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标准的类型与特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论是考虑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员工,还是对内部员工进行岗位调 配,都要把个人的兴趣当作很重要的参考条件,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体现出最 大的能力。
个性 关注岗位的工作者需要有什么样的个性。一些被普遍认可的观点是,个性特点往往需 要和岗位特点相结合,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例如,销售类的岗位需要工作者性格外向、 活泼开朗。很多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做大宗产品营销的人员中,营销经理 的性格应该趋于内向、稳定,太过开朗的人往往兴趣过于广泛,注意力不够集中,并且在 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让人感觉缺乏距离感,容易给客户留下缺乏责任感、不稳定的印象。 当招聘者从性格的角度考虑什么样的人适合某个岗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靠自己的
通用标准更多来源于职位本身的因素,个性标准往往源于企业个性化的要求。对于比 较成熟的企业而言,要求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成长型企业尚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可能 会要求员工经常加班,更重视奉献精神和工作效率。
二、选人标准的两种观点
目前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所选择的出发角度、制定的标准等,主要有两种思考角 度。
因此,在招聘开始时可以将标准定得宽泛一些,在实际选择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但是严标准与宽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可以被企业在招聘中同时采用。
3.硬标准与软标准
硬标准是指在招聘要求中具体的、必须达到的标准,例如,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 或者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等;软标准是指抽象的、弹性较大的标准,例如,要求具备目 标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建立伙伴关系的能力等。硬标准易于分辨和判断,而软标准
1.低标准与高标准
如果一个岗位人才紧缺,招聘单位可能就会将标准稍微降低,即低标准;如果相同类 型的人才很多,单位则可能提高选拔人才的标准,即高标准。
20 世纪 90 年代,招聘一个懂现代管理方式的人力资源总监,难度相当大,因此只能 考虑适当地降低标准,只要应聘者做过人事管理,有相关经验就可以了。
20 世纪 70 年代,驾驶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当时会开车的人特别少。单位 里的司机在清闲的时候,还可以帮助职工处理家里的事情。随着司机社会地位的逐渐升高, 会开车的人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这两种选人标准的差别在于:前者只要求基本合格,而后者则要求能够创造高绩效。 不同的选人标准制定的手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挑选合格者的选人标准——KSAO 模型
挑选合格者的选人标准,是基于这个岗位的任职资格所制定的用人标准。在任职资 格中,KSAO 模型是对于任职资格的高度概括,K:Knowledge,知识;S,即 Skill,技术; A,即 Ability,能力;O,即 Other,其它因素。随着企业实践不断的丰富,KSAO 模型也 不断被补充新的内容。
要点提示
KSAO 模型的具体内涵是: ① K,即 Knowledge,知识; ② S,即 Skill,技术; ③ A,即 Ability,能力; ④ O,即 Other,其它因素。
一般来说,在根据任职资格制定选人标准,即挑选“合格者”的时候,企业往往关注 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 岗位的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知识(Knowledge),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专业知识,一是 行业知识。如果企业要招聘的是管理岗位,应聘者既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也需要行业知识。 例如,在房地产产业中,人力资源经理懂得房地产整个开发运营和管理的流程,属于专业 知识;因为这个岗位本身是管理者,所以还要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业知识
三、企业招聘与选拔标准的常见问题
很多企业在招聘选拔标准当中,都会出现很多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缺乏有效工作描述
企业招聘与选拔标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很多企业,从来没有研究过招聘和选拔 的标准问题,甚至没有一份关于岗位的工作说明书。
【案例】
一位领导的困惑
有一家企业的领导向一位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求助的对话: “寇老师,能不能帮我们做一下招聘?”培训师答应下来,但表示需要先了 解这个岗位的招聘或选拔标准。 单位领导问道:“什么是标准?就是我们的岗位要求吗?我们要求应聘者达到 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培训师回答:“如果是这个标准的话,就没必要找我来帮您招聘了。您的前台 就可以帮您处理。符合条件的就要,不符合条件的不要。你要求什么素质?要求 什么能力?” 企业领导答道:“我们没有系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 培训师问:“有没有这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如果有,我还可以帮你做认证资 格分析。” 企业领导回答道:“我们现在只有对于岗位工作职责的大致描述。”
