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ppt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共102页文档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学》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一)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3.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高级心理机能来源于社会活 动, 是在与社会的各种交互活动(包括教学、日常游戏和劳动等 )中形成与 发展起来的,是这些社会相互活动不断内化的 结果。 4.最近发展区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二) 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学应用 1.教学支架的概念 教学支架有五个基本功能:提供支持、具有工具的性能、 扩展学习者所能达到的范围、使学生能完成本不可能完成的 任务、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选择使用。 2.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包括教师和学生小组之间的相互对话。最初教 师示范所要完成的活动,然后,教师和学生将轮流扮演教师 。 3.同伴合作模式 同伴合作反映了集体行动的思想。当同伴合作完成一件任 务时,他们分享到的社会交往可以起到教学指导的作用。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一)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 ,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以此来说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 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2.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心理在环境和教育的影 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 的过程。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二) 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学应用 3.同伴合作模式 同伴合作反映了集体行动的思想。当同伴合作完成一件任 务时,他们分享到的社会交往可以起到教学指导的作用。 4.通过学徒制进行社会指导 学徒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中工作,因为他们经常遇到超出 他们能力以外的工作任务。通过与专家一起工作,新手获得 了专家与他们分享的关于重要过程的知识,并且将之与自己 当前的理解调整起来。学徒制非常强调社会性互动的作用。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2 幼儿心理发展PPT课件

幼儿教育心理学2 幼儿心理发展PPT课件

第二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 幼儿期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 其年龄特征从言语发展、认知发 展、情绪发展等方面体现。
• 一、幼儿的言语发展 • 问题:如果没有语言?
(一)词汇的发展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
不仅反映在数量的增加上,还有再词义理 解方面逐步准确。
(二)语法掌握 口头表达能力
这是一个苹果
正是依靠感觉和知觉,我们才能正常生活
感觉剥离试验: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 家进行了“感觉剥夺”实 验:
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 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 生视觉;
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 声音限制其听觉;
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 ,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 其触觉。
感觉剥离试验:
• 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 ,进而产生幻觉……
演变与扩展
• 心理世界的一些规律:
1.从简单
复杂
2.从无意
有意
3.从笼统 4.从凌乱
分化 形成体系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
• 1.连续性与阶段性 • 2.定向性与顺序性 (运动发展从上至下,从中心到边缘) • 3.不平衡性 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 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 4.差异性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 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 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自主对羞怯疑虑( 1~3岁)
•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 话等。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 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成人既要控制儿童行为使之 符合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尊重儿童的 选择,培养自主精神。
• 启示: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 内部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育心理学2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品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2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品PPT课件
含义:交往、满足需要、心理关系 人际吸引:情感方面相互亲近
▪ 熟悉效应
▪ 邻近效应 – 费斯汀格(1950)
▪ 隔壁41%、隔门21%、尽头10%、非同一层 – 拉特纳(Latane,1995)
▪ 最难忘:绝大多数-距离近者、社区、1千米半径
–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 昨天你写的日记 ▪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 曾经最爱哭的你 ▪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 猜不出问题的你 ▪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 才想起同桌的你 ▪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 谁看了你的日记 ▪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 谁给你做的嫁衣
2-5岁
害怕减少: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 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
害怕增加: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嘲笑、 有伤害性的威胁
随着年龄增加,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的一类害怕明显 增加。
主要特点
1.稳定与冲动 2.深刻与延续 3.掩饰与表露 4.自尊与自卑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实质
心理发展:主客体相互作用
主体S
客体O
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2.心理发展的结构
(1)图式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似环境中由于不 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皮亚杰、英海尔德)
种类增加,内容丰富 从简单的图式到复杂的图式 从外部的行为图式到内部的思维图式 从无逻辑的图式到逻辑的图式
(2)同化
同化是个体以自己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 过程
吃食物-消化作用-营养物质吸收-身体的一部分
受原有图式的影响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PPT培训课件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PPT培训课件

