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2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二)(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2课时:找规律(二)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找规律(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关于图形和数的共同变化规律和循环数列、递增递减排列的内容,是由直观到抽象的探索规律的过程,本节课要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能够从颜色、形状、大小、方向等性质发现一组事物重复出现的规律。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同时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学习中,有“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数数的经验,能够较容易发现简单数列的变化规律,但在探索稍复杂的数列变化规律时,学生缺乏观察数列的方法,不容易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找到规律。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1.数形结合,借助直观而明显的图形变化规律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
2.归纳总结探索规律的方法和注意点,帮助学生准确发现规律。
3.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有限”到“无限”,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4.通过语言、符号表征规律,在发现、理解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发现图形或数排列的简单规律,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的排列方式。
(重点)2.在发现、理解、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在想象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在应用中发展推理能力。
(难点)3.在探索规律中激发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数学书、学习单、30根小棒(可以用棉签、吸管等代替,以上都没有可以画图表示)(二)循环排列的规律1.发现生活中的规律(一)(1)出示例2图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很多规律,超市架子上摆放着很多碗,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呢?你可以圈一圈,写一写把你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
找规律( 2)
练一练第2题。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找规律2
8
-4
4
-4
0
-(4)
是呀,不过 这次是依次 少4了!
我们一起把后 这一组数也 面的填完吧! 有规律吗?
三、知识运用
1.按规律填出下一个数。
1
+4
我发现第 1组和第3组都 说说你是 是依次多几,第 怎样想的。2组和第 4组都是依次少几。
5
+4
9
+4
13
+4
17
42 32 7
+4
22 15
+4
12 19
11
-2
9
-2
7
-( 2 )
5
3
1
通过观察图形和 它们的数量依次 数我发现 少 2。 ……
二、探究新知
找规律,填数。
( 1) 5
+5
10
+5
15
+5
20
25
+5
30
+5
35
+(5)
这组数的排 列有什么规 律?
我发现:数 量依次多5。
二、探究新知
找规律,填数。
(2)24
-4
20
-4
16
12
-(4)
+4
2
23
+4
-10 -10 -10 -10
11
+4
27
+4
31
+4
35
36 30
-6 -6
24
-6
18
12
-6
6
-60ຫໍສະໝຸດ -6三、知识运用都可以怎样填?
2. 按规律,填一填。
47 35 20
48 40 30
49 45 40
50
51 55 60
52 60 70
2020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第2课时 找规律(二)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经典题库)
1.按照规律填一填。 1 2 5 10 _1_7__ __2_6_
辨析:根据逐个加单数的方法去填数比较抽象, 有些难,爱出错。
2.画出盒子里的珠子。 辨析:画缺失的“部分珠子”爱出错。
找规律(二):
1. 数的排列规律,可以通过求相邻两个数的差去发现。
探索 新知
当堂检 测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算一算。
4
+4
真棒!看看旧的知识可以帮助 要想算得准确,一定要细心呀! 我们解决哪些新问题呢?
8
+4 12
7
+7
14 +7 21
25 -5 20
-5 15
-5 10
45 -9 36
-9 27
-9 18
探究点1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找规律,填数。 (1)
1面 为一组重复排列。
仔小细旗观的察规小律旗是的1面排列,、 你1面发现了,什又么1面规律?、 1面 ……
是的!再它来们看都看是美重丽复的排小列花的吧。!
