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创新为引领 推动学校协同发展.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高等学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班学习体会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2012年8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也提出,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促进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党和国家在战略高度上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期待。2012 年5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通过实施“应用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战略、“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双服务”战略、“社会化,国际化”的开放办学战略,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其核心思想就是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

一、协同创新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性院校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具有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性院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划转广东省管理之前,一直由国家石油化工主管部门

或由行业集团公司管理。在长期服务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主要围绕石油化工产业链进行专业群设置,逐渐形成了与石油化工产业链对接的较为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鲜明的行业背景、行业特色、行业声誉和行业资源,在深入开展面向石油化工产业的协同创新中拥有行业办学积聚形成的先天优势。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发生了改变,由国家部门(行业集团)划转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两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体制划转克服了传统体制下的“条块分割”的弊端,学校也面临着体制划转后的转型定位问题。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与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地方化发展趋势同步进行的。行业划转地方的高校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的并行发展与协同互动,是学校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显然,体制划转和合并升本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既是具有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学校,也是地方性院校,推动学校与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是学校必然的战略选择。当前,广东省打造世界级华南石油化工产业带,茂名市打造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不言而喻,学校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两者的定位是一致的。基于上述背景,学校的办学定位应是服务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继续发扬服务石油化工行业传统的基础上,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拓展发展空间,正确处理好发挥行业特色优势与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之间的关系,谋求两者的统一。因此,学校党代会提出的服务地方和服务行业的“双服务”战略定位是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这是学校参与和开展面向行业和面向区域协同创新的先决条件。

协同理论认为,任何结构之所以能够实现稳定的功能,都是因为组成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各系统之间实现了协同,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协同创新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性院校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证明,许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通过不同的主体提供不同的资源和要素,进行深度交叉融合与相互合作最终完成的。事实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是科技创新链的不同环节,它们对资源和要素的要求不尽相同,不同的创新主体在不同的创新环节承担不同的创新任务,只有多元创新主体相互融合与合作才能实现创新效率的最大化。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重点,以建立协同创新组织为实施载体,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探索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协同创新平台,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和内在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最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虽然国家层面的“2011计划”实施主体是高水平大学,但“2011计划”提出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在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开展协同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引导,尤其是对于具有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性院校,更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划转广东省管理之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上,提出了“双服务”战略定位。一方面,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战略方针,确立“以石油化工为特色”

的重点学科发展定位,主动应对脱离行业管理后出现的行业关系淡化、行业支持弱化、行业特色消退等诸多困难与挑战,不断加强与石油化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服务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目标,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学科专业,在强调培育石油化工学科特色的同时致力推动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双服务”战略的实施,为学校开展面向行业和面向区域的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但是,当前学校的协同创新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大多是停留在与各相关社会组织达成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单个或若干项目合作等层面上,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之间合作互动尚未形成健全的机制,共建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文本阶段。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作为具有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性院校,有着先天的协同创新优势,更应在协同创新中承担重任。基于上述认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必须主动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推进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不断完善校内资源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创造条件争取参加区域性或地方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努力促进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以及与国际优势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形成稳定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

二、构建大学协同创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