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诊疗方案设计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根据中风病患者不同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功能障碍(1)软瘫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I级。
其功能特点为中风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软瘫期的治疗原则是利用各种方法提高肢体肌力和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及早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
同时注意预防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
①功能训练运动治疗:只要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指导病人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
中风中医优化专项方案
1.脑梗死中医诊疗规范定义: 脑梗死又缺血性脑血管病, 是因为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它原因造成脑部血液供给障碍, 缺血、缺氧引发不足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而出现对应神经系统症状一个疾病。
包含脑血栓和脑栓塞等。
中风病是中医学一个病名, 是因为气血逆乱, 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等, 造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以忽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 或没有昏倒而忽然出现半身不遂为关键症状一类疾病, 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统称。
一、诊疗脑梗死诊疗标准参考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订《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疗。
中风病诊疗标准参考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中风病诊疗和疗效评定标准》诊疗。
二、中医诊疗(一)中医辨证施治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1)肝阳暴亢症状: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舌强语蹇或不语, 偏身麻木, 眩晕头痛, 面红目赤, 口苦咽干心烦易怒, 尿赤便干, 舌质红或红绛, 舌苔薄黄, 脉弦有力。
治法: 平肝潜阳。
方药: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 钩藤12g(后下), 石决明15g(先煎), 黄芩9g, 栀子9g, 川牛膝12g, 杜仲9g, 桑寄生9g, 夜交藤9g, 茯神9g。
头痛显著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 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也可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如伴烦躁失眠, 手足心热, 舌质红绛或暗红, 少苔或无苔, 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 麦冬12g, 五味子12g, 生龙骨20g, 减栀子、黄芩。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 地龙12g, 鸡血藤12g, 桑枝12g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栀子加丹参12g, 桃仁9g, 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 郁金9g, 远志9g开音利窍。
中成药:①养血清脑颗粒, 每次1包, 每日三次。
②选择一个含有活血化瘀功效中药注射剂:血栓通或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一、病名:1、中医病名:中风病。
2、西医病名:脑梗塞。
二、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2005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病名诊断1、临床表现特点: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特点:急性起病,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
3、辅助检查:(1)CT、MRI扫描可见脑梗塞灶。
(2)发病24h内CT扫描未见异常,24h后复查头颅CT可见梗塞灶。
(二)证类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
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头晕目眩。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滑。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
舌脉: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5)阴虚风动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舌脉: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2、中脏腑(1)风火上扰清窍主症:神识恍惚,半身不遂。
兼症: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情志相激病势突变,肢体强痉拘急,便干便秘。
舌脉: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大滑数。
(2)痰湿蒙塞心神主症:神昏,半身不遂。
兼症:素体多是阳虚湿痰内蕴,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继则四肢厥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诊疗及方案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诊疗及方案中风病,又称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功能损害的疾病。
中风病症状多样化,常常表现为偏瘫、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
中风病的恢复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中医诊疗及方案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中医诊疗中风病主要以辨证施治为基本原则。
治疗中风病需要注意病情的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常见的中医辨证是气滞血瘀证、肾虚证、痰湿阻络证等。
气滞血瘀证,主要症状有肢体麻木、舌质紫暗、舌苔黄腻等。
治疗方法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桃仁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肢体麻木的症状。
肾虚证,主要症状有舌质绛红、腰膝酸软、五脏不安等。
治疗方法可以选用以补肾为主的中药,如何首乌、枸杞子等,可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痰湿阻络证,主要症状有口吐白沫、痰多、舌苔黄腻等。
治疗方法可以选用化痰健脾的中药,如半夏、茯苓、厚朴等,可减少痰湿的积聚,促进痰湿排出。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注重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的应用。
针灸可以刺激局部经络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吸收和消散,具有较好的疗效。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心脉等经脉,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在中风病的恢复期中,中医方案还强调患者的日常养生调理。
中医强调患者的起居有度,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熬夜等不良习惯。
同时,中医也推崇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恢复。
总体来说,中医在治疗中风病的恢复期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方案,既可以调理身体,又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此外,中医强调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通过养生调理,维护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医的治疗方案是综合性的,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患者也需要结合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和养生,以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断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原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旳《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估原则》(试行, 1995年)。
重要症状: 偏瘫、神识昏蒙, 言语謇涩或不语, 偏身感觉异常, 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 眩晕, 瞳神变化, 饮水发呛, 目偏不瞬, 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 发病前多有诱因, 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有2个主症以上, 或1个主症、2个次症, 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 即可确诊;不具有上述条件, 结合影像学检查成果亦可确诊。
2. 西医诊断原则: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 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
2.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后来。
