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导学案及答案
《窦娥冤》导学案(教师使用)-(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4.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教学难点:1.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教学时数:2课时知识链接:1。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长期出入于勾栏妓院,编撰杂剧脚本。
他自身饱受压迫欺凌和生活的煎熬,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和同情,所作杂剧题材广泛,多能反映现实的重大问题,揭露社会的黑暗,表现人民的苦难与反抗斗争,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3.介绍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元杂剧剧本结构上的四折一般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两个楔子。
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
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_0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1.概括戏剧冲突,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理解概括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重点难点】1.概括戏剧冲突,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理解概括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使用说明】1.用约15分钟重点阅读第三折【滚绣球】【叨叨令】等曲子,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
2.用约3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案,边读边完成相关题目。
3.用约25分钟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案,用约10分钟进行全班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点拨时应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4.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检查】。
5.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总结】。
6.课后完成【课后训练】【自主学习】一、阅读〔滚绣球〕完成下列习题。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只合把清浊分辨只合:只应该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突:混淆C.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勘:判断D.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延:邀请2.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盗跖和颜渊一个是起义领袖,一个是读书人。
泛指武将和文人。
B.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比喻乘便行事,此处作趋炎附势解。
C.错勘贤愚枉做天枉:冤屈。
D.〔滚绣球〕是表示音调高低的。
3.〔滚绣球〕开头两句表明窦娥信奉鬼神的力量,视为神圣;而后面又说“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以下哪种理解准确( )A.说明窦娥因冤生怨、情绪波动,故认识前后不一致。
B.是残酷的现实使她改变观念,对天地鬼神产生怀疑。
C.一个穷苦妇女敢于直斥天地鬼神,表现出觉醒的意识。
D.通过诅咒日月鬼神的不公道,诅咒社会现实的不合理。
4.曲中清浊、善恶、贤愚、软硬指的是哪两类人( )A.穷人和富人B.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C.天地鬼神和窦娥自己D.为善的与作恶的5.这段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A.否定神权。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把握故事情节,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学习重点】1、重点放在高潮部分第三折2、认识窦娥形象的悲剧性3、背诵【滚绣球】【学习难点】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诵读;讨论、展示、探究;点拨【课时预设】 3课时【导学过程】导入1: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也有戏眼。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眼是--绿;“红杏枝头春意闹”呢?--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弄;《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今天将要学习的戏曲《窦娥冤》的戏眼是--冤。
窦娥有什么“冤”?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窦娥冤》……导入2:我们的许多偶像明星们,在向中国古代戏曲吸取营养。
比如王力宏《盖世英雄》、周杰伦《霍元甲》以及陶喆《 Susan 说》等。
他们只是从中国传统戏曲的长河中舀出了一勺,就足以使歌迷心醉神驰,这说明中国传统戏曲在张扬着时尚与个性的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因而提高我们的戏曲欣赏水平,无疑也会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戏曲。
学习古代戏曲,我们不能绕过关汉卿,而学习关汉卿,必然提及《窦娥冤》。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位戏曲大师的代表作品《窦娥冤》。
在进入文本探究之前,我们先一起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抢答形式,给学习小组计分。
)一、自主学习1.本色派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窦娥冤》导学案 最终版
《窦娥冤》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鉴赏曲词语言风格的方法【学习重难点】掌握并运用鉴赏曲词语言风格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自学与交流(一)把握故事情节,通过短剧的方式将《窦娥冤》一、二折的故事梗概呈现给大家。
(二)鉴赏曲词的语言特色鉴赏古诗(曲)词语言特色的步骤:1、整体..品味作品语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作品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主人公或作者怎样的感情/品质(三)合作探究各小组从剧本第三折中任选一支曲子,分析曲词的语言特色。
