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奏折和军机处(新)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2张ppt)
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 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 专制发展、世界的变化 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 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的新发展;(史料实证) 3.通过材料及中外历史横向 对比,理解清朝前中期面 临的统治危机。(时空观 念、史料实证)
情境导入
万国来朝图(局部)
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 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历 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 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 到切肤之痛。 ——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 世界·导言卷》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1636年 1644
建立
入关
1662 康乾盛世 1795 嘉道中衰 1840 鸦片 战争
一、鼎盛政治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鼎盛疆域
——奠定现代中国版图
三、盛世之危
——封建统治危机初显
一、鼎盛政治: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情境1:疲惫的皇帝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 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 鞭策……竟无一人怜恤,俾 其更换休息者。——康熙
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 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 右。 ——雍正
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 年来,皆亲揽庶务,大 权在握…乾纲独断,乃 本朝家法。——乾隆
一、鼎盛政治: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一)奏折制度 问题1:分析奏折制度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
①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②提高了决策效率;
一、鼎盛政治: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改土归流
①台湾分裂
藏内善后章程》29条。
①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 龙江流域; ②康熙前期,雅克萨之战; ③1689年,《尼布楚条 约》。
军机处名词解释
军机处名词解释军机处(junqiuchu)是清代官署名。
军机大臣奏事之处,位于内阁之北。
因机构的设置地点在隆宗门之北,故称。
军机处起于唐代,本为枢密院掌管军政机要之处,后成为皇帝的私人机构。
中叶以后,凡遇军国大计及用兵征伐等军务,皆归军机处承办,成为决策中枢。
顺治十八年( 1661),增加协理军机处大学士,康熙时期由一、二、三、四人至六、七、八人不等。
雍正时,军机大臣会同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军国大事,至乾隆时又特派军机大臣处理本省军政、关外军务和西北边疆事务,成为定制。
军机大臣往往为亲贵重臣,所草奏请,皇帝若不同意,即使事出机密,亦必不发;或奉旨可行,而仍力持不可。
其名位虽在辅佐大学士之下,但权力极大。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峰。
军机处开始成为皇权的象征。
“军机”原为军队名。
康熙二十九年(1690),命内大臣、侍卫、护军统领以下官员,除极少数有事关全局者以外,均由皇帝随时召见。
根据职衔高低,轮流值宿。
其他官员若有重要事务,也须奏闻,但非紧急不奏。
凡属兵部、吏部的诏令,除军情外,无论巨细,一律由军机大臣缮写上奏。
据《国闻备乘》卷四记载,清朝初年,每天晚间都要将明天要上的奏折再看一遍,并列出处理意见,拟好各部名单,写好抄本,放入灯台内封锁起来,次日一早点燃灯台,表示已阅,在清宫档案中多次见到这样的记载。
每日军机处会同内阁、翰林院、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等衙门官员商议当日之事。
凡一切要务,皆由军机大臣议定,而后由内阁颁发谕旨执行。
下午3时交换上下两本,到5时退出,不许在内停留。
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军机处终于被裁撤。
然而,它在晚清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很难估量的。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4日,清廷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26日,黎元洪被推为临时大总统,并且准备成立责任内阁,随即派军机大臣起草《内阁官制》。
27日,由军机处起草的《内阁官制》由黎元洪颁布实施。
清朝中央政权机构
清朝中央政权机构(一)内阁。
内阁是清朝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入关前已有雏形。
随着满洲贵族力量的壮大,要求相应的文官政治的强化,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二年(1628年)设立文馆,由儒臣分值。
天聪十年,改文馆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合称内三院,或称内院。
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内三院为内阁。
其后仍有调整,其员额也有变化,一般来讲,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
内阁的职责一如明朝,但由于它的一些重要事务分与后来所设的南书房和军机处,因此其实际权力比明代要小。
阁臣虽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只是秉承皇帝的意志。
(二)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是清朝特设的中枢权力机构,是氏族军事民主制的残留。
清代内阁只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关,而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后来的军机处才是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
