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介绍

合集下载

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公示

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公示

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公示摘要:1.项目背景2.项目内容3.项目目标4.项目实施5.项目评价6.项目公示正文:尊敬的读者,您好!近日,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公示已正式发布。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该项目的内容、目标及实施情况,我们特此整理了以下文章,以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启动了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置了多个研究课题,包括但不限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等。

三、项目目标项目旨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同时,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项目实施项目将由教育部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

实施过程中,将采取课题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确保项目质量。

五、项目评价项目评价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形式评价与实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的成果、效益、影响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优秀课题成果将予以推广应用,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六、项目公示为确保项目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教育部将对项目申报、评审、立项、验收等环节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内容将包括项目名称、课题负责人、研究单位、课题简介等。

综上所述,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旨在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将密切关注项目进展,为广大读者带来最新资讯。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 以就 业 为导向 ,推 进 办学思 想和理 念的 转
目被教 育部列 入落 实 《 国家 中长期教 育改革 和发展
规划纲 要》试点 项 目。 五是 职教信 息化 建设 彰显推 力 。中职学 校 已全
变。学 校办得好 不好 ,在 于教育质 量是 否落 到了实 处 ,而检验 教育 质量 的唯一标 准就 是市场 需求 和就 业 导 向。按 社会需 要办 学 , 目的在 于培养 具有 现代 专业 理论 、专业技 能 、高素质 的技 能型人才 ,真 正 实现 “ 有教无 类 ,低 进高 出 ”的培养 目标 ,使学 生 “ 升学 有希 望 ,就业 有优 势 ,创 业 有能 力 ,终 身学
校企 合作不 仅推 动 了教 育教 学改革 ,而且 为学 生就 业开辟 了广 阔 的空 间 。2 0 年 ,我省 启动 了职教集 08 团建设 ,组 建 了服 务外包 职业 教育集 团 ,现 有7 所 3
学 校和4 家企业 加盟 。通过 职教 集 团运 作 。开辟 了 6
企 业需求 、订单 培养 、学生 实 习 、学 生ຫໍສະໝຸດ 业 的通畅 习有基 础” 。
二 是 加 强 实 习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强 化 学 生职 业 技
部 建 成 校 园 网计 算 机 教 室 和 远 程 职 业 教 育 网络 。 2 0 年 ,我 省在 全 国率 先建立 起 职业教 育远程 学习 08 支持 服务平 台 ,建立 了全省 职业教 育学 爵支 持 服务 中心 ,下设声 像学 习课 件制作 基地 ,组织 国家级 职 业院校 和教科 研部 门开 发专业教 学软 件糯 深件 ,拉 近 了理论 与 实践 的距 离 。 目前 有2 个 专监 3 7 7 o 门 教 学 课 件 和4 0 多 集 影 像 课 件 纳 入 职业黼 资 源 00 库 ,实现 了全 省4 所 高 职和4 5 中职 学楱 网上 优 4 1所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分析现状和教学理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并进行案例分析。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评估效果并总结经验,以期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背景介绍部分介绍了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引出研究意义和目的,即探讨更符合实际就业需求的教学模式。

通过本研究,可以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最后提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通过本研究,有望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朝着更加就业导向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课堂教学、就业导向、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案例分析、效果评估、问题与展望、研究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新兴科技持续涌现,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一环,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学校教育的评价。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以期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促进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中职学生更好地就业创造条件。

1.2 研究意义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掌握计算机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越来越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尤其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高职教育驶入内涵发展的轨道。

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重心从重点抓规模扩张向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重点抓教学质量上。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所有教学内容和进程规划的总和,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教育类型与层次的差别主要通过课程理念、模式、结构来体现,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成功,关键在于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

特别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实效性。

需要职业院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因而主动地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下工夫,注重内涵提升,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关乎自身生存的行动。

许多院校、教师开始探索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在这些改革中,最具广泛性的就是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改革方向。

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方向,源于当前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大量深层次问题。

许多教师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2-3年后竟然不会。

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不高导致就业竞争力低下。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作者:陈红云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08期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迈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而且中国经济在加入WTO 以后,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损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技强国之路。

在当今的大形势下,职业教育直接依赖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合的人力资源。

当然,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必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的职业教育,学科型的教学体系使用了几十年,自进入90年代后,在总结办学的得失和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产生了一大飞跃。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大转变就业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发展职业教育,需要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出口”拉动“进口”,已成为职业教育同行的共识。