灯像我笼彩发和旗现小、小朋小花友花的的、排排灯列列笼规、律小是朋:友这样,几个为一 也组1有朵重类复似出、的现1规朵的律规吗律为?叫一做组重重复复排排列列的。规律。
归纳总结:
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图形可以按照不同的颜色有规律的排列,不
同类别的事物也可以有规律的排列。
(讲解源于《点拨》)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85做一做)
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
探究点2 图形和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
找规律,填数。
(1) 2 32 32 3
(2)
13
13
自主观察,找出规律,填出相应的数字。
《找规律》 (2)
《找规律》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传统教材中没有编排图形的排列规律,这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不知道客观事物的规律,但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常常了解或发现一些规律。
如游戏“排队抓小鸡”往往按从高到矮这一规律排队;晚上看到月亮每月都是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有规律地变化,这些都是他们的直觉感受,还没有真正认识事物规律,更谈不上掌握这些规律和运用规律了,所以从小教会学生找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他们今后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即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叫鲁西亚的小女孩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向老奶奶问了声好。
老奶奶很高兴,就送给了她一个金色的盒子,并告诉她要三天以后才能打开。
但是在当天夜里,鲁西亚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就忍不住打开了盒子。
她看到一只蝴蝶飞了出来,盒子里面只剩下一个更小的红盒子。
第二天,鲁西亚又碰到了那个老奶奶。
老奶奶说:“我一看就知道,你提前打开了盒子。
”鲁西亚很难为情,老奶奶又说:“别急,你还有第二次机会,过三天,你再打开那个红盒子吧!”这次,鲁西亚坚持着不去看那个盒子,可到了第二天晚上,她又忍不住悄悄打开了红盒子。
2019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找规律》2 (2)
1一年级数下数学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七单元 《找规律》同步练习1.按规律选一选。
(填序号)(1)(2)(3)2.找规律画一画,填一填。
(1)(2)3.找一找,少了哪个数? (1)7 8 10 11 12 少了( ) (2)22 20 16 14 12 少了( )2(3) 70 60 55 50 45 少了( ) (4)3 5 7 11 13 少了( ) 4.找规律,填一填。
(1)1,3,5,7,( ),( ),( )。
(2)2,4,6,8,( ),( ),( )。
(3)5,10,( ),( ),25,( ),( )。
(4)64,( ),56,( ),48,( ),( )。
(5)21,( ),( ),27,( ),( ),( )。
(6)4,3,6,5,8,7,10,( ),( ),( )。
5.下面各组中都有一个不符合规律,把它圈出来。
(1)(2)6.一只小猫在追赶一只老鼠,老鼠跳一次,小猫也同时跳一次,老鼠每次跳2格,小猫每次跳3格,小猫跳几次就可以追到老鼠?(画一画)答案1.(1)② (2)③ (3)②2.(1)4 2 2 2(2)15 3 4 53.(1)9 (2)18 (3)65 (4)94.(1)9 11 13(2)10 12 14(3)15 20 30 35(4)60 52 44 40(5)23 25 29 31 33(6)9 12 115. (1)圈第2组解析:第一组和第三组都是加2,第二组是加1(2)圈第1组解析:第二组和第三组都是加2,第一组是减2.6.4次解析:小猫在第1格跳一次在第4格、两次在第7格、三次在第10格、四次在第13格老鼠在第5格跳一次在第7格、两次在第9格、三次在第11格、四次在第13格所以跳4次能追上3。
2023新插图版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找规律(2)【教案】
◎教学笔记第2课时找规律(2)▶教学内容教科书P87例3、例4,完成P87“做一做”,P89“练习二十”第3、5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稍复杂的图形、数列与数组的排列规律,并能够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在发现规律与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与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究数列与数组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数列与数组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课件出示习题。
(1)师:观察前三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情预设】预设1:每组图形都由笑脸、心形、五角星和向日葵四个图案组成。
预设2:每个图案沿顺时针旋转,移一个空位。
(2)根据发现的规律指名学生说一说空白格中各个位置上的相应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图形的变化规律,唤醒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数列和数组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2)]二、探究新知1.探究数列中的变化规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7例3(1)。
师:观察两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通过观察图形,学生比较容易发现规律。
第一组图形的第一个由3个正方形拼成,第二个由6个正方形拼成,第三个由9个正方形拼成,第四个由12个正方形拼成,每次正方形的个数增加3个。
第二组图形的第一个由11个正方形拼成,第二个由9个正方形拼成,第三个由7个正方形拼成,第四个由5个正方形拼成,每次正方形的个数减少2个。
师:接着该填什么数?【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填出后面的数。
第一组依次填15、18、21;第二组依次填3、1。
(教师适时板书)师:观察两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你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上面一组是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下面一组是依次减少相同的个数。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 第2讲 找规律(二)
小学奥数【四年级】
2. 找规律,并计算。 (1) 62+26=(6+2)×11=8×11=88 (2) 87+78=(8+7)×11=15×11=165 (3) 54+45=(□+□)×11=□×11=□
第 2 讲 找 规 律 (二)
例 5 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18×11=
(2)38×11=
(3)432×11=
练习 5:
用你发现的规律Hale Waihona Puke 算下面各题。(1)27×11=
(2)32×11=
(3)39×11=
(4)46×11=
(5)92×11=
(6)98×11=
(7)159×11=
(8)246×11=
想一想:这种算法的道理是什么?
小学奥数【四年级】
第 2讲
第 2 讲 找 规 律 (二)
找规律(二)
【专题简析】 对于较复杂的按规律填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
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 2. 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
例 4 找规律,并计算。 (1) 81-18=(8-1)×9=7×9=63 (2) 72—27=(7-2)×9=5×9=45 (3) 63-36=(□-□)×9=□×9=□
练习 4: 1. 找规律,并计算。
(1)53-35= (4)61-16=
(2)82-28= (5)95-59=
(3)92-29=
练习 2: 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白处应填什么数?
