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资料

合集下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瘤。

DLBCL主要起源于B淋巴细胞,其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对于诊断和治疗DLBCL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DLBCL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变异。

1.1 细胞形态学DLBCL的细胞形态学特征是淋巴瘤细胞在病变组织中弥漫分布,并呈现出巨细胞样、高度多形性和大核染色质的特点。

细胞核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细胞质丰富。

1.2 免疫表型DLBCL的免疫表型呈现高度异质性。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LBCL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如CD19、CD20、CD22等),而不表达原始淋巴细胞抗原(如CD10、CD5等)。

此外,还存在一部分DLBCL细胞表达B淋巴细胞生发中心相关抗原(如BCL6),这些表型特点有助于对DLBCL的鉴别诊断。

1.3 遗传学变异DLBCL的遗传学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

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BCL6、MYC、BCL2等,这些突变与DLBCL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染色体异常主要包括常见的3q27(BCL6)、8q24(MYC)和18q21(BCL2)等位置的变异,这些染色体异常也与DLBCL的预后有关。

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DLBCL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学特征等。

2.1 年龄年龄是影响DLBCL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年轻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而老年患者的预后较差。

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存在更多的合并症、耐受治疗能力差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2.2 临床分期DLBCL的临床分期是判断疾病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早期分期(如Ⅰ和Ⅱ期)的DLBCL患者预后较好,而晚期分期(如Ⅲ和Ⅳ期)的患者预后较差。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概述-核医学专业网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概述-核医学专业网

应用PET(PET/CT) 对DLBCL进行分期不疗效评估
• Mikhaeel等 报道75例DLBCL戒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患 者治疗中使用PET-CT评估的结果,治疗方案为R-CHOP戒CHOP。
• 治疗2~3个疗程后应用PET评估,其中PET检查阴性者近90%于完成 治疗后保持无病生存状态,而52例阳性者中只有15例最终获得无病 生存。 (Leuk Lymphoma,2009,50:1931-193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概述
• 作为一种侵袭性NHL,DLBCL的自然病程相对较短,但一定比例 的患者可以在接受恰当治疗后得到治愈。既往,DLBCL的治疗以 化疗为主,患者在接受包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后,约1/3患 者生存期在5年以上。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方案的出现迚一步 将DLBC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应用PET(PET/CT) 对DLBCL进行分期不疗效评估
• 由于PET戒PET-CT能够准确的区分治疗后影像学上残留肿块是肿瘤组织还是坏 死、纤维化所致,PET戒PET-CT已成为完成一线治疗后淋巴瘤患者再分期和判 定疗效的最佳手殌。
• 多个临床研究均得出类似结果,对于DLBCL患者完成治疗后的PET阴性预测值高 达85% ~100%。因此2007年国际统一标准化项目(IHP)制订的DLBCL疗效判定 标准中,取消了原有的“不确定的完全缓解(CRu)”这一概念,采用PET检查结 果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迚展(PD)。
• 建议对于侵袭性NHL患者完成治疗后3~8周应进行PET检查,以评估疗效和再分 期(J Clin Oncol,2007,25:579-586 )。
疗效评价标准(含PET/CT):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不治疗指南(2013年版)

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02
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适当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
03
步、慢跑、瑜伽等,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
04
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压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
05
时发现并预防疾病
定期体检与随访
01
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2
随访:在治疗结束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防晒措施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饮食调理
保持饮食均衡:摄 入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抗氧化食物: 多吃新鲜蔬果,如 西兰花、蓝莓、西
红柿等
减少高脂肪、高糖 食物:减少油炸、 烧烤、高糖食品的
摄入
保持水分平衡:每 天摄入足够的水分, 保持身体正常代谢
心理调适
03
自我监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
04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等
谢谢
汇报人姓名
4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普及
1
原发皮肤弥 漫大B细胞淋 巴瘤(腿型)的 定义和特点
4
疾病的治疗 方法和预后
情况
2
疾病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
5
疾病的预防 措施和注意
事项
3
疾病的临床 表现和诊断
方法
6
疾病的最新 研究进展和
治疗趋势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
01
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健康宣教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健康宣教

