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共张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历史解释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历史解释一、背景介绍1. 北魏政治的形成背景北魏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它于公元386年由拓跋珪所建立,其国土辽阔,疆域辐射东亚大陆和北方草原。
北方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对北魏政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北魏政治的特点1. 多民族组成的特点北魏政治的特点之一就是多民族组成,其中包括鲜卑族、汉族、匈奴族等多个民族。
这些民族在北魏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了政治的走向和发展。
2. 治理方式的变革在北魏政治中,汉族文化和鲜卑族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治理方式。
政府积极采纳汉族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尊重并保留了鲜卑族文化的特色,使得政治制度更加灵活和多元化。
3. 统一多种民族的挑战虽然北魏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民族的和谐共处,但也面临着统一多种民族的挑战。
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政治稳定和统一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解释1. 多元文化的交融北魏政治时期,北方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同促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不同民族的语言、宗教、风俗等在这里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北方文化。
2. 文化的交流北方各民族之间在政治上的互动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汉族文化、鲜卑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社会变革的影响多样的民族文化交融不仅影响了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也对经济、科技和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交融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四、结语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影响了我国历史的进程,对于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一时期的历史,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历史解释五、政治制度的多元化1. 鲜卑族的政治传统在北魏政治中,鲜卑族的政治传统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共26张PPT)
投鞭断流何雄壮,风声鹤唳究可哀。草木皆兵成一梦,东山再起新局开。
前秦拥兵八十余万,为什么却不能统一江南?
因素
前秦败
东晋胜
民心
指挥
①前秦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民族矛盾尖锐;内部民心不一;
①东晋内部团结,保卫江南,士气高昂;
②劳师远征,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
1、北魏政权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立
壹
叁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自幼接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
材料一 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依靠掳掠与赏赐战利品。统一北方后,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于是,官员开始公开贪污受贿,搜刮百姓。霸占农民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材料二 “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人为先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任意践踏汉人。材料三 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想一想:联姻对北魏的统治有什么好处呢?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胜,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人安可不重? —— 《洛阳迦南记》
(3)改汉姓
汉化: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好处:1: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2:血缘的交融,胡汉通婚,可以赢得汉人的信任爱戴,两族在不断的通婚之中逐渐融为一体,亲如一家,北魏的江山由此就可以坚如磐石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四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六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在鲜卑上层的示范上,民间的两族通婚也愈加普遍,俨然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鲜卑与汉人,也就渐渐融为了一体,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同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共14张PPT)
一、孝文帝改革
1、背景:①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② 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 (北方民族交融已成趋势)
2、内容:① 494年,迁都洛阳。 ② 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
3、意义: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5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上午5时34分57秒05:34:5721.8.25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上午5时34分21.8.2505:34August 25,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5时34分57秒05:34:5725 August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5时34分57秒上午5时34分05:34:5721.8.25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Nhomakorabea•
孝文帝对于北方汉族来说是一个征服者,他为什么 不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原汉族地区,却要向汉族 学习,实施汉化政策呢?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
1. 时间:383年
地点:淝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34张PPT)
洛阳
东周 东汉 曹魏 西晋
①保守的鲜卑贵族会怎么想?(保守者) ①使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②北魏孝文帝又会怎么想?(改革者) (思路引领: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 ②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基 及生活习俗、最终目的等方面分析)
洛阳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孝 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论从史出
平城
1,地处中原 2,历史悠久
洛阳
(东周、东汉、曹魏、西晋)
3,自然条件好
北魏洛阳复原图
洛阳,位于今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 岸。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四季分明,气 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环境, 使洛阳成为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内容: 1,迁都城 平城----
洛阳
直接目的: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联汉姻
北魏孝文帝推行哪些汉化措施?
语言: 说汉语
服饰: 穿汉服
姓氏: 用汉姓 婚姻: 联汉姻
图说历史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思考孝文帝改革的 作用?
北方少数民族在牛耕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 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 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1、背景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③魏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 • • 改革内容:
1, 迁都城
原因:
平城
洛阳是我国古都之一,驰名中外 的历史文化名城,你还记得我们 学过的哪些朝代曾在这里建都?
