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课件 第六章 商业物流地理

合集下载

物流地理第6章

物流地理第6章


东南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两省,面积29.9
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比邻港、澳、 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门户,经济发展居全国领先 地位。至年末已形成京广、京九南段及广深、鹰厦、
外福、横南、三茂、广梅汕和赣龙(赣州至龙岩)
等干线组成的区域铁路网,营业里程3791.1公里, 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4.9%,路网密度126.8公里/ 万平方公里。
第六章 铁路运输布局
● 我国铁路网布局概况 ● 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 主要铁路枢纽和编站组
6.1我国铁路网布局概况
1.1 铁路网 1.铁路网定义

铁路网(railway network) 在一定空间 范围内(全国、地区或国家间),为满足一 定有历史条件下客货运输需求而建设的相互 联结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以及车站和 枢纽所构成的网状结构的铁路系统。

展望 铁路网建设应根据国民经济大
发展和市场需求,兼顾国土开发和 国防建设的需要,做好总体规划。 铁路的数量和覆盖面是综合国力的 生要组成部分。

据各方专家预测,21世纪中叶基本建成中国的 铁路网,能够使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用铁路 连成一体,能使所有的重要的口岸、沿海主要 港口及重要旅游城镇、重要边防城镇都有铁路 相连,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大城市的高速铁路 和客运志线网也将建成,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东部沿海,北由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 口,有长约1800km的海岸线,铁路网通向沿 海的大港口有:大连、丹东、营口、秦皇岛、 塘沽、烟台、青岛、石臼所、连云港、上海、 穿山港、福州、厦门、宁波、汕头、黄埔、湛 江、防城等,铁路已成为沿海港口集疏运的主 要交通运输方式,对发展对外贸易和海运事业 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

《物流经济地理》全套精品教案

《物流经济地理》全套精品教案

授课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工商管理系
课程:《物流经济地理》
教师:
教研室:旅游管理
授课班级:物流管理101—103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商业物流地理

商业物流地理

图 6-11
图 6-12
(7)重庆: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有多条铁路交汇,历来就是西南 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重庆工业生产发达,是西 南地区重要的商品货源地,也是西南最大的商业中心。
图 6-13
图 6-14
(8)西安: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北最大 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西北最大的商 业中心。
(一)粮食流向
粮食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生活原料,世界上绝大多数 国家和地区仍以粮食作为主食。从国家来看,世界谷物产 量超过亿吨的国家有3个:中国、美国、印度。中国自 1984年起粮食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目前年产粮食4亿多吨 ,约占世界的21%。 东北地区的小麦、大豆、杂粮南运华北,西运西北; 长江流域大米南运广东、北运华北,东运上海及沿海城市 。
图 6-2
图 6-3
(2)北京
首都,也是全国重要的大型商业中心之一。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 端,是东北、华北、内蒙古高原和渤海湾沿岸之间的联系地带,地理 位置十分重要,地处全国铁路和航空运输的枢纽位置。北京也是重要 的工业生产基地,商品货源充足,商业设施齐全,商业网点众多。北 京的王府井商业街、西单商业街和前门等地都是繁华的商业中心。
三、我国主要商品流向
我国主要商品,以煤炭、石油、木材等原料物资为主 ,约占总运量50%以上,一般产地比较集中,供应流向比 较稳定,是中国大宗商品中的基本流向;铁矿石和钢铁制 品等工矿物资由于产地和销地相对分散;农业物资更具有 分散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粮、棉、油等生产 基地和产销平衡发生了新的变化,具有中短途距离的商品 流量和多流向的特点。
七、影响商业中心形成主要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决定性 因素; 2、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因 素; 3、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基本因素 ; 4、行政区划的建制和变更亦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 因素。