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入关后,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 。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或公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这种满族贵族专制的形式,不仅和欲独揽大权的皇帝相抵触,而且也不利于清政权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官僚的支持。
加之后来议政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的实际情形,所以,康熙时又在宫内设南书房,简选才品兼优的词臣充任,皇帝特诏密旨多命南书房撰拟,从而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三)军机处雍正帝(即清世宗)即位后,对诸王的军政权力进一步加以限制和剥夺。
首先,收回了他们的军权。
清初时,八旗中除上三旗(包括正黄、镶黄、正白)归皇帝直接统率外,下五旗(包括正红、镶红、镶白、正蓝、镶蓝)仍由诸王旗主统领。
诸王旗主凭借其掌管的军事实力,参预军政大事。
雍正帝收回他们对下五旗的统属权,使其失去了与皇帝相抗衡的能力。
其次,雍正七年(1729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或称设军机房),以亲王、大臣充任。
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
中国古代史制度
1.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皇权与相权,专制主义)➢秦朝: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两汉:汉武帝,内外朝制度(中朝:决策权;外朝:执行权,转移相权)➢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职能,政事堂一体化趋势,决策程序分权)➢宋朝:二府三司制(分化事权,加强君权:财政权三司,中书门下行政权,枢密院军权)➢辽朝:南北面官制(因俗而治)➢元朝:中书省(相权反弹)➢明朝:废丞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内阁票拟权秘书内侍咨询机构➢清朝:军机处(雍正)+奏折制度演进趋势:皇权不断增强,相权逐渐减弱,直至消失2.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商朝:内外服制度(松散的联盟)➢西周:分封制(天下共主,血缘关系,贵族政治)➢秦朝:郡县制(垂直管理,官员中央选拔,官僚政治)➢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分权)+刺史(监察)➢唐朝:节度使(军权)藩镇割据➢宋朝:收精兵(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削实权(文官知州+通判监察)、制钱谷(转运使)➢元明清:行省制度(特点:犬牙交错,适度的军政大权集中,派出机构到常设机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演进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逐渐减弱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夏商周:世卿世禄制(血缘)➢秦朝:军功爵(军功)➢西汉:察举制(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才能→家世)➢隋朝以后:科举制(才能)➢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太宗:以明经、进士为主,重视科举,扩大规模➢武则天:武举、殿试➢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明清:八股取士演进趋势: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③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④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⑤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4.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发展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到融合——隋朝:儒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韩愈复兴儒学。
军机处录副奏折 -回复
军机处录副奏折-回复军机处录副奏折是古代官僚机构中的一部分,负责处理各种军事与机密事务。
下面将以此为主题,分步回答并详细解释其功能与历史背景。
第一步:解释军机处军机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机构,同时也是官僚体制中的重要部分。
它负责处理与军事有关的各种事务和机密事宜,包括军队调度、军备情况、军事情报等。
军机处常设副奏折,就是为了记录军事与机密事务而设计的一种文书。
第二步:副奏折的定义与功能副奏折是在古代政府机构中撰写的一种重要公文,主要用于记载和呈报各种重要事务。
副奏折的内容往往与国家安全、军事决策和机密情报等相关。
它通常由相应部门的官员或文书撰写,然后呈递给上级,以便上级官员及时了解和决策。
军机处录副奏折就是这一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负责军机处的工作人员会记录军事与机密事务的详细情况,并将其整理成副奏折报告。
这些报告通常包括各种军情、军事调度、军备情况、对外战争或谈判等信息。
军机处将这些信息整合后,形成报告并呈递给上级官员以供参考。
第三步:军机处录副奏折的历史背景军机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当时由魏孝文帝创设。
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演变,军机处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机构体系,并在宋代达到了顶峰。
宋代的军机处不仅在规模上扩大,还在职能与工作效能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军机处录副奏折这一记录、呈递军事与机密事务的方式在宋代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宋代官僚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一做法在后来的明清两代也被继续沿用,直至近代结束。
第四步:军机处录副奏折的重要性军机处录副奏折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军事与机密事务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录副奏折这一手段,上级官员可以及时掌握军事动态,做出相应调度和决策。
其次,录副奏折的内容通常是高度机密的,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密。
只有限定范围的官员才能接触和阅读副奏折。
最后,军机处录副奏折的存在,也为官员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和决策质量。
2019年历史学考研重要名词解释、简答题大全!!第五篇!
