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2例

作者:胡馨予张颖张医芝姜立刚胡国华

【关键词】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

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但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并发脑膜炎的病例在临床上却很少见到。我科曾收治2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病例1,患者男性,38岁,因面颊部带状疱疹5 d,伴头痛、恶心、呕吐、发热3 d入院。患者于5 d前左侧面部、颞部皮肤出现多个疱疹,疼痛明显。2 d后开始低烧(37.8℃),头痛较重,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脑膜刺激征阳性,门诊以病毒性脑膜炎收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7.6℃,一般情况尚可,普通内科查体未见异常,颅神经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及肌力正常,共济试验稳准,项强(+),Kernig征(+),病理反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6.8×109/L,其余各项正常;尿常规检查正常。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压力210 mmH2O、无色透明、潘迪试验(-)、细胞数126×106/L;脑脊液生化:蛋白0.25 g/L(0.15~0.45 g/L)、糖3.27 mol/L(2.5~4.5 mol/L)、氯120 mol/L (111~128 mol/L);头部CT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病毒性

脑膜炎。应用抗病毒药物和地塞米松治疗8 d后头痛消失,体温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复查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均恢复正常。临床痊愈出院。

病例2,患者男性,42岁,因左胸部带状疱疹6 d,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 d入院。住院后查体:体温38℃,表情痛苦,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颅神经查体正常,四肢肌张力及肌力正常,共济试验稳准,无感觉障碍,项强1横指,Kernig征(+),病理反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8.5×109/L,其余各项正常;尿常规检查正常。脑脊液常规:腰穿脑脊液压力180 mmH2O,无色透明,潘迪试验(弱+),细胞数86×106/L;脑脊液生化:蛋白0.68 g/L、糖3.88 mol/L、氯116 mol/L;头部CT及胸片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应用抗病毒药物和氢化可的松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消失。住院第10天复查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均恢复正常。

2 讨论

带状疱疹多发生于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略有增加,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做带状分布的成群水疱,伴神经痛和淋巴结肿大,愈后好且极少复发。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脊髓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宿主的免疫功能减弱时即被激发活动,沿着相应的周围神经转移至皮肤而引起带状疱疹。一般发生在身体一侧,不超过体表正中线,两侧同时发病罕见。最常见于胸部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其次是颈、胸、腰及四肢。数日后水疱混浊、吸收、干涸、

结痂而痊愈。全病程2~4 w。带状疱疹性脑膜炎是带状疱疹较少见的并发症,在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出现的几率较高。它的发生是由于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跟向上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或其他脑部症状等,常出现在带状疱疹发病时或发病后3~4 d,少数发生在带状疱疹发病前。大多数见于颅神经或颈、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病人。本文报告的2个病例均有带状疱疹的典型皮肤损害,在发病3~5 d内出现明显头痛、恶心、呕吐、低热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质轻度增高,按病毒性脑膜炎治疗短期即临床痊愈等均符合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诊断。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