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苗短期强化培育新技术

合集下载

时下水产养殖正当季,缢蛏养成如何做?走好关键这几步,坐等收成

时下水产养殖正当季,缢蛏养成如何做?走好关键这几步,坐等收成

时下水产养殖正当季,缢蛏养成如何做?走好关键这几步,坐等收成前言:缢蛏在养殖的过程中从蛏苗播种后养到可以达到上市标准的商品蛏,这一生产过程称为养成。

缢蛏的养成在我国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滩涂养殖和蓄水养殖两种方法,下面锋哥就根据自已所掌握本地区的缢蛏养成技术,从滩涂养殖、蓄水养殖到增值养成三方面着手跟大家一起聊聊关于缢蛏的养成知识,供有此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一、滩涂养殖(一)、养殖海区的选择标准(1).地形缢蛏养成场所应选择在风平浪静、有淡水注入、滩面平坦的内海湾及江河口附近的海域。

(2).底质因为蛏苗喜欢钻土穴居,所以养殖区的底质表层最好有3cm左右的软泥,中层有20~30cm厚的泥沙混合层,最底层则为沙质。

(3).潮区为便于生产管理及观察,亦便于播种和收成,缢蛏养殖区应选择在中潮区的中、下部和低潮区上部,这是因为这一区域露空时间相对较短,摄食时间较长,栖息环境也较为稳定,有利于缢蛏的生长。

(4).潮流海区的潮流应畅通、饵料丰富,促使缢蛏快速生长。

所以,只要潮流不影响滩面稳定的情况下,养殖区内的流速大些较好,一般要求最小也需40cm/s以上。

(5).盐度缢蛏在海水相对密度为1.010~1.020的环境下生长较为良好,一般要求在1.005~1.022之间。

(6).水质养殖海区不能选在有工农业污染源的海区。

(二)、养成场地的整理养成生产区的整理普遍采用整埕法,而整埕的工作则包括翻锄、耙埕和平埕3个步骤,具体的整埕工作需要在播苗前的2天内完成。

在江河口附近的养成场所为了防止洪水或风浪的冲击,应在埕地四周筑堤用于防护。

筑堤时锋哥所在海区的做法为先建芒堤,按挖土深0.3m左右,宽0.5m,随即把芒草(蕨类植物芝藤草)成束直立插下(直芒),接着用一束芒草横置土中(横芒),横芒与直芒构成45°交角,然后推上沙土,芒草上端露出埕面0.3m左右。

芒堤的建设要求笔直、高低一致、厚薄均匀,以尽量降低洪水和风浪对提的冲击阻力及承受压力不等而被冲出缺口。

池塘高效生态养蛏技术

池塘高效生态养蛏技术

栏目编辑魏友海2020.1养殖海水缢蛏俗称蛏,隶属于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缢蛏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较为广阔的销售市场,是福建、浙江、广东的主要贝类养殖品种。

在沿海农村,缢蛏养殖具有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管理简便、生产稳定安全等特点,生产技术易于推广普及,是沿海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技术的创新进步,为满足市场需求,缢蛏养殖从滩涂养殖、滩涂蓄水养殖向池塘养殖转变,从单纯追求产量向高质量和高效益转变。

笔者在福建莆田从事缢蛏养殖技术推广服务中,指导养殖业者进行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应用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池结构及条件2018年9月15日至2019年8月6日,在福建莆田澄峰围垦中两口养殖池塘(每口池塘6.67公顷)进行缢蛏高效生态养殖示范。

养殖池塘为东西走向,长宽比6∶l,堤顶宽度3.5米,池内、外堤坡用条石混凝土浆砌,泥沙底质,水深1.5米,每口池塘设有独立的进、排水闸,两口池塘间用两个直径50厘米的水泥管连通且可临时闭合调节。

池内南北走向挖筑缢蛏养殖畦,畦面宽4米,长90米,畦间距10米,畦面约占池塘面积30%,池内周边留有5米宽的环沟。

养殖用水从兴化湾纳潮进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肖懿哲林炫锋(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福建莆田351100)斑鱼是暖水性鱼类,生存水温是15~35℃,最适宜的养殖水温在23℃以上。

在浙南海域,海水温度变化大,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水温低于15℃,棕点石斑鱼无法在自然海域中越冬。

为降低风险、减少应激,本试验在6月初自然海域水温达到23℃时才开始网箱接力养殖;如果在水温18℃时就开展网箱养殖,接力养殖时间可以延长1个月左右,但是存在延长养殖周期和降低养殖存活率的风险。

水温是陆海接力养殖不同养殖方式转换的一个重要指标,黄滨等在山东莱州和江苏连云港开展了云纹石斑鱼陆海接力养殖试验,开展海上网箱养殖时的水温为16℃;李莉等试验表明,水温20℃以下适宜在山东沿海开展斑点鳟陆海接力养殖。

缢蛏养殖技术-第一节缢蛏的生物学

缢蛏养殖技术-第一节缢蛏的生物学
缢蛏的养殖 11—8
(三)平畦预报
根据缢蛏繁殖规律和蛏苗喜欢附着在新土上的习性,准确地掌 握蛏苗进埕附着的日期,及时进行平畦,是提高附苗量的关键。 从9月下旬开始,每天定点检查亲蛏100个,观察生殖腺发育情 况,一旦发现生殖腺突然消瘦时,即产卵了。从亲蛏产卵的第 二天开始,每天在满潮时定点、定量检查幼虫数量和个体大小。 由此推算缢蛏幼虫下沉附着的确切时间,预报平畦时间。从担 轮幼虫到附着变态需要6~9天。当幼虫的浮游期结束后,每天 定点、定量刮土,观察幼苗附着情况,计数每天进埕附着的蛏 苗数量及大小组成,掌握附着规律,同时检验平畦预报的准确 性。
缢蛏隶属于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贝类
缢蛏的养殖 11—1
第一节 缢蛏的生物学
一、形态 缢蛏的贝壳呈长圆柱形,壳质脆薄。两壳不能全部开或关。
贝壳前后端开口,足和水管由此伸出。前端稍圆,后端呈截形。 背腹面近于平行。壳顶位于背部略靠前端。壳表具黄褐色壳皮, 生长纹明显。贝壳中央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 被绳索勒过的痕迹,故名缢蛏。
1~2小时喷水一次,保持湿润环境。
(五)定时观察
长途运输途中,每隔一定时间需停车检查苗种及温、湿度等情况。
缢蛏的养殖 11—18
第三节 缢蛏的养成
一、养成场的选择
(一)地形 在内湾或河口附近,选择平坦并略有倾斜的滩涂为好。以中潮区至
低潮区每天干露2~3小时的潮区为宜。 (二)潮流
要求风干浪静,但有一定流速的潮流畅通的海区。 (三)底质
比重1.003以下和1.022以上时对缢蛏活动都产生不利影响。从适盐的情 况看,河口处的缢蛏生长快,产量高。 (六)食料与食性
缢蛏的摄食属滤食性,对食物无严格的选择性,只要颗粒大小适宜