二、展示与提升(一)学生代表表演展示短剧《窦娥冤》(剧本一、二折的情节)(二)鉴赏语言特色1、各小组代表展示鉴赏第三折语言特色的讨论结果,并完成下面的内容所选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一)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二)结合相关语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三)这段内容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拓展训练请分析下面诗歌的语言特色《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步骤二)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步骤三)这段内容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品质?《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追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窦娥冤导学案答案
窦娥冤导学案答案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也是国内外反映中国古代社会黑暗面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反映了古代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所受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和剥削压迫。
窦娥冤导学案是针对这个故事的一个学习案例,以下是窦娥冤导学案答案的相关内容。
1. 窦娥为什么会被冤枉?答:窦娥所受的冤枉是由其未嫁的情人卢文受到重赏而对其进行诬告造成的。
卢文为了得到重赏,制造了一件陈设在窦家的玉像。
窦家被诬陷后,押入韶州城监。
后来,家人相继死去,唯有窦娥维持了三十年牢狱之苦。
2. 窦娥为何宁愿选择自杀?答:窦娥在狱中承受了长达30年之久的折磨,唯有自己的信仰和良知支撑。
因此,当大雪封山,抵达韶州监狱的盛宣怀官拷问其真相时,窦娥选择了自尽,巧妙地利用了盛宣怀官的信仰,将冤屈传承下去。
3. 窦娥冤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答:窦娥冤所生活的时代,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重男轻女的倾向以及父权制度的加强。
妇女位置低下,失去基本的人权和人格尊严,处于一种强势又弱势的地位。
同时,封建社会规范越来越严格,导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处于一种窒息的状态。
这样的社会环境,为窦娥的冤屈和自杀提供了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4. 窦娥冤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答:窦娥冤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之一,其揭示的封建社会黑暗、妇女悲惨命运和爱情悲剧等元素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它的文学艺术价值在于,它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的遭遇,探究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学中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独特手法,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意义。
5. 窦娥冤的教育意义?答:窦娥冤可以引发我们对封建社会下妇女的不平等待遇的反思以及对死亡的认知。
再者,窦娥的遭遇也引起我们对权力对于人群的扭曲影响的思考。
窦娥的故事提示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自我守护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谁在这个黑暗中受苦。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窦娥冤(节选)》优秀导学案--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窦娥冤(节选)》优秀导学案任务情境素养目标1.阅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窦娥的悲惨遭遇,分析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2.阅读课文,初步把握文中尖锐复杂的冲突3.从窦娥的唱词中选择自己认为最精彩的一段,反复诵读、品味,欣赏作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4.分析窦娥反抗的意义和价值,分析剧作家的思想感情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识记唱词中的典故、成语等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剧本结构,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3.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戏剧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中国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和其中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4.文化传承与理解:思考窦娥指天斥地、痛发誓愿的反抗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作者在窦娥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1.阅读全文,结合注释,概括窦娥的悲惨遭遇,并完成下面的图表。
答:答案(1)守寡遭欺(2)受诬蒙冤(3)指天为誓2.阅读课文,写出本课的宫调和所有曲牌名,并指出在杂剧中,宫调、曲牌的运用方式。
宫调曲牌(1) (2)在杂剧中,宫调、曲牌的运用方式:(3)_____________ 答案(1)正宫(2)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3)元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目标一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1.阅读课文,概括窦娥与现实之间存在哪些冲突,这些冲突表现了什么,完成下面的表格。
冲突表现内容(1) (2)(3) (4)(5) (6)答案(1)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2)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3)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被判死罪(4)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5)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蒙冤认罪(6)窦娥的孝顺和善良2.阅读课文,探究在被押赴刑场时,窦娥哀求刽子走后街的原因。
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怎样的品质?对揭示主题有什么作用?答:答案第一问:窦娥哀求刽子走后街是担心婆婆见到她后,婆婆伤心。
《窦娥冤》导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一、作品简介《窦娥冤》是中国明代文学家关汉卿所写的传奇剧,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宋朝官员窦娥的冤情为主线,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该剧流传至今,被誉为“古代名剧之冠”。
二、作品分析1. 人物分析剧中人物鲜明,各具特色。
窦娥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形象,她勇敢、聪明、正直,面对不公正待遇从不屈服。
其他人物包括:史弥远、杜仲、文官、武官等,每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性格。
2. 情节分析剧中情节曲折离奇,有悲有喜,充满着戏剧性。
剧情讲述了窦娥的父亲窦督将讨伐杜仲不成被迫自杀,窦娥为救父而决定自己去替父顶罪,遭受的侮辱和酷刑令人心痛。