2
弥漫大B细胞淋 巴瘤治疗方法
化疗
1
2
化疗药物:常用 的化疗药物有环 磷酰胺、阿霉素、 长春新碱等
化疗周期:化疗 通常分为多个周 期,每个周期包 括治疗期和恢复 期
3
副作用:化疗可 能引起恶心、呕 吐、脱发等副作 用
4
疗效:化疗对弥 漫大B细胞淋巴 瘤的治疗效果较 好,但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治疗方案
04 专业支持:心理医生、社工等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05
社会舆论支持:媒体、公众对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谢谢
保持适量的运动,每天进 行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 会调节情绪,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体检
01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疾病,尽
早治疗
02
体检项目:血液检 查、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等
03
体检频率:根据个 人健康状况和年龄
等因素确定
04
体检注意事项: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注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 绘画、音乐等,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减 轻心理压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理抵抗力。
社会支持体系
01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爱、理解和陪伴
02
朋友支持:朋友间的关心、鼓励和帮助
03
社区支持:社区组织的关怀、活动和资源
04
免疫系统异 常:免疫系 统功能异常 可能导致弥 漫大B细胞 淋巴瘤
临床表现
淋巴结肿大:颈 部、腋下、腹股 沟等部位出现无 痛性肿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
免疫组化亚型
• CD5+DLBCL • 生发中性B细胞样 • 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
DLBCL亚型
• 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 细胞淋巴瘤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DLBCL
• 原发性皮肤DLBCL
• 老年EBV+DLBCL
.
10
其他大B细胞淋巴瘤
• 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 慢性炎相关性DLBCL • 淋巴瘤样肉芽肿 • ALK 阳性DLBCL • 浆母细胞淋巴瘤 • 发生于HHV8相关的多中心Castleman病大B细胞
.
23
.
24
Bcl-6
.
Bcl-2 CD10
25
IHC确定DLBCL细胞起源
生发中心细胞
CD10+ or
BCL6+ and MUM1-
CD10
BCL6
+
+ or -
/ 只要CD10+ 只有BCL6+
-
+
非生发中心细胞
(生发中心后的B细胞)
CD10- and MUM1+
-
+ or -
or
CD10- and BCL6-
.
3
流行病学
DLBCL在西方国家占成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30%40%,在发展中国家更高
中位发病年龄60-70岁,男稍多于女
.