(三)证候诊断1.风火上扰证: 眩晕头痛, 面红耳赤, 口苦咽干, 心烦易怒, 尿赤便干, 舌质红绛, 舌苔黄腻而干, 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 头晕目眩, 痰多而黏, 舌质暗淡, 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 腹胀便干便秘, 头痛目眩, 咯痰或痰多, 舌质暗红, 苔黄腻, 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或不语, 感觉减退或消失, 眩晕耳鸣, 手足心热, 咽干口燥, 舌质红而体瘦, 少苔或无苔, 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或不语, 面色晄白, 气短乏力, 口角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 舌苔白腻, 有齿痕, 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 后遗症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风火蔽窍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中风诊疗方案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进行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康复重点专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拟订。
1.诊断明确;2.生命体征平稳;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2、康复科住院患者,病情稳定;3、除外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患者;4、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急性期1.康复评定选择的量表包括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berg平衡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效价评定等。
如果发现存在抑郁以及运动、感觉、认知、交流和吞咽功能缺损,应由来自康复治疗小组的相应医师进行正规的评定。
2.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在内科治疗,以确保并发症风险的降低。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
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早期床上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康复训练。
避免患侧肢体输液。
(二)中经络〔软瘫期〕1.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首选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首选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功能评定。
此外,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相关评定内容,如认知功能的评定包括失认症、失用症评定等;在康复训练中还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评定。
中医院出血性中风诊疗方案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骞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饶明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临床特点①多在动态下急性起病。
②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2)辅助检查①血液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等。
②影像学检查>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准确、清楚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及周围脑组织受损的情况。
>头颅MRl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CT优于MRI,但MRl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血肿演变过程,对某些脑出血患者的病因探讨会有所帮助,如能较好地鉴别瘤卒中,发现AVM及动脉瘤等。
›脑血管造影(DSA):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或CT和MRl检查怀疑有血管异常时,应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脑血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异常血管及显示出造影剂外漏的破裂血管和部位。
③腰穿检查: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
在没有条件或不能进行CT扫描者,可进行腰穿检查协助诊断脑出血,但阳性率仅为60%左右。
对大量的脑出血或脑疝早期,腰穿应慎重,以免诱发脑疝。
(3)高血压性脑出血1、50岁以上者多见;2、有高血压病史;3、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壳核、丘脑、小脑和脑桥;4、无外伤、淀粉样血管病等脑出血证据。
脑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XX市脑中风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脑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春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春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2周以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起病后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起病后伴意识障碍者。
三、治疗(-)中脏腑1.闭证(1)痰蒙清窍证证候: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譽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豁痰开窍中成药:苏合香丸针灸:取穴以督脉、十二井穴为主(十二井穴、水沟、内关、太冲、丰隆),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2)痰热内闭证证候: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譽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或醒脑静注射液针灸:同痰蒙清窍证。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诊疗的方案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诊疗的方案
1.药物治疗:
中医药物治疗中风主要是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止痹的作用来促进病情的恢复。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红花、桃仁、乌药、牛膝、当归等。
药物治疗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配。
2.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风池、曲池、印堂、四神聪、太溪、涌泉等。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血症状,提高神经功能。
3.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按摩是中风病恢复期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常用的推拿技法有捏揉、轻揉、拍打、摩擦、拇骨掐,以及按摩穴位等。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改善痛觉敏感和肌肉功能障碍。
4.中医康复理疗:
中医康复理疗是中风病恢复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
主要包括中医体操、气功、中医草药熏蒸和中医保健按摩等。
中医康复理疗可以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来促进病情的恢复。
除了上述的主要治疗方案外,中医还注重养生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以下是一些建议:
1.饮食调理:
2.注意情绪调节:
3.合理安排休息:
4.定期复诊:
总之,中风病恢复期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和中医康复理疗等。
此外,饮食调理、注意情绪调节、合理安排休息和定期复诊也是中风病恢复期重要的护理措施。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合理康复,提高康复效果。
中风中医实施方案
中风中医实施方案中风,又称卒中,是指脑血管急性病变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中风的防治工作是当前国际上医学界和卫生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医在中风的防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风中医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一、中风中医诊断标准。
中风的中医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脑中风证候和脑中风证型两个方面。
脑中风证候包括中风证候、中风证候分期和中风证候分型;脑中风证型包括中风证型、中风证型分期和中风证型分型。
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舌诊、面色、声音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中风的中医诊断标准。
二、中风中医治疗原则。
中风的中医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疏通经络、祛痰化瘀、通窍开窍、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
其中,疏通经络是中风治疗的关键,通过针灸、推拿、艾灸等手段,可以疏通经络,恢复气血运行。
祛痰化瘀可以清除体内痰浊和瘀血,通窍开窍可以恢复脑部功能,健脾益气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活血化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三、中风中医药治疗。
中风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疗法。
中药内服以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常用的中药有川芎、桃仁、红花、丹参、三七等。
外治疗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通过刺激穴位、推拿经络、拔罐祛痰、艾灸化瘀等手段,可以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四、中风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中医康复训练和中医康复理疗两个方面。