最终,隆中对天下的大赦令使窦娥得以平反,为父报仇,死后得以成为烈女。
三、意义与价值《窦娥冤》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杰作。
该剧揭示了官场的腐败、法制的不完善以及女性在传统社会中被剥削的现实问题,对历代读者有警示和启示的作用。
同时,《窦娥冤》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感情体验和思想内涵的文学经典,通过描写窦娥的悲惨遭遇,展现了她的高贵人格和追求正义的信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
四、学习收获通过学习《窦娥冤》,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更可感知其中蕴含的人性、权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
此外,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窦娥冤》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对我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学习建议在学习《窦娥冤》时,我们应该注重深入理解作品的文学内涵,探索其反映当时社会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意义,同时注意把握其时代精神和美学价值。
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高一语文下期人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 《窦娥冤》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窦娥冤》优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学法指导:比较阅读能力提升(D)一、阅读《滚绣球》,完成文后题目。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滚绣球]是()A词牌B宫调C曲目D曲牌2.解释文中加点词A合B糊突C错勘D怎生3.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二、《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三、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
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
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四、关汉卿[南宫·一枝花]不伏老[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我也会围棋,会蹴鞠。
会打圈,会插秧,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从这"自叙"中,可以看出关汉卿是怎样一个人?熟悉当时市井的多种技艺,性格坚强,追究人性的解放。
4《窦娥冤》(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赏本色语言,解窦娥形象——《窦娥冤》导学案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悲剧的社会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1.学习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2.学习难点: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第一课时:析矛盾冲突解窦娥形象课前学习任务一:自主完成以下任务,课上分享:1.查阅书籍、网络等资料,了解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文化常识;2.深入阅读文本,结合课下注释①的全剧剧情简介,分析该折戏中存在哪些矛盾冲突。
课中学习任务一解读连环画,梳理杂剧情节结合注释①和《窦娥冤》第三折,给下列连环画取小标题。
课中学习任务二寻戏剧冲突,聚焦曲词矛盾课中学习任务三改窦娥结局,明确悲剧命运建国后周总理看了《窦娥冤》后说,“观众看到窦娥死了,太压抑了,能不能让窦娥不死?”你能为窦娥改写一个结局吗?请试一试。
课后作业(二选一)①假如给窦娥一个临刑前申辩的机会,她会对现场的官吏百姓说什么?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一篇一段话,展示窦娥的内心世界。
②以临刑前窦娥的口吻,写一封给父亲的信。
第二课时:识“本色”之妙赏“当行”之美课中学习任务一看连环画,察曲词之异对比连环画“二月飞雪”脚本与曲词【二煞】,寻找其二者语言上的区别。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连环画脚本窦娥说:战国时邹衍遭诬陷,五月天降严霜。
我窦娥的冤比邹衍大,老天啊,六月飞大雪。
课中学习任务二对读散曲,识“本色”之妙关汉卿是元代戏剧大师。
他的戏剧语言除了以上那些一般戏曲语言的共性之外,还有他自己的特色。
下面,我们以【叨叨令】曲词为例,一起来探究。
4.《窦娥冤(节选)》导学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窦娥冤(节选)课文导入素养任务唱一曲《窦娥冤》感天动地,冤死的窦娥无人不怜,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抗争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而被毁灭?1.了解作家、作品及元杂剧的结构和特点。
2.赏析戏剧冲突并分析窦娥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
3.品味戏剧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学习本文鲜明生动、个性突出的人物刻画手法。
【自主预习】任务驱动一阅览资料·认识作者作者介绍关汉卿(约1 230—约1 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其首。
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多才博艺、能写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
一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不仅写剧本,有时还“躬践排场,面傅粉墨”登台演唱。
他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尚有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其作品取材广泛,斗争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是“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窦娥冤》。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任务驱动二深思精析·走进时代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
元朝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元朝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关汉卿借鉴“东海孝妇”的故事框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参考了当时有关的戏曲,创作了这部著名的悲剧。
《窦娥冤》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一、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二、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三、梳理课文结构四、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折【知识链接】一、元曲的分类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的词。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散曲套数:即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多的可达二三十支曲子。