理论虽然经典,但是在招聘和实际用人过程中,却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和现象。例 如,有位人事助理很优秀,和企业领导的关系很融洽,但是最后却选择了离职,领导感到 很奇怪,通过离职访谈才明白,因为他认为在企业中,几乎没有发展的空间、机会和上升 的通道。
比如,有人在自己岗位上做得很优秀,对企业也高度认同,但还是选择离职,究其原 因,离家太远,很明显是托辞;想要读书,如今学习的途径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脱产学习。 最后,真实的原因是与更换的新领导之间暗中较劲,虽然没有表面的矛盾,但是彼此却心 有隔阂,所以决定离开,另谋高就。
办公室主任在该单位的薪酬体系当中属于二类岗位,最高级别基本工资只有 6500 元钱,这个主任的工资已经没有继续增加的余地。为了使她的工资水平能涨 20%到 25%,于是,领导们决定把她调到教务部主任的岗位,与办公室主任最大的 区别在于需要协调形形色色的老师。在做这个决定的会议上,当时她没有反对, 于是就通过了。
能力 关注岗位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Ability),要求更多的是从工作职责出发,而不是 从胜任能力角度出发。例如,作为一个营销经理,需要制定企业的营销计划,可能需要其 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经验和技能 关注岗位的工作者需要具备多少工作经验和技能(Skill)。比如,很多招聘广告经常 要求某岗位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如果一位非常优秀的应聘者,工作经验仅仅差一点就 到三年,那么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或者选拔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考虑他;如果另外一个应聘 者比之前那位条件强很多,但是工作经验差得更多一些,企业依然可能会考虑。 招聘者之所以关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并不是要去关注工作年限,而是应该关注应聘 者在过去的工作中主要做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工作经历和经验。
四、招聘与选拔标准的三大匹配理论
选拔出的人才能否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看与企业的匹配程度,主要包括三方 面:人才与其选择的职位是否匹配,人才与选择其的企业的性质、特点是否匹配,人才与 其领导、同事是否匹配。
一般而言,招聘与选拔标准的匹配理论概括为:人职匹配、人企匹配和人人匹配。
1.人职匹配
“人职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专业理念,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每个人都适合 不同类型的岗位,做到没有无用的人才,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一是不同的岗位要求不同 类型的人,要为每个岗位找到适合的人。
相对模糊不易区分。 在实际招聘过程中,硬标准和软标准的使用要有一定的原则。一般来说,硬标准用的
比较多,通常用于划定选择的范围。软标准主要用于“人职匹配”,即在划定范围中选出 最适合岗位和企业需要的人。
4.通用标准与个性标准
通用标准是指对某一特定岗位的一般要求。例如,两个单位同时招聘人力资源经理, 虽然对工作者有相似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但是对职位要求却有一定的区别,这就是个性化 因素,即个性标准。
在现实中,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企业了。基于单位领导的工作描述,培训师利用基于 目标的行为分析模型,就可以分析得出相应的岗位素质和能力要求。对于连工作描述都没 有的企业,就很难制定有效的标准。
2.缺乏统一标准
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每个选拔者的标准各不相同。人力资源部有一个视角,业务部 门又有另外的视角,即使有一个模糊的标准,也没有进行量化。很多招聘者要求沟通能力, 计划能力,组织能力,甚至协调能力,然而对各个能力的要求,具体需要达到的水平和阶 段是多少?如果用五分制来衡量,要求达到几分?这些都是很多企业没有解决的问题。
兴趣 在招聘和选拔的过程当中,招聘者要关注应聘者的兴趣所在。针对什么是幸福、什么 是成功的问题,众人见仁见智。实际上,能够在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中体验到快乐, 就是最幸福的。
【案例】 事与愿违的“提拔”
某单位的一个办公室主任,是位 40 多岁,工作做得非常优秀的女士,工作内 容主要是做计划和采购等。几个领导对她的工作都非常满意,于是讨论道给她涨 工资,担心这么优秀的人才流失,会对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
素质类别指标 招聘者要研究素质的类别和指标有哪些。首先是素质的类别,例如,与人打交道的能 力包括沟通能力、建立伙伴关系的能力和协调能力等等。其次是素质的指标,例如,沟通 能力和计划能力,对这两种能力很难分别做出单纯、有效的评价,因而需要建立一个评价 标准。 在现实中,不同的人对同一能力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标准。有人认为,沟通能力就是要 能说,说话一定要滔滔不绝;有人可能认为,沟通能力不但需要能说,还需要会听,沟通 是双方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信息进行双向交流和沟通。 对指标进行深度的分解,就需要把抽象的指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例如,行为的类别 下包括数量不等的典型行为,基于典型行为制定评价标准。
第一,从岗位角度考虑,即从岗位出发的任职资格管理,是一个人顺利完成职责需要 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即所谓任职资格,就是完成这个岗位的工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二,从任职者素质的角度考虑的观点,即挑选“绩优者”的选人标准。同一岗位的 两个任职者,绩效较好的就会成为用人的标杆和标准,这种标准注重的是对任职者素质更 高的要求,而不仅是基本的要求。
