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讲绪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1、科学论断:发展过程(人类社会)
2、经验总结
3、政治成熟
二、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1(科学实践,自觉的实践,意志实践,盲目实践)
2,政治表达(理论体系,道路,制度)
三、层次,研究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工业化,市场化)
2、政治条件(政治觉悟,民主意识的提高,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3、文化条件(人文,神本——人本(物本)为资产阶级服务,科技)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主义哲学
2、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
3、空想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自身的逻辑形态
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高尚价值观)
3、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观)
四、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1、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阶级性: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3、开放性:不断的继承和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
1、唯物主义历史观
2、社会主义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学说)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
一、国际共产主义的中国形态
1、主体结构
政治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量:无产阶级;阶级基础:工农联盟;广泛
参与:人民民主力量和广大民众
2、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3、历史发展
革命时代——结构型实践
建设时代——建构型实践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1、新中国的三个阶段:革命,建设,改革
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误区:文化大革命
3、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优先——四位一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成的文化生态
一、文化本质的历史考察
1、文化的含义:狭义与广义,文化=人化,文化≠文明
2、文化的分类:按过程分类外在的行为方式,内在的行为方式
按结果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符号文化
3、文化的属性:历史性,多样性
二、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生态
第五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文化发展战略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1、先进文化
2、多元并存
3、创新发展
4、和谐文化观
5、双重性观
6、文化
竞争观
二、我国文化发展战略
1、文化发展的文化路径(观念层面提高文化自觉)
2、文化发展的经济路径(发展文化产业)
3、文化发展的社会路径(文化事业)
4、文化发展的政治路径(文化体制)
第六讲科学技术发展及其科技文明的形成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1、科学技术的内涵
科学:人们对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真实反映;知识的理论化,知识的正确化
技术:改造世界的各种手段的总和(方法体系)
2、科技发展的轨迹
古代:有科技而无科学;近代:科学产生于近代
3、三大科技革命
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
二、科技文明的成就
科技文明产生于近代;科技生产力是科技文明发展的动力;科技文明社会化
第七讲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我国科技发展战略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1、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原理
科学技术动因论——生产决定科技
科学技术动因论——科技推动经济
2、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沿革
马克思科技观——科学性科技观
列宁科技观——技术性科技观
毛泽东科技观——并重型科技观
邓小平科技观——创新性科技观
3、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者
三、我国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
科教兴国
第八讲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创新
一、管理科学化
1、管理活动是社会立体化的产物
2、管理实践的历史发展
3、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理论层面:A发展繁荣社会科学(宏观)B管理科学(微观)
实践层面:三大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二、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