中医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言语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等,通过训练患者的言语、肢体和认知功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中医康复理疗主要包括针灸理疗、推拿理疗、艾灸理疗等,通过中医理疗手段,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中风中医预防措施。
中风的中医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中医药预防和中医保健两个方面。
中医药预防主要包括食疗、药膳、中药调理等,通过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是一种以脑功能受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卒中的康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风病脑梗死中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中风病主要由气血不畅所致,常见的病因包括气虚、瘀血、湿浊等。
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血管内发生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
1.因病因不同,采取治疗方法有所差异。
在综合施治的基础上,中医中药治疗在脑梗死中具有一定疗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
2.补益气血:中医治疗脑梗死的重点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的中药有血竭、龙胆草、柴胡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灸治、针刺等手段来促进气血的运行。
3.祛痰湿:湿浊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祛湿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如茯苓、砂仁、陈皮等具有祛湿消痰的作用。
4.温通经络:脑梗死多伴有肢体活动能力降低,中医通过温通经络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方法有推拿、腰椎疏通等。
5.针灸疗法:针灸对于脑梗死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风池、足三里、合谷等。
三、病例分析患者陈,男,50岁,中风病脑梗死。
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瘀湿内阻。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采用当归、川芎、黄芪、桃仁等药物,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2.针灸治疗:选取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病情。
3.推拿推腰椎:通过推拿技术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4.饮食调理: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1.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物质,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适量的运动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3.避免受寒受潮,以防止气虚寒湿的发生。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内科视角: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视角:中风病诊疗方案1. 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部血流突然中断或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本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属于"中风"、"卒中"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肝、肾、心、脑等多脏腑组织。
本方案从中医内科视角出发,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进行梳理,以期为中风病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2. 诊断2.1 症状中风病患者常见症状有:突然出现的头晕、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2.2 体征中医诊断中风病时,注重望、闻、问、切四诊。
观察患者面色、舌象、脉象等变化,了解病邪性质和病位。
2.3 辅助检查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头颅CT、MRI等检查,了解脑部血管情况、出血部位和范围,有助于明确诊断。
3. 治疗3.1 急性期治疗3.1.1 中医治疗1)清热解毒: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方剂,清除脑部邪热。
2)豁痰开窍:选用涤痰汤、安宫牛黄丸等方剂,豁痰开窍,醒神回苏。
3)活血化瘀:选用桃仁红花煎、血府逐瘀汤等方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3.1.2 现代医学治疗1)抗脑水肿: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2)改善脑血液循环:使用阿司匹林、尿激酶等药物,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3)控制血压:使用降压药物,保持稳定适宜的血压。
3.2 恢复期治疗3.2.1 中医治疗1)滋养肝肾: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方剂,滋养肝肾,强壮筋骨。
2)益气养血:选用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等方剂,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3)化痰通络:选用二陈汤、地龙煎等方剂,化痰通络,促进关节活动。
3.2.2 现代医学治疗1)康复训练:进行针灸、康复按摩、康复训练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2)药物治疗: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脑复康等,改善神经功能。
3)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诊疗专项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疗(一)疾病诊疗:1.中医诊疗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中风病诊疗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进行诊疗。
关键症状: 偏瘫、神识昏蒙, 言语謇涩或不语, 偏身感觉异常, 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 眩晕, 瞳神改变, 饮水发呛, 目偏不瞬, 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 发病前多有诱因, 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纪多在40岁以上。
含有2个主症以上, 或1个主症、2个次症, 结合起病、诱因、先找症状、年纪即可确诊: 不含有上述条件, 结合影像学检验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疗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订《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效缺损, 少数为全方面神经功效缺损(3)症状和体征连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 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疗1.中经络: 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 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侯诊疗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 意识障碍、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或不语, 痰鸣漉漉, 面白唇暗, 肢体瘫软, 手足不温, 静卧不烦, 二便自遗, 舌质紫暗, 苔白腻, 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或不语, 鼻鼾痰鸣, 或肢体拘急, 或躁扰不宁, 或身热, 或口臭, 或抽搐, 或呕血, 舌质红、舌苔黄腻, 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 目合口开, 四肢松懈瘫软, 肢冷汗多, 二便自遗, 舌卷缩, 舌质紫暗, 苔白腻, 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 眩晕头痛, 面红耳赤, 口苦咽干, 心烦易怒, 尿赤便干, 舌质红绛, 舌苔黄腻而干, 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 头晕目眩, 痰多而粘, 舌质暗淡, 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弦滑。
中风病治疗:中医内科的解决方案
中风病治疗:中医内科的解决方案中风病(也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内科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康复和改善症状。
以下是一些中医内科的解决方案:中药治疗中药在中风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桃仁、丹参、川芎、红花等。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血管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康复。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内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流动,改善身体的功能和平衡。
针灸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减轻疼痛和炎症,并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改善脑血管功能。
推拿按摩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恢复运动功能。
