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本文试图只对个体心理发展在定型之前作一个简明扼要,重中之重的分析和读解,并作相应的通俗易懂地注解,希望能给各位做家长的或准备做家长的人们一个方向性地指导,观念上的更新。考虑到个体发展心理学流派众多,理论繁杂,本文作者有倾向性的只选择三个人的主要理论:1、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性发展论;(黑色字体)2、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棕色字体)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为主要理论,(紫色字体)作为阐述。(红色字体为本文作者所撰)
人格的发展在六七岁以前已基本定型,这一点在世界上也无太多争议。因绕题而论对七岁后的心理发展这里不作阐述,另外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论述的有关妊娠期胎儿——子宫——母亲的客体关系也非常精彩,也属本文题目要阐述的内容,但考虑到此理论比较难懂,可干预性又不大,所以这里也不作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已去阅读《心理咨询与治疗原理及实践》(许又新主编)一书。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规律。”孙瑞雪引用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的话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精神胚胎,0~6岁期间是它的关键发育期,到了6岁时,它基本发育成型,而这个孩子的人格和智力也由此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从这一点来说,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个空瓶子。白纸论或空瓶子论等传统的教育观念都有两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认为孩子可以任意被塑造,而忽视了孩子天然的成长规律;
第二,过于重视大人的塑造,而忽视了孩子才是自己成长路线的决定者。
作个简单而不太适当的比喻,妊娠期的胎儿是在画一张建筑图纸,而六七岁前整座大厦的钢筋水泥架构是已经建成了的,七岁后的性格发展只是砌砌墙,添添瓦。而到了二十多岁后人格完全定型,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做的工作只是室内装修装修而已了,没有环境的大变化,性格是不会变的。
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口欲期
口欲期的婴儿,欲望的满足主要经过口部而获得,比如吸奶、吃、喝,因此弗洛伊德象征性地称此期为口欲期。
口欲期:是指婴幼儿时期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惟一认识手段。”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抱着婴儿的母亲抱怨说,我家的小孩呀,什么都往嘴里塞。
刚出生的孩子是“自我中心”的,或者准确地说,他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外部世界,加之成长完全依赖父母,并能得到尤其是母亲良好的照顾和关爱,存在着自己即世界、自己即上帝的错觉和假象,故而“吃”的手段除了满足自己对食物的需要外,还表达着“将被吃的事物与自身融于一体,真正使自己获得其滋养”的愿望。这种假象的破灭始于婴孩与母亲的分离——当他们发觉母亲的行动,尤其是母乳的供给不能由自己完全控制时,他们会本能地以哭闹、咬母亲的乳头等方式发泄自己的焦虑和愤怒,然而这并不能阻止断乳和母亲陪伴程度的减少,于是他们将体会到生命中的第一次“哀伤”,即“母亲与我是不同的,她不受我的控制”,并借此完成对人我的区分,并开始形成“自我”的概念与意识。
关爱使人开始成长。来自父母和外部世界的关爱使婴儿感觉到自己被期待、被需要,“基本焦虑”得到缓解。口欲期的关键在于获得安全及舒适感,主要经过口部及皮肤获得刺激而满足,因此抚养者对婴儿饮食睡眠的精心照料,对婴儿需要时的及时回应、照顾、拥抱、安慰非常重要。吸吮反应作为一种本能反应是口欲期的最好证明,做家长如果吸过奶瓶都知道瓶里的奶吸出来还是很费劲的,但婴儿很容易,这是因为婴儿两颊的脂肪很厚(婴儿肥),吸奶时口腔内的负压很大,吸起来就有很大的力了,这也证明了本我的强大。(我看到我女儿刚出后几个小时就能把装有二三十毫升的奶瓶整个吸起来,终于明白了“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这句玩笑话的真正含义。)
A、口欲期的适度满足可形成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积极人格特征。
B、但过早断奶或对婴儿哭闹不怎么理睬,使口欲期不足,就易发展为悲观、退缩、猜忌等消极人格特征。