找规律(2)
或者可以想:第一的位置上有3种可能性,一个同学确定后,剩下的位置还有2个同学可选择,到第三个位置的时候,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同学了。所以总的排法有:3×2×1、
3、师:刚才我们请三位同学排一排,发现了有6种不同的排法。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你能用别的办法帮助理解吗?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并表示出来。
主备教师:杨海军时间:2012年3月14日
课题
找规律(2)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所有方案,探索排列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可用3个小物品,或者是字母A、B、C,6种不同排法是ABC、ACB、BAC、BCA、CAB、CBA)
选学:
4……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们站成一排的总人数是n个,说说怎么算多少种?
n×(n-1)×(n-2)×……×1
5、完成“想一想”题目
如果在这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补充举例:两人交换位置的算2种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找规律,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四个球队踢足球,每两个球对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先在书上连线,再想自己会用算式来表示吗?
指出:这类问题和刚才的“握手”、“打电话”是一样的。
3、他们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
变式: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
让学生先说说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再解答。
找规律2
找规律【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探索过一些事物中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的基础。
从四年级上册学习起,各册教材都将安排“找规律”的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从教材可以看出,本节课是先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事物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一些简单规律;在获得对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按照“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寻找规律——应用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规律,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规律,再引导学生把规律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培养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在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掌握发现的规律。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本节课中安排了三次探究活动,旨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所得,培养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例题中探究三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关系、探究锯木料中木料的端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
在三次活动中,可以说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交相辉映。
探究三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关系主要体现自主探究,探究锯木料中木料的端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而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更加体现了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经历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的过程,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2、能够利用发现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苏教版四年级下《找规律-简单排列》 (2) 2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淮安区流均镇中心小学 执教者:王加虎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 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 过程,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 的规律。
小军、小明、小红三人是好朋友,他 们准备排成一排合影留念
小军
小明
小红
小军
小明
小红
该怎样排呢?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呢?
如果小军站在左边第一个, 就有两种不同的排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淮安区流均镇中心小学 执教者:王加虎
同学们学校要举行乒乓球比赛, 李明、张鹏、王刚三位同学要代表 四年级组去参加乒乓球团体比赛。 在比赛前教练员要考虑谁第一个上 场?谁第二个上场?教练员在考虑 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教练员在考虑对手实力和自己队员的实力, 你能说出,这三名队员可以按照怎样的顺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要研究一些 同时还要考虑队员上场排列顺序,将顺序全 序上场吗? 事物的排列的顺序。 部列出来。
如果小明站在左边第一个,就有 两种不同的排法
如果小红站在左边第一个,就有 两种不同的排法
如果用A、B、C代表这三 位小朋友,你能把各种排法都 表示出来吗?
B
C
A
C
A
B C
A
B
C
A C B
B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
1、用图表示的排列方法和用字母表示的排列 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先选1人做排头,再让另外两人换位排列
B 小明
C 小红
A B
B A
C A
A C
B C
C B
2×3=6(种)
注意
先选出有多少组,再在 组内按顺序排列
1.想一想,组一组
找规律 例2
主备教师:郭雁虎时间:2012年3 月14日课题找规律第2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会根据平移次数推算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
教学用具纸卡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修改备注一、这节课我们继续找规律。
板书课题。
二、探索规律(教学例2)1、出示例2学生看书,理解题意。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的意思。
(1)浴室的一面墙长有8格,宽有6格;(2)理解问题:把图案贴在任意一个位置,一共有多少种贴法?2、你准备怎样来贴瓷砖,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明确方法:可以从左上角开始有次序地进行平移,可以向右一行一行地贴,也可以向下一列一列地贴。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操作完后思考:你是沿着什么方向贴的?平移了几次?有几种贴法?4、交流汇报,引导思考:(1)沿着这面墙的长贴一行有多少种贴法?(平移6次,可以有7种贴法。
)(2)沿着这面墙的宽贴一列有多少种贴法?(平移4次,可以有5种贴法)(3)一共有多少种贴法呢?5×7=35(种)师: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与沿这面墙的长和宽各有多少种贴法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生:就是求5个7或7个5是多少。
5、小结:我们发现沿着长贴有7种贴法,可以贴5行;沿着宽贴有5种贴法,可以贴7列。
所以一共有7×5=35种贴法。
三、运用规律1、完成“试一试”(1)你能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完成这道题吗?出示“试一试”这个图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找规律(2)(教案)