1.转变办学思想,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绝不能理解为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

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繁荣、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推进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转向市场驱动,从政府直管转向宏观引导,从传统的学科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的结合。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素养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

2.转变办学模式,以“订单培养”的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

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建立健全的顶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素质,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使学生可以分段分区完成学业。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公报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公报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公报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时间:2012-09-19阅读次数:8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邓泽民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JA060049)。

课题组成员有:主要成员:吴学敏刘文卿陈庆合姚梅林聂承启邸卫民段银田耿世刚苏北春吴全全汪燮华。

一、研究的背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为此,《决定》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因此,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虽然属于教学理论的范畴,但由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也有着自身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主要通过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

这样,职业教育就需要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

当代教学理论一般分为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

也有结构主义、掌握学习、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范例教学、发展性教学、过程优化、合作教育和后现代主义等10大影响较大的教学理论。

这些教学理论对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没有哪一种教学理论是建立对职业教育的价值之上的。

职业教育的价值虽然在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满足职业发展需要方面的作用则更加显现出来。

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养成职业特质、形成职业能力,最终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就必然需要建立在职业特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之上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且目前有关研究十分缺乏,因此,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杜召芳教授、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系主任袁传刚教授的意见2011年1月8日安徽服装职教集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安徽合肥服装学校展演大厅隆重举行。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王鹤龄,中国纺织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职成教学会会长金辉,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江春,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严立鸣,合肥市政府副市长杨增权,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东华大学张文斌教授以及省安徽省服饰协会秘书长余敏评价意见因我校毕业生优秀的缘故吸引报喜鸟集团所属宝鸟服饰有限公司落户合肥双凤工业区合肥联亚制衣有限公司、安徽宝鸟服饰有限公司对实习和就业学生评价江苏飞洋鱼制衣有限公司对学生鉴定在校生对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的教学评价毕业生汪海洋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对学校工艺课程评价毕业生张应俠现为安徽格尔服饰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对学校工艺课程评价93届朱丽简介94届王明明简介朱丽,女,霍邱县人,1993年毕业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毕业后被学校推荐至日本从事服装研修,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及日语语言进修。

1996年回国后,在福建创办泉州嘉宇纺织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公司专业生产服装、箱包面料等高科技面料产品。

于2007年在香港创办香港联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旗下有安徽虹彩化工有限公司、东莞联舰虹彩纺织公司、深圳联舰合成革有限公司等企业。

为报效家乡,集团公司于2011年在安徽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安徽联舰合成革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高档超细纤维服装面料产品。

王明明,女,合肥市人,1994年毕业于合肥服装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1995—1997年就读与中国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专业。

1998年初开始自主创业。

2002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个人品牌MINS ,同年,在香港注册同名个人品牌MINS 。

同年成立合肥柏瑞服饰有限公司,下设一家高档女装专营店,一个服装制作生产工厂。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正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职业教育不仅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就业率低等,这需要我们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

本文将以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为主题,探讨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必要性1. 职业领域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造成学生毕业后就业能力不足,就业率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

有必要对现行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学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许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毕业后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3. 社会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常常被诟病。

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紧迫性,必须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的地位,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

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所学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其职业素质和能力。

2.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课题

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课题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急需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研究,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传统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相对较少。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为主,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他们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无法胜任工作。

2.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有效解决。

3.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经费、设备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学校无法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进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增加实践教学资源。

通过改革,可以增加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了改革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比例,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加大投入,建设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

学习情境(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学习情境(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二、国内外高职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三、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观及课程特征四、职业导向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职业导向课程设计开发的思路(二)项目课程开发(三)“双证”课程开发(四)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五、高职教育的几种课程模式的适应性分析附件:职业导向课程的实践举例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研究与实践一、研究背景世纪之交,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规模实现了空前的扩张,无论是学校数、招生数还是在校生数都有了很大发展。

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然而,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要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可,必须提高其发展的内涵水平。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特别是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发展,最终也会归结到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简史,人们对近代高职教育性质的质疑,对现代高职教育意义的诟病,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培养目标的模糊,以及由此引起的课程的“学问化”、“学科化”问题。

因此,解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探索高职教育课程应然的价值取向,建构适应高职教育性质的新课程体系,必然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职业工作岗位上第一线上从事操作、服务或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这与以培养基本文化素质、没有明确就业目标的普通教育有着极大区别。