随着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单位用人的标准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如今招聘 单位对司机的要求明显提高了。比如,做领导的司机,不仅形象、气质要好,还要有很强 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细心地养护车辆,还不能太爱抱怨等。
2.严标准与宽标准
“宽进严出”是选人方面的古语,“宽进”是指在招募时尽量多招募些人才,以便于 进一步筛选;“严出”是指要认真筛选,尽可能选择真正符合需要的人才。
两周之后,三个领导同时收到她的辞职报告。大家都很诧异地问道:“企业对 你那么好,怎么还考虑辞职呢?”之后一位领导才了解到,她在办公室主任的岗 位之所以能够得心应手,是因为她是一个条理性、计划性非常强的人,能将所有 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太善于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 办公室只是计划部门,事务性部门,涉及不到与人协调的工作,所以她感觉不到 压力。但当把她放到教务部主任的岗位上时,每天需要协调各个老师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的老师因为外面有客户,课程时间经常需要调整,就需要对课程做新的 安排。处理这样非常棘手的事情,恰恰是她最不擅长、最不愿意从事、最苦恼的 工作。
人才选拔标准的类型与特征
人才的选拔,是企业注入新生力量、换发新活力的必经途径。不同的企业因其自身性 质、领导层的用人理念等原因,有着不同的人才选拔标准。严格来说,不存在一种通用的 人才选拔标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才是最重要的。
一、选人标准的四大类型
在人才选拔的过程当中,根据视角的不同,对选择标准的划分也不同。常见的人才选 拔标准有四对:低标准与高标准,宽标准与严标准,硬标准与软标准,通用标准与个人标 准。
3.缺乏有效执行
有些企业尽管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不按照标准去执行。有些 招聘者在面试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面试的评分指标和题目,但是在打分的时候, 通常还是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应该怎么打分。人力资源管理者如此,从未做过人力资源的 业务部门主管更是如此。所以,进行有效执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想象,必须经过系统的对比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2.挑选绩优者的选人标准——注重素质
在从胜任者的角度挑选绩优者的时候,需要从优秀员工的角度,以优秀员工为标杆和 目标去建立选人标准。
一般而言,主要考察两个方面: 素质指标差异
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一定要研究,在某个岗位上表现最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 工究竟在哪些素质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事务处理能力,还是自 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个性 关注岗位的工作者需要有什么样的个性。一些被普遍认可的观点是,个性特点往往需 要和岗位特点相结合,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例如,销售类的岗位需要工作者性格外向、 活泼开朗。很多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做大宗产品营销的人员中,营销经理 的性格应该趋于内向、稳定,太过开朗的人往往兴趣过于广泛,注意力不够集中,并且在 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让人感觉缺乏距离感,容易给客户留下缺乏责任感、不稳定的印象。 当招聘者从性格的角度考虑什么样的人适合某个岗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靠自己的
通用标准更多来源于职位本身的因素,个性标准往往源于企业个性化的要求。对于比 较成熟的企业而言,要求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成长型企业尚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可能 会要求员工经常加班,更重视奉献精神和工作效率。
二、选人标准的两种观点
目前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所选择的出发角度、制定的标准等,主要有两种思考角 度。
因此,在招聘开始时可以将标准定得宽泛一些,在实际选择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但是严标准与宽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可以被企业在招聘中同时采用。
3.硬标准与软标准
硬标准是指在招聘要求中具体的、必须达到的标准,例如,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 或者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等;软标准是指抽象的、弹性较大的标准,例如,要求具备目 标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建立伙伴关系的能力等。硬标准易于分辨和判断,而软标准
1.低标准与高标准
如果一个岗位人才紧缺,招聘单位可能就会将标准稍微降低,即低标准;如果相同类 型的人才很多,单位则可能提高选拔人才的标准,即高标准。
20 世纪 90 年代,招聘一个懂现代管理方式的人力资源总监,难度相当大,因此只能 考虑适当地降低标准,只要应聘者做过人事管理,有相关经验就可以了。
20 世纪 70 年代,驾驶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当时会开车的人特别少。单位 里的司机在清闲的时候,还可以帮助职工处理家里的事情。随着司机社会地位的逐渐升高, 会开车的人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这两种选人标准的差别在于:前者只要求基本合格,而后者则要求能够创造高绩效。 不同的选人标准制定的手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挑选合格者的选人标准——KSAO 模型