第五章 明清1 、简述明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答: 中央制度(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内阁明清两代一种特别的官署。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等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
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学士一般为五到七人,可以参与机务,但是不置僚属,也不能专制百官。
明仁宗时,以六部尚书兼任内阁学士,此时,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之权。
所谓票拟,即由内阁学士对内外奏章先行阅读,提出建议,并由内阁首辅大学士墨书在小纸条上,夹于奏章之上,呈送给皇帝。
皇帝阅后,将小纸条撕毁,以朱笔批写在奏章上,谓之批红。
内阁开始拥有票拟权后,就等于是有实无名的宰相,为避宰相之名,称为辅臣,由首辅、次辅、群辅之别。
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不再是翰林院的“内属”,而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清朝内阁权力因为南书房、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等机构的分权,权力相对较小。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都察院明代的监察机构。
明朝将历代相沿的监察机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但是不完全承袭御史台制。
都御使的长官为左、右都御使,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共110人。
都御使与六部尚书平行,称七卿,握有弹劾建言之权,在考察官员政绩时,会同吏部进行;遇有大狱,与刑部、大理寺会同审理,合称三法司。
监察御史职微权重,可以纠劾王公大臣,巡查州县时,成为巡按,代表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给事中明代特有的监察制度。
明代按照六部建制,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置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均为七品官员。
给事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监察六部事务。
给事中职位虽低,但权力极大:第一,封驳权,诏令如有不当,可以封驳;第二,劾奏权,官吏有为法度,可以劾奏;第三,论事权,朝政有失,可以上疏匡正。
给事中与监察御史合称为科道,内外配合,共同执掌监察大权。
【中职】《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13课 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 课件
(二)外部危机 1、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乾隆回礼及对这些礼品的态度:
• 回礼: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 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 等计92项479件
• 英国的呢子除了做帽子外别无用处。 • 这两架望远镜与别的望远镜没有本质
区别。 • 天文地理大表,是用来测算节气的,
3、设置将军,军政合一
伊
犁
东北地区分为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
将 军
军的辖区,新疆地区为伊犁将军的辖区,外附
明
瑞
蒙古则为乌苏雅里台将军辖区(五将军)
4、蒙古建立盟旗制
盟旗会盟制度,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盟、旗 两级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四)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5、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目的:杜绝太监干预朝政 官级:正二品
内务府是清朝特创的中央行政机构,内务府长官 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简称为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大臣, 掌管府内一切事务,由满清大臣或王公担任。
荣禄(1836-1903)
大兴文字狱
历 史 纵 横
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从压制汉人的民族意
识发展到对诗文字句望文生义, 吹毛求疵,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确立驻藏大臣在西藏政教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乾隆
康雍乾三朝开疆拓土, 清朝疆土达到极盛,
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第 三 章
盛世危机
盛世危机
封建王朝最后的盛世——“康乾盛世”
三
位
皇
帝
以
勤
政
著
称
康熙
在位1662年~1722年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认识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了解清朝开拓、巩固边疆的具体史实,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3.认识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分析清朝面临的统治危机。
自主预习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奏折制度:(2)军机处:(3)文字狱:二、疆域的奠定(1)收复:(2)管理:(1)雅克萨之战:(2)《尼布楚条约》:(1)平定:(2)管理:(1)(2)(3)三、统治危机的初显核心素养专练一、选择题1.下面是清朝雍正到光绪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
据此推知,清朝军机处( )皇帝军机大臣雍正起初三人,最多时期六至七人乾隆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嘉庆、道光、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咸丰同治五至六人光绪76.5%的时间四至六人2.“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
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
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
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到1 000人以上。
这从实质上表明( )3.右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用以纪念币面中的主人公( )4.下表是某学校的历史研究小组收集的材料。
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62年设伊犁将军1684年设立台湾府从1727年起,派驻藏大臣5.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晨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