饮食调理中医内科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给出相应的饮食调理建议。
一些食物如石榴、核桃、鱼类等被认为有益于中风患者的康复。
此外,中医内科还会建议患者避免或限制某些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品等,以避免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案对于中风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是不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因此,建议患者在接受中医内科治疗前,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确切的信息,请咨询专业中医内科医生。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脑梗死,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一、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及全国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西医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二、中医治疗思路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中经络者常以平肝熄风化痰通腑活血通络为法;中脏腑闭证当以通腑醒神、豁痰开窍为法;脱证则宜救阴回阳固脱为法:“内闭外脱”可以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三、急性期西医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治疗;四、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案包括: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情选择中风系列方、中成药含院内制剂、中药针剂;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汤剂、颗粒剂、中成药、针剂3、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口服、鼻饲、灌肠、静滴、外洗、外敷、沐足、中药药熨4、针刺疗法:脑梗死急性期中脏腑患者选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经络患者按诊疗规范辩证施针灸5、按摩推拿:辩证施针6、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洗、外敷、沐足、药熨、灌肠;五、中医治疗方法1、辨证治疗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身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脉象: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强有力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20g,菊花15g,夏枯草15g,天麻10g,石决明30g,生龙牡各30g,栀子10g,黄芩12g,珍珠母30g,牛膝12g,赤芍12g,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②风痰瘀血、痹阻经络证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语謇或不语兼症:头晕目眩舌脉象: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腻,脉滑治法:熄风化痰,祛瘀通络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夏10g,白术10g,天麻10g,胆星6g,丹参20g,赤芍12g,瓜蒌皮12g,鸡血藤30g,竹黄12g,大黄6g,g,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廉症: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脉象: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治法:先治以通腑化痰: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10g,芒硝10g,瓜蒌30g,丹参20g,枳实10g,大便通泻后,改清化痰生活血通络,星蒌承气汤加减全瓜蒌10g,胆星6g,丹参20g,赤芍12g,鸡血藤30g,竹黄12g,大黄6g,枳实10g,每日一剂,水煎服;中成药:化痰通腑口服液1次1-2支,每天2次;针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④气虚血瘀证;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归尾10克,地龙10克,川芎10克,丹参20克,鸡血藤3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中成药:芪归通络口服液1次1-2支,每天2次;通络;方针剂:川芎嗪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北芪注射液配合活血瘀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兼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出汗,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脉象: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治法:益气活血,化瘀⑤阴虚风动证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兼症: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脉象: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治法:育阴熄风通络;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生地2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珍珠母30克,牡蛎30克,丹皮12克,丹参15克,白芍15克,女贞子15克,钩藤20克,桑寄生30克,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脉络宁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2中脏腑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清窍证;主症:神情恍惚,甚至昏迷,半身不遂;兼症: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情志相激病势突变,肢体强痉拘急,面红,口干便秘;舌脉象: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治法:清热熄风,开窍醒神;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3g,生石决30g,黄芩12g,白芍20g,栀子10g,竹黄12g,牛膝12g,丹皮12g,大黄10g,每日一剂,水煎服;②痰湿蒙塞心神证;主症:神昏,半身不遂;兼症:素体多是阳虚湿痰内蕴,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继则四肢厥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脉象: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方药:涤痰汤加减法夏10g,陈皮6g,枳实10g,胆星10g,菖蒲10g,郁金12g,茯苓20g,运志20g,竹茹10g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醒脑静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配合参麦注射液北芪注射液滴注;③痰热内闭心窍证:主症:神昏,昏愦,半身不遂;兼症:起病急骤,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吐血;舌脉象: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方药:黄芩12g,珍珠粉3g,钩藤20g,法夏12g,竹黄12g,石菖蒲10g,丹参30g,生石决30g,丹皮10g,牡蛎30g,夏枯草15g,远志10g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④元气败脱,心神散乱证;主症:突然神昏,昏愦,肢体瘫软;兼症:手厥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脉象:舌淡,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治法,益气回阳救逆;方药:参附汤加减人参20g,制附子15g,山萸肉10g,五味子10g,煎汤灌服或饲鼻,每日1—2次;2、应急与抢救1吸氧:中经络者间歇吸氧,中脏腑者持续吸氧;2痰涎壅盛者应吸痰,呼吸道阻塞出现呼吸困难时行气管切开,,以免引起窒息3出现吞咽困难时或中脏腑昏迷者,视病情可在48小时后给予鼻饲;4尿潴留或尿失禁时,留置尿管;5出现中脏腑之闭证,证属风火上扰清窍及痰热内闭心窍者,予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滴注;6脏腑之闭证,证属痰湿蒙塞心神者,予川芎嗪注射液或活血化瘀类滴注;7中脏腑之阴脱者,予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脉推注或滴注;8脏腑之阳脱者,参附注射液或参麦液静脉推注或滴注;9出现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及癫痫发作时,予相应处理10出现颅内高压综合征、脑疝前期及脑疝等,当给予脱降颅内压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对严重感染、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等,行中西结合治疗,予相应中西医抢救措施;六、针灸治疗1、中风中脏腑①闭证运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主方1腧穴组成主穴: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副穴:忠肢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吞咽障碍配双侧风池、双侧翳风、双侧完骨眩晕配双侧天柱;操作方法:主穴:先刺双侧内关,直刺—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左手拇指食指呈顺时针捻转,右手拇食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并配合提插泻法轻插重提泻法捻转的角度>180°,频率为转/分,手法持续操作1—3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寸,采用雀啄手法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采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尚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针尖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进针—寸,行重插轻提之补法,以患者下肢连续抽动3次为度;副穴:极泉穴,原穴沿经下移2寸的心经上取穴,术者用手固定患肢肘关节,使其外展,直刺进针—寸,用提插泻法,患者有手麻胀并抽动的感觉,以患者抽动3次为度;尺泽穴取穴法应屈肘为内角120°,术者用手托住患者肢腕关节,直刺进针—寸,用担插泻法,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丢动外旋,以手动3次为度;委中穴:仰卧位抬起患肢取穴,术者用左手握住踝关节,以医者肘部顶患者膝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进针—寸,用担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配穴:假穴球麻痹:风池针向结喉,进针刺2—寸,采用小幅度<90°、高频率>120转/分的捻转补法1—3分钟,翳风完骨的操作同风池穴手指握固:合谷穴针向三间穴,进针1—寸,用提插泻法,以食指抽动为度上述治疗方法为1日两次,10次为1疗程,一般需要治疗3—4个疗程;主方2 