缢蛏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报告

缢蛏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报告
需 投放 附着 基 。
3 2 盐度 .
盐 度是 蛏 苗 变 态 、 育 、 长 的关 键 制 约 因 发 生 子 。第 5批 和第 6批 苗种 生 产期 间 因淡 水 不 足 , 无法 降低 盐度导 致 部 分 大规 格 苗 种 死亡 , 活率 成
明显低 于其 它 批 次 ( 1 , 表 ) 匍匐 幼 虫 期 间平 均 盐 度 比其 他 批 次 高 4 幼 虫 成 活 率 比其 他 批 次 低 ,
亲体应选择壳体完整无损伤 、 规格相近 、 发育
成 熟 的个 体 , 特 点如 下 : 其 肉眼 观察 软体 部 丰 满 ,
内脏 团表面被 性腺 覆盖 , 性腺组 织延 伸至 基部 , 轻
轻挤压 即有 卵 子 和精 子 流 出 。切 片 观察 , 少 量 仅
中后期 , 可直接投喂土池 中的天然 藻类 , 以减轻 藻类
列[。
投 喂金藻 时 , 严格控 制投 喂量 , 池 中金藻 要 若 浓 度过 高则会 造 成 幼体 死 亡 , 至会 导 致 育 苗失 甚
败。
14 4 附着基 投放 ..
幼 虫发育 至壳 顶后期 , 出现足 丝后 , 及 时投 需 放 附着基 。附着 基 为经 灭 菌 处 理 的海 涂 干 泥 , 投 放 时 , 2 0目筛绢 网布过 滤杂质 洗入 池 中 , 用 0 用量 为 10~ 0 / 5 2 0g m 。匍匐 幼虫 期 间 , 每次倒 池后 均
13 1 准备 工作 . .
受 精卵 经 1 2~2 0h发 育 成 D形 幼 虫 后 , 用
30目筛 网排水 密集 , 池 培育 。 0 倒
1 4 1 幼 虫密度 . .
D形 幼 虫 期 , 虫 密 度 控 制 在 l 幼 0个/ L为 m 宜; 壳顶 幼 虫前 期 , 7 ~8个/ 以 mL为 宜 ; 顶 后 壳

缢蛏技术总1

缢蛏技术总1

缢蛏养殖技术一、缢蛏养殖主要产品1、肥水产品1)蛏贝宝:在贝类整个养殖周期中都可用且安全性高,在高温期由于化肥的不可控性因素,其是养殖户在高温期肥水的首选,配合氨基酸、微生物使用效果更佳,其含有硅藻藻种,能定向培养硅藻,也可被虾、贝直接滤食,使用前用池塘水浸泡两个小时再全池破晒,每袋用于20亩水面,可酌情增加。

2)硅藻旺:作用同蛏贝宝,每大袋用于30亩。

3)海宝:作用同蛏贝宝,每袋用于15亩。

4)贝乐液:主要成份为氨基酸,起到润藻肥水的作用,可提高养殖动物抗应激能力,卖点为;可激活硅藻的生长与繁殖。

5)氨基酸营养液:肥水,为养殖动物直接提供营养,提高活力和抗应激能力。

卖点,价格便宜。

2、杀青苔药1)青苔粒粒杀:颗粒型青苔药,立体定位杀青苔,直达根部。

在青苔严重的池塘配合粉剂使用,其沉降性不好,使用时混合泥土用塑料密封两个小时再施。

2)青苔克星:粉剂杀青苔药,每袋用两亩,选择晴天使用效果更佳,对处理浓黄绿色水质效果不佳。

其溶解性欠佳,在兑水时,需先装水再缓慢倒入药且需及时搅拌。

卖点;进口原料,安全性高。

3、改底产品1)海博士底改:海水专用底改,除底发黑及粘液上效果好,同复合芽孢杆菌使用降亚硝酸盐效果明显。

卖点:海水专用、对蛏眼不开效果明显。

2)底改王:同海博士底改。

3)速效底改:卖点,三合一、常用于淡水虾蟹塘。

4、解毒产品1)海得宝贝:海水专用型,解毒功能,主要用于以下情况;刚进新水的养殖塘,由于海水污染,刚进海水含有化工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易导致缢蛏慢性死亡和蛏眼不开及其他应激反应;杀青苔后,由于杀青苔药对贝类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在青苔已经杀死后使用解毒产品;有害藻类(甲藻、蓝藻、三毛金藻)爆发及死亡后使用,本产品可解藻类中毒,减少死亡量;缢蛏长时间不开眼,当池塘中每种化学物质超标不适宜缢蛏生长时,其属于有机酸可中和有害物质;降低PH,在养殖前期,通常PH偏高,由于其成份主要为有机酸,降PH效果较明显。

缢蛏

缢蛏

缢蛏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沿 缢蛏广泛分布于中国、 海地区,在我国北自辽宁、山东,南至广东、 海地区,在我国北自辽宁、山东,南至广东、福 建都有分布。其肉丰腴脆嫩,鲜美清甜, 建都有分布。其肉丰腴脆嫩,鲜美清甜,药物功 效显著,含有蛋白质5.5%,脂肪0.8%, 1.8%, 效显著,含有蛋白质5.5%,脂肪0.8%,糖1.8%, 无机盐1.1%。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蛏干, 无机盐1.1%。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蛏干,蛏油 是沿海居民和港澳同胞喜爱的海产食品。 等,是沿海居民和港澳同胞喜爱的海产食品。
1 研究现状 1.1 养殖技术 1.2 人工育苗技术 1.3分子生物学 1.3分子生物学 2 存在问题 2.1 滩涂老化 2.2 饵料 2.3 种质退化 3 发展前景
1 研究现状
1.1 养殖技术
2000 年以来,缢蛏人工育苗技术逐渐成熟,养殖面 年以来,缢蛏人工育苗技术逐渐成熟, 积不断扩大,江苏、山东等地纷纷引进缢蛏苗种, 积不断扩大,江苏、山东等地纷纷引进缢蛏苗种,发展 缢蛏养殖业,使其成为北方滩涂养殖的一个新亮点。 缢蛏养殖业,使其成为北方滩涂养殖的一个新亮点。 周维武等研究并报道了缢蛏全人工养殖的三个主要工 作环节,即室内人工育苗、室外越冬暂养和滩涂围网养 作环节,即室内人工育苗、 成。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虾池面积,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虾池面积,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目前还有虾、泥蚶、梭子蟹等与缢蛏混养的立体、 目前还有虾、泥蚶、梭子蟹等与缢蛏混养的立体、综合 生产模式和养殖技术,不仅经济效益可观, 生产模式和养殖技术,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有利于 净化环境和生态平衡,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 净化环境和生态平衡,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
3 发展前景 3.2 保鲜加工技术急需解决 缢蛏目前除鲜食外就是制作蛏干。 缢蛏目前除鲜食外就是制作蛏干。而 缢蛏壳薄易碎,加之容易腐败, 缢蛏壳薄易碎,加之容易腐败,很难长途 运输,只能在靠近产地销售, 运输,只能在靠近产地销售,大大减少了 缢蛏的市场范围, 缢蛏的市场范围,有必要研究开发缢蛏保 鲜和加工技术。 鲜和加工技术。

