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字面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形容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尚不全面,故不识事物其真正本质。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朝代】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题西林壁》是诗人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写诗人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长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
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还。
卒于常州。
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结合前面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品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作品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一句关于山的描述。
山峰远近高低并不相同,从不同角度观察山峰,其形态也会有所变化。
这句诗意地描绘了山脉的壮丽景色和多样化的形态。
中国是一个山地丘陵较多的国家,拥有着众多峻秀山脉。
山脉蜿蜒起伏,高低不一,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山峰景观。
当我们站在山的侧面观察时,山脉像一座座岭峰屹立,形成一道道壮丽的屏障。
而当我们站在山的横面观察时,山峰则展现出了巍峨挺拔的形态。
无论是横看还是侧看,从远处观察到近处,山的高度也会有所变化。
远处的山峰,看起来高不可攀,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接。
而近处的山峰则更加真实可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山的纹理、林木和石头,感受到山脉的力量和厚重感。
除了高低不同,山峰的形态也各异。
有些山峰宛如尖峰刺天,如剑指云霄;有些山峰宽广而平缓,如一座座丘陵。
有的山峰顶部平整,如台地,可以供人行走;有的山峰颠峰尖锐,如刀削般的边缘,看起来峭壁陡峭。
有的山峰森林茂密,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有的山峰草木稀疏,光秃秃的,寒暄而凌厉。
山脉之美,正是来自于其远近高低各异的特点。
远处的山峰更具神秘感和壮丽感,给人以凝重和庄严的感觉;近处的山峰更贴近我们,更具亲近感和真切感,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的感觉。
山脉的纵向和横向的差异,赋予了山脉更丰富的景观和更多的探索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诗句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是描述大自然山峰的美景,也可以引申为人生的哲理。
人生如行走在山脉之间,远近高低都不尽相同,人们的经历和感受也都是多样化的。
人们应该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审视自己的人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山川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智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描述了山峰的壮丽景色和形态变化,并引发了人们深思和感悟。
山脉的多样性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也给予了我们人生智慧和思考的空间。
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山的壮丽景色,也用这种智慧来看待人生的远近高低的差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是什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是什么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蕴含的哲理:当你想要去认清楚一个事物的本质时,整个过程必须要保持全面客观,冷静的去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局部的一些现象所迷惑掉。
这首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诗句,描述了一个人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看山,所得到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
这句诗意味深长,它可以引申出很多哲理和道理。
它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的,而得到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对待问题和事物的时候,要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否则就容易产生偏见和误解。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问题的表面,不能从更深层次去追寻问题的本质。
就好像看山一样,如果只站在山脚下或者山顶上,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山的一个侧面或者山的顶端,无法全面地了解山的真正面貌。
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认识。
一个人在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如果只从一种角度去考虑,往往容易陷入思维的僵局。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有时候,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寻找,所以才会错过。
这句诗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别人的观点是否正确,而应该尊重并倾听不同声音。
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需要理解并接纳不同的观点,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争论和冲突,不同观点的人往往不能达成共识,甚至产生矛盾。
这时候,我们可以回想起“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去审视问题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的观点。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使得双方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跨界合作或者思维碰撞,从中产生创新和进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启示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事物。
只有打破思维的局限,兼听则明,才能获得更全面的认识和更好的结果。
题西林壁的大概诗意
题西林壁的大概诗意题西林壁的大概诗意《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中心思想《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名家点评毛谷风: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宋人七绝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徐中玉:此诗说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
”(《苏东坡文集导读》,巴蜀书社,1987年版)郑孟彤:此诗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
