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概念引入的对比比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直观描述定义
苏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
新人教
◆直观描述定义,将概念的学习具体化,语言简练, 内涵丰富、深刻。 ◇关注点: ○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为新知做铺垫; ○多层次剖析概念,掌握概念的外延; ○加强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概念系统化;
(五)按数学逻辑体系“演绎”概念
◆按照数学知识逻辑体系,做好各知识点的铺垫 和衔接。 ◇关注点: ○学生对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的体验; ○对教学要求及目标的恰当把握;
四、教学思考与建议
(一)几点思考 ◆ 辨析相近概念,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数与数字,数位与位数,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化简比与 求比值,时间与时刻,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周长与面积,等等
◆多角度训练,呈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角的认识,平行、垂直等
◆充分挖掘情境信息,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的斜拉桥,三角形的高的人字梁。角度与斜坡 的问题
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落实课程目标。
便教利学
引教导学
接受式学习,强调结 果,重在记忆
建构性学习,结果与过程 并重,重在理解
小学数学教材发展沿革
二、传统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学习目标定位失当:概念等同于一般的名词、定义 的释义,强调机械记忆 ◆概念形成缺乏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走, “牵引式”学习 ◆忽视概念形成过程:没有揭示知识“背后”的故事 ◆没有构建起概念之间的知识结构图:概念的掌握是 分散、不成系统的 ◆概念的灵活应用不够:对数学知识的价值体验不够 (镶嵌式的情境学习)
把“量”转化ຫໍສະໝຸດ Baidu“率”
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
引入
•
讨论
• •
解决两个问题:“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列式问题,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问 题 借助直观图及分数的 意义理解算理 可利用动态的方式帮 助学生理解数与量之 间的动态转换
图示
说理
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二种形式: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问题情境中感知概念
苏教版
新人教
循环小数(人教)
◆将概念“嵌套”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研究具 体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数学的思考,进而抽象 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关注点: 教材栏目中的“提示语” ; 注重引领学生“做中学” 数学,增强活动体验; 关注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表达; 强化概念的变式训练,在一些“错例”分析中体会概 念 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材概念呈现方式分析
(一)在现实情境中揭示概念
苏教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以图画情境替代文字,揭示概念的属性及 其蕴含的思想内容 ◇关注点: ○同一个知识点的载体的不同; ○不同呈现方式的教学诉求不同; ○对数学概念内涵的揭示的深广度不同; ○对学生思维能力(思想方法)的培养不同 动态的教材观与静态的教材观
◆借助实物、模型等体会概念的内涵及知识的发生过程。
如平移、旋转等
◆在实际应用中深化理解和巩固概念。 (二)几点建议 ◆依据课程教学目标 “追问”教科书直观素材的编写 意图 ◆挖掘教科书直观素材背后的隐意 ◆根据具体教学目标重新组合、再生现有的直观素材 ◆立足学生实际,优化教学素材
(二)体验性情境中揭示概念
苏教版
人教版
圆的认识(人教)
苏教版
北师大 版
人教版
◆通过引导学生的体验学习,让学生体会概念的内 涵,将知识发生的过程与数学语言描述相结合来 呈现概念 ◇关注点: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前提(半径直径关系”同 一个圆中“); ○方法的指导(工具的使用及原理的揭示,科学精 神的养成)
◆引导学生去感知概念的实际含义。
如量与测量中的常见的量的学习,通过实践操作等概念的本质
属性
情境引入
图示理解
讨论方法 转化
归纳方法
• • •
分数乘法第一种形式: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 旧有知识的应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自主推导,理解算理
• •
•
•
理解此例意图 通过类推列式,列式依据是“每桶 水的体积×桶数” 借助直观图及分数的意义理解算式 的意义(半桶水就是一桶水的一半, 即一桶水的二分之一) 只列式不计算
小学数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概念
◇数与代数 ●整数、自然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 ●负数 ●因数和倍数,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大公因数 和最小公倍数(质因数)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循 环节 ●分数,倒数,真分数和假分数,百分数,通 分和约分(分数基本性质) ●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 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 ●折扣和成数;成活率、出勤率、利率、本金、 利息等;单价、数量和总价等; 加减乘除(倍) ●量与计量 ◎元、角、分 ◎时、分、秒,24时计时法 ◎年、月、日、世纪、闰年、平年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平方米、公顷、立方米、(方)、升、毫升 ●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比、比例、 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比值 ◇图形与几何 ●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顶点、 面、棱;圆周率、直径、半径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扇形(圆 心角);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高、 上底、下底、腰 ●点、线、面;直线、射线、线段 ●平行、垂直;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 周角;平移、旋转、对称(轴对称) ●周长、面积、体积(容积);表面积、底面 积、侧面积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数对 ◇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 ●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 式、复式)(统计表) ●可能性
向转向互动
◆教材是向学生展示有助于理解数学中的关键知识、 方法、过程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与
社会和生活的关系的重要案例。教材要引导学生
学会学习,学生学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 ◆教材是联系数学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是开放的媒介, 教材要注意构建良好的情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 识的理解。
◆教材是学生参与探究、获得体验的平台,教材要为
小学数学不同版本教材 概念引入的比较
张炳意
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 2014年10月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要具备的 功能与定位
◆教材是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文化的载体,教材的设计要有 利于教师发现这些隐性的内容。---目标多元 ◆教材是教师、学生、教材及环境间的互动场景,是“教材” 与“学材”的统一,教材有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