①客观原因:气候干燥; 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足。 ②根本原因:位置偏 北,不利于对中原地 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 先进文化 ③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 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共21张PPT)
庙号 太祖 世祖 显祖 高祖
北魏前期主要皇帝列表 谥号
道武皇帝 太武皇帝 献文皇帝 孝文皇帝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魏书·志第二十》
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雕像
山西云冈石窟第五窟和第六窟
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 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 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 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 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 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 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 历年乃出。
——《魏书·帝纪第一》
嘎仙洞石窟寺遗址
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 ——太武帝拓跋焘祝文
北魏孝文帝定族姓: 北魏勋臣八族:穆、陆、贺、刘、
奚、楼、于、尉; 汉族士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 北魏选官、婚姻只重姓族而轻人伦。
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
前秦与北魏的对比:
前秦的失败归结于: 顶层:氐族土地贵族、军功贵族分权; 中层:无汉族或氐族门阀士族支持; 底层:赋役补给不足,民心不向;
颁布新法典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列传第七中》
洛阳代表中国的稳静状态,南北的融洽; 首都居在中央,全国国力伸舒的一种和平形态。
——钱穆《国史大纲》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政治原因:旧都文治之地; 经济原因:通四方之运; 文化原因:政权的延续性、正统性; 军事原因:距离南朝更近,地位险要; 社会原因:中原汉地中心位置; 心理原因:摆脱冯太后的影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共25张PPT)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前秦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 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 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1)北魏建立并统一北方;
1、完成导学第19课; 2、预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十六国时期,牛、马、骡、羊等牲畜饲养、役使方法, 以及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齐民要术》
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生产方式的交融
北方民族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 术,汉族人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
生活习俗上的交融
内迁各族开始定居生活,汉 人接受胡食、服装、用具
“ 胡 人 汉 服 ” “汉人胡食”汉人妇女制作烧饼
——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3)政治上:统治方式的交融
——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文化上:语言、艺术的交融
——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名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喜爱。 (5)民族关系上:民族认同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北方各大民族大交融。
3、意义: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 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
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民族大融合》(共32张PPT)
前秦失败的启示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观察和思考
1.北魏政权的建立
四世纪后期(386年),鲜 卑族的一支建立北魏。
(都城:平城(山西大同)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统一北 方,黄河流域各 族人民长期生活 在一起,日常的 接触和频繁的交 往,在生产技术 和生活习俗方面 相互影响,民族 融合已成为趋势。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背 北 景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魏 ①迁都洛阳 孝 内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文 容 ②汉化 帝 措施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改
革 影响:促进了北方大融合,有利于北 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势力。
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观察和思考
《 敕 勒 歌 》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苻坚拥有八十多 万兵力,却不能统一 江南,这究竟是为什 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 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 民族矛盾严重,军心离散。 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 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 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长途跋涉 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 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 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士气高昂。 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 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将领智足多谋,指挥得当。 以逸待劳
一 淝水之战
观察和思考
淝水之战
战役时间
战役的双方 战役的特点
383年
前秦PK东晋 以少胜多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牧野之战 城濮之战、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战役中的成语故事
已学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 状态。
影响
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 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说课课件(共24张PPT)
骄傲自大 害怕畏惧 战术失误 运筹帷幄
用计得当 东晋8万精兵
团结一致
前秦87万拼凑军
军心不齐
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活动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创 设 情 境
1、这段视频中孝文帝( 494 )年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洛阳 )。 2、他迁都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影响到孝文帝迁都的决心了吗? 3、迁都洛阳有何重要影响?
