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中 药 性 能
• 一、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 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 络机能失常的结果。
• 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去因,扶正 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 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 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 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 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六、四气的意义 1.《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 问·至真要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 了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 系。 2.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要 加重病情。王叔和谓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 阴盛以亡”便是此意。 3.如果应当用热药用了温药或应当用寒药用了凉药则病 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之应当用温药用了 热药,或应当用凉药用了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阴或伤 阳。 4.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来用寒药热药并用。5.对于 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 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 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 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 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 之。”
• 除了用上述“以偏纠偏”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 本原理外,古人还对药物作 用的物质基础进行 了探究。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前人不可 能对这些 物质进行深入细致的认识,所以长期 以来,仍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 原理。
四、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必须明确两点:
• 1.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 的关系。药性寒热与八纲寒热相对应,是高层次上 的抽象,而阴阳则是更高层次上的抽象。药性寒热 只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 本倾向,并不说明药物的具体作用。因此,掌握药 性寒热不能脱离其具体功效。
二、五味的作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 治疗表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 物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2.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 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 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药还具有 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 毒之说。 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 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 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
三、五味的确定
• 1.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 柏之苦,甘草、枸杞之 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 咸等。
• 2.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 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 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 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 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 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 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 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 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 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 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 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 进一步区分。
•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 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 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二、四气的确定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 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 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 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 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 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 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三、四气的作用 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 救逆等作用。
•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 (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 材)为观察对象。
第一节 四气
• 一、四气的含义
• 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 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 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 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 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的。
第二节 五味
• 一、五味的含义
•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物 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 基本的滋味。
• 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 附于 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伍关系,故习称五味。
• 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食 “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 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 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
例如,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等作用,对于热结 便秘之证,上述两项作用皆为治疗作用;对于冷积 便秘之证,泻下攻积为治疗作用,而清热泻火便成 为副作用,可造成寒凉遏伏阳气及 苦寒伐胃等不 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常将大黄与温补脾胃的附 子、干姜、党参、甘草等同用。吴茱萸有温中止呕 作用,故最宜于胃寒呕吐;对于胃热呕吐,其温中 作用便成为副作用,故常与清热的黄连、桅子等同 用。
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而苦能 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 用于瘰疬、缨瘤、痰核、檄瘕等病证。如海藻、 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消胺,芒硝泻下通便等。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 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 通草等。
四中药的副作用与毒性Fra Baidu bibliotek应的区别
•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 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 大,停药后能消失。
• 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往 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 间过长而引起,与 人的体质因素等也有密切关系。
• 正确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 应发生,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这是临床用 药的一条基本原则。
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 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称为苦温燥湿; 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称为苦寒燥 湿。
“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素问·脏气法 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后世举知 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的痿 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存阴”之理 解释之。而泻火与存阴乃 属因果关系,故“存阴”
• 徐 灵胎所说:“同一热药,而附子之热与干姜之热 迥乎不同,同一寒药。而 石膏之寒与黄连之寒迥乎 不同。”也就是说,对于药性寒热,不仅要从共性 方面进行理解,还必须结合每一药物的具体作用, 方能掌握其性寒或性热的特点。
• 2.药性寒热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 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所 有方面。
3.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如龙骨、牡顿涩 精,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乌贼骨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
酸味药的作用与涩味药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
酸甘化阴等皆是涩 味药所不具备的作用。 4.苦:能泄、能燥。 泄的含义较广,①有指通泄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 热结便秘,②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 上逆之咳喘。枇杷叶除能降泄肺气外, 还能降泄胃气,用 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③有指清泄的,如桅子、黄岑 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神躁心烦,目赤口苦等证。
五中药性能的含义
•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 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 性等。
六 中药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
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四、掌握升降沉浮性能的意义
•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 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 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 外出。
• 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顺着病位,逆 着病势。
1.就病位而言,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 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 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 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 2.就病势而言,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 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砺、石决明潜降;病 势陷下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 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药益气升阳。
• 二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认定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 生障碍,机体便处 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 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 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 解)。能够针对病倩,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 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 向。
三、药物升降沉浮的作用
• 一般来讲具有升阳发表、法风散寒、涌吐、开 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 浮的;
• 反之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 、 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 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 都是沉降的。
• 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如南瓜子的 杀虫功效。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 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川芎“上行头目, 下达血海 ”。
• 五、掌握药性寒热必须与其它性能相结合
• 对药物作用可从不同角度认识,如作用性质、 作用范围、作用趋势、作用 强度、作用的益 害性等。药性寒热是从药物对机体阴阳盛衰、 寒热变化的 影响这一特定角度来概括药物作 用性质,而不概括药物作用的所有方面。因 此,必须与其它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方能全 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
四五味的实际意义
• 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 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
•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用“味”来提示、 归纳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也具有明显的 局限性。
五性味合参
• 1.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 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 2.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 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 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 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前者发散力较强,又能行气和中;后者发散 力较弱,而长于通鼻窍。因此,性味与功效 合参尤为重要。
第三节 升降沉浮
•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的概念之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 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因而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 下两种作用趋向。
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 3.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 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 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
4.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 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 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 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例如,紫苏、辛 夷性味皆是辛温,都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而
二、中药的作用
•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 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 用和毒性反应。
三中药为什么会产生副作用
• 1.副作用的产生固然与药物的偏性有关。
• 2.更重要的是因为一味中药往往有多种作用,治疗 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作用,其它作用便成为副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