挑选合格者的选人标准,是基于这个岗位的任职资格所制定的用人标准。在任职资 格中,KSAO 模型是对于任职资格的高度概括,K:Knowledge,知识;S,即 Skill,技术; A,即 Ability,能力;O,即 Other,其它因素。随着企业实践不断的丰富,KSAO 模型也 不断被补充新的内容。
要点提示
KSAO 模型的具体内涵是: ① K,即 Knowledge,知识; ② S,即 Skill,技术; ③ A,即 Ability,能力; ④ O,即 Other,其它因素。
一般来说,在根据任职资格制定选人标准,即挑选“合格者”的时候,企业往往关注 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 岗位的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知识(Knowledge),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专业知识,一是 行业知识。如果企业要招聘的是管理岗位,应聘者既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也需要行业知识。 例如,在房地产产业中,人力资源经理懂得房地产整个开发运营和管理的流程,属于专业 知识;因为这个岗位本身是管理者,所以还要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业知识
三、企业招聘与选拔标准的常见问题
很多企业在招聘选拔标准当中,都会出现很多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缺乏有效工作描述
企业招聘与选拔标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很多企业,从来没有研究过招聘和选拔 的标准问题,甚至没有一份关于岗位的工作说明书。
【案例】
一位领导的困惑
有一家企业的领导向一位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求助的对话: “寇老师,能不能帮我们做一下招聘?”培训师答应下来,但表示需要先了 解这个岗位的招聘或选拔标准。 单位领导问道:“什么是标准?就是我们的岗位要求吗?我们要求应聘者达到 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培训师回答:“如果是这个标准的话,就没必要找我来帮您招聘了。您的前台 就可以帮您处理。符合条件的就要,不符合条件的不要。你要求什么素质?要求 什么能力?” 企业领导答道:“我们没有系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 培训师问:“有没有这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如果有,我还可以帮你做认证资 格分析。” 企业领导回答道:“我们现在只有对于岗位工作职责的大致描述。”
理论虽然经典,但是在招聘和实际用人过程中,却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和现象。例 如,有位人事助理很优秀,和企业领导的关系很融洽,但是最后却选择了离职,领导感到 很奇怪,通过离职访谈才明白,因为他认为在企业中,几乎没有发展的空间、机会和上升 的通道。
比如,有人在自己岗位上做得很优秀,对企业也高度认同,但还是选择离职,究其原 因,离家太远,很明显是托辞;想要读书,如今学习的途径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脱产学习。 最后,真实的原因是与更换的新领导之间暗中较劲,虽然没有表面的矛盾,但是彼此却心 有隔阂,所以决定离开,另谋高就。
办公室主任在该单位的薪酬体系当中属于二类岗位,最高级别基本工资只有 6500 元钱,这个主任的工资已经没有继续增加的余地。为了使她的工资水平能涨 20%到 25%,于是,领导们决定把她调到教务部主任的岗位,与办公室主任最大的 区别在于需要协调形形色色的老师。在做这个决定的会议上,当时她没有反对, 于是就通过了。
能力 关注岗位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Ability),要求更多的是从工作职责出发,而不是 从胜任能力角度出发。例如,作为一个营销经理,需要制定企业的营销计划,可能需要其 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经验和技能 关注岗位的工作者需要具备多少工作经验和技能(Skill)。比如,很多招聘广告经常 要求某岗位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如果一位非常优秀的应聘者,工作经验仅仅差一点就 到三年,那么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或者选拔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考虑他;如果另外一个应聘 者比之前那位条件强很多,但是工作经验差得更多一些,企业依然可能会考虑。 招聘者之所以关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并不是要去关注工作年限,而是应该关注应聘 者在过去的工作中主要做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工作经历和经验。
四、招聘与选拔标准的三大匹配理论
选拔出的人才能否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看与企业的匹配程度,主要包括三方 面:人才与其选择的职位是否匹配,人才与选择其的企业的性质、特点是否匹配,人才与 其领导、同事是否匹配。
一般而言,招聘与选拔标准的匹配理论概括为:人职匹配、人企匹配和人人匹配。
1.人职匹配
“人职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专业理念,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每个人都适合 不同类型的岗位,做到没有无用的人才,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一是不同的岗位要求不同 类型的人,要为每个岗位找到适合的人。
相对模糊不易区分。 在实际招聘过程中,硬标准和软标准的使用要有一定的原则。一般来说,硬标准用的
比较多,通常用于划定选择的范围。软标准主要用于“人职匹配”,即在划定范围中选出 最适合岗位和企业需要的人。
