整EPOCH:利妥昔单抗+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 磷酰胺+阿霉素 miniCHOP:利妥昔单抗+减剂量的CHOP (1/2_1/3) 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线方案 R-CE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长春新碱+泼尼松) R-CD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 松) 一线巩固治疗:治疗后达CR的高危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大剂量化 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30%的DBLCL患者最终复发
大部分在治疗后早期复发 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复发
晚期复发患者即使初治时临床特征较好,复 发后仍然预后较差
拟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干细胞移植支持下 的大剂量化疗± 局 部放疗 (30-40Gy)
完全或部分缓解
二线化疗方案
±美罗华 临床试验 病情稳定或进展 最佳支持治疗
Lister TA et al. J of Clin Onc 1989;7(11): 1630-6
ECOG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
0 正常生活
1 2 3
4
有症状,但不需要卧床,生活能自理 50%以上时间不需要卧床,偶尔需要照顾 50%以上时间需要卧床,需要特殊照顾
卧床不起
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
Cheson BD et al. J Clin Oncol 2007;25(5):579-86
美罗华问世前,DLBCL的标准方案为6-8周期CHOP,约1/3的患者可获得 5年生存。随后出现的更强烈的化疗方案却未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而毒性显著增加。
2000年以后,随着美罗华的引入,R-CHOP极大提高了DLBCL的生 存率,成为了DLBCL的治疗金标准。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血液科 陈坤红
近年来,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的 基础研究、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 进展。 为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 DLBCL诊断、鉴别诊 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和中国抗癌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参考 ESMO DLBCL指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此指南。
胸部正侧位,纵隔肺门受侵时查胸部CT 肝、脾、腹膜后、盆腔B超或CT
原发于鼻腔和韦氏环时做头颈部CT 胃肠道受侵时做胃肠镜
中枢神经受侵时做腰穿以及颅脑MRI
有条件者可以PET-CT全缓解
体查 正常 正常 正常
淋巴结 正常 正常 正常
淋巴结肿块 正常 正常 缩小75% 以上
年轻(<60岁)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预后良好的年轻患者 (aaIPI=0, 无大包块) 预后欠佳的年轻患者 (aaIPI=1和/或有大包块) ACVBP方案, 年轻高危患者 (aaIPI≥2) 后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6R-CHOP21 8R-CHOP21;同时伴有大包块在 此基础上加受累野放疗;或R目前尚无标准方案,推荐RCHOP的基础上增加药物或给 药密度以提高疗效,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可测量病灶缩 小,没有新病 灶
6个最大病灶SPD缩小 ≥50%;其他结节大小未 增加 1. 治疗前FDG高亲和性或 PET阳性;原受累部位有 1或多个PET阳性病灶 2. FDG亲和性不定或PET 阴性;CT显示病灶缩小
结节SPD 如果治疗前阳性, (或单个结 则不作为疗效判 节最大横径) 断标准;细胞类 缩小≥50%; 型应该明确 肝脾没有增 大
肝、脾
-
骨髓
-
复发或进展 任何新增加的病 灶或原病灶,直 径增大≥50%
出现任何径线>1.5 cm的新病 任何病灶 灶;多个病灶SPD增大≥50% SPD增大 或治疗前短径>1cm的单病灶 >50% 的最大径增大≥50%;治疗前 FDG高亲和性或PET阳性病灶 在治疗后PET阳性
新发或复发
SPD,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
边缘带细胞
生发中心DLBCL
生发中心B细胞 “童贞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
典型的免疫表型:
•泛B细胞表型:CD45+、CD20+、PAX5+、CD3•生发中心型DLBCL:CD10+或BCL-6+,IRF4/MUM1•非生发中心型DLBCL:CD10-、IRF4/MUM1+;或BCL-6-、IRF4/MUM1-
国际预后指数(IPI)
年龄: >60岁 体能状态评分: >2分 LDH: >正常值 结外受累部位: >2个 疾病分期: III或IV期
风险分组 低危 低-中危 高-中危 高危 风险数 0或1 2 3 4或5 5年 70%-80% 50%-60% 40%-50% 20%-30% 适用于年龄≤60岁的患者
2、心脏毒性的防治
主要是控制蒽环类药物累积总量,对于老年的患者尤为重要。 ADM在450-550mg/㎡ ,EPI低于900mg/㎡,THP低于900mg/㎡, 米托蒽醌小于140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