部位
结内和结外
结外可发生在结外任何部位,如皮肤、中枢神经、 骨、睾丸、软组织、腮腺、肺、女性生殖道、肝、 肾、脾和Waldeyer环;最常见的部位是胃肠道 (胃和回盲部)
.
淋巴结周围组织常有浸润,可见宽的或窄的硬化 性纤维条带。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pt课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pt课件
52
PEL
形态学: 渗出液离心沉淀物制片见瘤细胞大,免疫母
细胞性或浆母细胞性,明显异型 免疫表型:
LCA+,CD20-,CD79a+/-,sIg-,cIgIRF4+,CD138+/-,CD30+,EMA+ 遗传学 +12,+X EBER-1(+)
53
54
55
脓胸相关性原发性淋巴瘤 (Pyothorax-Associated Primary
3
形态学
瘤细胞:中心母细胞 免疫母细胞 多叶核细胞 浆母细胞 偶尔上皮样、印戒细胞样、梭形等
生长方式:弥漫浸润 间质:纤维化、坏死
反应性T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
4
形态学变型
中心母细胞性 免疫母细胞性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 间变性 罕见变型 浆母细胞性 表达ALK全长DLBCL
5
CB
6
IB
7
T/H R
GC后相关抗原:MUM1/IRF4 VS38C CD138
MUM1/IRF+(50-75%) VS38C+和CD138+(少)
24
MU25M1
MUM1
26
VS38c 27
C2D8 138
V29S38c
免疫表型(二)
依据bcl-6、CD10、MUM1/IRF4和CD138,可 将DLBCL区分为三类 GC B细胞型:
GC相关抗原:bcl-6和CD10 bcl-6+(60-80%) CD10+(30-40%) bcl-6+/CD10+—GC免疫表型 bcl-6+/CD10-:bcl-2+ 起自FCC bcl-2- 组织发生有争议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类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MInT研究)
平均年龄 组织分型 (%)
DLBCL 其他 大包块 (%) B症状 (%) 结外病灶 (%)
Chemo n=410
47
87 13 48 26 35
R-Chemo n=413
47
86 14 50 24 33
Pfreundschuh M, et al. Blood 2004;104:40a (Abstract 157)
利妥昔单抗对于GCB或non-GCB亚型
生存期的影响
其他
13
14
Copyright ©2004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Neurologic toxicity
2002;346:235
6 x CHOP-21
6 x 类CHOP (CHEMO)
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形态学特点
• 具有形态学异质性的肿瘤 • WHO分类中DLBCL可包括
– 中心母细胞型 – 免疫母细胞型 –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 – 间变细胞型 – 浆母细胞型 – 表达ALK全长型
• 亚型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没有明确的意义,WHO分类中将 其归为一类
免疫组织化学
• 典型的免疫组化表达:
– CD20+、CD45+、 CD79a+、Ki67+、CD3-
患者
CHOP
226
m-BACOD
223
ProMACE-CytaBOM 233
MACOP-B
218
死亡 88 93 97 93
3年生存预 54% 52% 50% 50%
CHOP m-BACOD
ProMACE-CytaBOM MACOP-B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护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护理
刀客特万
弥漫大B细 胞淋巴瘤护 理
目录
01 淋巴瘤概述 02 护理策略 03 护理措施 04 护理教育
1
淋巴瘤概述
淋巴瘤定义
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抗感 染和疾病
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淋 巴结、脾脏、骨髓和消化道
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
03
培训对象:包 括护士、医生、 患者家属等
04
培训目标:提 高护理团队的 专业素质和服 务水平,为患 者提供更好的 护理服务
THANKS
制作人
淋巴瘤分类
霍奇金淋巴瘤: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
01
主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B细胞淋巴瘤、T 02 细胞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等 B细胞淋巴瘤: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03
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 T细胞淋巴瘤:分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 04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等
疼痛管理:评估疼痛程度,采 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
营养支持:合理膳食,保证营 养摄入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 的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4
护理教育
患者教育
教育目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
教育内容: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副作用处 理、康复指导等
教育方式:面对面讲解、视频教学、手册阅 读等
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特点
01 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30%-40%
02 发病年龄:中老年人多发,男 性多于女性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护理课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护理课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瘤护理课件
目录
• 疾病概述 • 治疗方案与护理 • 营养与康复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随访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起源于B淋巴细胞。
分类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遗传学和临床表现,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可分为不同亚型。
社会支持
患者应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同时 ,可以参加相关的病友会或公益组织,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病 房环境,严格控制探视人数,避 免交叉感染。
感染处理
观察体温变化,遵医嘱使用抗生 素,保持皮肤、口腔和会阴部清 洁,及时处理感染病灶。
日常生活指导
患者在康复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心理护理与支持
心理护理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患者常常会出现恐惧、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术后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恢复情况。
疼痛管理
提供适当的止痛措施 ,减轻患者的痛苦。
预防并发症
如感染、出血等,确 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
期。
03
营养与康复
营养需求与饮食护理
营养需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和康复期间对营养的需求较高,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图文解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图文解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图文解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者: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李洪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约占30-40%,亚洲国家多大于40%。

DLBCL是一组大细胞、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65岁,超过一半的DLBLC患者可以使用标准的R-CHOP方案治愈,但大约30%至40%的患者会发展为复发/难治性肿瘤。

DLBCL可原发于淋巴结或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纵膈和骨骼等几乎全身各个部位。

DLBCL也可从惰性淋巴瘤转化而来,比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等。

DLBCL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随着细胞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步,DLBCL的分子诊断得到了更充分的认识,并对DLBCL的亚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不同的亚型临床预后截然不同。