山东缢蛏人工繁育试验及高盐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山东缢蛏人工繁育试验及高盐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山东缢蛏人工繁育试验及高盐对幼虫生长的影响崔玉龙1,姜珊1,吴彪2,曹伟2,3∗,于贞贞4,陈聪聪4,赵磊4㊀(1.荣成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山东荣成2643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3.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2;4.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摘要㊀研究了山东地区缢蛏人工繁育过程及盐度对幼虫生长的影响㊂结果发现,山东地区能够顺利培育缢蛏苗种,其受精卵在23ħ条件下发育24h 便可进入D 形幼虫阶段,浮游期约为8d ,每天生长约15μm ,变态后生长速度稳步加快;将幼虫在14㊁21㊁28盐度梯度下培育发现,随着盐度的升高,其壳长生长速率显著下降(P <0.05)㊂该研究结果可为山东地区开展缢蛏人工繁育提供参考㊂关键词㊀缢蛏;人工繁育;盐度;幼虫;生长中图分类号㊀S 968.3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3)07-0085-03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21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xperiment on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Effect of High Salinity on Larvae Growth of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in ShandongCUI Yu-long 1,JIANG Shan 1,WU Biao 2et al ㊀(1.Rongcheng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er,Rongcheng,Shandong 264300;2.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Qingdao,Shandong 266071)Key words ㊀The artificial breeding process of razor clams in Shandong and the effects of salinity on the growth of larva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azor clam could be successfully propagated in Shandong,and their fertilized eggs could enter the D -shaped larval stage after 24h of development at 23ʎC.The larval stage was about 8days,with a growth rate of about 15μm per day,and the growth rate steadily accel-erated after larval stage;the larvae were bred under three salinity of 14,21and 28,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hell length growth ra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alinity (P <0.05).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razor clams in Shandong.Key words ㊀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rtificial propagation;Salinity;Larvae;Growth基金项目㊀宁波市 科技创新2025 重大专项(2019B10005);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暨 揭榜挂帅 项目(2021Z114)㊂作者简介㊀崔玉龙(1981 ),男,山东威海人,工程师,从事水产养殖研究㊂∗通信作者,硕士,主要从事贝类遗传育种与繁育工作㊂收稿日期㊀2022-04-07;修回日期㊀2022-05-12㊀㊀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为软体动物,属瓣鳃纲帘蛤目竹蛏科,常栖息于河口有淡水注入的软泥底质中,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㊂缢蛏广泛分布于中国㊁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沿海地区[1],在我国浙江㊁福建的贝类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㊂近年来,缢蛏养殖业呈快速稳定发展趋势,养殖区域从浙江㊁福建向周边的江苏㊁山东㊁广东等省份迅速扩展[2]㊂山东东营㊁滨州㊁青岛缢蛏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北方滩涂养殖的新亮点[3]㊂但缢蛏人工繁育主要集中在浙江㊁福建两地,山东地区的养殖苗种均来自南方,尚无缢蛏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的相关报道㊂海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分析比较了北方自然繁殖的苗种与浙江苗种,发现北方苗种更加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养殖经济效益比南方苗种更具优势,可避免长途运输苗种,减少投资,降低养殖成本[4]㊂随着缢蛏在山东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亟需开展苗种规模化㊁本土化生产㊂盐度是影响贝类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的重要环境因子[5]㊂牡蛎和贻贝等大多数瓣鳃纲贝类具有密封且坚厚如石的壳来保护柔软的身体,而拥有两片薄而不封闭的壳的缢蛏选择了深挖洞的生活方式[6-7],这导致缢蛏最先面临水体盐度波动㊁氨氮上升和溶氧下降等不利环境㊂因此,缢蛏是研究应激反应和适应的理想生物㊂林笔水等[8-9]研究了不同盐度下缢蛏幼虫生存㊁生长及发育状况,发现缢蛏幼虫对盐度的变化很敏感,高盐度海水会使其存活率较低㊁生长缓慢㊁无法变态等,且长期生活在较高盐度海域的缢蛏所繁衍的幼虫对高盐的耐受能力强于低盐耐受力㊂缢蛏适应盐度范围是4~28[10],最适盐度范围为15~25[11]㊂蛏体大小不同,对盐度的适应能力略有不同,相对而言,小蛏更耐淡,大蛏更耐咸[10]㊂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缢蛏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经常受到高盐度海水的影响㊂为此,笔者开展了山东本地缢蛏的工厂化苗种繁育关键技术摸索,同时研究了不同盐度下幼虫的生长情况,以期为山东地区缢蛏本土化规模繁育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亲贝采集与催产㊀缢蛏亲贝于9月中旬取自烟台莱阳五龙河入海口处㊂于低温㊁阴干条件下运回育苗场后,选择壳表无损伤㊁无附着物且壳长5cm 以上的个体为亲贝,持续阴干至22:00之后移至产卵池充气刺激,产卵池水温23ħ㊁盐度14,持续充气刺激至翌日02:00后便可产卵㊂1.2㊀幼虫培育㊀缢蛏受精卵发育24h 后,大部分可达到D形幼虫阶段,挑选健康㊁活力好且上浮的幼虫转至育苗池分池培育,培育密度为10ind /mL,保持水温23ħ,每日早晚换水,换水量为50%,换水后投喂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 )㊂1.3㊀幼虫附着㊀在1/3幼虫出现眼点并有伸足现象时移入附苗池,利用去除杂质并消毒后的细沙作为附着基㊂1.4㊀稚贝培育㊀稚贝初始培育密度为2ˑ106颗/m 2,随着个体的生长而逐渐降低,一般8d 降低密度50%㊂每日早晚换水,换水量为80%㊂每日投饵2~4次㊂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2023,51(7):85-87㊀㊀㊀1.5㊀不同盐度培育幼虫试验㊀试验盐度使用海水和曝气24h的自来水配制,设置14㊁21㊁283个盐度,每组3个生物学重复,水温保持20ħ以上㊂受精卵发育24h后移入各盐度养殖池中,幼虫培育期间每2d利用显微镜测量缢蛏幼虫壳长㊂1.6㊀数据分析㊀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19进行统计和作图分析,采用SPSS26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0.05 (P<0.05)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幼虫发育前期观察㊀由图1可见,受精9h后胚胎发育至原肠期,长约70μm,植物极细胞内陷形成一个小孔,称为原口或胚孔,形成原肠胚,24h后发育成D形幼虫,壳长约100μm,覆盖两片透明的半圆形贝壳,顶端初步形成面盘和纤毛,靠面盘上纤毛的摆动向前游动;D形幼虫期2~3d,形成黄色的消化盲囊,壳长生长至140μm;发育4d的幼虫开始形成壳顶,不甚明显,面盘发达,在静水中能自由游动,壳长约150μm;壳顶幼虫期约有3d,贝壳向卵圆形发展,并进一步形成柱状的足原基,消化盲囊变黄褐色,壳长生长至180μm;发育7d的幼虫部分出现眼点,足开始收缩,面盘开始萎缩,壳长约200μm;发育8d的幼虫面盘退化,纤毛环脱落,面盘幼虫期终止,足伸出壳外,内部器官逐渐完善,壳长约为220μm(表1)㊂图1㊀山东缢蛏幼虫形态Fig.1㊀Larval development in the razor clam of Shandong2.2㊀幼虫与稚贝的生长㊀表1是缢蛏幼虫和前期稚贝的生长情况㊂D形幼虫期生长较快,壳长以每天20μm的速度增长;壳顶幼虫期生长速度减缓,壳长每天生长约15μm;眼点幼虫期生长速度变快,每天生长约20μm;前期稚贝生长速度慢,但生长速度随时间呈稳步增长㊂2.3㊀不同盐度缢蛏幼虫前期生长的影响㊀盐度对缢蛏幼虫生长的影响如图2所示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其生长速率显著下降(P<0.05),盐度14组生长最快,试验期间共生长约120μm,增长率约116%;盐度21组生长缓慢,生长约50μm,增长率约50%;盐度28组生长最慢,只生长约38μm,增长率仅40%㊂在试验的第3㊁5㊁7㊁9天,不同盐度组的平均壳长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同一盐度组中,不同试验天数的平均壳长两两之间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㊂试验结果说明,盐度对缢蛏幼虫前期生长存在显著影响㊂表1㊀缢蛏幼虫与稚贝的生长Table1㊀Larval