”(《中国诗歌发展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游国恩等: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5、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每次读到这句诗,总是能勾起内心深处的共鸣,感慨自然山水之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望着远处的山岭,只见山峰起伏,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岳,高耸入云,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有时候只能看到山的这一侧,而另一侧又会变成一个峰,这些山峰和山岭一个接一个,仿佛连成了一片山川之地,让人不可思议,亦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远近高低各不同”,纵观整片山脉,不难发现大小形态各异的山峰,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宽有的窄,有的平顶有的尖峭,不论远近高低,每一个山峰都有它独特的形态和特点。
这样多样化的山峰景象,生动地揭示了大自然的多彩与变化。
无论在山的哪个位置,它的样貌都不一样,虽然它们在建立在同样的起伏、结构和成分之上,但在时间和风化的影响下,它们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风姿。
或许我们可以借助这句诗语,来推广人们成就事业的积极心态。
大概每个人在职场上都会面对形形色色的挑战,有的可能特别艰难曲折,有的则可能并不那么艰辛。
无论何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在眼前的不确定中要有一颗不熄灭的信念,随时提醒自己,人生就像山川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所面对的困难也是各具特点的。
在这样的考验中,不要忘了强化自己的胸怀和心理素质,抛开那些困难,勇往直前,攀爬人生巅峰。
最后,不管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任何挑战,都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和解决。
像这句诗所描绘的,无论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峰山岭,还是在生活工作中,人们所面对的困境与冲突,都需要我们具备面对的勇气和心态。
相信只要肯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我们就能够迎来事业成功的喜悦,也让这句诗语更加深入人心,传承至今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_1
精心整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译文】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活哲理,从而启发读者辩证思维、举一物而晓万事、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作品充满理趣和对事物的思考辨析。
诗人看山同时又是在看人事看社会,指出立足点不同,观察事物结果殊异。
只有跳出圈子,把握事物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认识。
诗人用韵没有泥守律绝基本定式,首句韵脚用了邻韵。
峰为冬韵,同、中则为东韵。
整篇平启顺乘跳转妙合,精巧别致。
深入浅出,充满智慧,品味无穷。
【赏析二】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赏析三】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真正人生走一遭,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有几个人能看清楚宦海沉浮,荣华富贵,酒色财气呢?苏轼说:看不清的缘由是:身在此山中。
苏轼通过自己一生的经历,历经宦海沉浮,荣华富贵,酒色财气。
他最后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了佛家与道家讲的出世的境界。
他把一切都看明白了。
事实上佛家道家讲的佛与道,不是叫人都厌世,都当和尚,而是像苏轼一样,修心出世,用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
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岭即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侧即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峰即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这两句意思是说,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等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从写作方法来说,我们可以从远近、高、低这些方位词看出诗人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似乎在诗句中浓缩了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景象,仅仅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千姿万态的庐山特点概括出来,虽说是务虚的笔法,但给人以审美想象的空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
这句诗描绘的是人们站在高处远眺,看到的景象不同。
有些山岭在侧面看去,岩石嶙峋,形成山峰,而从正面、斜面看去,就会看到山岭的横向形态,像一条条岭脉。
这十分形象而美妙,让人在诗中窥视到了大自然的奥妙。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也有着深刻的哲理内涵。
首先,它告诉我们,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去,所呈现的形态各不相同。
这就是著名的相对主义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比如说,我们在看一件物品时,如果从正面看去,可能会觉得它很漂亮,而如果从侧面或反面看去,就会发现它也许有些瑕疵或缺陷。
同样,对于一个人或一件事情,我们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才能全面理解和评价它。
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一根筋地思考问题。
其次,“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
众所周知,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各种各样的。
有时候我们会站在事情的高处,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和豪情万丈;而有时候又会在谷底徘徊,感到彷徨和无助。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众所周知,越是高处,越能看到更广阔、更开阔的视野。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盯着眼前的问题或困难,就会忽略这种可能性。
最后,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王之涣对自然的热爱和钦佩。
他把自然的巨大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多姿多彩。
每个人都应该像王之涣一样,用赞美的心态去看待自然,去欣赏自然的美好。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抚慰内心的深处,从而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题西林壁注释及译文
题西林壁注释及译文《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原文:《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译文: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注释:1)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4)侧:侧面。