物流经济地理说课ppt课件

物流经济地理说课ppt课件
2)知识目标
✓ ①了解中国的物流环境和物流布局情况; ✓ ②掌握中国物流经济分区地理; ✓ ③掌握中国农业物流地理分布,包括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水产业、土特产物流地理;
✓ ④掌握中国工业物流地理分布,包括重工业和轻工 业物流地理;
✓ ⑤掌握中国商业物流地理内容,包括商业布局的原 则和我国大宗商品的基本流向、中国商业中心分布、 中国对外贸易等内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教学反思
教学 手段
教学 方法
教学 内容
反思
学生 活动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反思一
教学内容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
Product
教学必须摆脱传统地理学窠臼,不可拘泥 讲 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知识的介绍,而应 授 紧紧结合国家物流和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
Product现实,借助对物流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流体、 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流效的 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我国 物流产业布局现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反思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Pro、duc重t 视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 如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因势利导,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二、案例库和习题库积极建设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生产布局的基本条件是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呢.中国位于北半球,是在全球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中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34分,最南境在广东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度51分.中国国土最东境子啊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京135度05分,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京73度附近.中国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自然资源指对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自然界中的各个因素包括:1土地2气候3陆地水4海洋5矿藏6动植物.第二章我国物流业的基本状况物流结点又称物流接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所以也称为物流结节点.物流结点的作用是:对整个网络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执行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职能,在有些场合也称为物流据点,执行中枢功能的有称为物流中枢.物流结点的功能1衔接功能2信息功能3管理功能物流结点的种类1转运型结点2储存型结点3流通型结点4综合型结点第三章农业物流地理人类劳动的定向干预,这是农业生产最本质的特征.粮食作物是物理的一大对象小麦大量出产并转化为商品粮区为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安徽、江苏、四川、湖北.玉米大量出产与山东、河北、四川、辽宁、吉林.高粱集中出产于东北地区.大豆大量出产于东北地区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粮食又称食用作物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我国粮食生产主要以细粮为主.青藏高原以青稞为主.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又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中以冬小麦为主,其面积产量均占小麦总量的百分之80以上.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及六盘山、岷山和大别山以西的区.北方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六盘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南方冬小麦只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岷山、大别山以东的地区.玉米为杂粮之首.纤维作物是纺织工业的原料,主要包括棉花、麻类和蚕茧.蚕茧按蚕的食料不同可分为桑蚕茧、柞蚕茧和蓖麻蚕茧,其中以桑蚕茧,柞蚕茧产量最多.1桑蚕茧又名家养蚕集中分布在太湖流域、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2柞蚕茧又名野养蚕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河南伏牛山地区是我国三大柞蚕产地,其中以辽东半岛的生产规模最大.麻类主要有黄麻、红麻、苎麻、和亚麻,我国世界上主要产麻国,主要生产黄麻、红麻、苎麻、亚麻.1黄麻以浙江产量最大2红麻有称洋麻3苎麻在国际上有“中国草”之称4亚麻以黑龙江最多花生是我国的第一大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油菜最多的国家.我国是大豆故乡.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居世界第三.哈尔滨、辽源、长春,人称“三大大豆仓库向日葵是一种新兴的高产油料作物,以内蒙古产量最高.我国糖料以南糖北菜,以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其中以甘蔗生产规模较大.甘蔗以广西产量最大,是全国最大的产糖区,糖量占全国的百分之.甜菜以黑龙江产量最大.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甜菜糖产区.云南烤烟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山东是我国烤烟种植历史最久的地区.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为我国的五大产茶省苹果是我国产量和消费量名列第一的大宗水果.山东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地.梨也是我国的大宗水果,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称为我国三大果园的有:辽南丘陵、山东丘陵和珠江三角洲.我国三大鱼苗基地1太湖流域2江汉平原3西江流域胡椒以海南产量最多,云南西双版纳质量最好.人参吉林产量最大、质量最好.鹿茸以东北产量最高,质量也最好.虫草又名“冬虫夏草”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1产前准备2产中管理3产后加工4商业流通5最终消费五大环节.第四章轻工业物流地理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部门.我国丝纺分为桑蚕丝纺织工业和柞蚕丝纺织工业.我国以桑蚕纺织为主.我国的桑蚕纺织工业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柞蚕丝绸生产国.浙江杭州是全国最大的麻袋生产中心.苎麻全国是湖南原料最充足、生产力最强,生产规模最大,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地.上海也一直是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中心.青岛啤酒最负盛名.烟台是我国着名的葡萄酒产地.辽宁省是全国生产纸张最多的省份.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高级文化用纸产地.第五章重化工业物流地理华北区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供应区.西南地区以贵州产煤最多.煤炭运输布局指煤炭的基本流向既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和煤炭出关.电力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我国的钢铁主要工业基地:鞍山、本溪、包头、上海、马鞍山、武汉及渡口现在的攀之花.主要的有色金属产区是:上海、辽宁、甘肃、湖南、及云南.有色金属是指:铁、锰、铬等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在工业上用途最广泛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有色金属的5个生产环节1采矿2选矿3粗连、4精炼、5轧制.2006我国水泥产量为亿吨居世界第一.专用设备是机械工业中产量最大的一类.仪表厂只要分布在:上海、重庆、西安、哈尔滨、南京、北京、德兴.发电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哈尔滨、上海、四川、北京、武汉、天津.铁路车辆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大连、青岛、唐山、大同、戚墅堰、株洲、资阳、长春齐齐哈尔、浦镇、武昌、眉山、西安等地.汽车制造业只要分布:长春、上海、南京、济南、襄樊、沈阳、重庆等.船舶制造业主要分布:上海、大连、广州、天津、武汉、青岛等.飞机制造业主要分布:上海、西安、沈阳、成都、南昌等.我国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广州、南京、无锡等.第六章商业物流地理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 2生产布局因素3人口因素 4交通因素商业布局的原则4点1工业品批发网点布局的原则 2农产品收购及批发网点布局的原则3零售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 4饮食服务行业布局的原则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4点1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生产力的发展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决定性因素2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3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基本因素.4行政区划的建制和变更亦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商业中心的作用和特征商业中心的作用3点1促进各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系2促进生产,引导生产,调整区域经济结构.3促进商品交换,强化商品流通,推动经济贸易的发展商业中心的特点4点1地区差异性 2综合性较强3聚集性较高 4辐射能力大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大型商业中心:商品流向规律是:商品沿着最经济合理的路线和方向,从产地到达销地的客观必然性.我国主要商品的流向1粮食——东北地区的小麦、大豆、杂粮南运华北、西运西北.长江流域的大米南运广东,北运华北,东运上海及沿海城市.2糖——基本上是南糖北运、西运,东北及内蒙古产的甜菜糖少量运至华北及西北.3盐——基本上是北方沿海场长芦盐流至华北、东北、华东、中部,南部沿海盐场流至华中、华南及南部地区,我国西部盐除本地消费外,还运至我国中部地区.4石油——我国石油主要分布于北方,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运.原油运输以管道为主,其次是水运和铁路.成品油运输以铁路为主,运输量占总运量的百分之75,水运占百分之20,极少量用管道运输.5煤炭——主力是铁路,运煤路线是京广、津沪铁路和北方沿海线.煤炭总流向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物流经济地理复习资料◆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这是农业生产活动最本质的特征.◆亚麻纺织工业集中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黑龙江省规模最大.◆以木本油料为基本原料进行油脂生产的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湖南有“茶油之乡”之称,综油生产在广东、云南.◆酒是一种含酒精成分的饮料,白酒被认为是“中国酒”的代表.◆重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工业,有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石油:我国石油工业主要分布于北方,因而石油的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运.原油运输以管道为主,其次为水运和铁路运输.◆煤炭:我国煤炭运输的主力是铁路,主要运煤线是京广、京沪铁路和北方沿海线.煤炭的总流向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东早西晚: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煤炭:世界各地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衡,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世界煤炭资源的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海上运输:指以船舶为工具,通过海上航道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简称海运.◆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波斯湾地区的门户.。