and spat growth in Sinonovacula constricta日龄Age in days发育阶段Develop-ment stage壳长Shell lengthμm1D形幼虫101.13ʃ5.94 2119.37ʃ6.09 3140.07ʃ6.384壳顶幼虫146.07ʃ5.32 5168.33ʃ5.84 6178.10ʃ7.947眼点幼虫200.70ʃ8.50 8219.60ʃ8.8215稚贝326.00ʃ15.46 20422.83ʃ15.04 25631.83ʃ36.82 30870.17ʃ132.773㊀讨论缢蛏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近6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注:图中不同大写字母代表同一时间不同盐度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同一盐度组不同时间下的差异显著(P<0.05)㊂Note: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represent th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salinity groups at the same time(P<0.05),anddifferent small letters represent th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of thesame salinity group at different time(P<0.05).图2㊀不同盐度下缢蛏幼虫生长情况Fig.2㊀Shell length of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rvae cultured at different salinity些年规模化的人工养殖已北延至山东东营等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㊂有关缢蛏人工繁育的试验已有很多报道,福建㊁浙江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人工育苗试验,但由于当时大量催产的技术未能解决,仅限于实验室小水体育苗[12]㊂至20世纪70年代末,陈文龙等[13]首次采用循环水池进行缢蛏人工育苗试验,不仅连续4年均获成功,而且其单位水体出苗量都提高数倍;有学者采用流水刺激或冷冻刺激进行大量催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人工育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2]㊂该研究利用山东本地缢蛏作为亲贝在东营进行了苗种生产试验并获得成功㊂在20ħ㊁盐度14培育条件下幼虫浮游期约8d,其中D形幼虫期2~3d,壳顶幼虫期约3d,眼点幼虫期约2d㊂浮游期间壳长平均每天增加约15μm,至200μm 左右便可附着变态,25d壳长便可达到600μm的出苗规格㊂但北方地区的育苗有一定的局限性㊂北方地区缢蛏繁育催产,须充分了解当地缢蛏繁育生物学[1,14]自然繁殖习性,谨慎选择育苗开始时间㊂山东莱阳地区缢蛏的盛产期是8 9月,该研究的亲贝采自9月中旬,其性腺发育较好,是该研究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㊂其次,北方地区自9月昼夜温差变大,特别是进入10月后随时都可能大幅度降温,所以应选择保温性较好的育苗车间㊂盐度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环境因子㊂缢蛏在有淡水流入的内湾或河口附近繁殖,在此环境中,理化因子变化较大,特别是盐度变化更为明显,缢蛏幼虫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说明它是一种广盐而又略偏低盐的种类[15]㊂目前,关于盐度对海洋贝类浮游幼虫生长的影响已有很多报道[16-21],发现盐度对海洋贝类浮游幼虫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㊂与缢蛏有相似生活盐度的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其在高盐胁迫下的幼虫生长严重受限[5,22],这与该研究得出的随着盐度的升高,缢蛏幼虫生长速率显著下降结果一致㊂同一试验天数,不同盐度组平均壳长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同一盐度组,不同试验天数平均壳长两两之间也均有显著性差异,这也与林笔水等[8-9]对福建地区缢蛏幼虫的试验结果相似㊂因此,在缢蛏育苗过程中,应注重培育盐度的调整和控制,避免高盐度对幼虫的危害㊂虽然盐度21㊁28的高盐环境导致缢蛏幼虫生长变慢,但其壳长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生长,初步说明其具有在盐度28甚至更高盐度环境下生长发育的潜力㊂以上研究表明,缢蛏幼虫对高盐环境的抗性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并且依照林笔水等[9]的研究,这种耐高盐机制源自遗传变异,这种机制是开展耐高盐缢蛏育种的基础㊂截至目前,我国已育成缢蛏 申浙1号 [23]和 甬乐1号 [24]两个新品种,其分别针对生长性状和耐低盐性状作为育种目标进行选留㊂迄今无耐高盐新品种的报道㊂未来有必要开展缢蛏耐高盐性状的遗传学分析,为选育耐高盐缢蛏新品种奠定基础㊂参考文献[1]闫红伟,李琪,孔令锋,等.山东沿海缢蛏的繁殖生物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S1):343-346,352.[2]安贤惠,李联泰.缢蛏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科学养鱼,2005(1):4-5.[3]山东东营市垦利县将建东营首家省级缢蛏良种场[J].水产养殖,2012, 33(3):54.[4]海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课题组.南㊁北方缢蛏苗种在北方养殖的比较研究[J].齐鲁渔业,2008,25(4):31-32.[5]卢王梯,关则智,司圆圆.盐度对近江牡蛎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江西水产科技,2020(5):8-10.[6]MORTON B.The functional morphology of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Novaculininae(Bivalvia)[J]. Journal of zoology,1984,202(3):299-325.[7]DONG Y H,ZENG Q F,REN J F,et al.The 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and comprehensive transcriptomes of the razor clam(Sinonovacula constricta)[J].Frontiers in genetics,2020,11:1-8.[8]林笔水,吴天明.温度和盐度对缢蛏浮游幼虫发育的影响[J].动物学报,1984,30(4):385-392.[9]林笔水,吴天明.温度与盐度和缢蛏幼体生存㊁生长及发育的关系[J].水产学报,1990,14(3):171-178.[10]许振祖.缢蛏[J].水产科技情报,1977(Z3):57-60.[11]吕昊泽,刘健,陈锦辉,等.盐度对长江口3种滤食性贝类滤水率㊁摄食率㊁同化率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6,40(8):10-17.[12]金彬明.关于缢蛏的养殖技术之一:缢蛏人工育苗概况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水产,2000(11):41-43.[13]陈文龙,何连金,李秀珠,等.缢蛏循环水池人工育苗实验报告[J].福建水产,1984,6(4):22-29.[14]许振祖,唐崇惕.缢蛏全人工育苗研究:Ⅱ.缢蛏生殖腺的初步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16(2):83-92.[15]林笔水,吴天明.温度和盐度同缢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关系[J].水产学报,1986,10(1):41-50.[16]焦海峰,严巧娜,郑丹,等.温度和盐度对埋栖性双壳类泥蚶(Tegillarcagranosa)呼吸㊁排泄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5,46(6):1333-1338. [17]梁玉波,张福绥.温度㊁盐度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胚胎和幼虫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08,39(4):334-340.[18]王丹丽,徐善良,尤仲杰,等.温度和盐度对青蛤孵化及幼虫㊁稚贝存活与生长变态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5,29(5):495-501. [19]孟乾,李琪,张景晓.水温和盐度对长牡蛎 海大1号 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7,41(12):32-37.[20]范超,温子川,霍忠明,等.盐度胁迫对不同发育时期菲律宾蛤仔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6,31(5):497-504. [21]李浩浩,于瑞海,杨智鹏,等.温度和盐度对栉江珧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7(4):22-27.[22]薛凌展,阙华勇,张国范,等.盐度对近江牡蛎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7,31(9):73-77.[23]李家乐,沈和定,牛东红,等.缢蛏 申浙1号 [J].中国水产,2019(8): 81-84.[24]缢蛏 甬乐1号 [J].中国水产,2021(9):85-90.7851卷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崔玉龙等㊀山东缢蛏人工繁育试验及高盐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缢蛏池塘养殖技术