全套押同一个韵脚。
套曲标题之前标明它所属的曲宫调以及它的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杂剧:宋金时期,在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艺术样式。
结构上一般分四折一楔子。
二、元杂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且由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1、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1窦娥冤关汉卿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1窦娥冤关汉卿导学案《窦娥冤》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初步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
课时重点1、阅读课文,正音释词。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初步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
课时难点:1、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2、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学法指导:诵读?讨论探究?点拨知识链接1、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所谓本色派:指关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
2小令是独立的支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
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4.1 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导学案
4.1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导学案重难点:(一)写作背景:《窦城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汉书・于定国传》记载:“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日:‘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
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那中枯旱三年。
”关汉卿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创作了《窦娥冤》这部著名的悲剧。
经过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窦娥冤》已不再是民间传说中“东海孝妇”的故事的翻版,而是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著名悲剧。
(二)作者简介: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
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刷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A.罪愆(yan)B.错勘(kan)C.盗跖(zhi)D.嗟怨(j4)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罪愆(yan)B.错勘(kan)C.盗跖(zhi)D.嗟怨(j4) 衔冤(xidn)装弘(chGng)尸骸(h6)埋怨(mdi)花簪(zan)湛湛(zhan)腼腆(tidn)古陌(玳)泪涟涟(lidn)刽子手(gui)哥哥行(hdng)暑气暄(xuan)2.对下列戏曲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末”即角色名,扮演男子,“外”即“外末”,扮演老年男子。
《窦娥冤》导学案参考答案
《窦娥冤》导学案参考答案一、戏剧家元杂剧梨园领袖杂剧班头窦娥冤救风尘二、1、杂剧散曲杂剧散曲2、一本四折末、旦、净、丑唱、科、白唱词科白3、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基础演练】明确:xiēdòu díqìng piēqùbózhēn zhuóyúbólēi tàzhōng chǎnzhèng chuài juàn dǔqìzhèng xī huáng zhīǒu tùnièkàng guìmán yǎnqiān zhíqiān【合作探究】1.《感天动地窦娥冤》楔子(序幕),苦命女偿父债卖蔡家,无奈父抛孤女应京试;第一折(开端),蔡婆婆索债险遭害,张驴儿救人生歹念;第二折(发展),张驴儿药死老驴儿,昏县官乱判葫芦案;第三折(高潮),窦娥临刑发誓愿,完美女子遭刑斩;第四折(结局),窦娥冤魂诉实情,千古奇冤得申雪;2、明确:“天”“地”比喻封建法制和封建秩序。
这段唱词对当时的黑暗社会作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控诉,是对封建法制与封建秩序的坚决否定。
3、(1)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主)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主)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2)明确:①这些矛盾冲突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庸,贪赃枉法;也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窦娥冤》学案临沂一中王全一一.文学文化常识:(一)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二)元代杂剧和关汉卿元曲分散曲和元杂剧。
散曲分小令(一宫调一曲子)和套曲(一宫调数曲子);杂剧由散曲+“科”+“白”构成;散曲只有唱而杂剧是“唱+演”。
1.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京剧主要是有四个行当:生、旦、净、丑。
生行中有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净行中有正净(重唱功)、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丑行中有文丑、武丑等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常用曲牌就有五百只以上。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戏剧角色背着舞台上其他人物对着观众说的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2、了解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关汉卿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有“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
十大古典悲剧: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诚《琵琶记》、冯梦龙《精忠旗》、孟称舜《娇红记》、李玉《精忠谱》、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成培《雷峰塔》二、基础知识1.注音盗跖()前合后偃()罪愆()苌弘()亢旱()暄()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
)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典故补充材料“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