第2课时找规律(2)【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例3及“做一做”的第1题,练习二十的第3~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图与图、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写数。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计算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3.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1.学会找规律填数。
2.能够根据图与图、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写数。
【复习导入】1.填一填。
2.讨论:观察每列图形,图形和数字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3.小结:每列的图形和数字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在重复出现。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新课讲授】1.教学例3(1)。
(1)出示图片(1)。
师:请观察这组图形和数的变化,并与练习题相比。
有什么新的发现?也可以让学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要求学生一边说一边摆。
生1:摆3个正方形、摆6个正方形、摆9个正方形、摆12个正方形。
生2:通过摆图形,我发现□的个数不断增加。
下一个图形总比前一个图形多3个。
师:这行图形的排列还是重复出现吗?与前面图形的排列相同吗?生3:不是重复出现的。
与前面图形的排列不相同。
师:对!再来看看这些图形下面所对应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的是什么?从这列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每个图形下面对应的数字,表示的是拼这个图形所需要的□的个数。
这行数字是按3、6、9、12……的顺序排列的。
师:这行数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算一算。
生:6-3=3,9-6=3,12-9=3。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生: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3,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
板书:师:相邻的两数相差3,就是这行数的规律。
师:试着往下填一填,后面的数应怎样排列?学生独立填数。
汇报、交流。
板书:(2)出示图片(2)。
出示图片。
师:请大家观察这组图形以及对应的数字,找一找这行数的规律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找规律(2)
找规律(2)【执笔】葛丽君【教学内容】教科书52-53页的例题、想一想、想想做做1-3【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实行排列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实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实行排列的所有方案,探索排列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展开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协助下,能即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实行思考,探索排列的规律。
2.使学生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实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实行排列的所有方案,探索排列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小军、小明和小红3人是非常要好的学习小伙伴,天天一起学习,一起玩,一起参加课外活动。
不过不巧,这学期小明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学到另一个城市的学校去上学了,3个小伙伴真舍不得分开啊,他们想怎样才能天天见到自己的好伙伴呢?同学们,你有好的建议协助他们吗?2.你们的建议真好,瞧,他们已经来到了照相馆,正准备合影呢。
(课件出例如题的情境图)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一)教学例题1.情境图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小组合作探索不同的排列方法。
能够在小组里找3人分别代表小军、小明和小红,实际排一排,另一人记录排的顺序,共同统计多少种排法;也能够各自用名字排一排,然后在组内交流。
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小组活动。
4.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排列方法。
5.在排列的过程中,你是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6.教学用符号排列。
假如用A、B、C这3个字母表示这3个小朋友,你能把各种排法表示出来吗?(在小组中完成)7.全班交流,教师板书8.仔细观察用文字表示的排列方法和用字母表示的排列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选排头的方法有几种?而每一个排头人确定之后又各有几种排法?你能列式计算吗?(二)教学“想一想”1.他们除了3个人合影,还能够怎样合影呢?2.假如在他们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几种不同的排法?3.小组合作探索不同的排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米
从林荫道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 2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多少 盆花?
你是怎样算的? 在小组里交流。
18米
18 ÷ 2 + 1 =9+1 = 10 (盆)
1.在学校林阴道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 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8面,这条林阴道长多少米?
2.两棵大树相距20米,要在这两棵大树之间每隔4米栽一 株月季花,一共要栽多少棵?
找规律
活动一:初步运用
1、认真读题,想一想:“从一端到另一端”是什么意思?“相 邻的两棵树相隔3米”是什么意思?“相邻的两只兔子相隔2米”是 什么意思?
2、试先用连加的算式写一写,然后再把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 算式,想一想:这里的两个乘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这里的段数与大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这两题还可以怎么列式?
3.小组交流
3 米
2 米
3 米
2 米
物体个数-1=间隔的段数
段数×每段的长度=总长度
活动三:试一试
1.从“10只兔子”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想到 什么?这一题可以怎么计算?
2.“一共要放的盆花”与什么有关?这一题又可以 怎么想呢? 3.小组里交流。
试一试
2米
如果有10只兔子象这样排成一 排做操,兔子的队伍长多少米?
3 米
2 米
(7-1)×3=18(米) (5-1)×2=8(米) 7和5在这里分别指的什么? 你是怎样想到(7-1)和(5-1)的?
活动二:比一比
3 米
2 米 (7-1)×3=18(米) (5-1)×2=8(米)
1.比一比,两题在物体的排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想一想,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 米
2 米 一条林荫道从一端到另一端共 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棵树相 隔3米。林荫道前有5只兔子排 队做操,相邻的两只兔子相隔 2米。
3 米2 米3Fra bibliotek3+3+3+3+3=18(米) 2+2+2+2=8(米)
3 米
2 米
6×3=18(米) 4×2=8(米) 6和4在这里分别指的什么? 你是怎样想到这样列算式的?
3.在一条210米长的人行道的一边,每隔7米种一棵树,两端都 种,这样一共要种多少棵?
4.把一根木头铖成6个小段,每锯开一处需要3分钟,全部锯开 需要多少分钟?
5.烈士陵园内一条林阴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等 距离放了41个花环,每两个花环这间相距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