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竹山房ppt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悲剧为何会酿成?
当初二姑姑与少年相互倾心时为何不撮合?
当他们偷欢被捉时,放佚风流的叔祖虽尽力 撮合周旋,但终究未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
而当少年死后,二姑姑殉情未死,男方家人 认为她此举“尚有稍些可风之处”,且自家人 也同意其“麻衣红绣鞋,抱着灵牌参拜家堂祖 庙,做了新娘”。二姑姑是否真心实意与死人 厮守终生?
一、(1——9)“我”和阿圆受邀去二姑姑家及我回 忆二姑姑的往事。
二、(10——15)初到菉竹山房,二姑姑的喜欢。 三、(16——35)我们参观菉竹山房,处处散发出阴森、 恐怖。 四、(36——55)二姑姑和兰花装鬼“窥房”。
小说开篇在叙述二姑姑故事时多次出现了蝴蝶, 有什么作用?
蝴蝶所呈现的是传统文化里才子佳人的意蕴,但凡蝴蝶成双成对, 主人事婚姻美满。而且故事原本就是个美好的开端,因为蝴蝶都是 二姑姑在闺中刺绣,那么姿态万千,使得拜师于叔祖门下的一位聪 明年少的书生心生爱慕,而且二姑姑也由于叔祖时常的夸赞芳心暗 许。让读者们认为最终的结局十分美满。
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在《清华周刊》(文学)月刊上 发表小说《离家的前夜》、《菉竹 山房》等,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 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
茅盾《子夜》的出版开拓了吴组缃的艺
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现点解剖社会生 活的各种断面,在《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 了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大平》、《樊 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 技巧,展现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 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 农村急剧破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赢得了文坛的赞誉。这些 作品收入《西柳集》(1934)和《饭余集》(1935)。
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为二姑姑可怕的身世作出了强烈 的衬托。一个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岂不就会沾染鬼气?
我初见二姑姑,感觉她老迈,“苍白皱摺的脸没多 少表情。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步法,和她老人家的脸 庞同一调子:阴暗,凄苦,迟钝。而且二姑姑还一直 说着怪话:“这些房子,每年你姑爹回家时都打扫一 次。停会,叫兰花再好好来收拾。福公公虎爷爷都会 让出去的。”又说:“这间避月庐是你姑爹最喜欢的 地方;去年你姑爹回来,叫我把它修葺一下。你看看, 里面全是新崭崭的。”不但让阿圆神秘惊奇,连瞪眼, 也顺道在我们面前设下了个悬念:当年的那个少年已 死几十年,可二姑姑却提及多此出现在这邀月庐,而 且有兰花作证:“我也常看见的,公子帽,宝蓝衫, 常在这园里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有鬼?
菉竹山房
作பைடு நூலகம்简介
吴组缃(1908—1994),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 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在宣城、 芜湖、南京读中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 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开始在《民国日报》副刊《觉 悟》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等短篇。
吴组缃出身于安徽农村,自小耳闻目睹了旧传统吞噬活 生生的青年男女的许多故事。他到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后, 接收了现代启蒙主义思想,“过的是电灯电影洋装书籍柏 油马路的另一世界的生活”,从而有了传统与现代比较视 野下的批判意识。当他重回落后、闭塞的故乡,往事的回 忆与现实的遭遇就触发了这篇小说的创作。
层次结构
蝴蝶双飞,自古是爱情象征,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古有梁祝化 蝶的千古美传,可两人却并非生前,而是等到死后才化蝶双宿双飞。 这结局未免太过悲惨,而这篇小说里也用了蝴蝶来象征他们的爱情, 可联想到梁祝,便可预知二姑姑与那少年的结果终究不会幸福。事 实也果然如此。单飞的蝴蝶是孤苦的,而二姑姑也犹如一只单飞的 蝴蝶,一生悲剧。
二姑姑的蝴蝶,引出了她一生的悲剧,也引出了作品接 下来的谜题:鬼屋。这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作者并未直言菉 竹山房是鬼屋,而是用了《聊斋》式的布局。从见到老迈的 二姑姑,到夜里所见所闻所感,无一不透露着这菉竹山房确 实像座“鬼屋”。
从记忆中的菉竹山房描写开始,作品以较多的笔墨来描写景 物:去二姑姑家的路上、二姑姑的家即菉竹山房的里里外外。 山峦、流水,“一缕太阳光也晒不下来”,“竹子一半是绿色, 一半已开了花,变成槁色”。菉竹山房内“石阶,地砖,柱础, 甚至板壁上,都染涂着一层深深浅浅的黯绿,是苔尘。一种与 陈腐的土木之气混合的霉气扑满鼻官”、“偌大屋子如一座大 古墓。”
传统礼教规定闺中少女是不可以见陌生男子的,也就是说如果二 姑姑当时突然告诉家人她与少年相爱了,那家人一定以此为伤风败 俗的家丑,这可是深为大家所羞耻的。所以二姑姑不能让家人知道 她的心思。那少年呢?也不敢。试想,书生虽然可以风流,但作为 正经人家的读书人,起码的道德礼节还是要恪守的,否则被视为拈 花惹草之徒,毁坏名节。于是两人有意也只得私下相会。而一旦两 人偷欢被抓,即便有放佚风流的叔祖撮合周旋,无奈众口铄金,流 言的威力哪能使他成全?众人之辞大抵便是封建礼教的屠刀了。并 且很荒唐的是,二姑姑居然可以被家人同意安排与灵牌成亲,难道 她的幸福家人就看的那么轻?二姑姑终究是嫁给了一个死魂灵,19 岁的少女按常理是不会轻易坚守住寂寞煎熬的,可她熬了下来,想 其因由,不外乎两种:一是心死,一是被迫。从故事中可得出二姑 姑心死是一半,被迫也是一半。因为爱人已死,倍受打击,而且丑 闻众人皆知,定难再嫁个好人家,于是乎只得从命。
1935年1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国文教师和秘书, 长达12年之久(有间断)。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鸭嘴涝》 (又名《山洪》1946)和《铁闷子》等短篇,反映农民、士兵抗日意 识的觉醒。1946-1947年随冯玉祥访美,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
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 究等课程。
背景简介
作品写作并发表于30年代初。尽管已经受过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的洗礼,但30年代的中国,除了一些大城市在 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稍有变化之外,广大的农村一切 如旧,尚未受到现代意识的冲击,封建礼教、迷信思想与 落后习俗仍然沉重地压抑和统治着农村大众。在当时的经 济压迫与传统意识形态的精神奴役下,女性的地位是最低 下的,命运是最悲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