了解淝水之战及其对南北朝对峙的影响,明白北魏 建立以及统一中国北方的基本史实,知道北方出现民 族融合的趋势和原因。
1.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民族大融合进程,培养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分析历史上的民族 关系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和历史意义,提升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本课是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9课内容。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淝水之 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魏一统北方后,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旧立新和汉化改革,比 如迁都洛阳、学汉话、改汉姓等,其改革促进了 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隋统 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可见本节课内容具有重要地 位。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性分析历史上的 民族关系,从而充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根据
设问质 材料结合课文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措施。 疑 探究展 简单记忆: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 示 教师引 汉化的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导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14张PPT)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开始过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 经济 产。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内迁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 交往 用具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实行君主专 方 政治 制制度,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 式 交融 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西晋时,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 文化 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 交流 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问题1】
【问题2】
【即学即练1】 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前秦战败,未能统一江南 D.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关闭
B
答案
【问题1】
【问题2】
【问题2】 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探究(1)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为顺应 这一趋势,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促进 了北方民族交融。 (2)孝文帝改革是北方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也是北方长期以来两 种社会形态斗争的结果,改革给这一历史进程做了总结。 (3)北魏统治者改革的主观动机是缓和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其手 段强调同化。但由于适应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民族交融的客观历 史趋势,改革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历史进程。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淝水之战 1.背景: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 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时间:383年。 3.交战双方:前秦和东晋。 4.经过:苻坚征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南下,企图灭亡东晋,东 晋以8万精兵应战,双方在淝水展开决战,前秦大败,苻坚负伤逃回北 方。 5.特点: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6.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 混战的状态。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优秀课件
(3)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 往、交流与交融的历史趋势,缓和了民族矛盾,为结束长期分裂局 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史料实证既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和评判历史的重 要能力体现。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北方民族大交融”为主题展开以下探 究活动。
材料一
左图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胡 人牛耕图》。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 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生活。他 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从畜牧 业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
C.鲜卑族
D.羌族
4.(2021宜宾)北魏孝文帝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
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此举的意图是
( A)
A.学习中原文化
B.避免思乡之苦
C.消灭鲜卑贵族
D.减少洛阳人口
5.小王同学在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
一历史事件应是
(B)
A. 游牧民族内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其原因。
表现: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原因:北方游牧 民族内迁,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
材料二 考古发掘——北魏元邵墓
墓址
墓志
墓中陶俑
墓址
墓志
墓中陶俑
陶俑头戴胡式风帽, 该墓位于洛阳老城东 墓志记载,元邵,字
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 北4公里,盘龙冢村南 子开,是北魏孝文帝
融
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北
魏 政 治 和 北 方 民 族 大 交
北 方 地 区 的 民 族 交 融
影响
(1)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 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为__隋__唐____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 基础。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优秀课件
皮皮课件 鲜卑
鲜卑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鲜卑语 译成汉语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拓跋珪
1北魏政权的建立者
鲜卑族拓跋部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都皮皮城课:件平城(山西大同)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七 年 级 历 史 上 册
北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背景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民族交融的表现(从经济、习俗、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
经济习俗方面
政治方面
皮皮课件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
从事农产;汉族人民学习畜 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
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人民 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原名拓跋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继皇位, 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祖母冯 太后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 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 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 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 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 皮皮即课件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 的,要罢官降爵。
魏
政
治
和
北 方
皮皮课件
民
族
大
交
融
南北朝 并立形势
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 了前秦瓦解后北方的分裂 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 合的趋势。
3迁都洛阳
皮皮课件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 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 力排众议,494年迁都 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 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 民迁到中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18张PPT)
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结果:东晋大败前秦。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影响:
1、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 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东晋转危为安,南方相对和平 安定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北方的统一
北 1、少数民族:鲜卑族 魏 2、目的: 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统 3、统一时间: 439年 一 4、影响: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
贵族联姻;
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 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2、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 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 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割据的局面。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汉
化
平城
政
北魏
策
迁 都
洛阳
洛 阳
南齐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汉语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
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
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 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民族服装 汉族服装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①迁 都:494年从平城迁都洛阳; ②说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共25张PPT)
交往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阅读课本94-95页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①迁都洛阳
措
说汉语
施
穿汉服
②推行汉 改汉姓 化措施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孝鲜文为卑帝什)姓么诏要不汉迁得姓都以洛北俗阳鲜之?卑语姓言于朝汉廷姓,若
有“卑改违官说今丘 步者员汉欲地拓穆 六平,要语断方跋平城免 逐 ,北,陵孤城地想所 步 故语为处进居 改 意,鲜偏一官 说 说一元穆陆卑远步。 汉 鲜从族,深语 卑正保不化, 语音守利改贺独贺的”3势于革0,,赖孤楼平力岁对很要3比以城广—难0罢较下岁大。—官集的以中《贺刘楼中降要上原魏的爵地立的书。即鲜》
交往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阅读课本94-95页,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然后与组员分享答案 1、北魏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于何时?何时统一北方? 2、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影响。
交往中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 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
文化艺术的交融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 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北方民族的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
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 质与气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 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
区的统治。
—洛—阳《资治通鉴》
对鲜卑族“定姓族”……并鼓励其与 汉族是高中门洛原通阳的婚曾政经。治是、东经汉济、、西文晋化的中都心城。,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共32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投草风 鞭木声 断皆鹤 流兵唳
8万 精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
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定居的生活。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胡人汉服” “汉人胡服”
衣
食
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住 “席地而坐”
胡床
方凳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 的农业技艺,成为农业居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魏陶俑
在民族心理上, 随着经济、文化的 交流与融汇,思想 感情日益沟通,以 往的“胡”“汉” 观念逐渐淡薄,民 族之间的隔阂与偏 见逐渐减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下列对于民族交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民族界限逐渐缩小 B.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趋同 C.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交融 D.少数民族都变成汉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民族交融的趋势 B.增加财政收入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
4.移风易俗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下列 措施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①采用汉姓 ②穿汉服 ③学习少数民族语言
④同汉人通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 看到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氏为(
)
A.独孤 B.拓跋 C.长孙 D.尉迟
鲜卑族
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
3.补充完成下列两首唐诗
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
改革
历史的教训;民族交融不充分
历史的趋势;促进民族交融
三、历史的延续:胡风汉韵看交融
三、历史的延续:胡风汉韵看交融
以下图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民族交融?