主要作为主方1的替换穴位腧穴组成主穴:上星、百会、印堂、双侧内关、患侧三阴交;配穴及副穴同主方1操作方法:主穴:先刺印堂穴,刺下皮下后使针直立,采有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之,选3寸毫针由上星穴刺入,沿皮刺至百会穴后,针柄旋转90°,转速1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钟;内关、三阴交及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1加减:肝阳上亢者加太冲穴;风痰上扰者加丰隆、风池穴,肝肾阴虚者就太溪穴,吞咽困难者加风池、翳风、完骨穴;手指捏固不能屈伸者加合谷;言语不利或失语者就金津、玉液穴或廉泉穴;脱证者加灸神厥、气海、关元穴;②脱证灸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神厥等、每日2次2、中风中经络1半身不遂:治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则刺灸双侧;初病宜泻,久病宜补;处方:肩禺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商丘;随症选穴:上肢还可取肩戮阳池、后溪等穴;下肢取风市、阴市、悬钟等穴病程日久,上肢宜配取大椎,肩外俞,下肢宜配取腰阳关、自环俞、肘部拘孪加曲泽,腕部拘孪加大陵;膝部拘孪加曲泉;踝部拘孪加太溪;手指拘孪加八邪;足趾拘孪加八风;语言謇涩加廉泉、通里;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轻叩患部;2口眼歪斜治法:疏经通络,取手足阳明、太阳经穴,初起单取患侧,久病可取双侧,先针后灸处方:地仓、颊车、合谷内庭、承泣、阳白、攒竹、昆仑、养老;随症取穴:本病尚可取迎香、颧戮、童子戮下关等穴;流涎加承浆,善怒加太冲,多愁加内关3失语治法:疏经通络豁痰开窍处方:哑门、风府、风池、完骨、天柱、印堂、人中、廉泉神门、内关、通里、三阴交、涌泉、金津玉液;随症加减:语言謇涩者,可取金津,玉液及舌面进行点刺;软腭反射消失者,可点刺软腭;咽反射消失、饮水发呛者可点咽部粘膜,舌肌萎缩及舌下络肪痕血者点刺舌下脉络放血;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者,可加命门、关元,针区加灸,也可只用灸法;听觉功能障碍者可加针百会、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伴意识障碍及情绪抑郁者可加针百会;血压偏高者可泻太冲、曲池、风池;声低息微、全身乏力者可针补气海、足三里,气海针后加灸;喉中痰鸣涎壅盛者可加针天突、中皖、丰隆;出血性中风诊疗方案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脑出血,是指引起脑动脉、静脉系统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血肿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的一个组疾病一、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及全国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西医诊断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二、中医治疗思路平衡脏腑气血阴阳,整体调控,回阳救逆,止血活血;三、西医治疗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治疗四、急性期中医治疗一辩证论治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身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脉象: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强有力;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20g,菊花15g,夏枯草10g,天麻10g,石决明30g,生龙牡各30g,栀子10g,黄芩12g,珍珠母30g,牛膝12g,赤芍12g,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②风痰瘀血,痹阻经络证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兼症:头晕目眩舌脉象: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目腻,脉滑治法:熄风化痰,祛瘀通络;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夏10g,白术10g,天麻10g,胆星6g,丹参20g,赤芍12g,瓜蒌皮12g,鸡血藤30g,竹黄12g,大黄6g,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兼症: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脉象: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治法:先治以通腑化痰:生大黄10g,芒硝10g,瓜蒌30g,丹参20g,枳实10g,大便通泻后,改清化痰热活血通络,星蒌承气汤加减全瓜蒌10 g,胆星6g,丹参20g,赤芍12g,鸡血藤30g,竹黄12g,大黄6g,枳实10g,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滴注;④气虚血瘀证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兼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脉象: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归尾10g,地龙10g,川芎10g,丹参20g,鸡血藤30g,每日1剂,水剪服;针剂:川芎嗪注射液或能麦注射液、北芪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⑤阴虚风动证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兼症: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脉象: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治法:育阴熄风通络;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生地20g,玄参15g,麦冬15g,珍珠母30g,牡蛎30g,丹皮12g,丹参15g,白芍20g,女贞子15g,钩藤20g,桑寄生30g,每日1剂,水煎服;针剂:脉络宁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2、中脏腑根据其神识情况临床可分为阳闭痰热内闭清窍、阴闭痰湿蒙塞心神、脱症元气败脱;(1)阳闭痰热内闭清窍主症:半身不遂,神志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肢体强痉拘急,甚则手足抽搐,四肢厥冷,兼见鼻鼾痰鸣,躁扰不宁,便干便难等症,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或沉实有力;治法:清热化痰,通腑醒开窍;方药:首选安宫牛黄丸,1丸,2次/日,溶于温水30ML,胃管注入鼻饲或化水点舌;中风6号羚羊角3g,钩藤20g,生石决30g,黄芩12g,白芍20g,栀子10g,竹黄12g,牛膝12g,丹皮12g,大黄10g,每日1剂,煎汤灌服或鼻饲,清开灵注射液40—60ml,或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GS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效评估:阳闭症多见于急性脑出血,本病来势急骤,虽说有脏腑失调之本虚,但以风阳痰热、腑实血瘀等标实之候为主,按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用潜阳熄风以制痉急,豁痰开窍以醒神,清热通腑以泻实,活血化痰以通络;我们运用中药复方“中风6号”,配合“安宫牛黄丸”治疗中风病阳闭证患者临床研究显示:“中风6号”与“安宫牛黄丸”合用,对患者的神识昏蒙,半身不遂,便干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证据均有明显的改善;(2)阴闭痰湿蒙塞心神主症:半身不遂,神志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面唇晦暗或苍白,静卧不烦,口淡不欲饮,舌淡苔白,脉弦细数或滑;治法:湿阳益气,活血涤痰,通腑醒神;方药:选用冠心苏合香丸,1丸,3次/日,溶于温开水30ml,胃管注鼻饲或化水点舌;川芎嗪注射液加入5%GS500ml中静脉滴注;中风7号法夏10g,陈皮6g,枳实10g,胆星10g,菖蒲10g,郁金12g,茯苓20g,运志10g,竹茹10g,每日1剂,煎汤灌肠或鼻饲3脱证元气败脱主症:神昏或昏聩,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瘦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沉微;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方药:参附注射液10ml加入5%GS20ml静脉推注,或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GS250ml~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中风9号人参20g制附子15g山萸肉10g五味子10g,煎汤灌服或鼻饲,每日1~2次;二应急与抢救参照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三针刺疗法①闭证运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主方1一、腧穴组成主穴: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副穴:患肢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吞咽障碍配双侧风池、双侧翳风、双侧完骨;眩晕配双侧天柱二、操作主穴:先刺双侧内关,直刺~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左手拇指食指呈顺时针捻转,右手拇食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并配合提插泻法轻插重提为泻法捻转的角度>1800,频率为转/分;手法持续操作1~3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寸,采用雀啄手法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0,采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0角斜刺,针尖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进针~寸,行重插轻提之补法,以患者下肢连续抽动3次为度;副穴:极泉穴,原穴沿经下移2寸的心经上取穴,术者用手固定患肢肘关节,使其外展,直刺进针~寸,用提插泻法,患者有手麻胀并抽动的感觉,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穴取穴法应届肘为内角1200,术者用手托住患肢腕关节,直刺进针~寸,用提插泻法,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丢动外旋,以手动3次为度.