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法国小说研究】5-司汤达(斯丹达尔)《红与黑》于连形象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司汤达(斯丹达尔)《红与黑》于连形象研究

一、生平与文学成就

司汤达(1783-1842)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亨利•贝尔。

(一)家庭的影响

司汤达的家乡是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他的母亲祖籍是意大利人,能从原文读但丁和阿利奥斯托的作品,思想开明,深得儿子敬爱。由于母亲的关系,司汤达一生都热爱意大利,在他为自己题的碑文上自称“米兰人”。他的小说《巴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都以意大利为背景,主人公都是意大利人。

司汤达从小受到外祖父的培养,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爱好文学。他很早就阅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作品,对卢梭特别崇敬,视为“思想最高尚、才能最伟大的人物”。他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度过的,深受时代气氛的感染,同情法国大革命,拥护共和政体。他所相信的格言是:“不自由,毋宁死。”

司汤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拥护波旁王朝,敌视法国大革命。他生性沉默寡言,对孩子非常冷淡和严厉。在司汤达的母亲死后,他把孩子交给了一个天主教神父的家庭教师教育,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保皇党人和天主教徒。司汤达恨透了父亲的反动、顽固、自私和贪财,也恨透了那个神父,称他是暴君、伪君子。他对父亲的仇恨一生都未消失,在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中都有强烈的反映,构成了小说主人公的一个特征。

(二)跟随拿破仑

拿破仑(1769—1821)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19世纪欧洲非凡的传奇人物。他的战争艺术、博学多识受到世人的赞叹,他坚决打击反动王党复辟势力,鼓励一切有才华的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受到广大青年的拥戴。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在岛上病逝。20年后,遗体运回巴黎安葬。司汤达梦想勇敢和冒险,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番事业。1799年中学毕业,他在拿破仑的军事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司汤达的命运就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转战整个欧洲,1812年随军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大火留给拿破仑一座空城,这是拿破仑失败的开始。1814年拿破仑失败,被放逐厄尔巴岛。司汤达脱离军队。

(三)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定居意大利米兰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认识到:“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再有别的。”于是他离开巴黎,定居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住了7年,正式从事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1815)。1817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第一次使用了司汤达的笔名。这是一个普鲁士小镇的名字,是著名的德国艺术评论家温克尔曼的家乡。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有精湛的研究。司汤达采用这个名字,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四)返回巴黎

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司汤达因与烧炭党人有来往而被奥地利警察驱逐出境。为此他离开米兰,回到巴黎。从1822年开始,司汤达匿名为英国报刊撰写巴黎的通讯报道,对法国政治社会要闻和思想文化动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抨击。1822年出版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1824年出版音乐家评传《罗西尼的一生》,1825年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1830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它

标志着司汤达文学创作的最高峰,此书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使司汤达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五)驻外领事时期

七月革命后,他被任命为法国驻意大利的领事,遭到奥地利政府拒绝。于是法国政府又改任他为一个滨海小城的领事,他担任这个职务直到逝世。此间,他的主要精力仍是写作。比较重要的小说是《巴马修道院》(1839),描写复辟时期的政治斗争,《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揭露七月王朝社会现实,没有最后完成,死后发表。1842年3月22日,司汤达因中风去世。司汤达的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

“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

(六)主要创作成就

司汤达一生写了10余部小说,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另外他写了三部人物传记,四篇游记和多篇论文。重要论文是《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

生前,司汤达的创作不被人注意,缺少知音。他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出版后反应寂寥,小说《红与黑》出版后10年间只卖出2本。但他不把同时代人的毁誉作为自我价值评判的标准。司汤达生前见到的唯一一篇称赞他的作品的文章,只有巴尔扎克读了他的《巴马修道院》后发表的《拜尔先生研究》,这使他深受感动。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他曾经说过:“到1880年的时候,将会有人了解我。”1835年他给巴尔扎克的信中说:“我中了彩票,号码是1935年,到那时候我会拥有读者。”司汤达的预言实现了,他不仅在1935年拥有读者,而且在21世纪仍然拥有读者,成为和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法国重要小说家。

1.《阿尔芒斯》(1827):司汤达的第一部小说,由于它在思想和艺术上与《红与黑》具有许多共同点,它被称为《红与黑》的“前奏曲”,在司汤达的创作上占有特殊地位。小说描写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奥克塔夫是一个贵族青年,他才貌超群,在上流社会是一个出色的人物,他即将继承二百万法郎的财产,人们对他刮目相看。奥克塔夫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只和表妹阿尔芒斯志趣相投。阿尔芒斯是个孤女,长期寄人篱下,被贵夫人收养,充当“伴娘”角色。奥克塔夫和阿尔芒斯的婚事遭到贵族社会的反对,但他们最终还是结婚了。婚后不久,奥克塔夫听信了舅舅等人对阿尔芒斯的诽谤和挑拨,遂服毒自杀,阿尔芒斯进了修道院当修女,酿成了爱情悲剧。

2.《法尼娜•法尼尼》(1829):著名的短篇小说,以意大利生活为主题,描写烧炭党人彼特罗和贵族小姐法尼尼的恋爱悲剧。这个短篇收在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1855)里。彼特罗越狱后与贵族小姐法尼娜•法尼尼相遇,两人热恋起来。法尼尼愿意抛弃自己的门第和财产,与彼特罗结婚,彼特罗为了投身民族独立革命,毅然离开了她。法尼尼为了把彼特罗拉回到自己身边,出卖了彼特罗的同志,使他们遭到逮捕。彼特罗知道自己情人是出卖者后,十分愤怒,遂和她彻底决裂。

3.《巴马修道院》(1839):司汤达生前唯一获得称赞的作品(出版后立即得到巴尔扎克的高度赞扬)。小说根据《法尔耐斯望族创业史》的手抄本故事改编。司汤达移花接木,把这个文艺复兴时期揭露贵族和天主教会的普通故事,改造成为一部反映近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小说以复辟时期意大利的生活为题材,叙述了吉娜和侄儿法布利斯各自的爱情遭遇和曲折的人生经历。

4.《红与白》(《吕西安•娄万》):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写于1836年前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