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一种“天朝上国”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6.下列各项中,反映清朝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统治举措的有( )①平定准噶尔部叛乱②设立驻藏大臣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立伊犁将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嘉庆帝时期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人地矛盾严重②农民起义频发③军机处的设立④统治严重腐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清朝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骊。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导学案二次备课【课前导习】1、通过学习清朝前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了解清朝封建专制的发展,认识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和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的经济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至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展示预习】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100多年的鼎盛局面。
(2)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君主专制加强(1)皇帝独断大政:康雍乾三位皇帝都以著称,不仅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于地方具体事务也总是详加过问,_____得到加强。
(2)奏折制度①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②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3)设置军机处①设立: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内阁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4)大兴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_____,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二、疆域的奠定1.东南版图的奠定——收复和统一台湾(1)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殖民者,收复台湾。
(2)台湾府的设立: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
2.东北版图的奠定——签订《尼布楚条约》(1)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
(2)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3)结果:1689年,两国签订,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巩固西北边疆——管理蒙古、新疆(1)平定准噶尔叛乱①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被称为漠西蒙古。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第4讲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政治体制的变化
高考聚焦——深度学习再升华
典例分析
1.(2020·全国Ⅲ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
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
“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A
五、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
区域
开拓措施
巩固方式
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战败 郑氏后裔
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黑龙江
雅克萨之战
签署《尼布楚条约》
新疆 蒙古
西藏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平定噶尔丹叛乱
册封达赖和班禅
[思维导图] 中国版图的确定
设伊犁将军 设立盟、旗
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 内善后章程》29条
核心突破——多情境创设寻突破
一 制度变化——明清中枢机构调整
材料一 明代大事记(部分)
材料二 奏折制度产生于康熙时期。在雍正时期,除各省总督、巡抚有权密 折奏事之外,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地方大员,甚至一些道员、知府、同 知、副将也获得了奏折使用权。雍正帝还颁发折匣,折匣上有锁具,宫中及 具折官员各有钥匙一把,专门用来传递奏折。此外,雍正帝推行轮班奏事制 度,促使各地官员尽职尽责,使百官的违法违纪行为能及时传达。乾隆时期, 各地官员均获得奏折言事的权力,奏折言事的范围则扩展到人口、粮食收成、 粮价波动等情况。
产物。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 (1)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 皇帝旨意 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
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2)特点
2.奏折制度 (1)形成: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 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2)影响: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 官僚机构的控制。 三、法律与教化 1.明朝:乡约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 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2.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 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 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②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③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①宰相制度的废除②内阁的出现③军机处的设立【基础知识梳理】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郡国并行制:①情况: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②危害:威胁中央集权的巩固。
(2)唐朝三省六部制:①情况: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②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③影响: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3)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①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西、山东。
②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③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它是地方官制重大变革,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①废丞相:明太祖朱无璋,正式废除;②设内阁:形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选翰林院官员入值,内阁制度正式确定;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设置军机处:①目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②时间:雍正时期;③影响: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至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②消极: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各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作业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概念】1.清朝形成________制度,迅速,机密,直接广泛。