委中穴,仰卧位抬起患肢取穴,术者用左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以医者肘部顶住患者膝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0,进针~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配穴:假性球麻痹:风池针向结喉,进针刺2~寸,采用小幅度<900、高频率>120转/分的捻转补法1~3分钟;翳风、完骨的操作同风池穴;手指捏固:合谷穴针向三间穴,进针1~寸,用提插泻法,以食指抽动为度;上述治疗方法为1日两次,10次为1疗程,一般需要治疗3—4个疗程;主方2 主要作为主方1的替换穴位一、腧穴组成主穴:上星、百会、印堂、双侧内关、患侧三阴交配穴及副穴同主方1二、操作主穴:先刺印堂穴,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之,选3寸毫针由上星穴刺入,沿皮刺至百会穴后,针柄旋转900,转速1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钟;内关三阴交及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1加减:肝阳上亢者加太冲穴;风痰上扰者加丰隆、风池穴;肝肾阴虚者就太溪穴;吞咽困难者加风池翳风完骨穴;手指握固不能屈伸者加合谷;言语不利或失语者就金津、玉液穴或廉泉穴;胶证者加灸神厥、气海、关元穴;②脱证灸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神厥等,每日2次;特色诊疗方法针刺运动疗法1半身不遂治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铺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则刺双侧;腧穴组成:上肢:肩髃、曲池、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商丘;随证选穴:上肢还可取肩髎、阳池、后溪等穴;下肢取风市、阴市、悬钟等穴;病程日久,可上肢宜大椎、肩外愈;下肢宜腰阳关;肘部拘挛加曲泽;腕部拘挛加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太溪;手指拘挛加八邪;足趾拘挛加八风;2口眼歪斜治法:疏通经络取手足阳明、太阳经穴,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则刺双侧;腧穴组成:地仓、颊车、合谷、内庭、承泣、阳白、赞竹、昆仑、养老;随证选穴:流涎加承浆;3失语治法:疏通经络,豁痰开窍腧穴组成:哑门、风府、风池、完骨、天柱、印堂、人中廉泉、神门、内关、通里、三阴交、涌泉;随证选穴:饮水发呛咳点咽部粘膜,言语晦涩加金津、玉液及舌面点刺;针刺运动疗法:针刺前按摩上述穴位,针法以针下得气后平补平泻,针灸前/期间/后配合运动患肢或运动患部,留针30分钟,日1次,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继续下1个疗程;操作:令患者卧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以捻转提插结合的平补平泻法,针感以能传导为佳,行针后令患者主动活动患侧肢体,如上举外展等动作,若瘫痪严重等不能自主活动者,可在医生帮助下被活动患侧肢体3-5分,运动肢体后,予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活动患肢或患部1次,术毕拔出毫针;若为口眼斜者,嘱患者做额肌、眼肌功能运动,特色诊疗方法:子午流注开穴法中风病(1)半身不遂治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腧穴组成:小海、神门、复溜、束骨;失语早期鼓腮漏气时,可用提紧上下唇做鼓腮运动口唇运动;失语者要求患者均匀地做喉声部门深呼吸运动,即快速深呼吸,再缓缓的呼气,每日1次;术毕,将毫针取出;治法:疏通经络,豁痰开窍;腧穴组成:神门子午流注针法:择时开穴,因势利导,采用快速捻转进针法,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次约1min日1次,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1个疗程;操作:首先按子午流注纳支法进行按时取穴,心经和小肠经的流注时辰:心经午时13:00—15:00,小肠经未时11:00-13:00,取穴心经的小海穴,小肠经的神门穴;膀胱经和肾经的流注时辰:膀胱经申时15:00—17:00,肾经酉时17:00—19:00,取穴肾经的福溜穴、膀胱经的京骨穴;常规消毒后,按时开穴,采用快速捻转进针法,得气后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并在留针期间予每10分钟行针1次,约1min 术毕,将毫针取出;中风后遗症期的诊疗方案一中风遗症期的概念中风遗症指中风发病后6个月以上;二治疗目标恢复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语言、智力等,恢复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防止复发;三西医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参照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瘫痪康复评定手册进行治疗;四中医治疗1、辨证治疗1气虚血瘀主证: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或见肢体麻木,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方药:后遗1号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克,当归尾12克,川穹12克,桃仁9克,地龙12克,赤芍12克,红花9克,菖蒲9克;日1剂,水煎服;方中黄芪宜量大,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120克,恐其性温过升,可酌加知母、花粉等凉润之品以制之;2阴虚阳亢主证: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语言謇涩,口眼歪斜,头痛头晕,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法:滋阴潜阳,活血通络;方药:后遗2号熟地18克,龟甲12克,黄柏9克,知母9克,白芍12克,锁阳12克,陈皮6克,石斛12克,牛膝12克,当归12克,生龙牡各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日1剂,水煎服;3风痰阻窍主证: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口眼歪斜,舌暗苔腻,脉弦滑;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药:后遗3号牵正散加减白附子9克,石菖蒲9克,远志6克,天麻12克,全蝎6克,木香6克,甘草6g,丹参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地龙10克,日1剂,水煎服;。
小中风中医药物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分型1.气虚血瘀型症状:头晕目眩,乏力,肢体麻木,语言謇涩,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细涩。
2.痰湿瘀阻型症状:头晕重,肢体沉重,恶心呕吐,胸闷,舌质胖嫩,苔白腻,脉滑。
3.肝阳上亢型症状:头晕头痛,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4.风痰上扰型症状: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肢体麻木,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二、中医治疗方案1.气虚血瘀型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
药物组成:(1)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甘草6g。
(2)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痰湿瘀阻型治法:化痰祛湿,活血通络。
方剂:涤痰汤加减。
药物组成:(1)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甘草6g,胆南星10g,枳实10g,石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5g,红花10g。
(2)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3.肝阳上亢型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组成:(1)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牛蒡子10g,桑寄生15g,夜交藤15g,丹参15g,红花10g,白芍10g,甘草6g。
(2)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4.风痰上扰型治法: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药物组成:(1)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0g,茯苓15g,陈皮10g,甘草6g,胆南星10g,丹参15g,红花10g,川芎10g。
(2)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三、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可适当加减药物。
2.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4.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5.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以防病情加重。
四、预后与康复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中风的中药治疗指南
中风的中药治疗指南中风是指脑血管发生疾病,导致脑血供不足,从而引起脑部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中风的中药治疗方法可以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下面是中风的中药治疗指南。
1.病情辨证施治:中风的治疗应该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中风辨证类型有气虚、湿热盛、痰浊内阻、瘀血阻络等。
对于气虚辨证,可以使用益气健脾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对于湿热盛辨证,可以使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黄连、茯苓等;对于痰浊内阻辨证,可以使用化痰祛湿的中药,如紫菀、半夏等;对于瘀血阻络辨证,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红花等。