第6章 中国商业物流地理

第6章  中国商业物流地理
第六章 中国商业物流地理
学 习 目 标
商业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商业与物流的关系 发展商业物流的意义 商业布局的原则 中国大宗商品的基本流向 中国对外贸易状况 影响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因素 中国商业中心的分布
引例:沃尔玛在中国的物流之痛
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1996年悄然登陆中国的时, 业内人士曾恐慌它对本土零售业的冲击。然而,十几年过去 了,这个零售业的老大在中国并未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态势, 究竟是什么阻挠了沃尔玛前进的步伐? 沃尔玛前任总裁大卫·格拉斯曾经说过,配送设施是沃 尔玛成功的关键之一,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沃尔玛达 到最大销售量和低成本进行存货周转的核心。进入中国市场 十几年来,沃尔玛门店推广并不是十分迅速,物流配送中心 的建立也因为门店数量有限而发展缓慢。 在美国,沃尔玛利用配送系统把货品送到商店的物流成 本占销售额2.5%左右,而其竞争对手做同样的事情一般要付 出5%的成本。
年 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单位:亿美元 2003 2004
进口额
5.8
26.5
22.8
199.4
523
2 251
4 128
5 614
出口额
5.5
25.7
23.1
180.1
609
2 492
4 384
5 934
进出口总额
11.3
52.2
45.9
380.5
1 132
同时,沃尔玛利用卫星资讯处理系统,把制造商、 物流商融入自己的营运网络,别人要30天才能完成的配 送补货,沃尔玛只需要5~7天就能完成,这是沃尔玛维 持“天天平价”的重要保障。 然而,沃尔玛赖以生存的卫星支持的后台信息处理 系统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政策上限制了其不可能共 享全球采购系统、全球物流系统。零售业的开放程度决 定了沃尔玛的经营区域;进出口贸易权的开放程度决定 了其货品流通范围。 沃尔玛是依托强大信息系统进行零售供应链的优化 管理来降低物流成本,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进入中国后, 之所以门店发展迟缓,一方面是因为本土化需要一个过 程;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战略重点即物流配送系统无法跟 上,缺少配送中心支持的门店扩张是没有竞争力的。