穿裤褶(zhě)服的南朝乐队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抚琴击鼓乐俑
穿丝绸衣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服饰
汉人胡食图(吃羊肉串)
饮食
敦煌飞天乐舞壁画
歌舞
三、历史的延续:胡风汉韵看交融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历史的教训:兵戈声中看交融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 前秦(氐族)——东晋(汉族) 民族交融不充分,统一全国失败
二、历史的趋势:改革潮中看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实行汉化 顺应历史趋势,促进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战争
民,拼凑士兵八十 自相践踏,一溃而不 解,再度陷入分裂
多万
可收拾
混战局面
无意愿
无斗志
无认同感
一、历史的教训:兵戈声中看交融
(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民族各个势力 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
——日本历史学家 川本芳昭
匈奴 羯族
羌族
鲜卑 氐族
汉族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共35张ppt)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鲜卑 族拓跋部建立 北魏 , 439 年统一黄河流域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战
利 员品开的始办公法开贪,污统阶受一贿北级,方矛搜后盾刮,激百战化姓争。与霸掠占夺农的民机土会地少,了农,民于流是离,失官 所,激化了阶级民矛盾族。矛盾激化
鲜卑姓 拓跋 贺楼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楼 穆 陆 贺 刘
改鲜卑姓为汉姓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选择中原汉族贵族女子为妃, 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 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汉化措施
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① 规定官员 在朝廷中必须改使说用汉汉语语,禁用鲜卑语;
生
活
习
生活习俗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
俗 的
间相互学习和交融
交
融
穿汉穿汉族裤族汉妇 褶服族女 服装士制 的的大作 南少夫蒸 朝数在馍 汉民烧与 族族烤烙乐贵饼队族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文化艺术的交融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 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观察图片,结合课本88页第三段文字,说一说魏晋 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表现是怎样的?
以汉服代改替穿鲜汉卑服服; 改改姓鲜汉卑姓姓为汉姓;
②
③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联人姻贵族联姻等。
移风易俗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在这里,交流着来自不 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 ,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他们一改往日不尊老,不 养老的陋习,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顾。从他们身上, 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课件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鲜卑族
拓跋部建立 北魏, 439 年统一黄河流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鲜卑族,姓拓跋
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 宏。自幼接受汉学教育,是北 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 教育的皇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阅读课本,找出民族交融共同进步的表现
民族交融领域 民 族 交 融 的 表 现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相互学习
实行君主专制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社会习俗
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
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1. 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
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 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 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 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 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 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 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 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 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北魏政治北魏政权在建立初期,由鲜卑族人担任重要官职,逐渐发展为汉族和鲜卑族人共同治理的政权。
魏文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把封建军阀统治的土地划分为小郡县,由官员负责管理。
此举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也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在北魏政权的历史上,魏孝文帝和魏武成帝的统治被认为是比较明智的,他们着重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军备,扩大国土。
二、北方民族大交融在北魏政治的同时,北方各民族之间也发生了大交融,主要集中在文化、语言、宗教以及生活风俗等方面。
这种大交融的结果,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在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逐渐统一,也促进了各方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
随着统治阶级的完全鲜卑人向汉化过程的推进,到550年-577年之间的一段时间成为北方的汉化时期。
在此期间,鲜卑军阀开始采用汉语、汉字和汉文化,与汉族进行交流。
同时,汉族文化也深入到魏国,影响了魏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
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育引导在教育引导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性。
同时,应该注意到,要通过培养学生批判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北魏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更好地珍惜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以此促进中华文化的衍生和发展。
学生应该了解到,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是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强大的一个原因。
四、总结总的来说,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的大交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它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教育部门也要通过教育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段历史,并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