2.中药药物选择:根据病情辨证,可以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天麻、丹参、川芎、熟地、当归、白芍、枸杞子等,这些中药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血管扩张,增加氧供给,降低炎症反应等。
3.配伍应用:中药的配伍应用也是中风治疗中的关键。
常见的配伍有天麻、丹参、川芎合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痉挛,改善病情;当归、熟地、白芍合用,可以补充气血,调整内分泌功能;川芎、红花合用,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
4.口服和外用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可以采用口服和外用结合的方法。
口服中药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直接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起到全面治疗的作用;外用中药可以通过贴敷、擦洗等方式,直接作用于局部,提高治疗效果。
5.配合针灸理疗:中风的治疗中,可以结合针灸理疗进行治疗。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风池、中脘、涌泉等。
6.注意饮食调理:中风患者在中药治疗期间,同样要注意饮食调理。
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
7.积极康复训练:中风后的康复训练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可以结合适量的中药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恢复。
中风病治疗:中医内科的解决方案
中风病治疗:中医内科的解决方案
中风病,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中风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医内科提供了一些治疗中风病的解决方案。
中医诊断
中医内科在治疗中风病时,首先进行全面的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包括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表现,了解病情和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药物治疗
中医内科采用中药治疗中风病,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常用的中药包括活血化瘀药、祛痰药、清热解毒药等。
中药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不足,减轻中风病症状。
针灸疗法
中医内科还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病。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针灸可以改善神经
功能,减轻肌肉痉挛,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中医养生
中医内科在治疗中风病时,也注重患者的日常养生。
中医认为
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惯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内科医生会给予患者
饮食调理建议,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此外,合理的运动和休息也有助于促进康复。
中医内科提供了一系列治疗中风病的解决方案,包括中医诊断、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中医养生。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咨询专业中
医内科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
中风病的中医内科诊疗参考
中风病的中医内科诊疗参考1. 概述中风病是因脑血管突然破裂或是阻塞所导致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在中医学中,中风病又称为"中风"、"卒中",其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与人体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及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
2. 病因病机2.1 病因中风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情志内伤: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导致气机逆乱,气血失调。
2.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导致脾胃损伤,湿痰内生。
3. 劳累过度:劳力、劳神过度,耗气伤血。
4. 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易于发病。
2.2 病机中风病的病机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 气血失调:气机逆乱,血行不畅,导致脑脉瘀阻或破裂。
2. 风痰阻络:湿痰内生,与气逆相合,形成风痰,阻滞经络。
3. 脑脉瘀阻:脑脉瘀阻导致脑部缺氧,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4. 窍闭神昏:脑脉瘀阻,脑窍闭塞,导致意识丧失。
3. 诊断中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1.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2.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3. 言语不利,或不语。
4. 伴有头痛、眩晕、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4. 鉴别诊断中风病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1. 痫病:痫病发作时伴有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与中风病鉴别要点为发作后的意识恢复情况。
2. 昏迷:昏迷病因多样,需根据伴随症状、病史等进行鉴别。
3. 偏头痛:偏头痛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与中风病鉴别要点为头痛的部位、性质及发作规律。
5. 治疗中风病的治疗原则为: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拔罐等。
5.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可根据病情分为以下几类:1. 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红花、川芎等,用于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
2. 祛风通络药:如独活、牛膝、桂枝等,用于祛风通络,缓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3. 醒脑开窍药:如石菖蒲、远志、茯神等,用于醒脑开窍,改善意识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的中医诊疗方案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西医相当于急性脑血管病范围,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
诊断1、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2、多急性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急性起病,并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及相关检查即可确诊。
中医治疗(一)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1)急性期出现神志不清,属痰火闭窍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
(2)神志不清属痰湿蒙窍者可灌服苏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
(3)神志不清,口噤不开用开关散(乌梅、冰片、生南星),擦于齿龈。
(4) 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急用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或鼻饲或麻仁滋脾丸1丸,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
辩证论治(1)中经络①风痰阻络症候: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全蝎10克、地龙10克、胆星15克、半夏15克、鸡血藤25克、钩藤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20克、石决明20克、天麻20克、牛膝20克、丹参30克、当归20克、忍冬藤25克、炙甘草15克。
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燥湿;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天麻平肝熄风;香附疏肝理气;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泄泻;诸药合用有化痰熄风通络之功。
②痰热腑实症候: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斜。
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大数。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地龙15克、大黄10克、芒硝5克、瓜蒌20克、胆星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丹参30克。
方中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生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
本方使用大黄、芒硝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痰热积滞涤除为度,适时减量或停药,以免过量伤正。
腑气通后,应治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
午后热甚者加黄芩、石膏、栀子;痰盛者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
③肝阳暴亢症候: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斜,言语不利。