缢蛏池塘养殖技术

缢蛏池塘养殖技术作者:林国兰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年第08期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沿海滩涂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大量污水的肆意排放,适合缢蛏繁育生长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直接导致了缢蛏资源的日益减少。

经过大量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合理的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缢蛏的产量,该文介绍了在池塘中养殖缢蛏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缢蛏;池塘养殖;技术经过近年来不断地实践和探究,缢蛏池塘养殖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了缢蛏有一个繁育生长的良好环境,也极大地提高了缢蛏的产量。

一、池塘的选择缢蛏池塘养殖所选用的池塘面积应保持在在30亩到100亩的范围之内,其池塘底质一般情况为泥沙质或者泥质。

而最理想的底质是以软泥为上层,以泥沙混合底质为中下层,泥质要求细腻柔软,软硬合适,弹性适宜[1]。

二、池塘的整建与消毒1、池塘的整修池内有中央沟和环沟,沟宽需10 m以上、沟深约1.5 m,利于施肥,也能缓冲进水。

在实际生活中,播种蛏苗的面积差不多占整个池塘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根据不同池塘的情况不同,可对环沟的深度与中央沟的宽度进行适当增加调整,以便于稳定水质,培育饵料生物。

(1)肥水池建设为了更方便快捷地获得饵料生物,让有机肥的施用更加安全,可在池内筑堤,将整个池塘一分为二,一边用于养缢蛏,另一边用来施肥繁育饵料类生物,也简称肥水池。

(2)缢蛏埕的构建缢蛏埕的面积不应超过池塘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应选择平坦且底质优异的滩面来作为缢蛏埕,与滩涂养缢蛏相同。

新旧缢蛏埕的建设中,都需要进行翻土、耙埕与平埕等一系列整埕程序。

2、清塘消毒进行翻土,把含有机质的臭黑烂泥清离池塘。

进过翻土后,在进水闸口安放8到20目的过滤网,防水并控制池塘水淹没缢蛏埕约10 cm,均匀洒泼药物从而毒杀虫害,然后停止进排水约3天,紧接着进水冲塘两三天,让药性消失[2]。

三、缢蛏苗的播种1、播种时间的选择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养殖用缢蛏苗主要选取于自然的滩涂,播种的具体时间需要根据不同池塘的相关实际情况与选用种苗的具体供应时间而定。

缢蛏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报告

缢蛏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报告

缢蛏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报告徐敏娴;丁理法;徐正华;徐礼明【摘要】利用室内工厂化育苗设施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进行人工催产,幼虫培育,盐度调控,育苗中后期直接投喂土池中天然藻类,减轻藻类培育负担,同步进行多批次苗种生产,大幅度增加了产量.2011年规模化苗种培育孵化率62.2%~ 70.7%,附着率52.2%~77.1%,幼虫成活率30.8%~ 60.2%,幼虫增重率为99.85%~99.96%,3个月内共催产915 kg种蛏,培育优质蛏苗约40亿粒.%In this paper, it has been generally represented that the technique of large-scale artificial induction and breeding of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rvae, and also the key process of the salinity control, alga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19-25 days processing. After 3 months production, the model company got 40 billion larvae under a hatching rate of 62. 2%-70. 7% , attachment rate of 52. 2%-77. 1% , larval survival rate of 30. 8% -60. 2% .【期刊名称】《渔业现代化》【年(卷),期】2012(039)001【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缢蛏;苗种培育;规模化【作者】徐敏娴;丁理法;徐正华;徐礼明【作者单位】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温岭317500;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温岭317500;温岭龙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温岭317500;温岭龙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温岭317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3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缢蛏属,适宜生长在潮流畅通、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在我国沿海广为分布,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生长快、产量高,是浙江、福建等地主要贝类养殖品种之一[1]。

蛏苗强化培育技术

蛏苗强化培育技术

蛏苗强化培育技术
谢章湖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缢蛏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价格适中、人工养殖历史悠久的海产贝类之一。

位于晋江入海口南岸的陈埭滩涂历来盛产缢蛏,所产蛏苗数量多、质量好,曾是我省最主要的蛏苗生产基地之一。

为了快步推进陈埭蛏业生产。

开展蛏苗强化培育是有效提高蛏苗产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谢章湖
【作者单位】晋江市水产技术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1.4
【相关文献】
1.缢蛏苗短期强化培育新技术
2.缢蛏苗短期强化培育新技术
3.我们是怎样搞蛏苗刮苗暂养、围塘停苗的
4.辽宁地区长竹蛏育苗及中间培育技术
5.缢蛏苗种池塘陆基集约化中间培育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2020年整理平涂缢蛏高产养殖技巧汇编

2019-2020年整理平涂缢蛏高产养殖技巧汇编

平涂缢蛏高产养殖技术来源:水产研究所为了恢复和增殖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资源,江苏省海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了缢蛏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近3 年的推广,2002年全市5500 亩适宜缢蛏养殖的淤泥质滩涂基本开发利用。

在推广平涂缢蛏养殖技术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了苗种运输技术、养殖场地的选择、蛏苗的播放和密度控制、养殖期的管理、敌害防治等五个关键技术的推广。

一、苗种运输技术近三年来,缢蛏养殖发展迅猛,使本地苗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要从浙江玉环、乐清地区组织大批蛏苗,长途运输,因而对苗种的运输技术要求很高。

运输蛏苗一般选择3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蛏苗长度1. 5cm以上,苗种运输之前,用海水将蛏苗洗清,去除泥土和杂质,装入箩筐内,以保持蛏苗纯洁。