DLBCL分型表1 DLBCL分型DLBCL新的诊断思路DLBCL形态学分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由大或中等大小的肿瘤性B细胞组成,可以细分为中心母细胞型,免疫母细胞型和间变型3类。

表2 形态学分类及特点(注:图片来源 webpathology)图1 a低倍镜下DLBCL图像b这个图像显示大多数中心母细胞伴有散在的小淋巴细胞。

此外,还可能有组织细胞,浆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c图显示大多数免疫母细胞和少量散在的小淋巴细胞d间变性变异体具有奇特的、高度多形性的核。

DLBCL免疫表型DLBCL表达CD45和CD45泛B细胞标志物如CD20,CD22,CD79a和PAX-5。

表面或胞质免疫球蛋白可变地存在。

其他阳性标记物包括CD10,BCL6和BCL2。

约有10%的病例有CD5的表达。

少数病例显示后生发中心或浆细胞相关标志物,如CD38,CD138和MUM1,Ki-67标记指数高,少数病例表达CD30,泛T标记是阴性的。

表3 免疫标记和频率图2 DLBCL, GCB 亚型:a 淋巴瘤细胞浸润淋巴结(H&E)b淋巴瘤细胞CD20阳性c 许多肿瘤细胞GCET1阳性 d MUM1染色阴性[1]图3 DLBCL, ABC 亚型:a 淋巴母细胞浸润淋巴结(H&E).b淋巴瘤细胞CD20阳性c 许多肿瘤细胞GCET1阳性 d MUM1核染色强阳性[1]图4 DLBCL,双表达,a 淋巴瘤细胞浸润淋巴结(H&E) b淋巴母细胞CD20阳性c 40%细胞显示核MYC阳性 d 淋巴瘤细胞BCL2强阳性[1]DLBCL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发病机理近年来,随着基因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型(GCB)和非生发中心型(non-GCB)两类。

弥漫性大B淋巴瘤临床实验

弥漫性大B淋巴瘤临床实验

弥漫性大B淋巴瘤临床实验一、概述弥漫性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B细胞系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

本文将探讨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临床实验,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二、病因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明确。

研究表明,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其中,B 细胞的活化异常、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免疫功能紊乱等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

三、临床表现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进行性无痛性肿大淋巴结、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肝脾大、贫血、乳酸脱氢酶升高等系统性症状。

临床症状的表现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十分重要。

四、实验室检查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学检查、骨髓检查、淋巴结活检和免疫组化等。

血液学检查可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异常。

骨髓检查有助于确定病情分期、评估预后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淋巴结活检是诊断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关键检查手段,可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等方法确定病理类型。

免疫组化检查可对淋巴瘤细胞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

五、诊断诊断弥漫性大B淋巴瘤需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CT、PET-CT)、淋巴结活检、骨髓活检等。

同时,应排除其他淋巴瘤亚型及其他恶性肿瘤,确保准确诊断。

六、治疗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化疗方案通常采用CHOP或R-CHOP等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放疗常用于局部病灶的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一线治疗或复发/难治性病例的救治手段。

七、预后与复发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国际预后指数(IPI)、淋巴结肿大范围、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等。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其他类型的淋巴瘤
如小细胞淋巴瘤、滤泡性 淋巴瘤等,需要通过病理 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等方法 进行鉴别。
其他恶性肿瘤
如转移性肿瘤或其他恶性 肿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
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 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和炎症 反应,需要与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进行鉴别。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免疫学研究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学特征、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为开 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细胞遗传学研究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染色体易位、基因突变等细胞遗传学研究 ,揭示了其恶性转化的根本原因。
临床研究进展
1 2
诊断与分期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和分期系统的 不断改进,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病情评估的精 细化。
遗传学改变
染色体易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是染色体易位,主要涉及B细胞受体 信号通路的基因重排。这些重排影响了B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促进了肿瘤 的发生。
基因扩增或缺失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还可能涉及基因的扩增或缺失,如bcl-2、bcl-6等基因的扩 增或缺失。这些基因的扩增或缺失影响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
04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
治疗方案
01
02
03
04
化疗
以CHOP方案为基础,采用联 合化疗药物治疗。
放疗
局部放疗可缓解肿瘤相关疼痛 及压迫症状。
靶向治疗
利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对弥漫 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较好疗效

