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新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一课一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以下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苏联(俄)的哪位领导人执政时期(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2.1953~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5%,是美国的2倍。这得益于赫鲁晓夫改革( )
A.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B.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3.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我们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改革成就显著
B.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指导思想正确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2019·淄博高一检测]1956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集体农庄还试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度。这些做法( )
A.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
B.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
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使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5.苏联某领导人在他任期内,将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并强调发展战略核武器和远洋海军是苏联军事工业发展的重点。苏联由此取得了对美国的战略均
势地位,逐步改变了美苏军事力量的对比。该苏联领导人是( )
A.列宁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6.勃列日涅夫指出: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
B.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C.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
D.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7.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8.俄罗斯民意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理由最可能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
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D.首先冲击了“苏联模式”
9.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10.[2019·南昌高一检测]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11.某文章评论戈尔巴乔夫改革时说,“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C.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1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
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 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
1953年相比增加了62%
苏联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
C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美国相
匹敌
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
D 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苏联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
材料二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做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 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
“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万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被风沙侵蚀所毁。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请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8分)
(2)材料二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导致了什么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6分)
14.[2019·江苏常州一中江阴南菁高中联考]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
材料二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摘编自《苏联真相》
材料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之后……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
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特征。(5分)
(4)上述有关的农业改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