C、或过迟断奶或经常抱在手怀里逗玩使口欲期的满足过度,就易发展为依赖人、纠缠人等消极人格特征。
例如婴儿在各方面的及时需要都得到满足时,自己在床上玩,不哭也不闹,“自言自语”、“呓呓呀呀”,照顾者不应老把他抱在怀里逗玩,要让他自己安静地独立地在那里探索世界,这样婴儿可能会进而信赖他所躺在的那个环境是安全的、可信赖的,如果过分地满足就剥夺了婴儿的独立性,所以在往后的人格中发展出依赖人、纠缠人的性格,这是因为他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安全感,必须有人在(照顾者)他们才能安心安静地活动,如果没有人在他就哭闹、纠缠人,不让人离开。害怕没有
人的环境。
我女儿两岁了,在深圳我带了有一个月左右,我发现她除了纠缠人、依赖人,没有别的什么毛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也让我疲惫不堪:我去上班她要哭闹不让走、去上厕所、去洗澡、去做炒菜做饭等等也都要跟要闹,似乎只要我在就不让我离开她。开始我是用口欲期的过度满足来去解释,但这也有点牵强,因为我去洗澡时有她爷爷在同个房间里跟她玩,但她不要,平时出去时也要粘着我要我抱,不要她爷爷抱,方方面面的表现是她依赖和纠缠的对象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也就是只赖我一个人,这就不能用对环境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去解释了,再说在女儿一岁多时,那时在老家她半夜起来说要吃奶,我让她一个人坐在卧室的床上,只开一盏小灯,我出来到大厅给她冲奶,有时顺便上个厕所,抽根烟什么的,拖拖拉拉,弄了十几二十多分钟再进去,她很乖的,没有哭,静静地坐在床上揉着眼睛等我,这也说明她的信任感还是很充分的。那么这问题又会出在那呢,我纠结了一个多星期,因为我一直认为恋父情结出现在性蕾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4到5岁),所以没有往那方面去想,直到我在百度查到“伊拉克特拉情结”是指2到3岁的女孩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也顺带解开了另一个迷团:以前女儿都是主要粘她妈的,但今年七月初老婆回来我发现女儿的明显变化是对她妈的疏远、抗拒和敌意。
1、缺乏足够的关爱,婴儿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余的、不受欢迎的,内心将充满焦虑与恐惧。每每从记者那里见闻弃婴,
他们被发现时,已经连最起码的抗争——哭的力量都不具备,只剩下颤抖且空洞的眼神。
2、基本焦虑得不到满足,导致婴孩产生所谓的“口欲期固结”,即不断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寻求对这一时期严重缺
乏的关爱的直接或替代性满足,在当下的国内,这种替代性满足大量地体现在吃喝无度上。含义当然很简单:储备脂肪、渡过饥荒,这是人类遗传下来的动物本能,没有“母乳”的支持,一个“婴儿”只有自身具备了足够的能量,才可以应付环境的险恶。
发展任务是获得基本信任感,体验需要与愿望的实现。此期婴儿的生存完全依赖照顾者(一般是父母),而获得需要的满足。如母亲能提供适当的照料(如喂食、拥抱、逗玩等)那么婴儿对这个世界,对于人,建立了可以“信赖”的基本感觉。这是日后积极人格发展的基础。否则,如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则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婴幼儿与外界的认识和联系主要依靠感觉和动作,他对能看到、听到或摸到的东西,才诊断是存在的。比如看到妈妈,就知道妈妈在,看不到了,而哭闹要妈妈,你要告诉她妈妈在,一会就过来,她是不理解的;味道好的就吃,味道不好的就拒食,你告诉她这食品有多好没用。例如生病了你跟他说吃药有多重要,可以让病好起来就不会那么不舒服了,他们是不理解这种间接和滞后的结果的,只知道药苦不能吃。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大约在9~12个月,婴儿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婴儿视野中消失时,婴儿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一个女孩换了七十多个男朋友而觉得自己不正常去心理咨询,结果问出此女孩在婴幼儿期照顾者不断地在换了很多(一会父母带,一会公婆带,一会又叔叔婶婶带等等,不断地在换),这样婴幼儿的客体永久性没有建立起来,是她长大后性格有问题的根源。这一阶段婴幼儿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客体永久性实验(周岁内)上图中的小婴儿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实验开始时,给婴儿呈现一个玩具小象,当他对这个玩具正感兴趣时,用纸板把玩具挡住,他就不再关心这个玩具了。年龄稍大的儿童则不同,当处于类似的实验情景时,儿童能够爬过遮挡用的帷幕,寻找他所感兴趣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