免疫治疗
采用抗体药物、细胞因子等免 疫调节剂治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健康宣教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健康宣教

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调整 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焦 虑和紧张,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自己 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 画、音乐等,有助于转移 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疾病,及 时治疗
01
体检项目:血液检 查、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等
02
04
体检注意事项: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注 意饮食健康等
临床表现
01
淋巴结肿大:颈 部、腋下、腹股 沟等部位出现无
痛性肿块
02
发热:持续低热, 体温波动较大
03
体重减轻:食欲 不振,体重明显
下降
04
乏力:容易疲劳, 活动后症状加重
05
皮肤瘙痒:皮肤 出现红斑、瘙痒
等症状
06
呼吸困难:胸闷、 气短,呼吸急促
07
腹痛:腹部疼痛, 可能伴有恶心、
呕吐
08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意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
03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
0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辐 射、化学物质等
05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疾病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 朋友、医生保持良好的沟 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 助,减轻心理压力。
治疗方案
1
化疗:使用化疗药 物,如CHOP、RCHOP等,杀死癌
细胞
2
放疗:针对局部病 灶进行放射治疗,
控制病情发展
3
靶向治疗:使用针 对特定基因突变的 靶向药物,如利妥
昔单抗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

-
-
MUM1
+ or -
+
+ or -
27
基因分型
DNA芯片技术研究发现,DLBCL中存在2种不同的 分子类型及基因表达,提示肿瘤性B细胞处在不 同的分化阶段。 生发中心B细胞样DLBCL(GBC) 活化B细胞样DLBCL(ABC)
28
GCB 76%
5 Year OS (Pre-R)
ABC 34%
淋巴结周围组织常有浸润,可见宽的或窄的硬化 性纤维条带。
DLBCL是由转化的大淋巴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存 在不同的变异,从而分为不同的形态学变异型。
10
形态学变异型
常见变异型
• 中心母细胞DLBCL • 免疫母细胞DLBCL • 间变性DLBCL • 少见形态变异型
分子亚型
• 生发中心B细胞样 • 活化B细胞样
淋巴瘤 •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
12
中心母细胞DLBCL
由中到大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圆形、椭圆形, 泡状核,染色质较细,2-4个核仁,靠近核膜。 胞质较少,嗜双色性或嗜碱性。
Kiel分类分为4种细胞类型:单形性、多形性、 分叶核、中心细胞样。
13
14
15
免疫母细胞DLBCL
绝大多数细胞(>90%)是免疫母细胞,其特点是单 个中位核仁,细胞大,胞质较丰富,嗜碱性。有 时伴有浆细胞分化。中心母细胞的含量<10%。
16
17
18
间变性DLBCL
细胞大,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异型多核,有 的类似于RS细胞。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貌似癌, 也可沿淋巴窦生长。
19
20
21
Centroblastic
Immunoblastic 2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pt精选课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pt精选课件
THANKS
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02
细胞遗传学异常
某些特定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如MYC基因重排、TP53基因突变等)与
DLBCL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03
治疗反应
患者对一线治疗方案(如R-CHOP方案)的反应情况也是评估预后的重
要因素之一。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而疾病进展(PD)或稳定(SD)的患者预后较差。
手术操作规范流程介绍
完整切除肿瘤,并清扫周围淋巴结。
彻底止血,逐层关闭切口。
并发症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01
并发症预防措施
02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术中损伤。
03
并发症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
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并发症处理方法
2
3
出血: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