雍正设立________。
强化了君主专制。
2.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被称为“________”。
3.清朝中期疆域西跨________,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________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4.清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________”和“________”尊号。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由中央政府册封。
雍正年间,清朝开始派遣________,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93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29条,以________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5.清朝后期,________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________的积累,乱象萌生。
________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十三行”就是该政策体现。
【练能力】1.康熙帝曾说:朕令大臣皆奏密折,最有关系。
此即明目达聪之意也。
其所奏之事,或公或私,朕无不洞悉。
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
这反映出奏折制度( )A.书写款式的便捷性B.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C.运转程序的复杂性D.信息收集广泛且高度机密2.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
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民主政府D.是清统治延长的根源3.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
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4.有学者认为,内阁虽然是为皇帝服务的,但也有相当大的独立自主性,要反映外廷舆论并维护国家成规。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解,但是初中的历史学习较浅,该课对于学生的大历史观要求较高,知识点密集,内容庞杂。
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采取了讲授法、创设情境、问题引领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教学重难点(一) 教学重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去考察清朝前中期的历史发展趋势(二) 教学难点:清朝前中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双重效果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 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创设法、问题引领法和史料研习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出示清朝当时人们和英使马嘎尔尼对“康乾盛世”不同评价的材料,以中外评价差异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是历史长河中中的辉煌盛世,还是全球变局中的落日余晖,辉煌还是沉沦,我们又能从这段历史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由此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思考出现中外评价差异的原因,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利用当时中外对“康乾盛世”评价差异的材料,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一、历史长河中的辉煌盛世通过利用教材对“康乾盛世”状况的叙述,来引导学生理解当时人们的评价。
接着,利用“在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的教材叙述,说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体现,进而提出问题:君主专制是如何得到加强的?教师追问“奏折制和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部分,那它们是如何加强皇权,使君主专制达到完备的呢?”,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了解历史现象(一)制度变革强皇权1.奏折制出示文字材料材料一:自明太祖后,立通政司,凡内外章奏,皆须于其司挂号后,始能达入九重,故权相多以其私人专主其任,凡言路稍有动作,无不先知......宪皇帝(雍正帝)夙知其弊,乃命内外诸臣,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
第14 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知识点
第14 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知识点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奏折制度。
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
2.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任。
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3.大兴文字狱。
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
4.君主专制加强的过程。
秦:三公九卿制——确立;西汉:中外朝制——巩固;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宋:二府三司制——加强;元:一省两院制明清:明:废丞相设内阁;清:雍正设立军机处(顶峰)。
【知识点二:疆域的奠定】【知识点三:统治危机的初显】1.背景:清朝由盛转衰;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
2.表现:(1)政治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如白莲教大起义。
(2)外部危机: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3.对策——闭关自守。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受到严格约束,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知识链接】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①秦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
②汉朝: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等工作人员形成了“中朝”的决策机构,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
③唐朝:由三省长官等多人来执行宰相职务,这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里。
