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文言文翻译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和翻译文言文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古典经籍多由文言文写成,因此学会翻译文言文是我们接触历史的必要前提。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使得翻译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就文言文如何翻译作了一些探讨,在直译法和意译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 直译法; 意译法
On?the?Translation?methods?of?Classical?Chinese?in?Middle?School
Liang Lamei
(Liberal Arts of College of He Xi University Gansu Zhangye 734000)
Abstract: classical Chinese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xtbooks in middle schools. Learning and translating classical Chinese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but also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us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motherland. Classical scriptures are mostly written in classical Chinese, so learning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us to contact histor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lassical Chinese and modern Chinese, which makes translation difficult. This paper makes some discussions on how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and summarizes them on the basis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Key words:Classical Chines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使用最基本的书面语言,许多中国古代在哲学领域、历史以及科学等方面的著作,多是用文言文编著。它是历史发展的遗珠,是大浪淘沙之后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终将会引领我们不断前进,成为我们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绪论中讲到:“古代汉语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将先秦口语作为前提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和后来各朝各代作家模仿古代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文言;另一个则是把北方话当做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始于唐宋。”[1]1马忠在《古代汉语语法》中提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规则上基本是相同的。”[2]因此在语法方面不需要仔细探究,又说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消亡的印记,都会反映到词汇上来,使得新词不断涌现,旧词不断消失,词义也一样不断更新发展。”这反而解释了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当中进一步探究了这种差异“如今构词越
来越多音节化,由于新词不断增添,通常早就不再使用造字为词的旧方法,而改用组字为词的新方法。汉字是单音节的,而组字为词都是多音节的。”[3]34古今词汇的变化差异使得文言文翻译工作有了可行的依据,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翻译学习文言文。目前,翻译法不外乎直译法和意译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依照原文的词语句式逐字对译,尽可能让原文的每个字(词)在翻译之后的句子中都有解释,一一对应。”[4]《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中这样解释。这当中提及了一个概念 “对译”,在我看来“对译”就是参照原文的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进行对应翻译。邵旭峰在《谈古文翻译》中指出直译“是一种可以适用于各时代中所有较接近现代语言习惯的文字。”[5]而且直译法强调直截了当,极少发生变化。在《从<论语译注>看古文今译》一文中,张杨评价直译法为“它最显著的特点即忠实于原文,能最大限度地使原文保持特色”。[6]直译法还有利于文言字词知识的积累,避免出现文意的缺失或赘余;但词句也有可能比较生硬。直译法又可以细分为更具体可行的技巧,宋琪在《文言文翻译实用九法》中将直译法翻译技巧分为:“保留法、补充法、删除法、替换法、调整法、选择法、灵活法,固定法和意译法”。[7]此中,选择法是针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词义选择而言,灵活法又是词类活用现象的翻译技巧,这两点其实可以归纳入调整法。意译法不同于直译法的简单直接,可单独列出,补充法也是针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因此最后便可简化为“留、删、换、调”四字技巧。
(一)留
留,即保留。《文言今译学》当中对保留法的解释为:“对专有名词,文言今译也和翻译外语不同。对古文主要采取保留的办法”。[8]“古代汉语中存在各种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在翻译时都不需要,直接照抄保留,只有在不翻译不明白意思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不需要翻译,直接进行保留”[9],《高中语文知识一本全》中对保留的范围作了这样的限定。由此可见,文言翻译虽然是基于古今词汇的差异才得以进行的,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传承上,仍然有许多延续,使得一些古汉语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意义并未改变。“保留法”也恰好契合了古今词汇词义相同时的翻译原则。
例如: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滕子京”,作为人名直接照抄保留,巴陵是一个地名,庆历是年号。所以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季,滕子京因为被贬官到
巴陵郡担任太守。
②“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醉翁亭记》)“太守”,官职名保留不译,翻译为: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里喝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
③“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醉翁亭”,建筑名保留不译。翻译为:山势蜿蜒回环,路也随山势弯弯曲曲,泉水上空架着一座像张开翅膀的鸟一样的亭子,那是醉翁亭。
④“邹忌身高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其中,“八尺”是度量衡不进行翻译,句子应翻译为:邹忌有八尺多高,容貌长得清秀美丽。
(二)删
在《文言文翻译技巧之直译》中,作者李俊杰指出:“在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些不需要翻译的文言虚词,有的仅仅起语法作用,并没有实际意义。虽然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这些词在翻译时,常常因为没有相应的词义可以来表示,因此必须删除。”[10]如,发语词、音节助词、结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等词。这类虚词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很明显没有存在的意义,尤其是按现代汉语的行文习惯也确实不存在大量无实意虚词;如此看来就更应该删除不译。