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课程的作用就在于使学生获得各种高技能、掌握为各种高技能服务的相应知识。

因此,高职课程目标必须按照职业领域加以确定,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

从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目前存在的不足有:(1)长期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目标模糊,在基础素质和实践能力之间摇摆不定,其原因是对“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等基本问题认识不清。

(2)当前一方面高职院校进行课程与教学的改革热情很高,需要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教学实践,而另一方面来自国内有名的研究机构的关于高职课程与教学的许多理论,能够真正被高职教学一线采用的却并不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范文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范文
3)学校科学理性地选择课程资源是另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在我国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呈现出劳动部门、人事部门、行业部门、国外认证机构(行业组织、企业、第三方认证培训组织)、国内企业证书颁发的各种证书并存的局面。就其表面现象看,略显混乱,这是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的必然现象。目前,大批量、成建制地规模化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提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所以,与此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及认证,纷纷涌现,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非常不成熟的培训机构及其颁发的证书。因此,职业院校在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时,更应该慎重选择,准确把握“双证书”制度的精神实质——更有效、迅捷、大规模地培养技能型人才,鼓励院校引入行业培训课程资源,吸引行业及其他培训机构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促进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各项改革。
(3)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课题组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双证课程”开发路线图》(草稿)进行课程开发并构建评价标准。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是本项目研究实施的重要思想工具。从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方法上看,国外已有较成熟理论,并且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在沟通学校教育与职业标准、行业技术培训标准、企业标准上有独到的方法。目前,国内的课程开发都缺少提取职业能力的系统方法,这就导致在如何将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转化为职业课程要求时可能出现偏差,“就业导向”的课程观的可能留于形式。现在,打破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包括教育部和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在内的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界的共识。我们拟根据职业能力结构理论,从职业功能的角度、从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的角度进行职业分析,这是两大类分析方法。并尝试根据不同职业(专业),可采取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产品(服务)分析、典型技术分析等不同思路,综合应用国内外成熟的各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行业职业分析的具体工作(尤其关注:行动引导的工作过程分析方法、VOCSCUM等新方法)。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第1 卷 第1 1 0期
7 CHf, - E 、CA上 NST 丁 O URNAL o 1 。 N . f -I I EJ V 1 01 .1 0
以就业为导 向的课程设置 与教学改革研究
— —
以江苏城 市职业学院机 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口 陈 为 , 范

20 3) 106
革 开 放 步 伐 的加 快 ,一 批 面 向 经 济 、服 务 地 方 , 以培 养 技 能 的 需 要 对 人 才 培 养 及 就 业 极 为 重 要 ,因 此 ,课 程 设 置 及
术应 用 型人才 为 目标 的高 等职业 院校 应运 而生 。高等 职业 其 教学改 革 ,对 学生 职业技 能 的掌握 和今后 的就业 具有 很
中 图分 类 号 :G 1 7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 7 0 (0 9 0 -0 4 0 0 9 6 0 2 0 )1- 0 4- 3 -
2 纪 8 代初 ,伴 随 着 我 国经济 的快 速 发展 和改 培养 的要 求等几 个方 面 。其 中 ,课 程设 置是 否满 足职业 技 0世 0年
原 江苏 广播 电视 大 学机 电一 体 化 专 业从 19 9 2年 就 开
理论 课 程 构 成 机 电一 体 化 专 业 群 各 方 向 的核 心 课 程
办 了。从教 学计 划到课 程 设置 都是 按 照 当时 的人 才培 养 目 群 。这里 所讲 的理论 课程 是指 课 堂理 论教学 与 实验 教学 合 标 而 制订 的 ,是 经过 专 业 委 员 会 专 家 论证 的 ,具 有 权 威 二 为一 ,以实 现课程 教学 本身 的学做 合一 。
众所周 知 ,学 校学 生 的就业率 ,一 方 面受 到整 体经 济 程设 置是 否满足 职业 技能 的需要 ,办学 质 量是 否符合 人 才

- 以就业为导向- 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 以就业为导向- 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摘要】大多数高职学院在课程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对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基础课尤其是数学课成为了课程改革的焦点和难点。

本文从课程定位及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教学,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院在课程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对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基础课成为了课程改革的焦点和难点。

高职教育只是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等基本素质,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就必须深刻了解市场、企业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能就业、高就业的应用型人才。