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脉弦或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20克、钩藤20克、杜仲10克、丹参30克、菊花30克、茯苓15克、坤草20克、牛膝20克、地龙15克、全蝎5克、远志20克、蜈蚣2条夏枯草15克、夜交藤20克、石决明20克、山桅子15克、生龙牡40克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镇肝潜阳;川牛膝引血下行;黄芩、山栀子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
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
肝火偏盛者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泻肝火。
(2)中脏腑①风火闭窍症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斜。
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红或绛,苔黄燥或焦黑,脉弦数。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配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潜阳,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热凉血,解毒开窍,合而用之有清热熄风、醒神开窍之功。
②痰火闭窍症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斜,鼻鼾痰鸣,面红目赤,或见抽搐,两目直视,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
舌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脉滑数有力。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配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方中羚羊角为主药,配合菊花、夏枯草、蝉衣以清肝熄风;石决明、龟板、白芍滋阴潜阳;生地黄、丹皮清热凉血;白芍敛阴柔肝;柴胡、薄荷舒肝解郁;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有辛凉开窍醒脑之效。
合而用之有清热熄风、育阴潜阳、开窍醒神之功。
③痰湿蒙窍症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松懈,口舌斜,痰涎涌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甚则逆冷,舌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配合苏合香丸鼻饲。
方中半夏、橘红、茯苓、竹茹化痰燥湿;胆星、菖蒲豁痰开窍;枳实降气和中消痰;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杜绝生痰之源。
苏合香丸则有辛香解郁开窍之功。
合而用之有燥湿化痰、醒神开窍之效。
④元气败脱症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撤肢厥,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二便失禁,舌淡紫,或舌体卷缩,苔白腻,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制附子温壮元阳,二者合用有益气、回阳、固脱之功。
汗出不止者,加黄芪、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以敛汗固脱;兼有瘀滞者,加丹参、赤芍;真阴不足,阴不敛阳致虚阳外越,或上证使用参附汤后见面赤足冷,虚烦不安,脉极虚弱或突现脉大无根者,是阳气稍复而真阴不足,此为阴虚阳脱之证,当以地黄饮子以填补真阴,温壮肾阳。
针灸治疗急性期:针对患者神昏、偏瘫、失语、吞咽困难为主症。
施以“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头皮针。
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内关、三阴交。
辅穴:极泉、委中、尺泽。
呛咳吞咽障碍:风池,医风,完骨。
语言不利:上廉泉,金津,玉液。
手指握固:合谷。
足内翻:丘虚透照海。
肩周炎:局部痛点刺血拨罐。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三阴交,上星透百会,局部施灸,亦可按摩或热敷。
睡眠倒错:上星,百会,四神聪,三阴交,神门。
头皮针法:常用穴位: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颞前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
操作手法: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后选0.3-0.35mm,1.5-2寸毫针,与皮肤呈30度角,用夹指进针法,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其后缓缓推进至相应长度,用捻转手法,200次/分。
亦可用滞针手法,使患者头部有紧胀感,留针15~20分钟,中间再捻针一次。
护理:1、体位:急性期患者头部抬高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良肢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意思障碍的患者,禁食1-2天,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所需营养和热量。
无意思障碍的患者,指导其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糖尿病的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康复:中风病人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稳定,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开始康复治疗,主要为四肢关节活动度训练及更衣、进食、洗漱、转移等日常活动的训练。
(二)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辨证论治①阴虚风动症候: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
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舌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白芍20克、玄参20克、麦冬15克、龟板15克、山药15克、黄芪20克、丹参30克、牛膝20克、地龙15克、黄精10克、生龙牡各40克、山萸肉15克、炙甘草15克、知母10克、天花粉10克、五味子15克。
方中龙骨、牡蛎、代赭石镇肝潜阳;白芍、天冬、玄参、龟板滋阴潜阳;重用牛膝并辅以川楝子以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风阳;茵陈、麦芽清肝舒郁;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
针灸治疗恢复期:病久正气耗伤益甚,依患者具体证候加用中脘、上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肾关、地黄、人黄以调中焦,补下焦。
使脾胃运化正常,气血得补。
肝肾功能正常,阴精得养。
进而正气得充,邪气易解。
康复训练:此阶段以康复训练为主,配合针灸等治疗。
(三)后遗症期(发病六个月以上)1、半身不遂症候: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舌斜。
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偏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见患侧肢体浮肿,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涩或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配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
若口舌斜明显,加白附子、全蝎、僵蚕以祛风通络;上肢偏废甚者,加桂枝、桑枝以通络;若下肢瘫软无力甚,兼见筋脉拘急,腰膝酸软者,为肝肾亏虚,可加桑寄生、川牛膝、川续断、鹿筋、杜仲等补益肝肾。
2、言语不利症候:言语謇涩或失语。
舌强,口舌斜,口角流涎,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暗,苔腻,脉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方中天麻、白附子、南星祛风化痰;全蝎、羌活搜风通络;远志、石菖蒲、木香行气化痰宣窍。
可加丹参、红花、鸡血藤等活血通络。
疗效评估1、临床治愈:思维正常,语言清楚,肢体功能基本恢复。
2、显效:思维正常,语言,上肢及下肢有一项功能恢复不完全。
3、好转:病情有进步,意识,语言及上下肢功能有一定恢复。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证型、不同的用药时机,掌握的适应证及时的应用相适应方剂,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我院2010年缺血性中风中医治疗34例,痊愈13例(38.2%),显效11例(32.3%),好转10例(29.4%)。
中风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中风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其转归预后常发生在一瞬之间。
中经络患者如失治误治,或虽经治疗病情未能控制向中脏腑转化,预后较差;中脏腑患者向中经络转变,预后多较好。
中脏腑者若出现呃逆频频,呕血,壮热,喘促,瞳仁大小不一,或出现脱证证候者,病情危笃,预后不良。
多次中风者预后亦较差。
无论中经络或中脏腑,虽经救治,均终因脑髓受损,致病程迁延而成为中风后遗症。
总之,中风患者的预后转归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诊治及时正确与否及调养是否得当等多种因素。
临床中在脑梗死病程的某些时段采用单一中医药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如下:1、呼吸系统影响:当患者因为痰液不能自行咳出,出现肺内感染,甚至因痰液阻塞气道引起呼吸骤停,因为没有条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针对气道的治疗,这些患者往往会有生命危险。
2、脑梗死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脑水肿、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癫痫持续状态、肺水肿等需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3、由于缺乏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防治中风的研究成果,目前多遵循西医的脑卒中防治指南,使用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脑梗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在此基础上服用中成药的患者居多,而这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尚缺乏科学的评价。
4、针对脑梗死造成的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采用单一的中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采用康复训练与中药、针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