动作发展
婴儿通过抓握、听觉、视 觉等动作来探索世界,逐 渐发展出身体协调能力和 运动技能。
语言发展
婴儿开始发出简单的音节 和词语,逐渐发展出语言 理解和表达能力。
幼儿期心理发展
认知发展
幼儿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思 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出想 象力和创造力。
社会性发展
幼儿逐渐对社交产生兴趣, 与同龄人和成人建立关系, 表现出合作和竞争行为。
情绪管理
幼儿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 情绪,逐渐表现出自我调 节能力。
儿童期心理发展
知识学习
儿童开始接受正式教育,学习各 种知识和技能,逐渐发展出自主
学习和思维能力。
自我意识
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 价值,表现出自尊心和自信心。
道德发展
儿童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能 够判断是非对错,培养良好品德。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互促进
教育者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和 活动方案。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儿 童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互促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家长需要关注孩子 的成长过程和心理需求,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情感支持。同时,家长也需要与教育者保持密切的沟 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
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参与儿童的教育过程,促进儿童全面 发展。
03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兴趣和动机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兴趣和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有 助于教育者设计更符合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教育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育心理学第2章精品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2章精品PPT课件
可逆性是指思维问题时可以从正面去想,也可以 从反面去想:可以从原因去看结果,也可以从结 果去分析原因。
问:你有兄弟吗? 答:有。 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叫吉姆。 问:吉姆有兄弟吗? 答:没有。
III 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
❖ 这一时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予以解释时, 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 (11岁后)
三点补充: (1)各时期之间并非跳跃式的改变,而是连续中 呈现阶 段现象。 (2)对不同个体而言,各期特征的出现,具有很 大的个别差异,有的认知发展较快,有的较慢。 (3)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不变,所有儿童的认知 发展都是遵循四阶段的法则进行的。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后)
1. 假设演绎推理(hypothetic-deductive reasoning) 假设演绎推理是逻辑思维基本形式之一。
2.命题推理(propositional reasoning) 3.组合推理(combinatorial reasoning)
❖所有生物包括人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都 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 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 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个体也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的交替中不 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其认知结构受 到刺激影响而发生改变,实现认知发展。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 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 构与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已有图式不能解 决面临的问题情 境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PPT课件
维果茨基被誉为20世纪最 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 被称之为心理学界的“莫 扎特”,他的贡献主要集 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 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
二是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教学与发展 的关系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三是提出了两种对研究心理学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 因果发生分析法和单元分析法。
1、关于智慧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有赖于有机体的同 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
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第一个 因素是成熟,第二个因素是物理环境,第三个因素是社会环 境,第四个因素是平衡过程。
3、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 (1)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出生至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发展概述 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 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是持续的、渐进的,既包括数量的变化, 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包括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也 包括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维果茨基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1、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 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 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2、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 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3、最近发展区
本章复习指导:
1、熟记并理解心理发展的概念与规律,影响心理 发展的基本因素及不同理论的代表人物,辨证唯物 主义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不同心理发展理论 的代表人物、最近发展区的涵义。 2、理解: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影响心理 发展的因素的三大古典理论、不同心理发展理论的 基本观点。 3、了解:最近发展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PPT课件
(terminal drop)(全部衰退)。
图2-1 心理发展的多维性及多向性
【心理发展的定义】
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心理所发生的持 续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包含:心理内容的扩大(不知——知)

心理机能的改善(一听、二看......)

心理质量的提高(“妈妈” 一词?)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性
征。(量变—质变:明显不同的年龄阶段)
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不连续的,是分阶段进行的,他们更多 地把心理的发展看成是一系列的步骤,这种观点被称为阶段 论。阶段的概念一般是指:
(1)在特定的阶段中,行为是围绕着一个居支配地位的主题 组织起来的;
(2)某一阶段的行为与较早或较晚出现的行为有性质上的不 同;
(2)这个阶段的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包括两大类】【逆向性】表示分类结构的特征,在
分类活动中可以把某一事物归在一个类中,也可以从该类中
剔除。【互反性】表示关系结构的特征,在比较活动中A比B 大就是B比A小
(3)它的群集性。具体运算包括分类、序列、对应和矩阵等, 这些结构的核心称为“群集”。群集结构是在获得守恒和可 逆性后进行逻辑辑运算。其本质特征包括:组合性、可逆性、 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
【生物遗传性】(生物性 前提/可能性)
(天生盲人)
【社会制约性】(社会性)(历史/社会环境) (“狼孩”)
二.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生物自然性) 1.【遗传素质】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
特点。 【作用】生物基础/自然前提;可能性/现实性
【“遗传决定论”的批判】 (高尔顿/霍尔)
①儿童发展了符号表象技能; ②这个阶段的表象是直观的、静态的,带有较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理的发展也是有连续性的。
• 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 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后一阶 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
• 抽象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前一阶段形象思维 的发展。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注重前 一阶段与后一阶段的衔接,既不要“拔苗 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 的发展。
• 动物也有道德感?
• 1.老鼠宁可绝食也不害同类 实验显示,人类认为最讨厌的老鼠也具
有某种“宁可饿死,不害同类”的美德。 在一个实验室的试验中,一些老鼠被给予 了食物,但一旦它们吃下面前的食物,笼 中的机关就会被触发,从而导致另外一组 老鼠立即遭遇电击。这些被给予食物的老 鼠发现了这一规律,后来它们再次被给予 食物时,竟然对食物熟视无睹,拒绝再享 用一口。
•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心理发展的关键 期。关键期指孩子对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期。
• 在关键期内,越早给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孩 子就越聪明,灵活。例如:
• 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

