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院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灯塔的故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塔的故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案例:
在一个靠海的渔港村落里住了两三百个人,大部分的人都是靠出海捕鱼维生。港口附近礁石险恶,船只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礁沉没而人财两失。如果这些村民都觉得该盖一座灯塔,好在雾里夜里指引迷津;如果大家对于灯塔的位置、高度、材料、维护也都毫无异议,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把钱找出来,分摊盖灯塔的费用村民们怎么样分摊这些费用比较好呢
既然灯塔是让渔船趋福避祸,就依船只数平均分摊好了!可是,船只有大有小;船只大的船员往往比较多,享受到的好处比较多。所以,依船员人数分摊可能比较好!
可是,船员多少不一定是好的指标,该看渔获量。捞得的鱼多,收入较多,自然能负担比较多的费用。所以,依渔获量来分摊比较好!可是,以哪一段时间的渔获量为准呢要算出渔获量还得有人秤重和记录,谁来做呢而且,不打渔的村民也间接地享受到美味的海鲜,也应该负担一部分的成本。所以,依全村人口数平均分摊最公平!
可是,如果有人是素食主义者,不吃鱼;难道也应该出钱吗即使素食主义者自己不吃鱼,他的妻子儿女还是会吃鱼啊。所以还是该按全村人口平均分摊。可是,如果这个素食主义者同时也是个独身主义者,没有妻子儿女,怎么办还是船只数为准比较好;船只数明确可循,不会有争议!如果有人反对:虽然家里有两艘船,却只有在白天出海捕鱼,傍晚之前就回到港里。所以,根本用不上灯塔,为什么要分摊或者,有人表示:即使是按正常时段出海,入夜之后才回港,但是,因为是航海老手,所以港里港外哪里有礁石,早就一清二楚,闭上眼睛就能把船开回港里,当然也就用不上灯塔!
好了,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如果大家都(勉强)同意,都好(也许决定是自由乐捐)!可是,由谁来收钱呢在这个没有乡公所和村里长的村落里,谁来负责挨家挨户地收钱保管呢如果有人自告奋勇,或有人众望所归、勉为其难地出面为大家服务,总算可以把问题解决了!可是,即使当初大家说好各自负担多少,如果有人事后赖皮,或有意无意地拖延时日,就是不付钱,怎么办大家是不是愿意赋予这个“公仆”某些像纠举、惩罚等的“公权力”呢
问题:
1、什么是公共物品它的特点是什么灯塔是否属于公共物品为什么
2、灯塔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是什么政府征税除了能提供公共物品,还有哪些功能
3、作为经济人的个人或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发生偷税行为,或者不自觉地发生漏税行为,有哪些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消费两类不同性质的物品: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那些由私人企业生产并提供的产品,它的显着特点就在于消费中的排他性,即排斥他人使用的特性。例如自行车被人加上锁,就可以排除他人的使用权,
这样,骑车人就不必担心办完事后车子会被别人骑走了。
公共物品是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国防、空间研究、文职人员、法官、邮政、气象预报、灯塔等。它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个人从公共物品中获利。因为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
该案例中的灯塔就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无论谁建造了灯塔,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利用。由于私人很难从过往的船只那里征收使用费,因而我们通常认为,私人修造灯塔是无利可图的。既然私人不愿意建造,灯塔的引导又是过往船只必不可少的,于是只能由政府通过向过住船只强制抽税来修造。就像案例中提到的,村民想了很多收费方法,但是总是不完善,总有人不满意。
不少公共物品还具有非竞争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额外成本的增加。例如,电视节目接收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电视节目制作费用的增加。同样地,国防费用也不可能因人口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这就是说,公共物品的消费增加一般不需要其他资源,不会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私人物品则不然,它们大多具有消费的竞争性。例如,一片面包,某人吃掉了,别人就不能享用,大家都可以拿它来充饥,但却不能是在同一时间。因而,吃面包的人多了,必然会引起生产面包成本的增加。多一个消费者购买面包,就要用面粉、发酵粉等来生产,因而会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如馒头、饼干等等。
该案例中的灯塔就是典型的公共物品,这个例子很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一个社会在处理“公共物品”这个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灯塔所绽放的光芒德泽广被、让过往的船只均蒙其利。可是,其他的东西像面包牛奶一个人享用了之后别人就不能再享用;灯塔的光线却不是这样,多一艘船享用不会使光芒减少一丝一毫。而且,你在杂货店里付了钱才能得到牛奶面包;可是,即使你不付钱,还是可以享有灯塔的指引,别人很难因为你不付钱而把你排除在灯塔的普照之外。私人很难从过往的船只那里征收使用费,因而我们通常认为,私人修造灯塔是无利可图的。既然私人不愿意建造,灯塔的引导又是过往船只必不可少的,该类问题就很难解决。就像案例中提到的,村民想了很多收费方法,但是总是不完善,总有人不满意。
和牛奶面包相比,像灯塔这种“公共物品”就比较容易由公共部门来解决。因此,由灯塔的例子,可以具体入微地联想到“政府”存在的理由:透过大家认可的方式,大家决定要有哪些像灯塔之类的公共物品,也决定要怎么样分摊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成本。而且还要能有效地处理“支出”和“收入”这两方面的问题。所以,公共物品问题一定要有人协调和管理。大家也就愿意让政府拥有某些司法和制裁的权力。
这就涉及到政府收税的问题上来了。几乎没人不抱怨税收,人们都不想缴税,觉得是政府拿了大家的钱。税收到底有哪些用途“税”字,从“禾”从“兑”,禾是指农产品,兑在古时含有交送、交换之意,若将两字结合起来理解,税即是指农民交纳给国家的农产品。春秋时代,鲁宣公(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成为我国税收正式形成的标志,屈指算来,它也有二干四百岁高龄了。
政府之所以存在,其作用之一就是为了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些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否则就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顺利发展。而政府机关本身并非生产单位,不直接创造财富,却要由纳税人养活,不然就不可能存在。就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公共品是国防、教育、基础设施等。政府责无旁贷,要用好来自纳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