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总体趋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总体趋向
以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和新实用主义等当代西方哲学流派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其崭新的视野、崭新的概念和崭新的理路,不仅冲击着西方哲学长达两千多年的理论模式和理论内容,而且也搅动着西方文学、艺术、宗教和伦理等各种文化形式。这股引起西方文化深层震憾的哲学思潮,究竟怎样理解和表达着它发生于其中的现实生活?这些肯定异质、追求多元的哲学流派,究竟怎样汇集在一起?它们发展的总体趋向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已成为从根本上把握后现代主义哲学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关键。
一面对后现代主义各派哲学纷繁复杂的理论表述,人们往往感到扑朔迷离,但是一个贯彻于各种理论中的基本原则却清晰可见,即反对始于古希腊哲学、经笛卡尔和康德等人明确建构的主客二元论。伽达默尔关于“游戏”活动、艺术真理和理解是自我存在等问题的论述,德里达关于摧毁语音中心论或逻辑中心主义的论述,罗蒂关于否认观念作为自然之镜的论述等等,都清楚而坚决地“破坏了他们认为是西方智力传统中普遍存在的二元论。”〔1
〕二元论作为在主体与客体分离对立中提出和解决哲学问题的理论模式,被后现代主义各派哲学看成西方传统哲学步入迷途之源。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看来,寻求现象背后自在实体的本体论,反思人们思想观念的抽象认识论,以及把人们引向命定论的决定论等等哲学观念,都是以承认客体自在性和观念自明性的主客二元论为前提的。二元论不仅为人们设定了一个确定的客体,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人们去追求客体的本质与规律,进而达到对客体的控制与征服。二元论既是思辨形而上学的基础,也是把人类社会引向异化境地的功利主义、专制主义的基础。所以,要推翻束缚人们思维的西方哲学传统,必须首先从根本上破除二元论。
后现代主义哲学如此坚决地反对主客二元论,是西方哲学在当代发生的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是在西方社会生活发生重要变化基础上,西方哲学为提出一种新思维方式而作出的理论抉择。更明确地说,它是西方哲学对西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移的深刻理解与高度概括。
事实上,作为西方哲学主流的哲学流派,从来都以不同形式思考着如何回答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连被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的西方传统哲学也是如此。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分有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四因说,洛克的观念论和康德的主客双向建构认识论等等,实质上都是在以主客二元理论模式表达着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丹尼尔·贝尔所指,是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丹尼尔·贝尔看来,前工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工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通过机器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这两种社会主要矛盾都是人作为主体同自然作为客体的主客二元关系。如何处理人与自然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成了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主要任务。
当哲学把理论焦点聚集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时,哲学实际上面对着以征服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为目的的生产世界。在生产世界中,自然作为征服对象,不仅是确定的实在,而且有独立于主观的自在规律。只要人以明晰的观念把握对象的本质与规律,就可以通过物质力量实现获取利益的目的。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不过是适应生产世界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并且反映了生产世界的本质关系。进一步说,传统哲学的历史观也同生产世界的本质要求相一致。传统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规律、社会本质关系和内在结构,这不过是以生产世界为基础而产生的对待人与社会的态度和观念。其目的在于控制作为对象的人和社会,以使生产能在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中进行。
进入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主要矛盾由人与自然关系转变为人际关系。丹尼尔·贝尔认为这
种转变是深刻的本质性转变,它使西方由工业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这是一个物质财富匮乏问题基本解决的富裕社会,是一个如何协调人际关系,通过各种信息媒介达成人际交往、沟通、共识的信息社会或交往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第三产业,并且获得越来越多闲遐时间的社会。
在后工业社会中,西方哲学不再专注那个以获取财富为目的,具有征服和控制性的生产世界,而是转向了人际交往的生活世界。用胡塞尔的话说,这是一个别人和我一样都是主体的周围世界,是一个如何把别人当成我一样去理解和交往的日常世界;用马尔库塞的话说,这是一个把自然不是作为征服对象,而是作为人的生命环境和社会不可分割构成部分的整体世界。应当指出,西方哲学家如胡塞尔和伽达默尔等人,在讨论生活世界时并没有认为它在现实中可以同生产世界相分离。而是认为生活世界乃是哲学和人类精神视野的一种转移,或者说是理论思维对现实世界某一方面关注的转移。事实上,生产世界和生活世界是现实世界两种基本维度,是人类生活两种基本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展开,它们在现实中是同一个过程。只是何种关系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这两方面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突显与隐退。
当以人际关系为主要矛盾的生活世界出现在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中,传统哲学二元论的理论模式就立即暴露出它的种种缺陷。因为,作为征服对象和控制对象的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哲学视野中退隐出去了,所以,主体与客体二分对立的思维方式就失去了效用。哲学只有从客体自在性和观念自明性的主客二元论中超越出来,才能理解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的生活世界。于是,以主体间关系(即人际关系)为内容的新理论模式,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二以个体交往为主要内容的生活世界,缺少一个具有稳定本质和规律的自然对象,于是传统哲学在思考生产世界时所能捕捉到的确定性、外在性一下子就消失了。相反,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视野里,由个体自主交往活动而构成的生活世界,处处是个性、异质、多元、偶然、分延、循环、变动和选择,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本质与现象等二元论模式中的范畴再也无法说明这个没有实体也没有中心、千变万化而趋向无限可能的世界。于是,摧毁传统哲学理论模式,重新理解和重新阅读作为现实生活主要方面的生活世界,成为各派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共同任务。
哲学解释学把作为人类意识活动本质的理解从传统认识论中提取出来,认为“理解从来不是一种达到某个所给定‘客体’的主体行为,而是一种达到效果历史的主体行为。”〔2
〕效果历史是主体的视界融合,是不同主体在传统与成见中对符号或文本意义达成的一种约定和共识。它处于不断地生成与创造的可能性之中,并随着语境、心境的变化而重组和升华。这样,哲学一直在主客关系中研讨的,以把握客体确定本质为目的的认识论问题,便转变为在主体间关系中展开的、以捕捉不断生灭的意义为目的的理解论问题。于是作为传统哲学主要内容的认识论首先被移入一个相对的、不确定的世界之中。
后结构主义对语音中心论或逻辑中心主义的批判,实质上试图从否定实体自在性与观念对客体反映的自明性出发,从根本上取消主客二元思维模式的合法性。由于客体自在性被否定,语言中的客体在场性就不攻自破,因此,无底棋盘上的游戏就只能是以自身为根据的无实体支撑的无限变异和不断分延的过程。在游戏中不是玄思那外在于游戏者的实体,而是游戏中生生不已的意义。阅读与写作都不是简单地认知对象和描写对象,而是拆构、重建和创造,是读者和作者生命潜能的发挥与升华。
新实用主义保持老实用主义注重实际功效的传统,直面生活过程阐发生活实践的非二元性或具体性。罗蒂对新实用主义原则作了三种概括〔3〕:第一,实用主义只是运用于真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