物流经济地理说课PPT共32页

物流经济地理说课PPT共32页
物流经济地理说课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Hale Waihona Puke

全套电子课件:物流地理(第二版)

全套电子课件:物流地理(第二版)
10
三、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物流信息电子化
物流经营市场化
物流反应快速化
物流组织网络化
现代物流的特征
物流功能集成化
物流手段现代化
物流服务系列化
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作业规范化
11
三、物流地理与现代物流 活动
物流的核心内容是不同空间地域或经济区域间货物的位移。 不同的地域或经济区域的生产力布局不同,决定了物流的方 向不同,引起了物流资源的重新调配。因此,现代物流活动 必然离不开物流地理的参与。 物流产业的发展为物流地理学提供了新的课题。 总之,物流地理为现代物流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现代 物流活动促进了物流地理的发展。
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有普通经济地理学和区
域经济地理学两个分支。
经济地理学概论
工业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
普通经济地理学
物流地理学
商业地理学
经济地理 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亚洲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
7
湖南经济地理
一、物流地理的学科体系 与研究对象
(一)物流地理的学科体系 物流地理是从地理的角度,在国家、地区一定方针、政策的 指引下,从自然、技术和经济的联系中,研究物流基础设施 的布局问题及其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问题。它的研究内容包 括宏观物流中的物流路径布局和物流中心布局规律及其合理 性研究。
—2828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铁路运输概述
第二节 我国主要铁路运 输干线 第三节 我国主要铁路 运输枢纽 实训:我国铁路电子地 图
—2929 —
目第录一章 绪论 Con页tents
Page
第一节 铁路运输布局概述
• 一、我国铁路运输的特点 • 二、我国铁路运输的组

物流地理

物流地理

• • • • • • • • • •
1.2.3 国际物流的特点 (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 (2)物流系统范围广 (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4)国际物流标准化要求高 1.2.4 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1)国际货物运输 (2)外贸商品储存 (3)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 (4)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加工与检验
• • • • • •
信息产业基地的地理分布、重工业物流的 发展现状、重工业与物流的关系。重点掌 握重工业物流的发展现状、重工业与物流 的关系。 1.1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1.1.1 世界经济的构成 1.1.2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1.1.3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 界经济领域 (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
• • • • • • • • • • •
目录 第1章 世界经济发展概述 1.1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1.2 国际物流概述 1.3 第一产业物流地理 1.4 第二产业物流地理 第2章 铁路运输物流地理 2.1 中国铁路运输 2.2 国际铁路运输 第3章 公路运输物流地理 3.1 公路运输概述
• • • • • • • • • •
• • • • •
5)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幅度调整和更新。 (8)跨国公司的作用 1.2 国际物流概述 1.2.1 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IL),是 指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克服生产和消费 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进行 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交易或交流活 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 • 1.2.2 国际物流的作用
• • • • •
第8章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 8.1 中国的对外贸易 8.2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 8.3 经典案例 参考文献

物流地理物流地理第6章

物流地理物流地理第6章

3.玉米 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作物,地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喜温、喜 湿,降水少的地方需有灌溉方可大面积种植。以东北3省集中程度最高 ,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总产量合占全国总产1/4,提供商品玉米近1/2; 此外,鲁、豫、冀、川等省及内蒙古也是玉米集中产区。 4.大豆 大豆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分布遍及全国。20世纪50 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生产国。近年,由于需求激增,我国 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大豆属喜温作物,需水量小,喜光耐旱, 适于北方温带栽植。我国大豆老产区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平原。东北是 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集中在松花江、辽河沿岸及哈大铁路沿线。黄淮 海平原是我国二大豆生产区,主要集中于淮河以北、石德铁路以南、京 广铁路以东地区。