④明朝:废除宰相设内阁,内阁大臣的权国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⑤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权利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三、奏折和军机处(新)
军机处
4)军机处的执掌
承旨书谕: 廷寄谕旨:兵部——马上飞递,驿递 明发谕旨:保留朱谕——内阁——六科给事中抄 发——各省 “ ╳年╳月╳日,内阁奉上 谕………
……… 钦此” 奉旨谳大狱:如文字狱 任用文武大臣:但必须有皇帝特简。
4)军机处的运行程序(班务)
A、接折:寅刻,叫起儿。 B、见面:养心殿西暖阁,交代如何处理。 C、述旨:军机章京缮写——军机大臣抄 录——给皇帝看——下发 D、交发: Ⅰ、明发: Ⅱ、廷寄: Ⅲ、“该部议奏”、“三法司合拟速奏”:
3)军机处的特点
无官署,无属吏,无专官,不是正式国家 机构,无丝毫独立性,它直接听命于皇帝, 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机要秘书班子。军机大 臣由皇帝特旨从内阁大学士、尚书、侍郎 等中调取。 处理事务迅速而机密。
军机处
隆宗门
军机处
军机处值班房
军机处
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 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 设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 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 候皇帝随时召见。当天必 须处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 达的奏章,以保证军机处 处理政务的效率。
2)军机处的机构和组成
人员设置: 军机大臣:6——7人,最多时13人。其中 有首揆军机大臣一人,必须是满族人。大军 机 “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方为真宰相”。 军机章京:满16人、汉16人,分两班。军 机章京之首称为达拉密,军机章京也叫小军 机。 清朝对他们的称呼是:“。。。在军机大臣 上行走,。。。。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奏 折 和 奏 匣
雍正继位后奏折的发展
雍正以后,奏折应用的范 围扩大,许多官员都获得 了使用奏折的权力。奏折 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 文书。 奏折具有密、速、详的特 点。通过奏折制度,清代 皇帝不仅能够多渠道地了 解下情,对官僚机构的控 制也大为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奏折和军机处
1、康熙中期以后奏折制度的创行 奏本、题本——通政司——内阁(票拟)— —皇帝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官文书,是清代皇权政 治发展到极端专制的产物。在康熙末雍正初 年成为一种成熟的形式。在这之前有一种告 密、情报性折子,更具机密性,属君臣之间 的私人通信,不属于官文书。(密折、康熙 四十六年)
奏 折 和 奏 匣
雍正继位后奏折的发展
雍正以后,奏折应用的范 围扩大,许多官员都获得 了使用奏折的权力。奏折 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 文书。 奏折具有密、速、详的特 点。通过奏折制度,清代 皇帝不仅能够多渠道地了 解下情,对官僚机构的控 制也大为强化。
康熙硃批江宁织造曹寅奏折→
奏折制度
朱批: 皇帝对 臣子的 奏折亲 笔做出 批示。
2)军机处的机构和组成
人员设置: 军机大臣:6——7人,最多时13人。其中 有首揆军机大臣一人,必须是满族人。大军 机 “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方为真宰相”。 军机章京:满16人、汉16人,分两班。军 机章京之首称为达拉密,军机章京也叫小军 机。 清朝对他们的称呼是:“。。。在军机大臣 上行走,。。。。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奏折的特点:
A、 一折一事,朱批. B、机密: a 具有奏折权的人,极少数亲信臣子—— 康熙后期,督抚、御史、给事中。 b 奏折的传递过程机密。本人亲笔——家 奴递送——奏事处——原折带回。 王鸿绪和李煦的奏折
2、雍正继位后奏折制度的推行和功 能的强化
A、扩大了奏折折奏权的范围: 明确规定中央部院侍郎以上和翰林科道各 官,地方督抚提镇及藩臬学政,中央派出 的盐政、关差、织造等,个别的道员、知 府、同知、副将等中级官员,由皇帝特许, 亦可撰写。 B、扩大了朱批: 康熙批阅奏折只写“具奏”、“妥”等字 样。 雍正事必亲恭,他的朱批极具特色。长篇 大论
E、存档:军机处录副奏折 F、交折:交回中央统一保存 G、封柜:达拉密封存,月折包。 军机处处理事务的特点就是:迅速而机密。 “一曲仙芍听未阙,重臣三对御床前。” ——管世铭
5)军机处建立前后内外衙门及相关制度的全 面调整
内阁系统的变化:日常事务:官员任命、 钱粮报销、各项工程、无需保密的重大军 政事务,全国大部分的本章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最终裁撤: 皇帝与地方大吏 联系加强: 秘密立储制的调整:身体好、儒家文化修 养好(军机大臣多为汉人)、政治上的判 断力强、要勤政、还要有健康的生活情趣。
军机处
4)军机处的执掌
承旨书谕: 廷寄谕旨:兵部——马上飞递,驿递 明发谕旨:保留朱谕——内阁——六科给事中抄 发——各省 “ ╳年╳月╳日,内阁奉上 谕………
……… 钦此” 奉旨谳大狱:如文字狱 任用文武大臣:但必须有皇帝特简。
4)军机处的运行程序(班务)
A、接折:寅刻,叫起儿。 B、见面:养心殿西暖阁,交代如何处理。 C、述旨:军机章京缮写——军机大臣抄 录——给皇帝看——下发 D、交发: Ⅰ、明发: Ⅱ、廷寄: Ⅲ、“该部议奏”、“三法司合拟速奏”:
雍正皇帝 胤禛
清 世 宗
朱批
朱批:在折子的尾部或夹行里皇帝亲笔批 示。即直接在折子上做批示。 朱谕:附在折子后的单独的一张纸,由皇 帝亲笔批示,一般是皇帝的密谕。 代书朱谕:皇帝授意,命亲信大臣代写朱 谕。后面有“特谕”二字。——廷寄谕旨 雍正四年逐步成熟,演变成机处的廷寄,
3、军机处
1)军机处被推上历史舞台 雍正皇帝的代书朱谕和廷寄谕旨,“隆科 多字寄”等字样的廷寄谕旨在雍正四年以 后数量在增加。重大事务 雍正八年十二月,准噶尔突袭,隆宗门一 批内阁大学士就在这里日夜值班,办理军 务。
十 月 初 十 日 封 发
深 重 , 伏 祈 主 子 睿 见 施 行 。
太 祖 曾
皇 考上 谕 来 :
………………………. ………..… …… ………. …………… ………………….. 钦 此 。。 遵 。 旨 奴 寄 才 信 受 前 恩
雍 正 六 年 十 月 初 九 日 奉
奏 折 的 格 式
奏折
奏折制度
奏折制度
奏折制度是清朝的开创。 康熙中叶,康熙皇帝允 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 报告机密事件,派遣专 人投送京师,不经过通 政使司、内阁,直达皇 帝。皇帝的批示,用硃 笔写于奏折上面,发还 执行。
康熙皇帝 玄烨 清 圣 祖
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乾 清 宫
康熙朝的奏折有以下几种:
请安折。给皇帝请安、问候。 奏事折。这种折子在全部奏这种占有最大 分量。 讨论折。讨论一项新的政策举措。 告密折。 最早的一份满文折子是康熙二十八年山东 巡抚佛伦所写,是较为正式的规范的告密 折。
3)军机处的特点
无官署,无属吏,无专官,不是正式国家 机构,无丝毫独立性,它直接听命于皇帝, 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机要秘书班子。军机大 臣由皇帝特旨从内阁大学士、尚书、侍郎 等中调取。 处理事务迅速而机密。
军机处
隆宗门
军机处
军机处值班房
军机处
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 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 设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 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 候皇帝随时召见。当天必 须处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 达的奏章,以保证军机处 处理政务的效率。
6)关于军机处的成立时间
八年说:较妥当。 十年说: 七年说: 四年说: 结论:军机处和奏折制度相结合,天下庶 务总归皇帝一人处理,标志封建专制主义 集权的高度强化。 思考题:如何看待奏折制度、军机处在中 国政治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