运输时,每筐装苗25kg 左右,筐与筐之间靠紧,上下筐之间用木板隔开,以免振动剧烈而造成蛏苗损伤。

运输途中保持蛏苗湿润,每3小时洒1次海水,防止日晒、雨淋和风干。

为减少运输途中蛏苗的死亡,均选择阴天或低温天气运输,运输时间控制在40 小时之内。

二、养殖场地的选择缢蛏适宜淤泥质滩涂养殖,要求滩涂分层明显,表层有3cm--5cm 的沉积软泥,中层有20cm--30cm的泥沙混合,底层为粉沙。

选择中潮区下段至低潮区每天干露3 小时--5 小时的潮区,以内湾或河口附近平坦且略有倾斜的滩涂。

养殖区域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有一定流速。

选择好合适的养殖场地后,应对养殖场地进行整建。

整建蛏田的方式有二种:一种是在风浪平静的内湾,含泥较多的滩涂,开沟分埕,插上标志,把埕稍加耙平抹光就播苗养殖;另一种是经筑堤、翻土、耙土、平整、抹平、开沟、分畦等操作建成养殖场。

当地沿海滩涂呈“ U”形,风平浪静,水体流速缓慢,有多处淡水注入,淤泥质滩涂含泥量高达80%,因此,主要选择第一种方法整建滩涂。

将滩涂分成7m--8m 左右宽的埕,埕与埕之间以宽0. 5m 的沟隔开,使用木板将埕面压平抹光。

北方海水池塘缢蛏养殖技术

北方海水池塘缢蛏养殖技术
。 .
北方海水池塘缢蛏养殖技术
缢蛏是黄海和渤海湾的土著名优品种,通过滤食海水中的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舔食滩涂上的底栖硅藻等,实现顺畅的能量流通与物质循环,能够降低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改善自然海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缢蛏的经济价值也很高,为我地区的海水养殖主要名优特品种。 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捕及环境改变等原因,自然海区缢蛏资源已近枯竭,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且价格不断攀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养殖模式,为广大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1池塘选择及修整 1.1池塘条件 应选择南北走向的条形池塘,面积在1.3~6.7hm2左右为宜,水深在1.2~1.5 m,进水和排水比较方便,能自然纳潮更佳。由于缢蛏的生活习性更喜欢偏向含泥量较大的底质,因此要求选择的池塘底质含泥量不低于70%。缢蛏喜欢生活在偏淡的水环境中,所以自然海区的盐度应在10~25,最适宜的盐度为15~20。 1.2池塘清淤修整 缢蛏养殖池塘必须要经过暴晒和清淤,清淤工作要在每年的2月份之前完成,清淤厚度不小于5 cm。清淤同时加固堤坝、维修闸门,修建蛏田。修建的蛏田应是 宽3 m,高50~60 cm,长度与池底相同,具体面积应视各池塘的自然条件及当地海区水质肥瘦决定,蛏田总面积一般为池塘面积的10%~20%。 1.3设置过滤网具 在养殖池塘的进水口要安装网目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为40目的进水滤网,滤网为袖网,长度在8~10 m。同时在排水口安置孔径为0.5 cm的排水拦网,拦网为半圆形。 2繁殖基础饵料 2.1接种繁殖基础饵料 3月10日左右,池塘进水40 cm,用漂白粉80~100 mgL清塘,杀灭水中所有藻类和敌害生物,放置5~8 d,待漂白粉完全失效后,接种较纯的藻液,藻类既即可以是硅藻类如新月菱形藻或三角褐指藻也可以是绿藻类如小球藻或扁藻,接种比例3~4,施氮肥6 mgL、磷肥8 mgL。待接种的藻类充分繁殖起来,形成优势种群后,再逐渐添加自然海水。 2.2自然海水繁殖基础饵料 不经过接种单细胞藻类,利用自然海水中天然藻类进行基础饵料繁殖。3月中旬左右,在大潮汛时,当接近平潮时开始纳水,纳水后镜检水样,如果没有甲藻等有害藻类,则在纳水次日,天气晴好时进行施肥肥水,施氮肥6 mgL、磷肥8mgL。 3苗种投放 3.1缢蛏苗的选择 缢蛏苗的主要是福建苗和浙江苗,通过多年养殖生产情况来看,我地区投放浙江苗养殖的产量更具有优势。选择的缢蛏苗要求规格均匀、贝壳坚实、半透明,规格在1~2 cm,手拍苗筐双壳立刻紧闭,并发出整齐的唰唰响声,死苗、碎壳苗、杂质不超过5%。 3.2水位控制 在投放缢蛏苗前,要将池塘水位控制在90cm,也就是蛏田表面水位控制在30~40 cm,这样在投放苗种时便于观察,同时投放的苗种相对比较均匀。 3.3苗种投放时间 每年4月上旬放苗,放苗水温10~15℃,透明度40 cm左右。投放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如果过早,水温太低,影响苗种成活率 如果过晚,养殖时间缩短,到收获时规格太小,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3.4苗种投放数量 要严格把握苗种的投放数量和质量,按照蛏田面积计划好购苗数量。一般情况下投放的苗种数量平均为400粒m2。通过多年养殖经验看,南北走向的池塘,靠南边的一半池塘缢蛏生长慢些,靠北边的一半池塘缢蛏生长快些,分析原因是夏季经常刮南风,池塘内靠北部分饵料更充足,因此在投放苗种时,南边蛏田可以适当少投,按350粒m2投放,北边蛏田适当多投些,按450粒m2投放。 4养殖期间的管理 4.1换水及水位控制 为保持池塘中优势生物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稳定,减少天然饵料流失,换水遵循勤换少换的原则,养殖前期以添水为主,6月以后开始换水。整个养成期间,根据缢蛏的生长、池塘水质及理化因子变化、外海水质情况等,及时调节水质。正常情况下,每半月换水量40%~60%左右。 根据养殖季节和缢蛏的生长情况,通过控制水位来调节水温。养殖前期是缢蛏生长的旺盛期,可以控制低水位,保证生长速度 养殖中期和高温季节,保持最高水位 养殖后期,也就是进入9月份时,又是缢蛏生长的旺盛时期,可以控制低水位,保证生长速度。 4.2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在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高温季节,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氨氮、硫化氢,促进有机物分解。根据水质情况,每半个月投放一次。 4.3观察水色 接种单胞藻的池塘,水色保持嫩绿色或浅茶色,养殖期间,根据池塘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情况,补充一定数量的绿藻,如小球藻或扁藻,以保持其种群优势。利用海水中天然藻类的池塘,水色以嫩绿色、黄绿色、浅茶色为优良水色。 4.4调节池塘透明度 以透明度指标判断池水肥瘦,养殖前期透明度40 cm,中期35 cm,后期30 cm。透明度大时,要及时施肥或补充单胞藻。透明度低时要及时换水,保证缢蛏的正常生长。 4.5及时施肥繁殖饵料