评估结果解读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解读,可以了解患者在生理、心理、社 会功能和情感等方面的状况,为后续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 依据。
评估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
介绍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优势,如客观性、可重复性等, 同时也指出其局限性,如文化差异、个体差异等。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家属在心理支持中的角色
强调家属在患者心理支持中的重要作用,包 括提供情感支持、协助患者应对压力、参与 治疗决策等。
免疫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淋巴结或外周 血中异常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有助于 DLBCL的诊断和分型。
采用PCR、FISH等技术检测DLBCL相关基 因(如MYC、BCL2等)的异常表达或突变 情况,可为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2011-8-5
辅 助 检 查
胸部CT(2011-9-9):纵隔及右侧颈部见肿大淋巴结,脾脏增大。 胸部CT(2011-9-26):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多发斑片状高密度,边缘模糊,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腋窝见肿大淋巴结,脾脏增大。 胸部CT(2011-10-13):右肺上叶、左侧肺门旁及左肺下叶见肺组织实变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肝脏密度低于脾,脾大。 血液分析(2011-9-9):WBC 1.9×109/L HGB 47g/L PLT 76 ×109/L Rct 1.43%。溶血象:阴性。NAP:阳性率 56% 积分94分。
CD20的应用?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的应用?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免疫治疗?
下一步的治疗:
会 诊 目 的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Thank You !
2010-9-2
辅 助 检 查
1
鼻CT:双侧上颌窦、左侧筛窦、额窦右侧炎症。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幼稚淋巴细胞1.5%。 彩超:右侧颈部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较大的1.0×0.6cm,左侧较大的1.8×1.1cm,双侧颌下多个低回声,右侧较大的1.6×0.8cm,左侧较大的2.0×1.2cm;腹膜后下腔静脉后方及腹主动脉侧后方可探及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较大的大小约1.9×1.6cm。
2
病理-2(北京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会诊):-B175597
(鼻咽部肿物)淋巴组织呈非典型增生,细胞中等偏小,CD3、CD2、CD5、CD8弥漫阳性;CD4部分细胞阳性;CD20、CD56、Granzyme B少数细胞阳性;TIA-1较多细胞阳性;Ki-67约10-30% 阳性。
原位杂交:EB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CT(2011-9-26):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多发斑片状高密度,
边缘模糊,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腋窝见肿大淋巴结,脾 脏增大。
胸部CT(2011-10-13):右肺上叶、左侧肺门旁及左肺下叶见肺
组织实变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肝脏密度低于脾,脾大。
血液分析(2011-9-9):WBC 1.9×109/L HGB 47g/L PLT 76
2009年5月 左侧颈部肿大淋巴结疼痛,先后就诊佳木 斯、224医院、 哈尔滨211医院,抗炎治 疗,效果不佳。 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及 鼻局部组织活检。
病理-1(北京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会诊):093802
(左颈部淋巴结)结构破坏,未见明显淋巴滤泡,病变区弥漫小至中
等的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呈圆形及不规则形,染色质粗,未见散在较 大的细胞,大细胞核不规则,部分呈多个核,核浆粉染,部分区域见小 灶及大片状坏死、核碎,可见核分裂相。
CD3小细胞阳性 Ki67+>40% CD21阴性。
病理诊断-3:肠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B细 胞型)
2010-5-10
辅 查助

骨髓涂片:幼稚淋巴细胞3.5%。
腹腔彩超:右下腹肠间隙显示深1.18厘米游离性液性暗 区,右下腹腔内见数个小低回声,较大直径1.8×1.0厘 米。
肠镜-3:回肠末端见散在颗粒样隆起,直肠、乙状结肠、 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粘膜节段性充血、部分有浅溃 疡。
病理(北医三院高子芬教授会诊):2010-8-8
(左颈部淋巴结) B175597-1淋巴滤泡消失,肿瘤细胞呈片状增生,细胞
体积较大,原单位免疫组化CD68- CD43- kappa- Lambda- CD15- CD30(少 数+) CD3(小细胞+) CD20+ Bcl-2-(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体查
双侧颈部、双侧颌下、双侧腋窝、双侧腹股沟 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最大者3.0×3.0cm,肝 肋下4cm,脾肋下1cm。
2009-06-16(初诊)
便潜血:阳性。
辅 查助

