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熏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会昌县站塘初中李胜冬

[摘要]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一个人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对社会的推动及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社会则引领人类不断的快速进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提出:“通过历史教育,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从中可知,历史学科被定性为人文学科,具有人文素养培养的功能。本文将从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创新精神、科学情感、公民意识、美育等方面论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历史教学创新公民意识人性美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要想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始终贯彻人文素养的培养,首要的是弄清楚什么是人文素养。

肖川博士在《“论人文素养”随笔》一文中认为“人文素养”主要包涵“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并对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联有相当的体认,从而形成人类意识”、“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

李林在《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及思考》一文中指出:“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隋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人文素养,是指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素养。”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素养”,一般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身心的任何神圣。

二、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从人文素养的概念可以看出,历史学科中有非常丰富、适合进行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的内容,历史学科应该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熏陶的重要阵地。那么,当前初中历史教育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如何呢?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树立“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

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等基本理念,但据笔者调查所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却全然走到了反面,有些甚至是全然抛却。当今历史教学的现状是:希望把学生当历史学家来培养,老师用尽全力给学生灌输大量纷繁的历史知识,学生成为了盛装基本历史知识的容器,而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内容则往往只字不提,或者说根本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在老师的眼中,紧盯的是学生每次考试的分数。所以,人文素养培养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三、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1、利用中国历史文化篇章及世界历史文化篇章中的内容,让学生从中吸

收养分,使他们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并能够用世界眼光去包容其它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学说、著作与思想,可以让学生从中吸取“孝、仁、信”等优秀品质;再如,在讲到初三的希腊及西欧的建筑风格时,可以对比中国的建筑风格,从中感悟,不同的文化是可以共生共荣的。

2、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人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一

些方面入手:

首先,从丰富的历史人物的创新中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中国古代

史中的蔡伦的“蔡侯纸”、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华佗的“麻沸散”、商鞅的变法,近代史中的詹天佑的“人”字形路轨、侯德榜的“侯氏

制碱法”、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思考,现代史中的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等,还有如世界古代史中的阿拉伯数字、近代史的

工业革命的发明、现代史的“罗斯福新政”等,在讲解中要让学生明

白,这些历史人物的创新都是突破了思维的定势,最终找到了新的解

决方法。

其次,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师生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师生共同讨论的条件下,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的评价和引导而螺旋上升,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较高水平。如在讲述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时,我就把世界历史同中国历史联系起来,我提问:欧洲的殖民扩张对中国有什么危害?有的同学说到了鸦片战争的爆发。我顺势又一问:中国的社会在殖民者的殖民扩张的影响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同学说:中国开始进行洋务运动。我又问:进行洋务后,中国的社会相比之前有没有进步?学生说:有。最后,我引导:你从以上的回答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有的答:殖民扩张好像还有一点有利于中国的进步(近代化)。我再把中国往世界一延伸,有的学生得出结论:殖民扩张主要是加速的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有利于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见解,因为教材主要是突出了加速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方面的影响。

3、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熏陶

我在教授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战争时,我总是会在对比四次主要

列强侵华战争时,总是会设计这么个问题:中国的一次次失败告诉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