Leabharlann (2)根据农业生产过程的主要阶段和物质转化分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 流、农产品流通物流和农业废弃物物流4类。 ①农业供应物流 它是农业生产资料在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中所形成的物流。 农业生产资料包括种子(种苗、种畜、种禽)、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地膜 、农机具以及农业生产所需的其他原料、材料、燃料等,包括电力资源和水 利资源。 ②农业生产物流 它是指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种养、管理到收获整个过程所形成的物流。农业 生产物流是在农产品种养活动直到农产品产出过程中,因生产要素配置和运 用而形成的物流。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作物耕种、施肥除草、田间 管理和产品收获等形成的农业产中物流。 ③农产品流通物流 农产品流通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 、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使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将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 中。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质,以及产销地域广阔分散的特点,所以对农产品 物流规划、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个物流过程是目前农产品实 现市场价值的关键环节。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物流活动 ,包括收购、加工、保鲜、包装、运输、储存、配送、销售等环节。 ④农业废弃物物流 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直到消费过程中,会有废弃物、无用物和可回收物 生成,对它们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物流活动就是农业废弃物物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汉路步行街



❖ (7)重庆: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有多条铁路交汇, 历来就是西南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重 庆工业生产发达,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货源地, 也是西南最大的商业中心。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

❖ (5)沈阳: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中部,有多条铁路 线在此交汇,是东北最大的交通枢纽。沈阳是我 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也是东北最大的商业中心。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 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交通便利的东
部地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发展的先行官,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要求。我国长江、黄河沿岸, 京广、陇海、京沪和京哈铁路沿线之所以成为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迅 速、物流发达、人口密集、城乡差别小的地区,而且长期以来,是我 国的商贸中心,除了得益于各种客观因素外,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 就是这些地区交通运输便利,运输方式多,铁路干线长,公路干线交 叉,使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可以转移迅速,保障市场供应。

第二节 商 业 中 心
❖商业中心的特征和作用
❖商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我国的三级商业中心
❖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

商业中心的基本特征
(1)地区差异性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劳动地 域分工不同,使商品生产在地区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有 的地区纺织产品生产和发展在全国居特殊重要的地位,如 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有的地区以生产钢材为主,如鞍 本地区、京津唐地区;有的则是生产和调拨棉花的主要区 域,如新疆、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有的则是产 煤区,如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地。

商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 1.地区分布不均衡 ❖ 2.多数沿江河、铁路干线分布 ❖ 3.具有与各级区域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相吻合的
多层次分布的特点

我国的三级商业中心
❖ 1.一级商业区:区域范围大致相当于大的经济协 作区,以区内大的商业中心城市为商业中心。
西南商业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重庆等省市, 以重庆、成都为商业中心;
西北商业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省区,以西安、 兰州为商业中心;
新疆商业区:位于西北边陲,以乌鲁木齐为商业中心。

❖ 2.二级商业区:区域范围大致相当于我国省区级 行政区,以区内起组织商品流通作用的大、中型 城市为其商业中心。
第六章 商业物流地理
1
商业的布局
2
商业中心
3
商品流向
4
商业与物流

第一节 商业的布局
❖商业概念 商业是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国民经济部门。
❖商业布局 ❖我国商品市场的分布

商业布局
❖ 所谓商业布局,指的就是商品流通网络的地域分布与地 域组合。

1、周围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一般来 说,工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通常也是商业活动繁荣的地区,因为现 代化的工业基础和专业化的农业区域,可以为商业提供日趋丰富的商 品货源。而商业作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又是各土产部门 货畅其流的桥梁和纽带。例如,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城 市,既是现代工业中心,又是现代商业中心。
流通,而且通过组织本地区或跨地区的商品交换、 市场活动,直接促进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系。 (2)促进生产,引导生产,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通过商业中心组织区域内或区域间的商业经济活 动,能充分发挥各区域的经济优势,改善区域经 济结构,促进经济区域内的经济迅速发展。 (3)促进商品交换,强化商品流通,推动经济贸易 发展
齐白石故居