例如: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若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其中,“夫”作为句首发语词,删除不译。译为:其他的六个国家和秦国全部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各方势力虽然比秦国薄弱,但是还是可以用不用贿赂秦国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
②“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其中,“兴之”的“之”仅仅作为音节,应该删除不做翻译。译为:天空浓云密布,黑云压城,突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因而禾苗也就充满生机地生长起来了。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之”在此句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做翻译。翻译为:不理解文辞的休止和句子的停顿,不能够解决疑难杂问。
(三)换
词类活用的产生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常规语法功能方面做比较而得出的一种文言现象。分析词类活用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张联荣先生在《关于词类活用的两个问题》中指出:“活用的范围仅限于一个词,指一个词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它的原有类属发生了暂时的变动,换个说法,假设对象是两个词,那么一定不能当成活用处理”。[11]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当中十分基础常见的文言现象,是指一些词临时改变了它原来的用法,产生新的语法功能。近代学者陈承泽在《国文法草创》中对词类活用作了新的解释:“每一个汉字所对应的每一个义项‘只有一质而可有数用’,采用它本来的用法就
是本用。了解了它原本的用法,那么接下来活用就可类推。”[12]因此词类活用是为了便于研究和翻译文言文而推导出来的一种语言学习规则。在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按照常规理解不通,只有变通理解。此时,词类活用就具有了相当重要的意义。转换法便是在词类活用这一特殊现象当中应运而生。
词类活用的类型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
例如: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原来的意思是名词“干肉”。在此句中作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之)变成干肉”。
②“左,乃陷大泽中。”(《垓下之围》)“左”本来是方位名词,在此句中活用作动词,是“向左走”的意思。
以上两例分别是普通名词的活用和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实际翻译时,我们应该首先要根据整个句子的语境来考虑这个词的正确用法,鉴别名词是否发生活用,作为动词来使用。
“使动用法的本质是以动宾式的结构去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尝试把位于兼语前面的动词去掉,并且把兼语后面的动词转移到兼语的前面,如此改变就成为了使动。”[1]485这是王力先生对使动用法的解释,下面将举例说明。
例如: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归”,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其属性本来不带宾语。但如果用作使动用法,就变成了带宾语的“使之归”结构。
④“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句中的“从”只能理解为“使…跟从”,及物动词由于其属性本身带宾语,所以使动用法非常少。
⑤“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小之”结合文意应该理解为“使它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让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备这个形容词本身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某个状态。
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鲁”,应理解为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意思是感到天下很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含义是指谓语具备“认为宾语怎样”或者是“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⑦“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一词本来是名词属性,在这个句子中应该按意动用法来理解,意思为“用招待客人的礼节来对待他的父亲”。因此一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
⑧“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此作状语,表所处;名词作状语的情况还可以表比喻、对待他人
的态度或工具。
为了把文言文翻译成既符合现代汉语规则又方便理解的语言文字,因此研究这些特殊的实词由于处于特殊的语境而临时拥有了并不符合常规语言习惯的语法功能的现象成为了学习文言文非常必要的点。
(四)调
在《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阐述》一文中,作者认为“调是针对文言文倒装句的内容。其中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在翻译中应将倒置成分进行调整,否则将与现代语法不符。”[13]明确解释了调整法的使用条件,以及运用此方法的原因。众所周知,现代汉语句式较为灵活。而古代汉语则有丰富的特殊句式。比较常见的有: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和被动句。各句式特点鲜明,翻译时需辨别句式,掌握特点,灵活翻译。
省略句最常见的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等。主要原因是文言文行文简洁、用词精炼,一般不重复前文用词。省略句翻译时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没有比较明显的句式标识。我们在翻译时发现句意不同或不明时,应及时联系上下文找出作者省略的部分,认清是何种省略,再进行翻译,下面将对主要省略句式举例说明。
省略主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例如: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句子存在省略宾语。在文言文中省略动词或介词后的宾语的现象非常普遍,省略掉的大多是代词“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存在省略介词现象,当介宾结构充当补语时,介词往往被省略。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倒装句其实质是文言文句法结构的一种变式,是句子的成分位置进行倒装。”[14]85-86在《怎样学好文言文》一文中如此定义。倒装句相对来说不太容易懂,它主要分为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和定语后置。倒装句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强调、或者突出某些词语的目的而不得已颠倒原有语序。因此,倒装句在翻译时,首先将句子成分重新整合成汉语表达的规范句式,然后逐字翻译。
例如:④“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属于主谓倒装句,谓语“甚矣”前置,起强调作用。翻译时首先调整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最后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⑤“沛公安在?”(《鸿门宴》)这个句子中的疑问代词“安”作宾语,位于于动词前面。应该翻译为:沛公在吗?
⑥“战于长勺。”(《曹刿论战》)是一个介词短语作状语,为了强调这个状语所以放在动词后面。
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