4.通用标准与个性标准
通用标准是指对某一特定岗位的一般要求。例如,两个单位同时招聘人力资源经理, 虽然对工作者有相似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但是对职位要求却有一定的区别,这就是个性化 因素,即个性标准。
在现实中,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企业了。基于单位领导的工作描述,培训师利用基于 目标的行为分析模型,就可以分析得出相应的岗位素质和能力要求。对于连工作描述都没 有的企业,就很难制定有效的标准。
2.缺乏统一标准
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每个选拔者的标准各不相同。人力资源部有一个视角,业务部 门又有另外的视角,即使有一个模糊的标准,也没有进行量化。很多招聘者要求沟通能力, 计划能力,组织能力,甚至协调能力,然而对各个能力的要求,具体需要达到的水平和阶 段是多少?如果用五分制来衡量,要求达到几分?这些都是很多企业没有解决的问题。
兴趣 在招聘和选拔的过程当中,招聘者要关注应聘者的兴趣所在。针对什么是幸福、什么 是成功的问题,众人见仁见智。实际上,能够在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中体验到快乐, 就是最幸福的。
【案例】 事与愿违的“提拔”
某单位的一个办公室主任,是位 40 多岁,工作做得非常优秀的女士,工作内 容主要是做计划和采购等。几个领导对她的工作都非常满意,于是讨论道给她涨 工资,担心这么优秀的人才流失,会对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
素质类别指标 招聘者要研究素质的类别和指标有哪些。首先是素质的类别,例如,与人打交道的能 力包括沟通能力、建立伙伴关系的能力和协调能力等等。其次是素质的指标,例如,沟通 能力和计划能力,对这两种能力很难分别做出单纯、有效的评价,因而需要建立一个评价 标准。 在现实中,不同的人对同一能力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标准。有人认为,沟通能力就是要 能说,说话一定要滔滔不绝;有人可能认为,沟通能力不但需要能说,还需要会听,沟通 是双方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信息进行双向交流和沟通。 对指标进行深度的分解,就需要把抽象的指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例如,行为的类别 下包括数量不等的典型行为,基于典型行为制定评价标准。
第一,从岗位角度考虑,即从岗位出发的任职资格管理,是一个人顺利完成职责需要 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即所谓任职资格,就是完成这个岗位的工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二,从任职者素质的角度考虑的观点,即挑选“绩优者”的选人标准。同一岗位的 两个任职者,绩效较好的就会成为用人的标杆和标准,这种标准注重的是对任职者素质更 高的要求,而不仅是基本的要求。
随着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单位用人的标准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如今招聘 单位对司机的要求明显提高了。比如,做领导的司机,不仅形象、气质要好,还要有很强 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细心地养护车辆,还不能太爱抱怨等。
2.严标准与宽标准
“宽进严出”是选人方面的古语,“宽进”是指在招募时尽量多招募些人才,以便于 进一步筛选;“严出”是指要认真筛选,尽可能选择真正符合需要的人才。
两周之后,三个领导同时收到她的辞职报告。大家都很诧异地问道:“企业对 你那么好,怎么还考虑辞职呢?”之后一位领导才了解到,她在办公室主任的岗 位之所以能够得心应手,是因为她是一个条理性、计划性非常强的人,能将所有 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太善于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 办公室只是计划部门,事务性部门,涉及不到与人协调的工作,所以她感觉不到 压力。但当把她放到教务部主任的岗位上时,每天需要协调各个老师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的老师因为外面有客户,课程时间经常需要调整,就需要对课程做新的 安排。处理这样非常棘手的事情,恰恰是她最不擅长、最不愿意从事、最苦恼的 工作。
人才选拔标准的类型与特征
人才的选拔,是企业注入新生力量、换发新活力的必经途径。不同的企业因其自身性 质、领导层的用人理念等原因,有着不同的人才选拔标准。严格来说,不存在一种通用的 人才选拔标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才是最重要的。
一、选人标准的四大类型
在人才选拔的过程当中,根据视角的不同,对选择标准的划分也不同。常见的人才选 拔标准有四对:低标准与高标准,宽标准与严标准,硬标准与软标准,通用标准与个人标 准。
3.缺乏有效执行
有些企业尽管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不按照标准去执行。有些 招聘者在面试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面试的评分指标和题目,但是在打分的时候, 通常还是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应该怎么打分。人力资源管理者如此,从未做过人力资源的 业务部门主管更是如此。所以,进行有效执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想象,必须经过系统的对比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2.挑选绩优者的选人标准——注重素质
在从胜任者的角度挑选绩优者的时候,需要从优秀员工的角度,以优秀员工为标杆和 目标去建立选人标准。
一般而言,主要考察两个方面: 素质指标差异
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一定要研究,在某个岗位上表现最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 工究竟在哪些素质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事务处理能力,还是自 我管理能力等方面。