三 里 屯 酒 吧 街

❖ (3)天津:天津市北京的门户,水陆交通便利, 使华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港口,也是 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 (6)武汉:武汉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位于长江中 部、京广铁路线上,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 之称。武汉联系着西南、中南和华东等广大地区。 其工业发达,是我国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其商业 发达,是华中最大的商业中心。








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三个 方面
2、生产布局因素 3、人口因素 4、交通因素

商业布局的原则 ❖工业品批发网点 ❖农产品收购及批发网点 ❖零售商业网点 ❖饮食服务行业

我国商业企业布局 ❖ 批发型商业企业的营业点 ❖ 零售型商业企业的营业点

影响商业中心形成主要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是商业中心形成的
决定性因素; 2.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
重要因素; 3.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基
本因素; 4.行政区划的建制和变更亦是Hale Waihona Puke 响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商品销售市场
❖ 按销售总量及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划分为四类: (1)全国重大商品销售市场:有北京、上海、天津及广东、
江苏、山东、四川、辽宁、河南等省市。 (2)全国商品销售重要市场:有河北、湖北、浙江、湖南、
黑龙江、安徽、吉林等。 (3)商品销售的一般市场:有福建、山西、广西、(4)商
❖ 3.三级商业区“区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省区内的地 区一级,以具有省区内部意义的中、小城市为其 商业中心。


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 ❖ 1.大型商业中心
(1)上海: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长江入 海口处,是我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我国 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的商品 流通量大,商业设施齐全,批发和零售业都十分 发达。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和金陵路等地是著 名的商业区。
东北商业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为商业中心;
华北商业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以 及内蒙古西部,以北京和天津等为商业中心;
华中商业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及上海, 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商业中心;
华南商业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以广州为商业 中心;

❖ (2)北京 首都,也是全国重要的大型商业中心之一。北
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是东北、华北、内蒙古高 原和渤海湾沿岸之间的联系地带,地理位置十分 重要,地处全国铁路和航空运输的枢纽位置。北 京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商品货源充足,商 业设施齐全,商业网点众多。北京的王府井商业 街、西单商业街和前门等地都是繁华的商业中心。








3、人口因素是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对商品消费量和消费结构起决定的作用,
即人口密度高、人口数量多的地区所需的消费品数量多、品种杂,需 要相应设立各种商业生产企业和商业经营管理部门。由于社会分工及 专业化生产以及各地区的差异性,使得必须加强商品交换以及与周围 经济区域的经济联系,从而使人口密度高、人口数量多的地区作为商 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所以人口因素是形成商业中心的重要 条件。 4、其他因素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天河城

下 九 路 步 行 街

下九路步行街
(2)综合性较强
商业中心必须具备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规模大,技术 力量较强,经济活动集中,劳动生产率高,文教、科技水 平先进,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发展的特征。

(3)聚集性较高 商业中心交通方便,通信发达,商情信息灵通,
货源流畅丰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4)辐射能力大
❖ 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有: ① 商业布局形成、发展的条件(因素)、特点与规律; ② 贸易中心布局; ③ 商业中心布局; ④ 商业网点(包括商业街、商业小区、零售商业网点等 布
局; ⑤ 商品流通网络的地域组合—— 商业的地域结构; ⑥ 交通运输的商业利用及商品调拨的合理区划等。

品销售次要市场:有青海、宁夏、西藏等地。
✓ 补充知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 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 和。
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 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
商业中心通过在周围经济区设置各类批发站、零 售部、服务设施,交流货物、交流市场信息,对 周围的各市场和经济地区形成较强的辐射面,从 而使商业中心联系范围愈广,吞吐、集散作用愈 大,规模愈大。

商业中心的作用
(1)促进各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系 各商业中心不仅负责组织经济区域范围内的商品


❖ (4)广州: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水陆交通 条件优越,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贸易港口。 广州的轻工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商品 货源充足,商贸活动十分活跃,是华南最大的商 业中心。

主要是指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军事因素等,它们对商业中心的 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由于政治体制的变化,经济体制也要变, 由此而引起的经济政策的重新制订和实施,会影响到商业中心的形成 和迁移(经济区、特区);由于重新划分行政区,国都、省会等地址要 选择、迁移。从全国看,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北京次之。天 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等,也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此外,各省级行政中心也同时是各省区的商业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