5)各不同:不相同。
诗词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这句诗以其简练而意境丰富的语言,表达了人生道路的曲折和多样性。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自然风景,所见所感都不尽相同,正如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观。
在远处看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层层叠叠的屏风,横向整齐地排列在大地上,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而在近处,峻峭险峻的山峰则屹立在大地上,耸立着直插云霄的高度,象征着生命的
崇高和伟大。
不同的观察角度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隐喻了人生的曲折和多样性。
人生如同山峦,有时平坦缓和,有时险峻崎岖,远远望去,世界似乎充满了不同的可能性和机遇。
每
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山峦,面对不同的环境和挑战,每个人都会有着不同的选择和抉择。
正如诗中所描述的,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生之路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
和感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寓意着人生的多姿多彩。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峦的形态各异,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多样性。
正如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有着不
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轨迹,也正因为如此,世界才会显得如此的丰富和多彩。
无论是在远
方还是在近处,无论是在高处还是在低处,人们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
从唐代诗人王昌龄那里借来了灵感,思索着这句简短而意蕴丰富的诗句,是何等的博
大深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形容着登上高楼,可以俯瞰山岳,远近高低各有不同之美。
这句诗言简意赅,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多样性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事物,这些事物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观感和体验。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种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事物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
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用来形容山水风景。
中国是一个山水之国,拥有许多著名的山和美丽的水。
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这些山和水的景色都各具特色。
有的山峦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有的水流波澜壮阔,波光粼粼。
这些山水景色无论远近高低,都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寄托。
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无论远近高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有的人在远处可以看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潜力;有的人在近处可以发现他们的才华和智慧。
这些差异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关系,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相互学习和理解。
远近高低各不同还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变化和经历的不同。
时间是一种无法逆转的流动,它会让一切都有序地发生并随之改变。
远离过去,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经历的成长和变化,而近乎未来,我们又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展望和潜力。
无论是远近高低,时间的流转都让我们得以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远近高低各不同还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人们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观感和判断。
有的人站在远处看待问题,可以更加客观和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有的人站在近处看待问题,可以更加关注问题的细节和实施情况。
这种多样的观点和态度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事物,增加了我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深入人心,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更加细致地感受到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无论是山水风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时间的变化还是人们对事物的观点和态度,远近高低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考。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古诗《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一、作品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三、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四、作品鉴赏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五、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拼音版题西林壁héngkànchénglǐngcèchéngfēng横看成岭侧成峰,yuǎnjìngāodīgèbùtóng远近高低各不同。
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不识庐山真面目,zhǐyuánshēnzàicǐshānzhōng只缘身在此山中。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的道理是: 人如果置身在一件事物当中,是难以看清楚事物的真正面貌的。
这句诗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原文《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想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首先看看这句话里面的几个词的意思。
”不识“的意思是不知道,不懂得。
”庐山“是中国的名山,比喻好的事情。
”缘“的意思是因为,并不是缘分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有点类似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
意思是: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正如现在的我们,看到一件事情的发生并不能只看表面,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俗话说当局者迷,我们应该跳出迷局,看清现象。
