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股骨粗隆间骨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股骨粗隆间骨折(修订)
草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下同)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康复。
本指南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 fracture of femur
凡发生于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部位的骨折均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3 诊断[1]
3.1病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
3.2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为患侧髋部疼痛、肿胀,功能受限,有移位的骨折可出现外旋短缩畸形,有广泛的皮下瘀斑。
无移位骨折可仅有髋部疼痛。
3.3影像检查
X线片可见骨折线及移位情况,必要时进行CT、MRI检查。
3.4 分型
3.4.1 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端的位置分型:
(1)顺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
(2)反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外展,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达小粗隆的上方。
3.4.2 Evans-Jensen 分型[2]
Ⅰ型: 2 部分骨折,骨折无移位。
Ⅱ型: 2 部分骨折,骨折有移位。
Ⅲ型: 3 部分骨折,由于大转子骨折块移位而缺乏后外侧支持。
Ⅳ型: 3 部分骨折,由于小转子或股骨矩骨折缺乏内侧支持。
Ⅴ型: 4 骨折片段,缺乏内侧和外侧的支持, 为Ⅲ型和Ⅳ型的结合。
3.5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髋部病理性骨折相鉴别。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鉴别。
4、辨证
本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文献整理进一步完善和形成。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辨证以三期辨证为主,需结合患者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辨证。
就骨折而言,分型如下:
4.1早期
伤后1-2周,主证为血瘀气滞、瘀血内阻。
主症:骨折,疼痛,肿胀,瘀斑等。
次症:口渴,尿赤,便秘,舌质红或有瘀斑,苔黄,脉浮数或脉浮紧。
4.2中期
伤后3-4周,主证为营卫不和、筋骨未续。
主症:骨折未连或骨连未坚,痛减,肿消未尽等。
次症: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4.3后期
受伤4周后,主证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主症:骨折未连或骨连未坚,可伴有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腰膝酸痛,肢体萎软等。
次症: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
5、治疗
5.1治疗原则[1]
5.1.1遵循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的方法。
5.1.2无移位骨折,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有移位的骨折,宜行手术治疗。
5.1.3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条件下,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如患者内科条件允许,应尽早手术(入院当天或第2天手术),早期手术可减轻患者疼痛,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6]
5.2治疗方法
5.2.1非手术治疗(推荐级别:B)[7-10]
适用于无移位骨折或有手术禁忌症者。
方法包括持续牵引或者支具固定等。
5.2.2手术治疗(推荐级别:A)[11-26]
5.2.2.1 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适用于各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
(推荐级别:A)[11-20]
5.2.2.2 动力髋螺钉(DHS)适用于各类型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推荐级别:B)[21-22]
5.2.2.3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并股骨髓腔狭小、肥胖的病人(推荐级别:B)。
[23-26]
5.2.2.4 外固定支架适用于不耐受常规手术治疗或不宜长期卧床的病人(推荐级别:D)。
[23]
5.2.3预防深静脉血栓
5.2.3.1西药应用(推荐级别:A)我国2012年《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针对髋部骨折手术血栓的预防制定了具体方案(以下药物选择一种使用):(1)X a因子抑制剂:间接X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癸钠)术后6~24 h后(对于延迟拔除硬膜外腔导管的患者,应在拔管2—4 h后)应用;口服直接X 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斑术后6~10 h后(对于延迟拔除硬膜外腔导管的患者,应在拔管6~10 h后)应用。
(2)低分子肝素:住院后开始应用常规剂量至手术前12 h停用,术后12 h后(对于延迟拔除硬膜外腔导管的患者,应在拔管2~4 h后)继续应用。
(3)维生素K拮抗剂:硬膜外麻醉手术前不
建议使用;术后使用时应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目标为2.5,范围控制在2.0~3.0。
(4)阿司匹林: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作用尚有争议,不建议单独应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推荐药物预防的时间为10~35d。
对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术前不建议使用磺达肝癸钠,因其会引起椎管内血肿。
不推荐术后单独应用肝素预防血栓(推荐级别:D)。
如患者有抗凝禁忌证,应采取物理预防(足底泵,梯度加压弹力袜)。
[6]
5.2.3.2 中药内服[27]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医林改错》)(推荐级别:D)
桃仁15g 红花10g 当归10g 赤芍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