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基本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所以在“以就业为指导”这个主题的前提下,开展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是一项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以抽象、晦涩著称的高等数学,在高校学生的心里一直被视为“老大难”课程,尤其在高职高专院校里,数学课的这种窘境得到进一步凸显。

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时数少,学习内容多,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去自觉、主动地对其学习。

于是我们从课程定位及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并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数学教学新方式。

一、准确定位、合理设计本课程是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是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设的基础必修课。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就业,导致了人才浪费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许多国家开始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就业信息平台等措施,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我国也亟需改革现有职业教育体系。

本文将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分析改革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构建起更加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以往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脱节,导致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

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

一些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竞争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必须对现行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内容结束】1.3 研究意义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当前社会对于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
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强烈的挑 战,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 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成为当前教 育的迫切需求。以远程教育网络为 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 育系统,可以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 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 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需要。
一、时代背景-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学习自主化
学习的过程不单纯是由教师将客观规 律传授给学习者,而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 生活经验、原有的知识结构,与外界环境 进行交互和协作,自己探索、发现和建构 而来的。
▪ 基础教育领域,启动较早,资金、政策支持较大, 理论与实践发展都比较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 建设比较成熟,相关的教学应用很多
▪ 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获得较多资金投入,有较好 的自主研发的条件,目前正由零散的、自发的教育 资源库向国家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迈进。政府层 面有明确的积极引导信息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中职教学改革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中职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
登陆页面
明码作为登录帐 号,防伪密码作
为登录密码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中职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
课程页面 网络课程
样例
三、深入研究与未来展望
信息化促进教育变革路线图
信息技术教育 应用发展
服务化 网络教育
一、时代背景-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活动协作化
21世纪,“学会共同生活”是一种基 础能力,对当今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协作 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可 以让教师、学生通过讨论、合作、 竞争等形式完成一个确定的学习任 务,并创造了实现世界范围内共同 协作的可能性。
一、时代背景-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

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职业需求。

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顺利就业。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研究背景】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凸显,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分析现有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实践案例,提出教学策略,以及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评价和展望。

通过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如何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中职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研究,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职业技能,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希望通过对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研究,为促进中职生的就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推动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中职学生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群体,其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

中职生普遍学习动力不高,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认为语文与将来的职业无关,因此学习动力低下。

中职语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影响了教学效果。

中职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职业需求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由于中职生学习压力较大,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考试,忽视了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 教改新政 | 教改活动 | 精品课程 | 优秀课件 | 对口招生 | 教学研究 | 教学评价 | 教改论坛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介绍作者:管理员发布日期:2010-11-1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介绍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特别是世纪之交,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规划”工程,有力地推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主要表现在:● 在教育思想方面,教育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首次明确地把以“能力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与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育区别开来。

这是职业教育教育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 在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方面,淡化各类中职学校的界限,淡化“技术员和操作工人”的界限,培养目标统一定位为:“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不再单独提出中专校培养“技术员类人才”,职高培养“操作工人”,理顺了中、高职的关系。

这个定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具有前瞻性。

● 在专业设置方面,首次改变了按学科划分专业的传统做法,根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按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划分专业,从而把学校的专业与社会的职业直接联系起来,这是专业设置上的重大突破,从而为现在落实“就业导向”,实行“双证制”等提供了重要基础。

● 在课程改革方面,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按照《原则意见》制定了统一的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大纲。

新方案、新大纲不再作为指令性文件,而是具有指导性质;大纲采用模块结构,既具有通用性,又有灵活性。

大纲中单独列出课程教学目标,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都必须明确提出对知识结构、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要求。

这是制定大纲中的创新。

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三段式”(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全部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在课程结构上推广模块化和综合化。

● 在教学管理方面,开始打破刚性的学年制,试行选修制、学分制等柔性管理制度。

● 在教材建设方面,建立了“两级规划”“两级审定”的管理体制,成立了中央和省市两级教材质量认证机构,引进了教材编写出版竞争机制,出版了上千种国家规划教材和推荐教材及其配套教学用书,其中有许多教材在内容选取,教材体系、结构、体例的设计和编写体现了职教教材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好评。

总结、反思上轮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强调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从学历教育的观念出发,提出中职校承担着实施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的任务,从而提出中职生应具有相当于高中的文化程度(在操作层面具体化为语文、数学、外语达到相当于高中毕业会考的水平)。

强化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而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不够,措施不力。