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
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
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
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
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
第一课时1、浏览课文,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这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用简洁的词语为这几个场面标上小标题。
2、“真是比窦娥还冤哪”,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3、赏析窦娥的人物形象?第二课时1、、读“三桩誓愿”部分,理解课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三桩誓愿:①血洒白练:不落红尘。
②六月飞雪:洁白不染。
③亢旱三年:惩罚世道。
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奇愿”的情节?2、剧作者写两桩誓愿的应验,这在艺术性方面有什么效果?3、鲁迅:“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探究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10个曲牌有3个层次。
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2、①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而被判以死罪。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3、《滚绣球》这段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突出了窦娥有主见、刚强不屈和强烈的斗争精神。
曲子中运用了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来表现窦娥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窦娥埋怨、质疑、责骂天地鬼神,既是向天地辩白自己的冤屈,又是对天地没有主持公道的抗争,表现了她遭受巨大冤屈时的痛苦不平和满腔怒火,更突出了窦娥有主见、刚强不屈和强烈的斗争精神。
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叨叨令》这段人物语言朴素通俗,表现出一个善良、孝顺的窦娥。
这段曲中,主要运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现窦娥内心所想,此时她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表现出一个善良、孝顺的窦娥。
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快活三】【鲍老儿】这段语言朴素通俗,引用当时流行的俗语,表现了她的善良与温顺。
这是窦娥临刑前和婆婆诀别时的唱词。
曲子中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表现了她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回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悲不自胜的心情。
这些唱词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意蕴无穷,极为动人。
它让人感受到窦娥这位生命无端被戕害的青年妇女对生命的留念,而她临死前对婆婆提出的要求之低,又表现了她在婆婆面前一贯的善良与温顺。
通过窦娥的三桩誓愿: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表现了窦娥的不屈。
归纳小结:窦娥是:窦娥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善良,孝顺,有主见,刚强,有反抗精神。
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是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第二课时1、窦娥在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从内容上看,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
这不仅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在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三桩奇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
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斗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天动地的力量。
三桩奇愿也是剧作家的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凭借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或实现的事在舞台上民生并得以应验。
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惩治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坚强意志与美好愿望。
2、明确: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不仅设计了三桩誓愿,而且写了两桩誓愿的应验,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有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加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明确:课文写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
不仅表明窦娥的冤屈深重、反抗的强烈,而且显示她的愤怒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理想。
3.(1)高利贷的压迫,是酿成窦娥悲剧的远因。
其父窦天章向蔡婆婆借了高利贷而无力偿还,只得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卖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
剧中赛卢医同样是难以忍受高利贷的重压而心生恶念,谋害债主蔡婆婆,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偶然碰到救了,从而张驴儿父子就狼入蔡室。
这些偶然事件背后是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泛滥和社会管理的失序。
(2)流氓地痞的压迫,是造成窦娥悲剧的近因。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
统治者给属于统治民族的游民提供了巨大的政治保护伞,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敲诈勒索,为所欲为。
张驴儿父子正是这种社会统治制度的受益者。
(3)吏治的腐败,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
窦娥本来以为官府会主持公道,没料到官吏贪暴枉法,听信无赖流氓的诬告,不管青红皂白,严刑逼供,只凭屈打成招的口供定案,一审结案,即处死窦娥。
(4)元代社会的黑暗,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
由于受到高利贷、流氓地痞和贪官污吏这三层压迫,终于酿成了窦娥的冤案。
在这里,没有公道,秩序混乱,清浊不辨,善恶颠倒。
窦娥的悲剧,是善良的人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