• 10~12个月是站立行走的关键期;
•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 验”:
• 从双胞胎出生后第46周开始对姐妹甲训练, 每天做十分钟的登梯练习,经过六周训练后, 同姐妹乙比较,甲爬得快些还是慢些?
• 甲用26秒完成,乙则用了45秒。
• 从第52周开始他对姐妹乙也做登梯训练,两 周后再测试,是甲快还是乙快?
• 甲和上次所用时间差不多,而乙用10秒钟就 完成了整个登梯动作。
• 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 发展的关键期;
人的发展
人类种系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
个体的发展
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
(骨骼、肌肉、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等)
机能的增长(力量、速
度、灵敏、耐力、韧性)
心理过程 心理的发展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
• 人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身体发展是心理 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 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身心是人的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必须促进人身心 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 在不同的阶段,人的心理发展呈现不同的特 点。比如,两种思维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的 儿童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 让刚出生的婴儿学说话、让四岁的儿童去 学习高等数学,效果会怎样呢?
• 不仅徒劳无功,甚至有碍于儿童的健康发 展。因为他们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其 大脑皮层的生理机制还未成熟到学习高等 数学的程度。只有当身体的发展具有了一 定的条件,才能为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提 供可能。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发展及心理发展概述 • 1.何谓“发展”?
•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有规律 的运动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 又有质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都有着从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由封闭到开发、由旧质到新质、 由成长到衰亡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 2.大象 “见义勇为”拯救被困羚羊 2019年,南非夸祖拉-纳塔尔地区的11
头大象发现一只被捕的羚羊被困在一个围 栏里不住哀鸣后,竟然上演了一出“见义 勇为”救羚羊的奇迹事件:象群的头目用 鼻子打开了围栏门上的铁插销,然后顺利 打开了围栏门,允许那只被人类逮住的羚 羊逃出围栏,逃之夭夭。
• 3.猴子 “尊老爱幼”帮老猴获取食物 科学家首先训练一些狄安娜长尾猴学会
• 心理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性(身体的发展也有 顺序性)。
• 在身体方面,是沿着从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 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的。骨骼和肌肉的发展, 先是发展大骨骼、大肌肉,随后才发展小指骨和 小肌肉。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生殖 系统的发展则是先慢后快。
• 在心理方面,儿童总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 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先有喜、俱等 一般情感(人和动物所共有),而后有美感、理 智感、道德感(人所特有的社会性情感)等。可 见,人的身心发展是逐渐的、有顺序的、由低级 水平到高级水平不断发展的。
往自动食品机中投入代币然后获取食物的 方法,几只狄安娜长尾猴很快学会了这种 方法。然而,一只年纪最老的母狄安娜长 尾猴却没有学会这种获得食物的 “窍门”, 当它获得代币后,总是将它们扔到地上, 这时一只公猴看到后,立即将这枚代币捡 起来投入自动食品机投币口,然后取出食 物供那只年老的母猴享用。
• 教育启示:
• 人的发展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 • 与人的发展概念相关的还有生长、成长、
成熟等概念。 • 生长一般指机体发育过程; • 成长是指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动态变化; • 成熟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 2.何为心理发展?
•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期的心理活 动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心理发展是指人的 整个生命进程中不间断地有规律的心理变化 过程。)
•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 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循序渐 进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 心理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平衡性)。
• 如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五 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其后,脑的发展又经 历了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五、六岁之 间,另一个在十三、十四岁之间。而在其它 时期,大脑的发育则相对平稳。可见,大脑 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因此,依赖于大脑发育 程度的心理发展也具备了不平衡性。
•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 1.阶段性与连续性 • 2.顺序性 • 3.不平衡性 • 4.系统性 • 5.差异性
• 心理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 人生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婴儿期,从出 生~1岁或1.5岁;幼儿期,从1岁、1.5岁~ 6岁、7岁;童年期,从6岁、7岁~11岁、 12岁;少年期,从12岁、13岁~15岁、16 岁;青年期,从16岁、17岁~25岁、30岁; 成年期,从26岁、31岁~55岁、60岁;老 年期,55岁、60岁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