● 受高校扩招和传统升学观念的影响,部分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出现以升学为导向的错误倾向。

● 课程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受传统的“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学科教育的影响,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

课程综合化进展缓慢。

2.21世纪初中职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年下滑”、“三年回升”的曲折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02年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迅速扭转了中职招生连年下滑的局面。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七部委又联合召开了全国职教会议,从政策上进一步落实国务院的决定。

事隔不到2年,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国职教会议,再次颁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连续三次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明确提出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明确规定了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 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明确提出了“以就业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这是新形势下对职教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3.深化中职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职教战线认真研究、探索中职教学领域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是上轮改革中遇到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有的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新问题,例如:● 职业教育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全面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问题● 职业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如何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如何处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强化技能培训的关系,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需要的关系,扩大专业服务面向与加强职业岗位针对性的关系,等等。

职业教育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如何处理好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课程内容、要求与职业标准衔接与沟通。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如何从具体国情出发,引进、借鉴国外经验,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创新课程模式;在课程结构上如何改变学科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

在教材改革中如何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教材,开发编写符合学生认知和技能养成规律,体现以应用为主线,符合工作过程逻辑、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创新教材体系及其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在教学管理上如何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实行学分制、选修制、“学分银行”等弹性教学管理制度,等等。

对上述列举的问题,有的,教育部正在组织力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案,有的还有待我们战线上的同志共同努力来进行探索。

实际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自2002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之后已经启动。

2003年起,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急需,实施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在职教教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例如,有关文件中提出“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职业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确定文化基础课的设置和课时安排,打破了文化基础课的“一刀切”的局面。

有的学校减少了文化基础课,其学时大量削减,引起不同反响,需要我们认真研讨、论证;再如,文件中提出要优化教学过程、推广采用“行动导向”课程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等都已经开始实施,需要我们通过实践不断探索,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利进一步加以推广。

高教社作为教育部直属的职教教学研究和教材出版基地,教育部职教教学研究协作组成员单位之一,我们将如同上一轮改革那样,积极参与新一轮改革的各项工作。

申报并开展本课题研究,就是我们参与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具体行动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任务和意义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认真总结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经验,以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学习论、课程论为基础,在继承基础上创新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教材模式,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深化职教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构建反映时代特点、体现职教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课程和教材体系服务。

2.课题研究的任务●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对当前中职校教学现状提出客观、全面的调查分析报告,提供决策部门参考。

● 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 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提出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原则建议,提出若干专业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议。

● 构建教学质量支撑体系,开发若干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创新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

3.课题研究的意义职业教育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处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改革则是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

1999年教育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包括一大批教学研究成果,把其中的优秀成果汇编出版了6卷学术著作。

2002年召开的全国职业工作会议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又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及国务院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等要求,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更加重了我们的责任感、紧迫感,主动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搞好课题研究,推进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对于提高职教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一)综合研究1.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l 21世纪初中职学校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生源状况、毕业去向、师资情况,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习、实训条件,教材开发及使用,教学评价及教学管理等)l 对“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的评价(主要工作和成绩,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l 21世纪初我国职教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社会需求、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实行“双证”,突出技能培训等)2.职教课程模式的研究l 国内外现行职教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学科中心型、核心阶梯型,模块组合型,职业群集型、行业单元型,多元整合型,行动导向型等)l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基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双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l 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衔接与沟通的研究l 实行“双证制”,开发“双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4.基于就业导向的职教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l 就业导向下构建职教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l 基于就业导向的职教专业培养培训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含制定方案的原则及各类课程和学时比例等)l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l 体现职教特点的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与开发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的研究l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及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l 就业导向下,职业学校德育课功能、任务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研究l 中等职校坚持育人为本、加强诚信、敬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6.职教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l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l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性质、功能与任务的研究l 基于就业导向的文化基础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l 文化基础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的个案研究(数、语、外等)7.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职教教学支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l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创新教材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践l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l 职教精品教材建设的研究(二)地方、学校个案研究1.地方、行业、学校中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2.引进、借鉴国外经验,创新职教课程模式的研究和实践3.在教学中实施“双证制”,开发“双证课程”的研究和实践4.开展职业培训,开发培训课程和培训教材的研究和实践5.就业导向下开发模块化、综合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6.创新教材体系结构,开发具有鲜明职教特点的新教材的经验和体会7.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与经验8.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三)几点说明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课题名称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