比如我小时候总以为妈妈偏爱哥哥,让哥哥保护我,而我觉得我不需要保护,不要哥哥也是可以的,哥哥分享了妈妈给我的爱,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有哥哥,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有我啊,哥哥是大的,我是小的,理应有他没有我才对。
现在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给后人的启示: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_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译文】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赏析一】这是一首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的绝句。
但艺术构思和表现主题迥然不同。
原诗题在江西九江市南西林寺墙壁。
李诗具体描写了香庐峰瀑布以烘托庐山气势,达到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
苏诗则无描写具体景点,而是总揽庐山,别具慧眼,生动而形象地从中道出生活哲理,从而启发读者辩证思维、举一物而晓万事、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作品充满理趣和对事物的思考辨析。
诗人看山同时又是在看人事看社会,指出立足点不同,观察事物结果殊异。
只有跳出圈子,把握事物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认识。
诗人用韵没有泥守律绝基本定式,首句韵脚用了邻韵。
峰为冬韵,同、中则为东韵。
整篇平启顺乘跳转妙合,精巧别致。
深入浅出,充满智慧,品味无穷。
【赏析二】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诗意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 解析:这两句诗描述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时,所得到的不同视觉感受。
它通过对庐山不同视角下的景象描写,展现出庐山的雄伟多姿,同时也为后面的哲理感悟做铺垫。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诗意: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 解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所处位置(主观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全貌。
就像在山中看山,由于视野受限,不能看到山的整体形状一样。
二、练习题(20题)(一)理解性默写- 解析:这两句诗直接描绘了庐山从不同角度看呈现出不同景色的特点,是对庐山景色的直观描写,所以在考查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时,应填这两句。
-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对在山中难以看清庐山全貌的现象,引申出人们认识事物时受自身局限的哲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相符。
(二)字词解释3. “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A. 题目B. 书写,题写C. 问题- 答案:B- 解析:“题西林壁”的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在这里是书写、题写的意思。
4.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岭”的意思是()A. 高大的山脉B. 山峰C. 小山丘- 答案:A- 解析:“岭”在这里指连绵的高山,与“峰”(高耸的山峰)相对,从诗句中“横看”的视觉效果来看,是连绵起伏的样子,所以是高大的山脉。
5. “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A. 缘分B. 因为C. 沿着- 答案:B- 解析:“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只是因为自己在这座山里面,所以“缘”在这里是“因为”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知识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它所蕴含的哲理知识,让人感慨万千,引发了无数思考和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探讨这句诗所体现的深刻哲理。
一、从景观角度看:“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描绘了山峦起伏的景象,远处的山峰显得疏密错落,近处的山岭则更加清晰壮丽。
这种景观给人一种开阔、变化万千的感觉,使人不禁对自然的奇妙产生敬畏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世界上的事物多姿多彩,远近高低所呈现的景象也各有千秋,这正是自然万物的魅力所在。
二、从心境角度看:“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也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人生就像是一座大山,有时处于低谷,有时可以登上高峰,远处的困难看似艰巨,近处的挑战又会变得更加清晰。
正是因为人生的起起伏伏,让我们有机会体验到不同的人生阶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过往的风景。
三、从道理哲学看:“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变化观念。
古人常常将自然界的景物作为哲学思考的载体,认为天地万物皆在变化之中,而变化的规律又是有序的。
这句诗意味着事物皆在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正是贯穿于变化中的规律和秩序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变化和多样性正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总结起来,我们从景观、心境和道理哲学的角度,解读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知识。
无论是对于自然景观的领悟,还是对人生境遇的体悟,又或者是对道理哲学的思辨,这句诗都散发着深刻的哲理智慧。
在现代社会,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更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理解这句诗所传递的智慧,让我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更加深入、广泛地探索。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对这句诗的理解是,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景象,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世界的探索和对生命的领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近高低各不同
邢台市第十二中学 高红义
课型:读写联动课型 阅读篇目: 1、《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 方》 2、《飞红滴翠记黄山》
学习目标: 1、学习游记文章中写景的方法
2、能够运用写景的方法写作和 修改习作。
环节一 整体感知谈内容
学生活动: 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两篇游记的内容, 仿照下面例句填写:
本文描写了 表达了
景色 , 感情。
环节二 你言我语品手法
学生活动: 思考两篇游记中都采用了哪些写景 的手法,思考后和同组的同学交流 补充。
游记写景方法: 抓住景物特征 ,多种角度观察, 多种感官运用,借景抒情,动静结 合等
环节三 牛刀小试学方法
学生活动: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写景的方法修改 自己的小作文,然后在班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