胸片: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腹 部 彩 超 : 肝 肋 下 4cm , 脾 厚 3.8cm , 肋 下 1cm ,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结、直肠镜-1:自回盲部至直肠全结肠可见多发散在
129g/L PLT 277×109/L 。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少数淋巴细胞胞体 大,核形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可见核仁。 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活跃,可见散在分布的幼 稚细胞,部分幼稚细胞可见核仁。 头颅CT:正常。
病理-2(北京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会诊):-B175597
(鼻咽部肿物)淋巴组织呈非典型增生,细胞中等偏小, CD3、CD2、CD5、CD8弥漫阳性;CD4部分细胞阳性; CD20、CD56、Granzyme B少数细胞阳性;TIA-1较多细胞 阳性;Ki-67约10-30% 阳性。 原位杂交:EBER(+) 病理诊断:鼻咽部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T细胞型,单行性
会诊目的
下一步的治疗: 1. CD20的应用? 2.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的应用?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 细胞免疫治疗?
2010-6-22
辅 查助
骨髓涂片:幼稚淋巴细胞1%。
腹腔彩超:右侧肠系膜旁多个等回声,较大的2.1×0.7 厘米,左侧肠系膜旁可见多数个较低回声,较大的 1.2×0.2厘米。

2010-7-29
辅 查助

彩超:双侧颈部可见多数低回声,相合融合,右侧最 大的3.1×0.6厘米,左侧最大的2.7×0.5厘米,左侧锁 骨上未见肿大淋巴结,右侧锁骨上见多数低回声,最 大的0.8×0.3厘米,腹腔内可见多数等回声,右侧最大 的3.1×0.6厘米,左侧最大的2.4×0.6厘米。
富T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科 刘景华
病史
患者、男、21岁、身高175cm,体重59kg 2009年1月 左侧颈部淋巴结核桃大小,1周后就诊哈
尔滨211医院,抗炎治疗,肿大淋巴结缩 小。 2009年2月 左侧颈部淋巴结再次肿大,伴发热,体温 39℃,鼻塞,再次就诊哈尔滨211医院, 抗炎治疗,效果不佳。
(鼻咽部肿物)B175597淋巴细胞弥漫增生,多量体积较大的细胞,原单
位免疫组化 CD5(+/-) CD56- CD3(+/-) CD4-(倾向B细胞淋巴瘤)
(肠活检)M18832可见单一性体积较大的细胞增生浸润,原单位免疫组化
CD20+ CD68- Bcl-2+ TdT- CD3- Pax-5+(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 指型)
免疫组化:CD3 较多细胞+,CD20大部分细胞+,CD21局部见少量FDC 网,Ki-67 约为70%,CD30散在细胞+,Granzyme B 大部分细胞+, CD56 -。
原位杂交:EBER +。
病理诊断:左颈部淋巴结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 病,B细胞型,单行性

既 往
无乙肝、丙肝、结核等病史。
腹腔彩超:右侧腹膜下可显示多数低回声,较大的 2.2×1.5厘米。
肠镜-2:回盲部粘膜水肿,散在多个溃疡性病变,距肛门17厘米
以下直肠粘膜明显增生性隆起;乙状结肠粘膜散在颗粒样隆起;距 肛门35厘米降结肠可见2个息肉样隆起。(回盲部、直肠、降结肠、 回肠末端)固有层内淋巴组织非典型增生。
( 北 京 友 谊 医 院 周 小 鸽 教 授 会 诊 ) 免 疫 组 化 : CD20 阳 性
2010-10-11
辅 查助