缢蛏苗种池塘陆基集约化中间培育技术

缢蛏苗种池塘陆基集约化中间培育技术

2021.5浙江三门县为全国水产品养殖大县,享有“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等美称,拥有海水滩涂养殖面积20.4万亩,其中标准塘坝养殖面积9万亩。

近年来三门县养殖发展比较迅猛,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种类逐渐增多,养殖产量逐年提高,其中缢蛏、泥蚶等海水养殖品种产量较大,苗种需求大。

贝类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1.09%,滩涂贝类占海水贝类养殖总产量的36.84%。

滩涂贝类以其稳定的养殖收益和作为滤食动物对养殖环境净化的生态效益,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对象。

缢蛏是浙江省产量最大的贝类,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长迅速、产量较高、价格稳定、市场广泛等优点。

缢蛏养殖所需最适苗种规格为壳长2厘米左右,平均个体重0.25克左右。

目前滩涂贝类苗种中间培育大部分是在沿海滩涂中进行。

而在滩涂中进行苗种中间培育存在如下问题:①由于围海造地,用于中间培育的滩涂面积越来越少;②滩涂贝类中间培育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从业人员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滩涂中间培育效益在不断降低;③中间培育开始前,需大量使用药品清理滩涂敌害生物,对生态环境和附近养殖业危害较大;④滩涂中间培育的苗种收获工序复杂,播苗后成活率往往在70%以下,存在15天左右的滞长恢复期;⑤滩涂中间培育效率低,苗种生长缓慢,一般需要4~6个月;⑥滩涂苗种中间培育受气候、盐度、潮流等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的影响大,中间培育成活率低且不稳定。

近年来,各地开始进行贝类苗种池塘陆基集约化中间培育模式的应用探索,证明其可行性。

本课题组开展缢蛏苗种池塘陆基集约化中间培育模式试验示范,为该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改进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本试验在三门县颐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养殖池位于浙江三门县蛇蟠乡小蛇村,地处三门湾旗门港口,进排水方便。

参与试验的饵料培养池面积为3000米2(50米×60米),塘深约为1.5米,池塘盐度16~22,pH 7.8~8.6。

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关键技术

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关键技术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8期养殖生产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关键技术刘瑞义福建省福安市水产科学技术推广站,福建福安355000摘要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是一项新的苗种强化培育模式。

本文从池塘选择、苗埕整建、清塘消毒、蛏苗播种、生物饵料培养、日常管理、采收出塘等重要环节总结了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技术要点及其注意事项,旨在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缢蛏;中间培育;池塘;技术;注意事项缢蛏俗称蛏、蜻或蚬,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产品,深受青睐。

近年来缢蛏人工育苗的发展以及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的兴起,对稳定苗种供应,提高苗种规格,提升养殖存活率,缩短养殖生产周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的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大多设施配套不完善,管理欠规范,技术基础较为薄弱。

为此,现将个人连续3年的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试验与生产的经验总结出来,以供参考。

1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的技术要点1.1池塘选择蛏苗中间培育池要求底质为泥沙,以泥为主,软硬适中,面积0.67~1.33hm 2为宜,并配备有生物饵料培养池,用于专门培养缢蛏生物饵料。

池塘进排水系统独立完善,大部分时间皆能自然纳潮进水,水质良好,周边无污染。

饵料培养池的位置最好高于蛏苗中间培育池,方便生物饵料排放。

1.2苗埕整建先用海锄头、机械等普遍翻耕蛏苗中间培育池埕地20~30cm ,将底层的陈土翻上来,曝晒数天后,用海锄头捣碎成团的硬泥块,再用密齿耙将泥土耙疏,整平。

然后在埕地四周挖出宽30cm 、深15cm 左右的水沟,再把埕地分成若干畦,畦宽6m 左右,两畦间挖宽20~30cm 、深10cm 的畦间沟,以便于排水和管理。

1.3清塘消毒蛏苗播种前1周,蛏苗中间培育池及生物饵料培养池进水使埕面水位达到10cm ,每667m 2用30kg 的生石灰兑水化浆全池泼洒,消毒7d 。

1.4蛏苗播种在9月半至10月初,保持埕面水位5~6cm ,每667m 2播种20万~150万粒/kg 的蛏苗500万~1000万粒。

缢蛏与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缢蛏与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捕捞方法
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捕捞,如网具、钓竿等。
加工方法
对捕捞上来的蛏子和对虾进行清洗、分类、包装等加工处理。
产量与效益评估
产量统计
记录每次捕捞的蛏子和对虾的数量,以便进行产量统计。
市场价值
根据当地市场价格和销售情况,评估养殖效益。
成本核算
计算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如种苗、饲料、人工、租金等,以便进 行成本核算。
蛏子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选择
选择壳长2-3厘米、壳无破 损、活力强的蛏子苗种。
放养时间
适宜在3-4月份放养,此时 水温适中,有利于蛏子苗 种生长。
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1000-1500个蛏 子苗种。
对虾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选择
选择体长1-2厘米、体表光滑无 损伤、活力强的对虾苗种。
放养时间
适宜在5-6月份放养,此时水温 较高,有利于对虾苗种生长。
02
养殖环境管理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合理使用饲料和药物,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和稳
定。
03
疾病防治
建立健全疾Leabharlann 防治体系,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养殖风险与应对措施
环境风险
如气候变化、水质恶化等,应密切关注环境状况,及时采取应对 措施。
病害风险
蛏子和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受到病害侵袭,应合理使用药物进行 防治。
市场风险
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养殖效益,应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销售 策略。
06
技术应用与展望
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
制定培训计划
针对当地养殖户开展技 术培训,讲解缢蛏与对 虾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 和注意事项,提高养殖 户的技术水平。

缢蛏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缢蛏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缢蛏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陈雄杰【摘要】为稳定和提高缢蛏苗种生产能力,开展了缢蛏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获得规格为50μm的稚苗0.6亿粒.该文详细介绍了缢蛏室内人工育苗技术,为福清市缢蛏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1(017)009【总页数】3页(P190-191,240)【关键词】缢蛏;人工育苗;技术【作者】陈雄杰【作者单位】福清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福清,35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1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Sinonovacula),是我国和日本特产的贝类[1]。

缢蛏是我国养殖较早的贝类种类之一,适合在沿海滩涂和虾塘中单养或混养。

缢蛏传统养殖模式的苗种一直依赖于海区捕捞的天然苗,受丰欠制约程度较高。

为了稳定和提高缢蛏苗种生产能力,满足福清地区养殖生产需要,在该地开展缢蛏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对于福清市缢蛏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试验地点选定福清宏峰泰鲍鱼育苗场作为缢蛏人工繁殖的实验场地,并针对缢蛏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改造。

1.2 试验池和仪器设备1.2.1 试验池试验池均为水泥池,主要分4个功能区域,(1)催产池,面积为15~20m2,蓄水深度为1~1.5m; (2)附着培育池,面积为20~25m2,蓄水深度为0.8~1.0m,每口池塘都具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池底倾斜度为3%。