鼻CT:双侧上颌窦、左侧筛窦、额窦右侧炎症。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幼稚淋巴细胞1.5%。
彩超:右侧颈部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较大的 1.0×0.6cm,左侧较大的1.8×1.1cm,双侧颌下多个低 回声,右侧较大的1.6×0.8cm,左侧较大的2.0×1.2cm; 腹膜后下腔静脉后方及腹主动脉侧后方可探及数个大小 不等的低回声,较大的大小约1.9×1.6cm。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幼稚淋巴细胞0.5%。
流式检测:骨髓内淋巴瘤细胞:0.26%。
彩超:右下腹可见多个低回声,较大的4.1×2.6厘米, 左下腹较大的1.5×0.96厘米,腹膜后腹主动脉右侧可见 3.4×1.0厘米低回声。
2011-6-2
辅 查助

胸部CT(2011-7-17):正常。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未见幼稚淋巴细胞。
2010-12-6
辅 查助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未见幼稚淋巴细胞。
彩超:腹腔内中腹部见3.7×0.8厘米低回声,腹腔肠系 膜周见多个低回声,较大的4.2×1.2厘米。

2011-2-6
辅 查助

胸部CT(2011-3-13):纵隔淋巴结肿大,右肺上叶后 段炎症、脾大。
胸部CT(2011-4-1):纵隔及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右 肺上叶炎症、脾大。
×109/L Rct 1.43%。溶血象:阴性。NAP:阳性率 56% 积分94分。
辅 查助

骨髓涂片(2011-9-9):骨髓增生活跃,幼稚单核细胞1%;
骨髓活检(2011-9-9):切片内散在及成簇分布的幼稚细胞。
腹部彩超(2011-9-9):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见多数低回声,
较大的1.1cm,脾内见多数低回声,较大的直径2.4cm,部分相互融 合,腹膜后见多个低回声,较大的3.4×1.4cm,肠系膜旁多数低回 声 , 较 大 的 2.6×1.1cm , 右 侧 颈 部 见 多 数 低 回 声 , 较 大 的 1.0×0.6cm,左侧颈部见多数低回声,较大的2.3×0.8cm,左侧锁 骨前见0.7×0.5cm低回声,右侧腋下可显示数个低回声,较大的 2.3×1.6cm,左侧腋下见数个低回声,较大的2.4×1.6cm。
丘状隆起,直径0.5-1.0cm,部分病变表面形成糜烂及 溃疡,结肠肝曲处可见一处不规则溃疡,底覆白苔,长 径超过1cm厘米,直肠距肛门约5cm可见直径1.5cm溃疡 灶。结、直肠活检病理:淋巴组织呈非典型增生。
辅 查助

血 液 分 析 ( 2010-6-19 ) : WBC 9.5×109/L HGB
诊断:富T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Ⅳ期B组 IPI 3分 高危组
2010-9-2
辅 查助

腹腔彩超:腹腔右侧腰大肌前缘可见数个低回声,较大 的约1.27×0.93厘米,左下腹可见数个低回声,较大的 大小约1.93×1.15。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阅片外偶见幼稚淋巴细胞。
肠镜-4:回肠末端见散在颗粒样,回盲瓣开口及回盲部 可见溃疡型病变,距肛门cm直肠以下粘膜溃疡形成。
骨髓活检:骨髓纤维细胞占30%。
彩超:脾内多个低回声,较大的2.3×1.8厘米,腹腔及 腹膜后数个低回声,较大的5.2×2.0厘米,双侧颈部、 双侧腋下肿大淋巴结,双侧腹股沟未见肿大淋巴结。
2011-8-5
辅 查助

腹部CT(2011-8-25):脾内见不规则稍低密度,增强 扫描见病灶强化,强化不均匀。
诊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全身浅表淋巴结、鼻腔、结肠、 直肠、肝、脾、骨髓)
Ⅳ期B组
化疗方案一览表
腹腔、肠道 腹腔、骨髓 腹腔 腹腔
高子芬会诊
腹腔
乙肝
腹腔 腹腔淋巴结缩小
腹腔 脾脏、腹腔 肝脏、脾脏、
腹腔 腹腔、骨髓、肝、脾
2010-3-13(第9次化疗前病情评估)
辅 查助

骨髓涂片:未见幼稚淋巴细胞。
乙肝病毒DNA变化
拉米夫定
肠镜检查变化
2009-6-25 2010-3-17
肠镜检查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