(3)饵料生物培养池,面积为10m2,共4口,并将每一口分割成大小两口。

催产池与附着培育池的比例为1∶3以上;(4)水质处理池,主要由砂滤池、蓄水池、消毒池组成。

1.2.2 仪器设备动力水泵2台,0.33cm水泵2台,罗茨鼓风机120W、2.2kW各一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安 装使 用 要点
苗 埕 的整 理 是 培 育 优 质 蛏 苗 的一 个 关 键 环
节 。要培 育 优 质蛏 苗 , 先要 把 养 殖池 整 理 成 适 首
于蛏苗生 长 的良好 环境 。在 “ 白露 ” “ 至 秋分 ” 后 , 前
灯 光 诱 虫 用 灯 ,一 般 采 用 黑 光 灯 或 普 通 灯 泡 , 黑光 灯效 果最 佳 。 用 其设 置方 法 : 在距 岸边 2 — 3 I 处 , 出水 面 l T I 高 m左右 , 般 以 2 0 ~ 3 5 m 一 0 0 33 水 面安 装 1 灯为 宜 。晚 间各种 虫 子便趋 聚 灯光 盏
22 苗 埕 的 整 理 .
增 强 了鱼类 吃 食 活动 和 新 陈代 谢 强度 , 快 了鱼 加 类 的生 长 速度 : 次 , 其 昆虫 是 鲤 、 等 吃 食 性 鱼类 鲫
的优 质 饵料 , 它含 有 丰 富 的蛋 白质 和 一 定 量 的脂 肪 、 类 和维 生素 等 。由于虫子 刚 一落水 , 糖 即被鱼 类 扑 食 , 料 新 鲜 . 吞 食 后 容 易 消 化 , 易 得 饵 鱼 不 病 。同时 , 用 灯光诱 虫 喂鱼 , 可 以降低 饵料 成 采 还 本. 加快 鱼类 生 长速 度 , 高养 鱼 的经 济效 益 。 提
21年第 5 01 期
江 西 饲 料
4 灯具 采 用悬挂 安 装 时 , ) 严禁 浸泡 在水 中。
5 使 用 时 注 意 周 围不 要 使 用 其 它 强 光 度 灯 )
具, 以免影 响应 用效 果 。 黑 光灯 是 一 种诱 捕 昆 虫 的特 殊 工 具 , 在 养 用
( 玉华 ) 薛
昆虫 如 飞 蛾 、 虫 、 螂 、 蝇 等 , 波 长 为 3 0 蝗 螳 蚊 对 00
埃 0 0埃 的光 波极 为 敏感 , 有很 强 的趋 光 性 。 40 具 黑 光 灯就 是利 用这 一原 理诱 捕 昆虫 的 。黑光 灯既
期短 , 养殖 效 益高 等 优 点 的海 产 贝类 之 一 。对 缢 蛏 苗 进 行 短 期 强 化 培 育 。可 有 效 提 高 缢 蛏 苗 产 量, 提升 缢蛏 养殖 的经济效 益 。
1 培 育方 式
可 直 接 安 装 在 鱼 池 上 诱 虫 喂 鱼 ,亦 可 安 装 在 田
间 、 地 、 草丛 中 , 诱捕 的 昆虫 收集 后 作 为鱼 陆 杂 将
类饲 料 。
夏秋 季 节 气 温 、 温高 , 水 鱼类 摄 食 活 动强 , 食
量 大 , 重快 。此 时各 种 昆虫 、 增 飞蛾 也 大量 孽 生 。
鱼 生 产 上 . 以节 约 大 量 动 物 蛋 白饲 料 , 低 生 可 降 产 成本 , 高经 济效 益 。 提
黑 光 灯发 出 的光 波 波 长 为 3 0 8 0埃 。大多 数
j蛏苗短朝强忆 益 语青帮技术
缢 蛏 广 泛 分 布 于 我 国沿 海 .是 一 种 味道 鲜
美 、 养价 值 高 , 工养 殖 历 史悠 久 , 有 生 长周 营 人 具
缢 蛏 苗 的短 期 强化 培 育 方式 是 , 采 收 海 区 先
自然 附着 数 天 的幼 苗 . 后移 入 垦 区 内养 殖 池 进 然
为 了广 辟 饵 料 来 源 , 低 养 鱼 成 本 , 高 养 鱼 效 降 提
行 短期 强 化 培 育 , 在半 人 工 条件 下 提 高成 活 率 和
在 周 围水质 清 新 无污 染 的 垦 区 。 选择 通风 向 阳 、 排 水方 便 、 潮也 能进 水 3 m 以上 、 质 进 小 0c 底 为泥 沙质 的养 殖池 塘作 为 蛏苗 的培 育池 塘 。一般 以东西 走 向 、 长方 形 、 排 干池 水 的池 塘 为 佳 。 呈 可 每 口面 积 6 7 ~ 0 0 皆可 。向 阳的 池塘 有利 60 2 00 底栖 硅 藻繁殖 , 蛏苗 提供 适 口饵料 。 为
畦 的 苗 埕 , 后 用 木板 将 埕 面压 实抹 平 , 最 以利 蛏 苗钻 潜穴 居 。
2 敌 害 的 清 除 . 3
1 黑 光灯 在 下雨 和刮 大风 时不 要开 灯使 用 。 )
2 雨 后 1h内不要 开 灯使 用 。 ) 3 灯 具工 作 时不要 用 手触摸 灯具 。 )
产量。 2 培 育准备
21 池 塘 的 选 择 .
益 。 能 通 电 的鱼 塘 , 提 倡 和 推 广 灯 光 诱 虫 养 在 应
鱼法。
灯 光 诱 虫 养 鱼 法 , 一 个 生 态 、 物 学 有 机 是 生 结 合 的理 想 的养 鱼 方 法 。首 先 。 因为 鱼类 有 较 强 的趋 光 性 , 间利 用 灯 光 诱 虫 喂鱼 . 就 人 为 地 夜 这
苗 埕 整 理 好 后 , 即用 4 % 甲基 异 柳 磷 乳 油 0
5 0 mL加 水 3 ~ 0 k 0 0 4 g全 池 泼洒 ,可 有 效 杀 灭
鱼 、 、 、 、 、 等各 种 敌 害 生物 , 别 是 对 虾 蟹 鳗 鳝 螺 特

40—
江 西 饲 料
碰 灯 落 水 , 为 鱼 的可 口饵 料 。 据 观察 , 成 夏秋 晚
先将 整个池塘 进行深 翻细耕 , 翻耕深度 2 ~ 0 c 0 3 m, 把 土块 耙 碎 成 为 细 泥状 , 做 到 多 次 翻耕 , 耕 要 深 细作 。然 后在 池塘 四周 挖宽 3 ~ 0 e 深 1 ( 1 0 4 m、 0 3 1 /
左 右 的水 沟 , 将 池 塘 平分 为 若 干 畦 , 畦 宽 3 再 每 ~ 5 I。 l 畦与 畦之 间也挖 有水 沟 。 l 即将 池 塘 整成 一 畦
问 . 光 周 围 2 n 内 鱼 群 活 跃 , 食 声 沙 沙 作 灯 0I 吞
响 。其方 法简 便 易行 。
2 பைடு நூலகம் 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